书城短篇皇帝老爸
5747100000045

第45章 第七皇帝老爸 昭烈帝——刘备(7)

话说曹魏兵围成都,刘禅心里很清楚要是抵抗,士兵的伤忙一定会很大,而且很有可能招致曹魏屠城,让百姓遭殃。为了保全子民,刘禅在深思熟虑后,决定开门投降。刘禅投降后,北上到达洛阳,被封为安乐公。这样一来,刘禅多了一个卖国的骂名,却保全了百姓的姓名财产,无论在当时老百姓来看,还是从当代历史学的角度来看,都应该是一件好事。对于刘禅不战而降,实乃“全国为上之策”。

刘禅亡国之后,作为亡国之君,不仅自家生命,而且包括对蜀地百姓幸福都掌握在人家手里。自己的待遇,直接影响晋国对蜀地百姓政策的宽松。所以,刘禅必须装憨卖傻,处处隐藏自己才能,才能瞒天过海,养晦自保。表面的麻木和愚懦的背后,潜藏着过人的狡诈和机智。周寿昌的《三国志集解》评价阿斗说:“恐传闻失实,不则养晦以自全耳。”所以说,后主刘禅不失为“通明智达”的一代君主。

刘备临终前特意叮嘱:“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而事实上,对于事无巨细,大权独揽的诸葛亮,刘禅也基本上做到了凡事谦让,“以父事之”。按照常规,诸葛亮本应还政与刘禅。北伐前夕,诸葛亮依旧把22岁的刘禅当作孩子,还特派心腹进行“监管”,“后主益严惮之”。不仅如此,还在《前出师表》中,透露出对刘禅的种种不满,象对待孩子一样提耳面教刘禅的“亲闲臣,远小人”,而青年天子刘禅从大局考虑,委曲求全了。

诸葛亮的违背了先主辅政的嘱托,进而代政,并长期大军在外,犯了君臣大忌。尽管刘禅与诸葛亮君臣之间也存在着些许不谐,而刘禅也是为大局着想,克制自己。诸葛亮用人失误后很内疚,后主安慰说:“胜负兵家常事。”诸葛亮自贬****后不久,为了不影响诸葛亮的权威,等诸葛亮打了胜仗后,刘禅及时恢复诸葛亮的职务。

诸葛亮死的消息传来,刘禅连日伤感,不能上朝,竟哭倒于龙床之上。当灵柩运回时,刘禅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相迎。诸葛专权对后主很有刺激。在诸葛亮死后,刘禅反对为其立庙。但在众人的一再要求下,阿斗也没有固执己见。

尽管如此,刘禅还是没有丢掉诸葛亮这面旗子。如此行事,既得人心,也顺民意,从而保证了政局的长期稳定。刘禅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内变”的道理,只要自己一时不清醒,野蛮的路线斗争也就不可避免。青年帝王刘禅对此却能从长远着眼,如此得体地处理权臣问题,也可谓亘古未有。如此贤德的领导,在专制制度的历史长河中,也是奇迹。南朝史学家裴松之评价“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

看来后主刘禅不仅有肚量,而且很有头脑。诸葛亮急于北伐,刘禅头脑非常清楚,规劝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尽管诸葛亮置自己的规劝与不顾,但北伐决议一旦形成,刘禅还是全力支持诸葛亮的北伐。诸葛亮死后,刘禅马上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司马懿率大军征伐辽东公孙渊。刘禅唯恐蒋琬犯诸葛亮老毛病,专门下诏告诫蒋琬不要轻举妄行,“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魏延造反,却表奏杨仪造反。后主听完魏延表奏,马上提出疑问,曰:“魏延乃勇将,足可拒杨仪等众,何故烧绝栈道?”

为了防止权臣权力太重问题,刘禅以费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主官政务,以蒋琬为大司马,主管军事,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蒋琬死后,刘禅“乃自摄国事”,大权独揽,彻底解决了蜀国多年“事无巨细,咸决于丞相”的政治体制。

蜀汉后主刘禅不仅分析问题有头脑,而且处理问题也很果断,有人情味。刘琰的妻胡氏入贺太后,太后留胡氏住了一月,引起刘炎的猜疑,导致了恶性事件。刘禅接受教训,马上废除了大臣妻子母亲宫廷朝贺的礼节。对于姜维等人把蜀国衰落责任推给宦官黄皓时,后主并没有委过与人,只是说:“区区一个太监,不过是一个听喝的。”

夏侯霸的父亲为黄忠所杀,刘禅安抚前来投降的夏侯霸时,说:“你父亲的遇害,非我先人所为。”一语带过之后,套近乎说:“我的儿子还是你外甥哩!”魏延叛乱被杀,后主也没有对魏延一概否定,而是降旨曰:“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后人认为:“后主能作此语,亦非非常。”在待人接物等方面,刘禅的胸襟比他父亲刘备要大气的多,不失于第二代领导人的风范和气质。

作为三国中最弱的一方,刘禅能领导蜀国41年,既避免了班子内部互相倾轧,也没有隔几年发动一次大的运动,而政权稳固。在国家人民去留之际,后主看重的是人民的现实利益,摈弃了面子政治,减少了生命财产的无谓牺牲。

在危难关头,当断则断,使国家人民得以保全。如此决策,与“为了自己一己私利,而不断地鼓动老百姓为自己卖命”的刘备来比,不知进化了多少代。跟同时代领导人吴王孙皓和晋朝开国皇帝武帝相比,刘禅也不乏仁德名主。其实如此大气国家领导人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

真正大气的政治家是自己显得窝囊,而人们得到更多的实惠,相反,自认为伟大的政治家是人民痛苦自己伟大。“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亡国之臣,不可以言谋。”在“成者王侯、败者贼”的主导文化氛围里,人们不愿意接受失败的英雄,似乎只有干得轰轰烈烈的人才是英雄,否则就是狗熊。

人们之所以蔑视刘禅,除了在位时间太长外,其实就是文化的因素。因为阿斗的谋略是从长计议,不考虑一时一事的得失,同计较一时一事的面子政治思维背道而驰,必然触犯了以儒家的思想为主流的上层传统的观念。

历来各方专家对后主刘禅的评价一直囿于暗弱无能、贤愚不辨,其中最大的一个诟病就是不战而降、苟且偷安。“乐不思蜀”一个词语让刘禅彻底被定格为一个反面人物,被认定是个没皮没脸的窝囊废,从而对其进行口诛笔伐。

司马昭若想杀刘禅,可谓易如反掌,身为阶下囚的刘禅,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想要保全自己的性命,就必须让司马昭觉得他懦弱无能、不足为虑,而“此间乐,不思蜀”正是刘禅所释放的一个烟雾弹,给司马昭留下了:“我无忧矣”的好印象,成功地保住了性命。

在当时的环境中这是最为明智的选择,堪称上上之策。比如后来的南唐后主李煜,本来就是“文人”与“帝王”错位的一个人,在亡国被俘后,写“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难道还会有生还的可能吗?结果当然是赵匡胤的一杯毒酒。在这个问题上,刘禅实在是一个能称得起大智若愚的智者了。

司马昭见刘禅实在是个愚蠢昏庸无能的角色,留下来也不会有什么危害,就没有杀他,让他闲居洛阳。刘禅深深为自己感到庆幸,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劝谏他砥砺意志,劝他不忘先帝统一天下的遗愿,再也没人干涉他纵情酒色了。他很快习惯了为人臣的生活,看上去他也已经把远在故国的一切以及过去拥有的一切都一并忘掉了。

综上所述,蜀汉皇帝刘禅有容人之量、头脑清楚、知人善任,而且,乐不思蜀并不简单的就等同于没皮没脸没心肝,所以,刘禅不是昏君。历史也应该还他一个史实,刘阿斗也是大气的政治家,只是生不逢时身不由己而已。

十二 刘备敕刘禅遗诏以及诸葛亮的《诫子书》

刘备年少时虽然不爱读书,但是光复汉室平天下的大志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使他深知遵循儒家政治思想对角逐天下的重要性,因此,他十分注意自身品德、人格的修养,注重树立贤德之君的风范,临终时仍不忘留下遗诏告诫儿子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唯贤唯德,能服于人。”

正是这个“唯贤唯德,能服于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铸就成了刘备一生的受人尊敬的个人品德。也自然成为历史上最有人缘的平民皇帝了。刘备这个特定历史人物永恒的政治价值就在于:在中华帝国的历史舞台上,儒家政治思想是永恒的主流。

其实刘备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这个给儿子的训言。在创业初期,刘备一无兵马,二无地盘,丹所到之处都深受礼遇和尊敬。被吕布打败后他投靠依附曹操,甚至连曹操都因为他的品格而“厚待之,以为豫州牧”,帮助刘备反击吕布。吕布势力被消灭后,曹操回到许都表荐刘备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

曹操是何等有见识的人物,高傲的他如此尊重刘备、称赞刘备,主要在于刘备既有雄才又深得人心。后来,刘备“讨伐汉贼”,荆州之战由于跟随的民众太多,部队行进缓慢,终于被曹操率轻骑日夜兼程追上,刘备遭受大难,妻子死难,刚满周岁的儿子阿斗也差点失去,只剩下数十骑,几乎全军覆没。刘备为维护自己的个人品格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也赢得了千秋万世的赞誉。

东晋史学家凿齿评论道:“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正是由于刘备的个人品格有很强的吸引力,当时被曹操打散的部队很快就又集结到了刘备身旁,参加了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已经归顺了曹操的很多原荆州刘表的部下又纷纷投奔刘备麾下,从而打下了“济大业”的基础,开创了“济大业”的全新局面。

正因为品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刘备才会在自己的遗嘱当中言之凿凿:“唯贤唯德,能服于人”。这种个人品格虽然深深打上了儒家政治思想的烙印,但是在今天看来仍然还有十分现实的家庭教育意义。同时,皇帝老爸刘备的敕刘禅遗诏也使刘备的形象到此忽然又高大了起来。到了这里刘备总算称职了一回,在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失职之后,他总算做了一回合格的父亲。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三国时除了刘备的敕刘禅遗诏之外,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文章短小精悍,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诸葛亮写这篇的时候已经是五十多岁,那时他的身份是蜀国的实际掌控者,《诫子书》其实是给儿子的书信,不是追忆往昔光辉岁月,不是评论政治经济人事行政,不是对身后事的安排,而是教儿子如何做人,做君子。

诸葛亮的《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其中非常有名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用现代话来说:“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的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运用了《逻辑学》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强调他要表达的“淡泊以明志,宁静而志远”。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话。这同“要想取之,必先与之”,“欲达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一样,现在的“淡泊”、“宁静”求清净,不是不想有什么作为,而是要通过学习“明志”,树立远大的志向,待时机成熟就可以“致远”,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后世一直继承赞赏这种“心神恬适”的意境,如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在《问秋光》一诗中,“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他反映了作者心无杂念,凝神安适,不限于眼前得失的那种长远而宽阔的境界。

“淡泊”就是不被眼前的利益,一时的贪欲蒙蔽了思想,要有志向,不能浑浑噩噩;“宁静”就是调整好心理状态,卸去不必要的压力,静下心来反思自己,为自己制定一个长远的人生规划。

现在人我们目前的生活压力巨大,诱惑又太多,比起古时候,做到淡泊宁静其实更难了。

《诫子书》中“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一句,说的是:学习就要专心,因为才干都是学来的,不学习就不能进步,但是没有理想就很难学有所成。没有理想为什么不能学有所成,这里应该是讲坚持和毅力需要信念去支撑。

而“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不认真就不能学习透彻,心不定就不能养成好的性格。这就好比我们现在心理学家说的:“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慆慢险躁就是诸葛亮认为最不好的习惯,要避免的。而他特意说出来,也说明这是最容易犯的错误,也就是反面的典型。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叹穷庐,将复何及!”这句的意思是说:悲叹穷庐不就是现在大部分人的状态么!时间一天天过去,意志一天天松懈,终到一天岁月蹉跎。我现在这个年纪,其实已经在考虑也需要多考虑将来的人生了,枯落自是不甘心的,再不努力就来不及了。

中国5000年文明留下太多精华,记了背了,或许一时不懂,但随着人生的展开,会慢慢领悟。刘备的敕刘禅遗诏和诸葛亮的《诫子书》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作。

这么伟大的老爸,他们儿子不知道收获多少,但是近两千年以后的后来人们倒是收获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