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晚年蒋经国
5770900000057

第57章 身后国民党(5)

综上所述,90年代初国民党高层争斗的7个回合,主要是围绕着主流派与非主流派两大派之间展开。争斗的实质既有权力之争,又有政策上的某些分歧,正如李焕所说:是当权派与非当权派之争,双方都企图掌握台湾未来的主控权。此一争斗将随着台湾政局的演变而复杂化。

国民党高层内部为什么在90年代发生如此激烈的政争呢?笔者以为:

其一,是国民党长期内斗的历史惯性使然。国民党内部之争由来已久,退守台湾之后,又将这一套内斗权谋策略带进岛内。蒋氏父子时期有官邸派、夫人派、黄埔系、陈诚系、少壮派等派别。,蒋氏父子去世后,本可以改弦更张,社会寄希望于李登辉。但这位后继人也在国民党长期内讧的历史惯性支配下,刚愎自用,自我膨胀,排斥异己,又挑起一波又一波的内讧。主流派与非主流派就是在这一状态下形成的。这一情形又导致了台湾政局处于更激烈的动荡之中。

其二,政治强人消失后必然引起激烈党争。蒋氏父子均是政治强人,他们在台统治时期大权独揽,事必躬亲,同时又:有“戒严法”与“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做尚方宝剑,故各种歧见异议,日渐繁杂。蒋经国一死,台湾政局处于权力承接、新老交替的关键时刻,岛内再也无人可以一手压住党、政、军、特的各种势力。因此,长期蛰伏的各派政治势力为其提升在新政权中的地位,爆发了空前的内斗。这场争斗不仅有官邸派与非官邸派,还有台籍与外省籍之争,后来又形成了主流派与非主流派之争。

其三,政治体制转型加速国民党高层内争。随着台湾的政治转型,台湾社会呈现出社会思潮空前活跃,反对党与国民党竟争日益激烈,政治运作方式发生变化和国民党“立法”、决策过程复杂化,以及社会政局动荡等特点。在此状态下,许多问题纠结在一起,诸如社会矛盾、省籍矛盾、权力之争、台湾前途与出路之争、保守与革新之争等诸种矛盾错综交织,不仅使党内争斗不断升级,还使台湾政局更呈不稳定状态。

其四,台籍与大陆籍人士权力分配不平衡。李登辉接掌国民党中央主席与“总统”大权后,从巩固其统治和“台人治台”这一战略考虑出发,在人事安排上极力排斥异己与培植、拉拢亲信,使台籍人士在政坛上平步青云,大陆籍元老被渐次排挤出权力核心,外省籍第二代从政更形困难。这种权力分配上的不平衡必然引发党内高层之间的争斗。

其五,美国介入与干预台湾事务是国民党长时间内斗的一个重要原因。大陆时期美国就长期干涉中国内政。国民党退台后,美国出于远东战略利益考虑更是抓住台湾不放,千方百计干预,主控台湾事务。蒋经国病逝后此种现象更为明显。李登辉之所以能在复杂变幻的残酷政争中屡屡告捷,其重要原因就在于美国人对他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人对台湾事务的干预与介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民党高层权力斗争的进程与结局。

上述因素表明国民党内部高层的争斗,是台湾政治转型期上层权力结构发生嬗变的必然产物。

国民党高层内争还在继续之中,它不仅给国民党自身造成极大的伤害,而且也将给台湾政局和海峡两岸关系带来极其深刻的影响。

首先,这场争斗使国民党中常会功能日渐萎缩。由于李登辉主导“以府领政”,扩大“总统府”决策权,致使国民党中常会功能日渐萎缩。

其次,进一步导致国民党组织涣散,离心倾向增强,面临分裂危机。随着台湾政治改革的深入,由于利益不同引发党内高层政争激烈,党内凝聚力逐渐减弱,其趋势必然导致组织涣散与离心倾向增强。曾任国民党组工会主任的关中称:庞大的党组织已“严重绩效不彰”,“愈是基层愈是严重”,有10万个党小组已到名存实亡程度。另据台报载,由于党内政争导致“共识”难求,国民党内出现许多派别,诸如赵少康为首的“新国民党连线”,以关中为首阵容强大的“民主基金会”,以及“国民党十三全联谊会”、“海外兴中会”、“立法院超党派7人小组”等组织。这些组织机构的成员多为大陆籍国民党新生代人物,他们学历高,受西方政治思想影响较深,活动能量大,且多以非主流派为后台,与军方势力亦有密切关系。主流派中也派中有派。国民党的分裂危险是存在的。这种状况正如前国民党中央秘书长李焕所说:“国民党目前面临着很危险的局面,再不改革,恐怕连执政的机会都丧失了。”

再次,有可能被反对党乘隙而入。国民党内讧频繁,这是民进党和其他反对党所非常盼望的事情。在前几次选举中,有些地区就是因为国民党内两个派系在那里抢山头,抢党内候选人,结果票源分散,使民进党从中获利。在“国是会议”上,民进党利用国民党内矛盾,联手主流派打击非主流派,使自己多项政治诉求得到当局的认可。针对国民党内讧,民进党拟定三阶段指导原则:以静制动——静中有动——以动制动,以分化瓦解国民党。许信良出狱后,扬言要在3年内帮助民进党走上执政之路,民进党中央也在三阶段指导原则导引下积极推进“以地方包围中央”的策略。这一切表明国民党的地位面临严峻的考验。

最后,这场内争将给中国统一增加新的变数。由于国民党高层政争激烈,使国民党在未来“大陆政策”的主导者必然会受到多种力量的牵制与制衡,既有有利于和平统一的积极因素,又有不利于统一的消极影响,因而也将给中国未来统一增加新的变数。

国民党再度丢失政权

2000年3月18日台湾“总统”大选终于落幕,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吕秀莲以39.3%的微弱多数得票率当选为正、副“总统”。拥有260万党员与百年党龄的国民党候选人连战、萧万长的得票率竟只有23.1%。这是国民党在台执政55年以来首度丢失政权,其对手只具有十几年党龄、十几万党员,其败状出乎常人之意料。透视国民党败选的原因,既有党内因素,又有党外与海外因素,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国民党的大分裂给民进党候选人上台以可乘之机。国民党是百年老党,拥有党员260万,又有丰富的执政经验与选战策略,如果不是发生内讧的话,败选是不可能的。台湾媒体普遍认为:如果由民意呼声最高的宋楚瑜与连战组成连宋配参选,台湾岛内至少有650万民众期望连宋配。然而作为国民党最高领袖的李登辉却反对连宋配,其结果使连、宋互相攻击。在李登辉的一手导演下,首先逼走宋楚瑜,并对党内具有影响的拥宋人士进行打压,揭开了国民党分裂的序幕。其后制造兴票案,对宋可谓是赶尽杀绝,从而对国民党内也造成极大震撼,党争更趋白热化。宋楚瑜是李登辉登上国民党中央主席宝座的第一功臣,然而面对民望日隆的宋楚瑜,李却反把他视为心腹大患,必欲除之而后快。李登辉之所以如此,结论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李登辉故意制造分裂,搞垮国民党,失去执政地位,将政权拱手相送能够贯彻自己“台独”路线的人士。

第二,国民党的黑金政治引起台湾民众的极大不满,造成票源的大流失。据国民党中央社报道:根据民意调查显示,有7成左右的民众认为,在国民党统治之下,黑金问题越来越严重。长期以来,国民党靠黑道和金权来维持政权,这种金权政治造成台湾黑道猖獗,治安恶化,引起台湾社会民众的极大不满。

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在竟选时的讲话中称:“从基层金融问题到重大公共工程的围标绑标,从股市的内线交易到国防军事采购的弊端,国民党赖以生存的黑金体制正在一点一滴地侵蚀我们‘国家’的根本。”尽管民进党候选人是站在一个竟选对手的立场上,未免有攻击之嫌,但无论如何也否认不了国民党搞黑金政治的事实。国民党搞黑金政治还来自贿选方面。台湾政坛上有许多工商界人士,这些人与政治搭上钩,有很大一部分是靠手中的钱来实现的。台湾的各级选举,都有许多人肆无忌惮地公开买票。尤其在2000年大选前夕,由于宋楚瑜的兴票案及连战提出的党产信托案的被曝光,更揭开了国民党黑金政治的深层内幕。

李登辉为自身利益计,与黑道势力相勾结,为黑道参政大开方便之门,形成黑道与政治的结合,从而导致了台湾民众对黑金政治的深恶痛绝,对国民党统治的信心降到了冰点,遂产生了:求新求变的心态。其结果,国民党很难逃脱再度丧失政权的命运。

第三,李登辉的弃国保民效应。李登辉长期坚持的分裂路线日益同民进党的“台独”路线合流,必然造成弃国保民效应,这是国民党败选的最根本原因。民进党选战获胜利后,“立委”陈定南在庆祝大会上公开表示:“感谢李登辉‘总统’对民进党的支持。”他认为没有李登辉就没有民进党的今天。难怪国民党籍选民在选战失败后齐集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前,喊出了“李登辉卖党求荣”,也有人称:李白天是国民党主席,晚上是民进党主席。弃国保民发展到2000年“总统”大选就演变为“弃连保扁”。李登辉表面上保连,实则保扁。正如台湾《独家报道》周刊创办人沈野所言,李是“连皮扁骨”。香港《星岛日报》3月19日发表评论称李登辉对陈水扁几乎没说过一句重话,以至有人说,陈水扁是李登辉的干儿子。回顾陈水扁的发迹史,似乎每一程都得到李登辉的推动与帮忙。在三强鼎立的最后关头,李登辉的亲信、诺贝尔奖获得者李远哲挺身而出为陈水扁拉票,引起学界广泛反应。商界富豪亦是李的亲信许文龙、殷琪的对陈捧场则消除了民进党的反商形象。沈野先生说:“只要想一想,没有李登辉的默许,与李登辉同穿一条裤子的李远哲与许文龙会在选战最关键的一刻,突然出手,予连战以致命一击,公开演出‘弃连保扁’吗?”李登辉的弃国保民、弃连保扁最终达到了预期效果,国民党在选战中惨败,民进党上台,实现了李登辉梦寐以求的“政权和平转移”。对于李登辉的弃连保扁,3月9日的《星岛日报》说得最明白:“李登辉搞民主只是一种手段,根植‘台独’意识与扩张‘台独’政治势力,朝‘台湾独立’发展才是李登辉的目的。”

以上是国民党再度丢失政权的主要原因所在,当然国民党败选还有美国的原因,还有民进党淡化“台独”意识,欺骗选民,但根本原因在于国民党内部大分裂、黑金政治、保守僵化,又被具有“台独”意识浓厚的李登辉所操纵,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而今,国民党已从台上走到台下,李登辉也已下台,连战接掌国民党,但老大心态仍未脱尽,全面改造之声遍响全党,但是否是雷声大雨小还有待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