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解放西双版纳
5783600000026

第26章 南峤硝烟浓(6)

十七、河谷急行军

在当天早上,当王尚勇率领的侦察组从黑龙潭出发后不久,吴效闵也开始率大部队从此地出发,在召存信等傣族同志的带领下,沿着侦察组所走的线路,疾速前进。当大部队经过勐混坝子边的曼龙罕寨子时,驼守在勐混城子的敌人胡乱地向部队行进的方向射击。战士们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即冲过去,收拾这股顽抗的残敌。但命令马上传了下来:“不予理睬,提高警惕,迅速前进!”有的同志边往前走边向枪声传来的方向啐了一口唾沫,说:“别神气,你们已经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啦!等我们收拾了南峤的敌人,再来收拾你们!”

大部队很快与从前面返回的侦察组相遇。吴效闵命令部队原地休息,自己则认真听取了王尚勇等人的侦察情况汇报。听完汇报后,他把手一挥,向部队下达了命令:“疾速前进,直插南峤!”

部队沿着20余里长的南混河河谷由西向东飞快地行进;为了隐蔽部队和不惊扰群众,他们尽量避开村寨,拣偏僻的路径走。当时正值下午两三点钟,天气炎热,战士们浑身上下已被汗水湿透。但大家不顾劳累,始终保持着很快的行军速度,精神抖擞地向前迈进。体弱的同志脚走蹩了,旁边的同志抢着把他们的背包、干粮袋拿过来背上,相帮着往前赶路。

在行军的队伍中,有个又瘦又矮的女同志,走路的时候有点一拐一拐的,似乎是扭伤了脚,但她也不示弱,前进的脚步一点也没拉下。她叫姜翔,是“边纵”镇江整训总队政工队的队长。当她和“边纵”的战友们艰难行进的时候,野战军114团政委赵培宪从后面赶了上来,从他们身边经过。赵政委看了看又瘦又小的姜翔,关切地问:“脚走痛了吧?还行不行啊?”听到首长的问话,这位平时做起宣传鼓动工作来讲活滔滔不绝的女政工队长,竟一下子变得有点结巴起来:“报告,不……,没有问题,走得动。”在她的脸上流露出了激动、幸福并有点羞涩的表情。姜翔身边的同志,也感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

赵政委听了姜翔的话,边走边说:“好!好!”又加上一句:“你们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啊!”他和警卫员继续往前赶,走不多远又回过头来,微笑着看了看这些“边纵”的战士。

部队走出了南混河谷,转而走上了由南向北通往南峤的大道。下午5时左右,部队到达了离南峤县城仅有10里路程的景真。

十八、战前军事会

景真是一个比较大的傣族寨子,该寨的土司刀廷荣是一位开明进步的民族上层人士,前不久曾参加过保卫佛海的战斗而且跟召存信又是老相识。所以部队到达后,经过召存信和刀廷荣积极做工作,该寨的老百姓不仅不跑,而且还把部队接到自己家歇息。而部队的指挥部就设在比较宽敞的土司刀廷荣家中。

在“边纵”9支队镇江整训总队一、三大队的驻地,战士们正怀着兴奋的心情,擦枪的擦枪、整理子弹带的整理子弹带……忙个不停。一想到敌人就在眼前,歼灭敌人的战斗就要打响,而且是和南下解放大军配合作战,心情怎么会不兴奋呢! 3天来急行军的疲劳,早已被丢到脑后。

教导员杨振家整理好行装,正想休息一下,一位过去到过景真的同志走过来对他说:“教导员,离吃饭还早呢,我带你去看看那个八角亭吧,听说已建盖了200多年,是傣族地区的一个名胜古迹,盖得还蛮好!”

当时的杨振家,满脑子是打仗,巴不得马上向敌人发起攻击,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去观赏名胜古迹呢?于是便答道:“等打完这一仗,我们再来好好观看,现在还是休息吧!”嘴上虽这么平静的说,可心里却老是急切地等待着参加战斗,眼睛不时地朝指挥部瞭望。

在师指挥部,吴副师长刚刚把部队安排妥当,便对身边的侦察员巴增允说:“小巴,你赶快去通知赵政委,‘边纵’的唐主任来开会,不,把营长们也一起叫来开会。”

人员到齐后,作战股长立即把事先绘制好的本地区作战地图拿出来,平摆在竹楼的楼板上。吴副师长环视了一下与会的同志后,用宏亮的口音说道:

“同志们!现在我们召开一个战前紧急军事会议,研究一下,攻打乌龟山和飞机场的具体作战方案。

“同志们,我们将要打的这一仗是我们解放车佛南的第一仗,恐怕也是最后一仗了。因为敌人已接近国境线,再逃,它就要逃出国外,那就没有仗可打了,我们要为人民立战功,恐怕就没有机会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打好这一仗,尽量争取在这里歼灭敌人,而不要让它跑掉!

“这次战斗,与过去野战军单方面作战不同,而是野战军和地方部队配合共同作战。参加战斗的除38师114团两个营外,还有地方‘边纵’9支队机动营以及整训总队和民族自卫队的同志。几支队伍联合作战,意义重大,力量增强,这一仗一定要打好!

“为了打好这一仗,我把大家都请来,开个‘诸葛亮会’,请大家开动脑筋,充分发表意见,看这一仗怎样打好。”

于是,大家围着地图,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对作战的整体方案,具体部署和应注意的问题等都充分发表了意见。最后,吴副师长对大家讨论的意见作了总结和概括,作出了如下决定:

114团1营负责攻打南峤飞机场;114团2营负责攻打敌93师司令部所在地——南峤县政府;“边纵”9支队机动营作预备队随师指挥部一道开往南峤;镇江整训总队负责把守景真大桥,防备南峤敌人南逃和勐混敌人增援南峤;为了加强攻打南峤县政府的兵力,师部侦察组被安排到2营的一个突击连,担任突击连的“刀尖”,这次战斗行动的口令是“追歼”,回答是“消灭”;两个营的部队于天黑后分头出发,趁黑夜奔向作战地点,作好突袭的一切准备;第二天(2月17日即阴历大年初一)凌晨5点向敌人发起攻击。

指挥部的军事会议结束后,二营领导又召开了本营干部会,进一步研究了攻打乌龟山的具体方案:根据乌龟山的具体情况,大家经过充分讨论,决定兵分两路,实行两面夹击:由一连进行正面进攻,从县政府正门攻打;二连迂回到乌龟山背后,从县政府后面进行攻击;三连留作机动部队随营部前进,根据情况随时准备投入战斗。师部下派的侦察组被安排在实施迂回包围的二连,担任二连的“刀尖”。

“边纵”镇江整训总队一、三大队接受了守护景真大桥的任务后,立即从驻地赶到大桥边整修工事。

当时的景真大桥,实际上只是可供行人和马帮通过的木桥,但它的作用却非同小可:有了它,人们才能够跨过河面并不宽却有一两人深的流沙河,而进入景真并进而到达南峤。因此,这里成了从佛海、勐混进入南峤的一个咽喉要道。

景真大桥的东面是一个小山,景真佛寺和八角亭就建在那里。为了有效地阻击敌人,战士们整修了从佛寺到八角亭的环形交通壕,并在佛寺下面草坪上的一棵大青树下修了一个机枪掩体。这样,在八角亭高地架设的机枪居高临下,可以封锁大桥;大青树下的机枪既可以对付从对面过桥增援之敌,也可以对付从南峤溃退之敌;而设置在佛寺里的机枪,既可对付南峤溃退之敌,也是支持八角亭下主阵地的二梯队。临战前的一切准备就绪后,总队领导命令:除执勤站岗者外,其他人吃过晚饭后抓紧睡觉,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十九、拿下前哨阵地

吃过晚饭,部队抓紧时间休息。而到了午夜12点,夜深人静的时候,担任攻击任务的部队便开始出发,不声不响地往南峤方向开去。

大年三十晚上,人烟稀少的景真、南峤一带万籁俱寂,微风习习,天空一片漆黑,只有满天星斗在闪烁。战士们在黑暗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高低不平的乡间道路上前进着。

为了便于部队行动,召存信挑选了几名熟悉当地情况的民族自卫队员给部队当向导。被安排到2营2连作向导的是一位身体强壮、精明能干的中年自卫队员,30多岁年纪。他带着部队先跨过了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随后便步入了南峤坝子;这时脚下的道路也变得较为平坦宽阔起来。

部队接近了南峤敌人的前哨阵地,吴副师长下达命令:“部队原地休息待命!”

根据王尚勇白天带侦察组侦察得来的情况,在距南峤县城数里远的道路旁边,设有敌人的前哨阵地,有一个连的敌人在那里守护。要攻占南峤,必须首先拔除前进道路上的这颗“钉子”。吴效闵考虑再三,决定派出少数兵力前去智取,尽量不惊动南峤的敌人。而去拔除这颗“钉子”的任务自然又交到了侦察股长王尚勇及其侦察组的身上。

王尚勇带领着侦察组的同志,乘着夜幕迅速靠近敌人的前哨阵地。大家屏住呼吸仔细观察,只见阵地上静悄悄的,只有一个哨兵抱着一条长枪,正在阵地上走来走去。

侦察组的同志匍匐前进,缓缓接近敌哨兵。待那个哨兵折转身子往回走的一瞬间,我侦察兵冷不防猛扑过去,一把捂住了敌哨兵的嘴。

“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你如果敢吭一声,立即叫你见阎王!”王尚勇用手枪顶住子敌哨兵的胸膛。

敌哨兵吓得浑身发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求饶。侦察组的同志把他带到一个隐蔽处,悄声进行审问,得知全连的敌人正在睡梦中。

“你在前面给我们带路!”王尚勇小声说,但口气却非常严厉。

“是是是!”敌哨兵满口答应。在他的带领下,侦察组顺利进入了敌人阵地。当进入敌人宿舍的时候,只见全连敌人正在呼呼大睡。

侦察组的同志悄悄走过去,迅速缴了敌人摆放在一旁的枪支,然后冲着屋内熟睡的敌人大吼一声:

“不许动,举起手来!”

敌人从梦中被惊醒,睁眼一看,只见一只只乌黑的枪口正对着自己,只好乖乖地举起了双手,迷迷糊糊地当了我军的俘虏:

就这样,我军一枪未发就顺利解决了敌前哨阵地一个连的敌人。南峤县城的敌人对此毫无知觉。冷落寂静的南峤县城,依然是死一般的寂静。

指挥部对俘虏进行了简短的审讯。进一步了解了南峤敌人的详细情况。

随后,吴副师长和赵培宪政委交换了一意见,立即命令:按照原定计划,二营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南峤,分两路包围县政府大院;一营火速赶往并占领飞机场。

二十、包围南峤县府

负责正面进攻的二营一连很快赶到了南峤乌龟山的山脚,然后又摸黑向上走了一段,终于到了南峤县政府的前大门附近。他们找隐蔽的地方埋伏起来,等攻击的时间一到,便将从大门攻打进去。

负责从背后迂回的二营二连在南峤街子前面的田坝里绕了一圈,从西面靠近了乌龟山的山脚,然后扒开灌木和杂草,悄悄地向山上爬。

四周一片漆黑,战士们沿着杂草丛生、藤蔓倒挂的山间小路艰难地往上爬,不是碰着头,就是绊着腿脚,有的还被划破手,挂破衣服,但战士们全然不顾。大家心中的目标只有一个:爬上山顶,消灭敌人!

有位战士小声问前面的向导:“你以前来过这地方吗?”

“来过,”向导回答说:“几个月前搞侦察来过这里,早些时还在这里搞过民运活动,对这里的情况有所了解,有一次我化装后到县政府院子里察看过”。

队伍继续往山上爬。行不多时,已接近乌龟山顶。突然前面不远的地方亮出了微弱的灯光。向导介绍说:“前面几十步的地方就是县政府后院的围墙,围墙内是县政府的楼房,那灯光就是从楼房内射出来的。”

二连连长看了看手上戴的夜光表,4点35分,离攻击的时间还有20多分钟。他命令部队原地隐蔽休息,他自己则带着师部侦察组的同志在向导的带领下摸到了围墙脚下,对那一带的情况进行仔细观察。

四周一片漆黑,但人在黑暗中呆久了,还是能模糊地看清一点东西。他们经过观察,发现围墙外是杂草丛生的空地。围墙约两米高,向导介绍说,墙头上嵌有碎破璃片。

“碎玻璃片有什么了不起!打洛阳时,几道铁丝网拦着而且还通了电,咱们都照样过来了!”侦察员李小保说道。

连长和侦察员们还摸黑找到了两道侧门,但门是从里面锁死了的,无法打开。

部队静悄悄地埋伏在围墙外的杂草树丛中。一阵微风吹过,从县政府大院内带出了一股诱人的肉香味。

“哦,现在已是大年初一早上了,里面的敌人正准备过年呢!”一个侦察兵小声说道。

“是该让他们好好过年了!”连长看了看手表,一语双关地说:“再过10多分钟,就要过一个非常热闹,红红火火的春节啦!”

侦察员巴增允小声地接了过去:“我是第二次过这样火红的春节了。第一次是1947年初在河南打漯河、驻马店后,把国民党20师阻拦在确山并把他们包围了起来,先打下四个关门消灭了敌人的四个连后,于腊月二十晚围城,大年初一凌晨大约也是这个时间攻城。但那次比这次更热闹,双方投入的兵力都在数万以上,地上陆军打,天上还有空军掩护,各种火炮都用上了,真是名符其实的‘放鞭炮’、‘包饺子’!”

“我们这次在这里过年,虽只有陆军参战,但也照样要‘放鞭炮’、‘包饺子’!”另一个战士接着说。

“在我们家乡,年三十,年初一家家产户吃饺子,我家可能还给我盛了一碗摆在桌上呢!我们那里兴这个习惯:你人不在家也要给你盛上一碗,表示你的魂还在家里,与家人团聚!”一个战士小声地感慨起来。

正当围墙外的解放军战士在小声议论过年的时候,在围墙内的县政府伙房内,有几名敌人的伙夫正在加班做过年的饭菜。他们边拾掇着手中的活计,边议论着眼下他们最关心的大事。

“也不知共军的追兵现在到了哪里?我真担心马上就打到这里来!”其中的一个说:

另一个答道:“怕什么?,听说共军离这里还有二、三百里远呢,一时还到不了!”

“管他几百里,反正咱这里有飞机场,咱们在这里好好过个年,等飞机一到,马上飞往台湾!”另一个伙夫插上了话。

二十一、打开侧门

潜伏在围墙外面的解放军战士在焦急地等待着发起攻击的时刻。蹲在队伍前面的二连连长看了看夜光表:4点55分,离总攻时间只有5分钟了。他命令道:“往后传:准备战斗,后面的紧跟上!”然后他对蹲在最前面的侦察组战士命令道:“准备翻墙!”同时又提醒道:“墙头上有碎玻璃,大家要当心!”

这时,那个民族自卫队员凑过来,说:“不用怕,我这里带着一条毡子,把它盖到墙头上,碎玻璃就扎不着人啦!”

“你想的真周到!”连长欣喜地说

向导说:“我们在事先就琢磨过:怎样对付围墙上的这些碎玻璃,想来想去才想出这个用毡子盖的法子。本来准备在地方部队来攻打时用这个办法,现在解放大军亲自来打,这毡子正好派上用场。据我了解,围墙内是一片空地,长有杂草,没有构筑工事。你们过去后,分成两股顺着墙根脚往两边摸去,很快就能见到那两道侧门。侧门如有哨兵把守就把他干掉,然后把门打开,让部队从这两道侧门冲进去。”

向导说完;便把随身带着的一条厚实的牛毛毡子取了下来,顺手一甩铺到了墙头上。侦察组长田宝明说了一声:“上!”侦察组的同志便一个接一个敏捷地翻上围墙,轻身跳了下去,身上一点未伤就进了围墙内。田宝明在翻墙前,高兴地拉着向导的手说:“这次战斗,你可立了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