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灵的智慧
5781000000025

第25章 触摸亲情与挚爱(4)

第二天吃早点时,母亲突然对我说:“你昨天晚上怎么回来那么晚?都12点了吧?这样不好……”我突然楞住了,不知道母亲会这么清楚。我一边往母亲碗里夹菜,一边敷衍道:“娘,我知道了。”

此后每次回去晚了,第二天母亲总是能准确说出我回家的时间,但不再多说什么。我知道——母亲是在提醒我别回家太晚,提醒我不要对家太疏淡。而我心头的疑问越来越大:每次晚归,母亲怎么会知道的呢?

母亲在她43岁那年,因为一场意外,双目失明,此后就一直生活在无光的世界。那晚,我又是临近12点才回到家中。因为酒喝多了,就没有直接回房间睡觉,悄悄去了阳台,想吹吹风,清醒一下。站了一会儿,大厅传来了报时的钟声,12下,清脆而有节奏,我开始轻轻地走回房间。

刚到门口,我呆住了,月光下,母亲正俯身在鞋架前,摸索着鞋架上的一双双鞋——她拿起一双在鼻子前闻一闻,然后放回去,再拿起一双……直到闻到我的鞋后,才放好鞋,直起身,转回她的房间。原来,母亲每天都在等待我的回来,为了不影响我和妻子,她总凭借鞋架上有没有我的鞋来判断我是否回到家中,总是数着挂钟的钟声来确定时间。而她判断我的鞋子的方法竟然是依靠鼻子来闻。我的泪水悄然滑出我的眼眶。我已经习惯以事业忙碌为借口疏淡了对母亲的关心,但母亲却像从前一样牵挂着我……

从那以后,我努力拒绝一些不必要的应酬,总是尽量早回家。因为我知道,家中有母亲在牵挂着我。

母亲是63岁那年病逝的。她去世后,我依然保持早回家的习惯。我总感觉,那清朗的月光是母亲留下来的目光,每夜都在凝视着我。

又在深夜,下了整整两天的梅雨还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楼外的玻璃窗,发出“吧吧答答”的响声,母亲从我的记忆深处轻轻地走出她的小房,走到房门口的鞋架前,弯下腰来……我知道,母亲是在查看鞋子,是在看我有没有回到家。

母亲的爱,乃是人生的一切,它有如一盏灯,一旦点燃了就永远不会熄灭,照亮了一个又一个孩子通往幸福的征程。

两根火柴

狂风魔鬼般咆哮着,鹅毛大雪满天飞舞。

在一间破旧的屋子里,一家四口围着炉子坐着。尽管如此,姐妹俩还是冻得不停地发抖。为了让大家忘掉寒冷,父亲决定玩个游戏。他神色凝重地说:“现在家里穷得只能养活你们姐妹中的一个,而另一个必须丢掉。我们用抽火柴棍儿的方法决定留下你们中的一个。”

6岁的妹妹和8岁的姐姐都睁大了惊恐的眼睛:“爸爸说的是真的吗?”父亲转过头,对他的妻子使了个眼色,然后大声说:“拿两根火柴来。”妻子递了两根火柴给他。

丈夫接过火柴,把手背到身后,过了一会又举到前面说:“现在两根火柴中有一根被折断,谁抽到了短的,就必须离开这个家。”

空气像被寒冷的风冻住了。姐妹俩看着爸爸,再看看爸爸手中的火柴,想从爸爸脸上找出什么破绽来证明这只是一场游戏。但爸爸神情严肃,使两人不得不作出选择。

姐姐的手在两根火柴间游动,可是它们都只露出一节一样长的火柴头。于是姐姐快速抽出一根,用手捂着跑到了一边。妹妹也用同样的速度抽出了剩下的那一根,躲到了另一边。

夫妻俩相视一笑,露出一副计谋得逞的表情。

这时,姐妹俩同时转回了身,脸上都带着忧伤的表情,随后慢慢地举起了各自手中的火柴。

夫妻俩被所看到的一切惊呆了:两根火柴都只剩下了火柴头!父亲先是一愣,忽又恍然大悟:原来火柴都被折到了最短,姐妹俩只为能让另一个人留下来!

父亲的眼圈红了。这个男人的心中忽然涌出了一种混杂着幸福、悲伤和内疚的复杂情绪。他抱着两个女儿失声痛哭。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握在手里的原本就是两根没有折断过的火柴。

爱就是在最危急的时候,不离不弃,比如父亲爱女儿;爱就是在生死关头,把希望留给对方,比如姐妹情深。两根火柴,作为一种爱的道具,让这一家穷人的心灵产生震撼。

玫瑰的谎言

梅蝶十八岁,念高三。

梅蝶长相一般,成绩一般,性格沉静,在沉静中略微带了些自卑。这样的梅蝶不显山不露水,很容易被人忽略。

繁重的学业下,孩子们的梦想更贴近现实,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考上大学。梅蝶也做这样的梦,她的要求不高,她只想考个一般的大学,毕业后,能应聘进一家普通的公司做个小职员,她也就心满意足了。

高考愈来愈近了。老师为了调节学生们的情绪,就规定每天黄昏,所有学生必须到操场上跑步。梅蝶也混在里面跑,大家笑闹着,近距离里,平日里紧张的气氛没有了,青春恢复成一只扑棱着翅膀飞翔的鸟。

一日,又是一个夕阳温柔的黄昏,又是奔跑着的青春着的一群。说笑间,梅蝶突然一个趔趄,站立不稳,面色苍白地倒了下去……

梅蝶住院了。是白血病,晚期。梅蝶自己不知道,同学们都统一口径地告诉她,说她是营养不良综合征。梅蝶自是深信不疑,因为她的父母都双双下岗了,她平日里总是过得很节俭,尤其是在饮食方面。

同学们一拨一拨地来看她,他们给她买布娃娃,给她叠千纸鹤,甚至连平常几乎从未跟她说过话的同学,也跑来看她。她受到从未有过的重视,开心极了,抱着同学们送的布娃娃,对着同学们嘻嘻地笑,说,生病真好啊。

班上最优秀的一个男同学,每天都等同学们走了以后一个人来,给她送上一枝红玫瑰。第一次送她的时候,她惊讶得瞪大眼,不敢接。男同学温柔地笑,说,我和全班同学都希望你早日康复。她有些羞涩地接了花,让她的母亲用清水养在她的病床头。她的心开始一波一波地荡,想,要是永远这样病着,也好。

她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玫瑰花却一日一枝,从未间断。那艳艳的红,映了她苍白的脸,让她有种虚弱的美丽。她偷偷问前来看她的同桌,一朵花代表什么意思?同桌笑答,代表一生一世。她听了,悄悄地甜蜜。

她走在一个风轻云淡的午后,走时,手中安静地握着一枝红玫瑰,是那个男同学早上刚送过来的。她走得很安宁,熟睡般的脸上有一层淡淡的笑意,极满足的样子。

她永远也不会知道了,那每日一枝的红玫瑰,只是一群青春的孩子,为成全她人生的完美,而编织的一个美丽的谎言。

一群青春跃动的孩子,共守着一个谎言,呵护着一个走到生命尽头的女孩。谎言美丽、玫瑰美丽,因为,这群孩子都有一颗美丽、洁净、善良的心。

请吻我一下

这是女友讲给我的一个故事,故事是真实的。那时女友还在南方一所著名的大学中文系读书,授课的老师中有一位五十出头的风度翩翩的男教授。教授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谈吐幽默风趣,经常走到学生们中间和他们谈古说今纵论文事,成为班里女学子们心中的偶像,许多女生甚至于主动接近他,希望得到他的提携和指点。

女友也是其中一个。一天,她约了两位要好的女同学一块儿去教授家请教几个问题。穿过一条林阴小路,她们来到了教授居住的一座静谧小院,在那青砖灰墙的一幢小楼前停下了脚步,女友伸出手来正欲敲门,却发现门是虚掩着的,于是她轻轻地推开,看到了令她目瞪口呆的一幕。

教授正在屋内,拥吻着一个女孩子。而那个女孩子——是他的学生。看到她们的意外出现,教授的手像触电一样一下子猛然松开、垂落,脸色霎时变得惨白。

双方就这么站着,也许仅仅只有几秒钟的时间,却像漫漫的一个世纪,空气死一样沉寂,能听得见彼此剧烈的心跳和呼吸。

“我当时的确很震惊,真的,你说我该怎么办?”讲到这里,女友抬起头来问我。

装作没看见迅速走掉?或干脆走上前委婉地劝说?报告领导或告诉他的爱人,让他受到惩罚甚至身败名裂?这些念头在我脑海中迅速一闪而过。“教授不是这种人,他也许只是一时糊涂。”还没等我回答,女友又开始说道。语气缓慢地,像是努力回忆当时的情形。“教授有一个他所深爱也深爱着他的妻子,他的妻子在同城的另一所高校任教,他们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即将大学毕业的女儿,这是一个幸福而完美的家庭。他们的家庭和教授本人洁身自律的品质在校内一直有着良好的口碑。”

仅仅是几秒钟的犹豫和停顿后,女友坦然地走了进去,站在教授面前,一脸笑容地说道,“教授,我们都是您的学生,您可不能偏心哟,请您也吻我一下好吗?”

教授马上清醒过来。他轻轻地拥抱并轻吻了一下她的额头,那一刻,她看见教授眼里有湿润的东西在闪亮。

另两位女同学也马上会意过来,走到教授身边提出了相同的请求,教授一一应允了她们。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女友的表情显得轻松愉快,“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教授依然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和良好的口碑,他变得更加勤奋地研究和著述,并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我毕业那年,他曾寄给我一张贺卡,上面只有一句话:我永远感激你的善良和智慧,是你拯救了我。”

“许多事情就是这样奇妙,挽救或毁灭一颗灵魂,常常就是看似那么简单的几句话。”女友最后说道。

人难免一时糊涂,圣人也如此。面对别人的糊涂,抓住把柄去告密,是卑劣;义正词严地指责,是伪崇高;巧妙化解尴尬,保全别人的尊严,又提醒别人注意,那才是善良和智慧。对糊涂人说简单的几句清醒话,也许你就挽救了一颗崇高的灵魂。

生死阄儿

18岁的我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就经历了一次生与死的搏击。1981年秋汛,我被分配到黄河口一只挖泥船上看机器。说是“船”,实际只能算是个“漂浮物”,因为“船”上既无轮机,也无船舵。这天白天,黄河水就猛涨,到了晚上,河水仍然居高不下,洪水把我们的船冲击得左右直摇晃……

突然,我听到“啪”的一声,还没等我回过神儿来,紧接着“啪、啪”两声,三根缆绳接连被拽断,蓦地,挖泥船像脱缰的野马,迅速顺流而下……这一切都发生在须臾间。这里离大海不足60公里,两岸荒无人烟,四周除去激流轰鸣声和狂风肆虐声外再无别的声音。我们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茫茫黑夜,我们只好任其漂流……一个小时过去了,又一个小时过去了,我分明已嗅到了苦涩的海风味。

万不得已,我们决定,过了一号码头,立即弃船跳河。可是,四个人的船却只有一件救生衣。

主机手刘水生,他说他从小生长在黄河边,水性好,救生衣应该留给“旱鸭子”。

副机手王卫东的理由是,他是老大哥,老大哥就要当出个老大哥的样子来(其实他只有22岁)。

大李则找了个不太有说服力的借口,他说他没念过学校,命贱,救生衣还是留给大学生吧,国家培养个大学生怪不容易的。

滔滔洪水往上翻卷着,掀起一米多高的黄浪水墙……

这时,我感到有一种酸酸的东西直往上涌……

我一时找不出理由。任凭大伙怎样劝我,我还是不肯穿那救生衣。

没有别的办法,我提议:抓阄儿。

几个人对了一下眼色,点了点头。王卫东抢先做好了阄儿:“三个‘无’,一个‘有’,谁抓住‘有’谁穿。”他自己先抓了一个,亮给大伙儿看,自然是“无”,接着水生和大李二人又抓了两个“无”,没等我去抓,卫东已将那阄儿扔进了河里。大伙儿不容分说,将那救生衣牢牢地捆在我身上。

……

这次,卫东没有爬上岸。

我坚信,那阄儿肯定是一个骗局!

有些美丽的欺骗,注定要感动一生,因为那里面藏着一份无私的爱,因为那里面融入了一份生死相许的真诚。那在危难时刻闪耀出的人性炫目的光辉,有时会让无数动人的诗篇黯然失色。

逃生

不久前,一位来中国观光旅游的美国老太太,用手在一群中国孩子中指点了三下,于是三个孩子:一个10岁的女孩,一个7岁男孩和一个大约有5岁的女孩,站到了这位美国老太太的面前。

美国老太太拿出一个玻璃瓶子,瓶肚很大,瓶口很小。三个刚能单独通过瓶口的小球正放在瓶底,小球上各系一根丝绳,像青藤一样从瓶口爬出来,攥在这个美国老太太的手里。

美国老太太狡黠而自负地笑了一下,对一旁的中国主人说:“都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现在我要试一试。”

接着,她宣布了游戏规则:“这三个小球分别代表你们三个人,这个瓶子代表一口干井,你们正在井里玩。突然,干井里冒出水来,水涨得很快,你们必须赶快逃命。记住,我数7下,也就是只有7秒钟,如果你们谁还没有逃出来,谁就被淹死在井里了。”说完,她把三根丝绳递给了三个中国孩子。

空气骤然凝滞了,好像死神正在四周徘徊。

美国老太太做出了一个表示开始的手势。只见那大约5岁的女孩很快从瓶里拉出了自己的球;接下来是那个7岁男孩,他先是看了看比自己大的女孩,接着迅速地将自己的球拉出瓶口;最后是那个10岁女孩,从容拉出了自己的球。全部时间不到5秒钟。

美国老太太惊呆了,没想到本来一场惊心动魄的游戏,竟这么平淡而乏味地结束了。她先问那个小男孩:“你为什么不争先逃命?小男孩手指着那个最小的女孩:“她最小,我应当让着她呀!”美国老太太又问那个10岁女孩:“那你就不怕自己被淹死?”女孩答道:“淹死我,也不能淹死弟弟妹妹,”

泪水从美国老太太的眼里涌了出来。她说,她在许多国家试过这种游戏,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孩子能够这样完美地完成,他们争先恐后,互不相让……

三个孩子告诉我们:聪明不仅仅是智力发达,聪明是一种爱、一种忘我、一种无私的品格。

很多时候,给别人一份关爱,给别人一次机遇,常常会给自己带来一份爱的回报,带给自己多一些机遇。当聪明与无私的爱结合时,往往会诞生出美丽的智慧。

有一种能耐与生俱来

儿子在后院的沙坑里玩耍。他手拿一把红色塑料铁锨,要为自己的玩具车开辟一条道路。这时他发现,在沙地的中央,一块大石头横挡在那里。

儿子决心要将石头挪走。他鼓足了劲,推呀推,石头却纹丝不动。聪明的他将石头前方的沙子挖掉一部分,然后将铁锨伸进石头下面,使足浑身力气猛撬,石头翻个身,向前面移动了一段距离。儿子依法炮制,居然将这块石头移到了沙坑的边缘。可惜5厘米高的沙坑边缘阻挡了他的进程,无论他怎样开动脑筋想办法,也无论他怎样调动全身的力量,总也不能将石头弄出沙坑。做了种种尝试之后,受挫的泪水顺着儿子的脸颊潸潸流下。

我目睹了这一切。看到儿子伤心的模样,我赶快走过来,用柔和而坚定的语调对儿子说:“儿子,别哭,你一定能做到的,只是你需要调动你全部的能耐。”

“爸爸,我已经用尽了我所有的能耐了,却还是无法弄走这块大石头。”儿子哭泣道。

“不,儿子,”我纠正他道,“你并没有用尽你所有的能耐,至少你并没有请我帮助你啊。你要知道,乖儿子,在你的一生中,有很多人能够帮助你,愿意帮助你,这也是你能耐的重要一部分。”

我说完这话,便用手轻轻地拿起石头,把它远远地扔在了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