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基于组织整合视角的新产品开发研究
5753700000027

第27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章将对前面章节的研究进行综合性整理,并提出后续研究建议。本章第1节首先阐述本书的研究结论,第2节指出本书的主要创新点;第3节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后续研究建议;第4节探讨本研究的管理启示与政策建议。

8.1研究结论

本书对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组织整合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内外部组织整合的影响因素、内外部组织整合之间的关系、内外部组织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以及产品创新程度的调节作用,并通过实证研究对相关理论假设进行了检验,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内外部组织整合影响因素分析框架的建立及检验

本书基于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组织网络理论以及组织学习理论,提出了内外部组织整合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析了外部环境特性、内部组织特性对内外部组织整合以及组织间关系特性对外部组织整合的影响并对相关假设进行了大样本的实证检验。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外部环境特性、内部组织特性会影响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内外部组织整合的程度,组织间关系特性会影响企业与外部组织整合的程度,而且是外部组织整合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回归分析中,技术动态性、产业竞争程度、分享与合作的企业文化、高层支持、企业信息化程度对内外部组织整合都有正向影响,而市场动态性与组织结构柔性对内外部组织整合的影响并不显着,信任、承诺、相互依赖会影响外部组织整合。本研究关于内外部组织整合影响因素的假设在概念层面全部得到支持,在维度层面大部分得到支持。因此,本书提出的组织整合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对于国内制造企业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组织整合行为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假设检验结果见表8.1。

假设检验结果

研究假设多元线性

回归分析结构方程

模型分析

H1:外部环境特性对外部组织整合有显着影响支持

H1-1:技术动态性对外部组织整合有正向影响支持

H1-2:市场动态性对外部组织整合有正向影响不支持

H1-3:产业竞争程度对外部组织整合有正向影响支持

H2:外部环境特性对内部组织整合有显着影响支持

H2-1:技术动态性对内部组织整合有正向影响支持

H2-2:市场动态性对内部组织整合有正向影响不支持

H2-3:产业竞争程度对内部组织整合有正向影响支持

H3:内部组织特性对外部组织整合有显着影响支持

H3-1:分享与合作的企业文化对外部组织整合有正向影响支持

H3-2:组织结构柔性对外部组织整合有正向影响不支持

H3-3:高层支持对外部组织整合有正向影响支持

H3-4:企业信息化对外部组织整合有正向影响支持

H4:内部组织特性对内部组织整合有显着影响支持

H4-1:分享与合作的企业文化对内部组织整合有正向影响支持

H4-2:组织结构柔性对内部组织整合有正向影响不支持

H4-3:高层支持对内部组织整合有正向影响支持

H4-4:企业信息化对内部组织整合有正向影响支持

H5:组织间关系特性对外部组织整合有显着影响支持

H5-1:组织间信任对外部组织整合有正向影响支持

H5-2:组织间承诺对外部组织整合有正向影响支持

H5-3:组织间相互依赖对外部组织整合有正向影响支持

(2)内外部组织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影响机制的分析及检验

本研究基于吸收能力的视角建立了组织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机制模型,并对内外部组织整合之间的关系、外部组织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四类作用机制以及内部组织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四类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大样本数据对内外部组织整合的关系、内外部组织整合与吸收能力、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吸收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产品创新程度对内外部组织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的调节作用进行检验。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内外部组织整合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内外组织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正向影响,且内部组织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大于外部组织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吸收能力在内外部组织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通过回归分析可知,外部组织整合中的组织间信息分享、关系协调与组织间共同参对吸收能力及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正向影响,内部组织整合中跨职能信息分享与共同参与吸收能及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正向影响,而跨职能关系协调对吸收能力及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不显着。另外,产品创新程度对内部组织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正向调节作用,对外部组织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调节作用不显着。检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模型具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对内外部组织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机制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具体检验结果见表8.2。

假设检验结果

研究假设多元线性

回归分析结构方程

模型分析

H6:内部组织整合与外部组织整合具有正相关关系支持

H7:外部组织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正向影响支持

H7-1:组织间信息分享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正向影响支持

H7-2:组织间关系协调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正向影响支持

H7-3:组织间共同参与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正向影响支持

H8:内部组织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正向影响支持

H8-1:跨职能信息分享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正向影响支持

H8-2:跨职能关系协调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正向影响不支持

H8-3:跨职能共同参与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正向影响支持

H9:外部组织整合对吸收能力有正向影响支持

H9-1:组织间信息分享对吸收能力有正向影响支持

H9-2:组织间关系协调对吸收能力有正向影响支持

H9-3:组织间共同参与对吸收能力有正向影响支持

H10:内部组织整合对吸收能力有正向影响支持

H10-1:跨职能信息分享对吸收能力有正向影响支持

H10-2:跨职能关系协调对吸收能力有正向影响不支持

H10-3:跨职能共同参与对吸收能力有正向影响支持

H11:吸收能力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正向影响支持支持

H12:产品创新程度对外部组织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有调节作用不支持

H13:产品创新程度对内部组织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有调节作用支持

8.2主要创新点

本论文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组织整合的研究框架,突出了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组织整合前因与后果的连贯性,拓展了现有关于组织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的研究。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如下:

(1)以往文献大多针对某一类组织整合的研究,本研究综合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组织网络理论以及组织学习理论的观点,把内外部组织整合纳入同一个研究分析框架,为系统了解与比较内外部组织整合的影响因素及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影响的差异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的分析视角。

(2)本书对组织整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按照影响因素的可控程度,把组织整合影响因素分为外部环境特性、内部组织特性与组织间关系特性并进行了检验,深化与拓展了现有关于组织整合影响因素的研究。

(3)本书提出并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内外部组织整合的关系及内外部组织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四类作用:直接增值作用、间接增值作用、漏损作用和产品创新程度的调节作用。尤其于对内外部组织整合关系的分析以及组织整合与吸收能力关系的研究对于现有文献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4)本书把内部组织整合分为跨职能信息分享、跨职能关系协调与跨职能共同参与三个维度,把外部组织整合分为组织间信息分享、组织间关系协调与组织间共同参与三个维度,并针对内外部组织整合进行了概念与维度层面的实证检验,细化了现有关于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组织整合的研究,对于今后有关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组织整合的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8.3论文局限性与后续研究建议

8.3.1论文的局限性

(1)理论分析方面

由于企业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组织整合行为的复杂性,关于组织整合影响因素的完整分析框架很难建立。尽管本书从外部环境特性、内部组织特性以及组织间关系特性三方面对组织整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但仍可能有诸多因素未纳入本书的研究框架。因此,本研究所提出的组织整合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仍有一定改进与完善的空间。

另外,对于组织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机制的分析也只是一个探索性的研究,仅从吸收能力的视角提出了一类影响路径,可能存在其他的影响路径。因此,对于内外部组织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机制的研究也存在深入挖掘的可能。

(2)实证研究方面

本研究是以国内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缺乏对于服务业新产品开发中组织整合的探讨,因此,实证研究的发现与结论并不适宜解释中国服务业的产品创新实践。本研究问卷所设计的题项,适合参与新产品开发的管理人员回答,由于本研究部分问卷采取邮寄及电子邮件方式发送,无法控制填答者身份,故问卷回答上可能存在误差。本研究定位于企业层面的研究,未考虑企业不同新产品开发项目的差异性。另外,本书主要是进行横断面的研究,未考虑企业在不同时间阶段的组织整合模式的差异。因此,本书在实证研究方面也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8.3.2后续研究建议

针对本书的研究局限,提出如下未来的研究建议:

(1)从理论上对组织整合的影响因素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把实践中影响组织整合的因素尽可能地纳入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组织整合的研究框架。另外,讨论组织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不同影响机制,并从理论上阐释及组织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另外,对于组织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的权变因素可以做更多的分析,如新产品开发不同阶段组织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等。

(2)在实证研究中,可以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衡量进行细分,进一步探讨内外部组织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不同维度的影响,以获得更为丰富的管理内涵。可以扩大研究的范围,如对制造业与服务业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组织整合的差异进行分析,以使本书的研究模型具有更广泛的解释意义。由于组织整合的形成及其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的检验,建议后续研究者可采纵贯面数据进行分析,以了解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更准确的组织整合情况。

(3)可以选择典型中国企业进行更深入的案例研究,进而检验各种假设的实际发生情况,并发掘本研究所建构理论模式的不足之处,以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新产品开发中组织整合的相关理论。

8.4管理启示与政策建议

8.4.1管理启示

(1)本研究认为组织整合对于企业成功推进新产品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组织整合可以缩短新产品开发时间、降低开发成本、提高新产品质量,进而提升新产品开发绩效。因此,企业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应该重视组织整合。在内部组织整合中,跨职能关系协调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不明显,因此企业在内部组织整合时不能仅停留在关系协调层面,而应积极促进跨职能信息分享与跨职能的共同参与。

(2)对于如何促进企业进行组织整合,本研究发现外部环境特性中的技术动态性与产业竞争程度有助于内外部组织整合,内部组织特性中的企业文化、高层支持与企业信息化有助于内外部组织整合,而组织间互动因素中的信任、承诺与相互依赖对外部组织整合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企业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进行外部组织整合时,可考虑寻找与自身类似环境,彼此信任程度较高及相互依赖性较强的合作伙伴作为外部组织整合的对象。另外,为了进一步促进内外部组织整合,企业要营造分享与合作的企业文化,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并获得高层在新产品开发与组织整合方面的积极支持。

(3)本研究还发现产品创新程度对于内部组织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具有显着影响。因此,企业在进行组织整合时应该考虑新产品开发项目的特点,对于创新程度较高的新产品项目,企业通过强化内外部组织整合,可以获得更高的新产品开发绩效。

8.3.2政策建议

(1)本研究发现良好的信任有助于促进企业的组织整合,政府可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保障体系,营造良好的信任文化,提升整个社会的信任水平,使企业之间能建立基于信任的合作关系。

(2)本书发现国内制造企业的外部组织整合普遍较低,外部组织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也不强。可能的解释是由于外部组织整合过程中存在技术机密泄漏等风险的存在可能导致企业在与外部组织合作时存在顾虑。因此,政府应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可以更有效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使企业能在更完善的法制环境中积极推进与外部组织的合作,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