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分两头。2月17日,正当我军打下南峤县政府,消灭了驻守在那里的国民党部队的时候,却有另外一股近千人的残敌,从内地经江城、易武逃到了橄榄坝。
这是一支属国民党第8军237师709团的溃逃部队,由少将团长李国辉率领。该部队中光眷属就有二、三百人,一路上拖儿带女,行动缓慢。
这支队伍从橄榄坝渡过澜沧江后,经过艰难跋涉于2月18日到达车里。驻扎在车里的国民党在乡军人叶文强和车里宣慰司里的少数反动上层头人,还组织了一批人对他们表示欢迎,并对他们的吃、住作出了安排。
看到此种情形,李国辉很是自信,准备将车里定为与共产党对抗的根据地,扬言“只要10天左右便可把民众组织起来。”可惜他只在车里呆了一天,这种自信心便化为乌有。2月20日,也就是我野战军114团由佛海撤往车里的当天。李国辉率部向佛海方向逃跑,准备到南峤与那里的国民党部队汇合。但其先头部队刚行至离佛海尚有一半路程的宾房时,便得知佛海、南峤已被解放军占领,于是又急忙往回赶。当赶到离车里还有一、二十里的嘎洒时,得知车里已被从北面渡江过来的“边纵”部队所占领,于是便掉转方向,往南向紧接缅甸的勐龙逃去。
我军吴效闵副师长在南峤时就得到了这股敌人已从橄榄坝过江的情报,他命令“边纵”42团从勐混经黑龙潭赶往车里阻击并歼灭这股敌人。但由于路途遥远,42团没能在敌人撤离车里前赶到车里。
2月20日下午,当已开始撤军的吴效闵部队到达嘎洒时,获悉从车里出来的敌人刚往勐龙方向逃走不久,于是便派出一支部队进行追击。追击部队赶了40余里,在一个叫曼达鸠的傣族寨子追上了逃跑的敌人,双方接上火,进行了一场激战,打死敌人10余人,俘虏20余人。其余敌人则顺着小路逃进了茫茫的原始森林。我追击部队因前面情况不明,没有继续追赶而返回了嘎洒。
奉命从勐混经黑龙潭赶往车里歼敌的“边纵”42团这一天下午也才赶到嘎洒,正好与吴效闵所率部队相遇。吴效闵命令42团迅速赶往勐龙追歼南逃之敌,而42团的领导则请求吴效闵率野战军部队一同前往大勐龙歼敌,那样胜利的把握更大。吴效闵认为:南逃的敌人已没有多少战斗力,由地方“边纵”部队去收拾已经足够,所以没有答应42团领导的请求,仍按原计划行动,率部在嘎洒住了一夜后继续撤往车里。“边纵”42团则连夜往勐龙方向开拔。
2月21日,吴效闵部队在行至离车里不远的流沙河边时,又碰到了奉命前往勐龙歼敌的“边纵”车佛南整训总队的200余人的队伍。吴效闵命令他们:“加速前进,到勐龙配合42团歼灭敌人!”
六、车里观象
吴效闵部队开进了车里县城。
在车里县城的街道上,一片荒凉冷清的景象,狭窄而高低不平的街道;街道两旁是零散低矮的草屋;草屋后面到处是茂密的比人还高的杂草,有的地方还是长满树木的原始森林。当时正处于新旧政权的交替时期,为躲避战乱,老百姓纷纷躲进了深山老林,所以车里街上很少见到行人,为数不多的几家小商店也早已关了门。
解放军部队排着整齐的队伍,穿过街道,径直往车里县政府大院走去。在县政府大院门口,受到了当地“边纵”部队的热烈欢迎。
部队在县政府的四合院内住下,吃住都得到了妥善的安排。地方“边纵”的领导还特地找到了吴效闵、赵培宪等部队首长,亲切地说道:
“你们解放大军为解放车佛南立了大功,车佛南的各族人民永远不会忘圮!现在您们要撤走了,有什么要求尽管说,我们一定想办法做到!”
“是啊,大军要走了,你们有什么要求只管说!”紧跟在吴效闵身边的民族自卫队长召存信也深情地说道。
吴效闵思索了一下,说:“其他的要求没有,地方的同志对我们很关心,各方面都安排得很周到。要说要求,就有一个,希望能让战士们观看一下家养的大象。我们部队刚进入车佛南地区时,在原始森林中见到过野象,但离得太远,没有看清。这几天,听民族自卫队的同志讲,你们车里有家养的大象,很温顺,可以让人摸,让人骑,战士们纷纷提出,到了车里要看一看家养的大象。”
“这件事倒有点难办,”地方边纵的同志说:“因为这些大象是车里宣慰司里的民族头人雇人训养的。现在属于战乱时期,他们已经将大象藏进了深山老林,很难找到。不过,我们一定想办法,尽量满足解放军同志的要求。”
“我是车里宣慰司的议事庭长,关于大象的情况我比较清楚,这件事就交给我来办吧!”站在一旁的召存信接过话说道。
于是,召存信马上行动。他找到了象的主人,经过用民族语言进行宣传解释,象主人同意将大象牵来让大家观赏。
但由谁去通知训养员把大象牵来呢?这可犯难了。因为训养员和大象都藏在离车里一、二十里远的一个山洞里,知道那个山洞的人并不多。而且训养员如果得不到象主人的明确指示,是不会轻易把大象牵来的。
于是,召存信等人又与象主人仔细商量,问他在车里有谁知道大象和训养员躲藏的地方?象主人思忖了良久,说:“知道的人不多,知道的人多了,那个地方就不秘密了。——倒还有一个人,他曾经跟我去过那个山洞,他是一位傣族老人,有五、六十岁。”
“只要有人知道就好办。请想法把老人找来,让他带路。”召存信高兴地说。
“为了大象和随行人员的安全,我们部队派一个武装班跟着去,看行不行?”在一旁的部队负责人用询问的口气问道。
“行,你们解放大军我信得过!”象主人回答说,然后他又补充说:“由于长期的兵荒马乱,你争我夺,战事不断,大家都想尽各种办法来保护自己,应付各种突然事变。就像我养的这批大象,连我自己的人要想找到它们,都得事先和训养员用联络暗号联系上才行,否则,你就是到了那里也见不到大象。现在,我把联络暗号告诉你们……。”
经过一番准备,在第二天(2月22日)清晨5点多钟,在那位傣族老人的带领下,找象队伍出发了。
在这支找象的队伍中,除那位傣族老人外,还有两位熟悉当地情况、懂得民族语言的地方“边纵”的同志,他们身背长刀,紧跟在那位傣族老人身后,再后面就是部队武装班的同志,其班长姓邵,二十六、七岁年纪,高高的个子,未曾说话先带笑,口齿又伶俐,是个挺逗人喜欢的棒小伙子。
这支找象的队伍走过村寨、田野,很快就进入了原始森林。越往前走,路越狭窄难走,路边是数不清的乔木、们‘棚、野芭蕉树和各种藤蔓、杂草。那茂密的杂草和藤蔓,从路两边一个劲地向路上伸展过来,挡住了去路,使人无法前进。幸好那傣族老人和两位当地人都带有长刀,他们挥刀猛砍,开路前进。
那傣族老人事先还准备了一个竹梆子和一根小木棍,当他们走进一片野芭蕉林后,老人拿出竹梆子和木棍,“梆、梆、梆”地敲了三下,等了一会,没有回音。他们又往前走了一段路,老人又敲了三下还是没有回答。
又走了一段路程,老人又敲了三下竹梆。
前面的树林里响起了两下竹梆的回音。
“可联系上啦!”大家高兴地笑起来。
“梆、梆、梆!”对方又敲了三下。
“梆!梆!”按照事先定的联络暗号,傣族老人又敲了两下作回答。
在傣族老人的带领下,大家向传来竹梆声的地方跑过去,终于见到了两名身穿破旧的民族服装的驯养人员,嘴里不停地说道:“可见到你们啦!可见到你们啦!”
但他们的出现却把那两位驯养人员吓坏了。他们闷闷不乐地呆在那里,用恐惧的眼光看了看武装班的战士,又看了看那位傣族老人和地方的同志,什么也不说。他们在想:“这是怎么回事?穿黄衣服的当兵的带着枪来到这里,他们是来抢大象的吗?如果真是来抢大象,我俩是打不过他们的,弄不好会被他们杀了。如果大象被抢走,就是他们不杀我俩,我们也会被主人所杀。”
傣族老人走上前去,用傣语向他俩说明了来意。他俩认识这位傣族老人,但一下子来了那么多人,又是全副武装,所以他俩还不相信老人的话,神情仍然显得很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