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解放四平
5783700000027

第27章 真正的英雄(2)

6月26日,国民党交警总队两个营向366高地发起进攻,当敌抵近,陈树棠高喊一声“打!”子弹,手榴弹就像狂风卷着冰雪似地向敌群倾泻。战斗持续到27日晚,敌人付出巨大代价占领了366高地,直接威胁到指挥机关。于是,上级命令八连,一定要夺回阵地。陈树棠率领一排一马当先,向366高地冲去。经过多次冲杀与肉搏,歼灭了敌人,夺回了阵地,并进一步修复工事,准备更大的战斗。战斗越来越激烈,中午时分,敌机三架在366高地上狂轰滥炸,两个战士牺牲,陈树棠也受了重伤。这时敌人像输红眼的赌棍,羊群似地向山上冲来,他们来不及包扎伤口,就依托战壕向敌人猛扫。正当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我阵地上的轻机枪出了故障,敌见我火力减弱,就像受伤的野兽疯狂地向山上扑来,眼看敌人接近战壕,情况十分危急。这时陈树棠仍坚定沉着地鼓励身边仅有的七名同志说:“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准备刺刀、手榴弹,不要放空枪,人在阵地在,坚决把敌人打下去。”接着,他指挥一排的勇士们,与顽敌展开了白刃战,黄昏了,阻敌任务已完成,上级命令八连撤出战斗。陈树棠在掩护最后一组战友撤退时,敌人一颗子弹打中了他的腹部,他向前走了两步,一阵剧痛便昏倒在草地上。当三班副班长董金棠背他撤出阵地时,他斩钉截铁地命令:“不要管我,你快撤,听从命令!”陈树棠的话刚说完便又昏迷过去了,过了一会,一阵喊声把他惊醒。他模模糊糊地看到几个鬼鬼祟祟的黑影,手里端着枪,战战兢兢地走近了,他怒不可遏地盯着敌人,摸起身边最后一颗手榴弹,以惊人的毅力和绝不被敌人所屈服的精神,蓦地站起身来,“卖国贼,狗强盗,你们来吧!”他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高举着哧哧冒烟的手榴弹冲入敌阵。“轰隆”一声巨响,手榴弹爆炸,一群敌人被炸死,独胆英雄陈树棠也为革命献出了他那年轻的生命。1947年9月26日,辽东军区发出讣告,悼念陈树棠同志,并命名为独胆英雄。如今在吉林省辽源市龙山(现为龙山公园)还立有他的纪念碑。

六、团结模范李文才

李文才,(1923——1947),男,汉族,1923年生,山东省莒南县人,1943年参加八路军,1945年随部队到东北,被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一师一团二营四连任副排长,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爱护战士无微不至,关心新同志如同兄弟,他善于做政治思想工作,启发战士们的阶极觉悟,被上级评为“团结模范”,后又在师群英大会上获“全面模范”称号,被公认为“战斗英雄”和“团结旗手”,成为部队的一面光荣的旗帜。

抗日战争胜利后,李文才所在部队奉命从关内开赴东北,正赶上11月的天气,每天急行军80余里路,李文才脚上还是从山东穿来的鞋,一天走到黑鞋早已湿透。一到宿营地,大家都疲倦地躺下就睡,可李文才想到明天还要急行军,为了不让同志们穿着湿鞋走路,他拖着疲倦的两腿,忍受着连续行军的疲惫,一声不响地挑来水,点上火,把水烧开,顾不上自己的两只脚,却先将洗脚水一盆盆送到战士面前,叫醒他们洗了脚再睡。有的战士实在叫不醍,李文才就蹲下来亲自给洗脚,挑泡,然后又仔细地把战士们的湿鞋一双双烤干。第二天,战士们穿着又干又软的鞋,不知怎样感激李文才才好,他关心同志,热心帮助别人,深受领导和同志们的喜爱。

1946年,四平保卫战打响,李文才担任三班副班长。战斗中,一名战士得了急病,李文才不顾敌炮火猛烈,背起昏迷的战士跑到连指挥所进行抢救。敌人发起攻击时,他又急速赶回阵地,参加战斗。保卫战结束后,我军向西北转移,连续几天急行军,新战士有些吃不消,李文才不是帮这个战士背枪,就是帮那个新战士打背包。他经常是背着三枝枪走路,并不时喊着口号鼓舞部队士气。在肥牛屯战斗中,他带领三个战士攻占了敌人一个山头,夺得机枪一挺,由于他作战勇敢,被评为战斗模范。同志们夸奖他:行军是挑夫,打仗是英雄。

1947年6月,李文才所在部队参加了四平攻坚战斗,这时他又被提升为副排长。总攻打响后,他率领全排迅速攻入城内,与敌展开激烈的巷战。敌出动大量飞机、大炮向我猛烈轰击,后方供给被切断,战士们战斗了三天三夜,没有吃到一顿饭,没喝上一口水。为了找水,给同志们做饭,李文才带着战士纪炳庆,在硝烟火网中钻来钻去,几次冲过敌人封锁线找水,可是城里早已停水、停电。李文才鼓励着战友,“别灰心,我们要坚持到底,这是关系全排生命的大事,一定要把水找到。”他们终于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口井,但井已被敌火力封锁,很难接近。他们机警地跳进附近的交通壕,拾起一把破洋镐。对着水井的位置就挖了起来。干渴、饥饿加疲劳,两人眼前直冒金星,但是他们坚持着挖,终于挖到了井池。

看到水,全排一阵欢呼,看到几乎晕倒的副排长,战士们的眼睛湿润了。正当李文才给同志们做饭时,一颗炸弹打来,李文才全身扑到饭锅上,饭锅保住了,但他却光荣牺牲。

1947年9月29日,第一纵队一师政治部发出讣告,沉痛悼念李文才同志,号召全体官兵学习李文才同志的高尚品质,发扬他的优良作风,并授予李文才同志生前所在的四连为“李文才连”。

七、模范带头人曹纬

曹纬,(1924—1947),男,汉族,山西省隰县城关镇人,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一师一团组织干事,营教导员,模范政治工作者,一等战斗英雄,1947年6月四平攻坚战中牺牲,时年23岁。

1938年,隰县抗日政权建立,并成立了第一所抗日小学,曹纬参加了高级班的学习,后又考入地方干部训练班。1939年,曹纬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一五师晋西支队,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他由一名普通战士很快成长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艰苦的战争环境培养了曹纬优秀的品质,在他担任连指导员期间,政治工作抓得紧,抓得实。他与连长,著名战斗英雄何万祥默契配合,连队经常打胜仗,荣获“战斗突击队”的光荣称号,他自己也被上级授予“模范政治工作者”和“模范党员”的光荣称号。

抗日战争胜利后,曹伟随部队挺进东北,参加了秀水河子歼灭战,在肥牛屯战斗中,曹纬头部负伤,但他坚持不下火线,鼓舞大家“守住阵地,打垮敌人!”他象一面战斗的旗帜,激励战士以一个连的兵力,挡住了敌人一个营的进攻,首创我军与敌白昼永鏖战的范例。

四平保卫战打响时,曹纬正在养伤,他不等伤好就参加了战斗。在部队撤出四平后的战斗中,曹纬被评为一等战斗英雄。

1947年,四平攻坚战打响。二师已打开突破口,一师仍没有突破,正当曹纬和战士们焦急待命时,他被叫到设在泊林子附近的指挥所,团首长下达命令,“一营突破,二营立刻向纵深发展,一营突不破,二营接着突!”曹纬两眼炯炯有神:“我是共产党员,坚决完成任务,我带六连冲,冲不进去,不回来见首长!”终于园满地完成了任务。

纵深战斗中,曹纬带着六连沿六道街向前冲,拿下敌地堡,他快占领大白楼,太阳出来时,敌人加紧了反扑,营长,副营长相继负伤撤出阵地。阵地上只剩下曹纬在指挥战斗。敌人组织了三辆装甲车,三百多人冲上来,曹纬在楼上看得真切,他临危不惧,奋勇高喊:“同志们沉着点,坚决把敌人打下去!”“只能前进一尺,不能后退一寸哪!“战士们集中火力,瞄准敌人,一枪一个,打得正起劲儿,忽然一颗子弹从侧面飞来,打中曹纬肺部,曹纬光荣牺牲。

曹纬牺牲后,战友们在清理他的遗物时,发现纵队授予他的《战斗英雄纪念册》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打破个人利益,服从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以愉快的心情为党的利益埋头苦干,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曹纬的座右铭。

40年后,著名作家、当年战地记者刘白羽旧地“寻梦”来四平,谈到曹纬时,眼睛湿润了。当年,他亲眼目睹曹纬跑出指挥所的高大身躯,又亲耳听到曹纬牺牲的消息。刘老感慨万千,挥毫写下四行诗句;

悖椤树下一掬泪,

我以我心奠英灵。

战火开天劈地后,

四平千古更英雄。

八、爆破英雄杨洪森

杨洪森(?——1947年),男,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十七师某部班长,1947年四平攻坚战中牺牲。

1947年6月,四平攻坚战打响,六纵十七师从四平西南海丰屯方向突入市区,参加了攻占中央公园、气象台、国民党七十一军军部等守军重要据点的战斗,在路西战斗即将结束时,杨洪森所在连接受了攻打电业局大楼的任务。

电业局大楼高三层,矗立在通往天桥的十字路口的西北角上,这是路西守敌最后的椐点。敌入凭借它掩护路西之敌向路东逃跑,守敌七十一军特务团一个营,在此作拼命的抵抗。

杨洪森所在连接受任务后,向守敌发起勇猛攻击,在十字路口当中,有一大地堡,守敌借助地堡的威力,阻档战士们接近大楼。“必须先炸掉地堡!”排长下达了命令,杨洪森马上跑过去接受了爆破任务。他冒着电业局楼上敌人猛烈的火力,接近地堡,第一包炸药就把路口当中的地堡炸掉了,接着他又连续把两包炸药运到电业局大楼的墙根下,随着一声巨响,电业局大楼被炸开一个大豁口。杨洪森端起冲锋枪,向后面喊了一声“冲啊!”就第一个冲进大楼。楼内漆黑一片,不知敌人藏在哪里。杨洪森高喊“缴枪不杀!”话音未落,左臂中了一枪。原来狡猾的敌人把楼板穿了不少洞,作为射击孔,战士们冲进楼内,他们就从二楼向楼下打枪。杨洪森急忙躲在一根水泥园柱后面,把衣服撕下来包扎伤口。用一只手向暗处射击,投手榴弹。这时全排战士已冲进大楼,楼下守敌一个连全部被歼。

战士们继续向二楼攻击,楼梯口被麻袋堵得严严实实,难于攻上去。杨洪森提议:用炸药从楼内把西墙、北墙炸塌,使楼上的敌人站不住脚。排长采纳了。于是杨洪森扛着炸药在全排掩护下,冲到西墙角去放炸药。黑暗中,一声闷雷般的巨响,西墙角被炸开,那里的楼梯斜塌下来,守敌纷纷从楼上跌下来,英雄杨洪森不幸在与敌人博斗中壮烈牺牲。

为了悼念这位连续爆破负伤不下火线的勇士,第六纵队十七师追认杨洪森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爆破英雄”。

九、英雄班长金同元

金同元(1924——1948),男,朝鲜族,1924年生,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永安街人。1946年参加东北民主联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任第一纵队二师一团一营二连班长,1948年3月四平收复战中,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4岁。

金同元参军后,苦练杀敌本领,战斗中机智勇敢,不怕牺牲。在1947年夏季攻势中,多次炸毁敌人的碉堡,受到部队表彰,荣获战斗英雄奖章。

1948年3月,在四平收复战中,金同元所在的一营但任主攻任务,营里把突击开路的任务交给他所在尖刀二连。

金同元在组织全班战士检查完装备之后。在日记本上写下了最后一篇日记:“为了最后解放四平,我一定不怕死,奋勇杀敌,直到战斗到最后一刻。”

战斗打响,金同元班首先冲到城墙下,墙高没有梯子,金同元冒着万分危险,迎着死亡,踏着墙上的炸弹坑,第一个爬上城墙,将四平突击队的红旗插在城墙上,从总攻到红旗升起仅用了七分钟,团党委决定给金同元记大功一次。

在纵深战斗中,敌地堡中一挺轻机枪猛烈向战土们扫射,许多战士中弹倒下,金同元急了,猛地一跳,一把抓住正在猛烈扫射枪管已打得通红的机枪,硬是从敌人手中夺了过来,掉转枪口向地堡中的敌人扫射,迫使堡内之敌投降,为后续部队扫清障碍。因此团党委决定给金同元再记大功一次。

在顺着铁路向天桥方向追击敌人时,金同元身边只有3名战士了,眼看前面10多个敌人在拼命地逃,4个人毫不畏惧,穷追猛打,追得敌人实在跑不动了,只好举手投降。前面天桥据点的敌人乱成一团,妄想依托天桥工事进行最后的抵抗,金同元4个人跑到天桥一齐开火,一连打倒七、八个敌人,占领了天桥西北面一个大地堡,用火力封锁天桥,阻止敌人自东向西逃。一个营的敌人向他们反击,4个人依托地堡工事,英勇阻击,一连打退敌9次冲锋,4个人都已负伤,鲜血湿透了他们的棉衣。但谁也没退却,仍坚持战斗。金同元鼓励战士们:“我们大家团结一心,坚守阵地,狠狠地打,后边的部队马上就会上来。”

敌人在猛攻不下的情况下,使用手榴弹向他们进攻,一颗炸弹落在金同元身边,金同元不幸壮烈牺牲。三名战友仍浴血奋战,直到后续部队到来。

金同元等4名战士在天桥顽强阻击敌人,给我军赢得20多分钟时间,迅速占领整个天桥。经过激战,四平这个东北战略要地获得了最后解放。金同元牺牲后,部队党委给他追记大功三次,追赠毛泽东奖章一枚,金同元所在班被授予“金同元英雄班”的光荣称号,荣获“尖刀直入”锦旗一面。

二、英模事略

一、著名战斗英雄刘梅村

刘梅村,男,山东省广饶县人。1940年参加革命工作,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率领180名青年参加八路军。他作战英勇机智,多次立功获奖。战斗中,他负伤8次。建国后,他作为全国著名战斗英雄,受到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江泽民接见。

1946年四平保卫战时,他带领一个连坚守阵地18天,后又带领两个班抗击20倍于已的敌军的进攻,完成了掩护部队安全撤退的任务。四保临江战斗中,刘梅村任连指导员,在连续两个月转战1000公里的艰苦环境下做到全连无一减员,1947年6月四平攻坚战中,刘梅村担任六纵十七师四十九团一营三连指导员,在正副连长都负伤的情况下,指挥全连进行战斗。

在攻突破口战斗中,刘梅村带领全连攻占敌中央大母堡,接着攻占敌地堡群,被上级记集体功,全连继续向前冲击,接近城墙一看,刘梅村挥动红旗,子弹在头上飞过,炸弹在身边爆炸,战士们冲上来,把刺刀插在土墙上,一个个攀上城墙,敌人慌忙向城里撤,刘梅村指挥部队接连攻下17个城头堡,俘虏70多个敌人。

攻入市区后,刘梅村连又接受了攻打气象台的任务,他们连续爆破,攻下气象台,俘敌130多人。冲进城内的战土浴血奋战,由于敌人封锁,已经3天没吃上饭了。天刚亮,炊事员冒着硝烟送来两桶大米饭,战士们正高兴地吃着饭,一颗炮弹落下来,把一桶饭炸飞,刘梅村忍着饥饿,让战士们把剩下的一桶饭分吃了,自己一粒米也没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