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解放四平
5783700000026

第26章 真正的英雄(1)

机枪射手李保林顶着敌人交叉火力的封锁,利用敌照明弹观察,打哑了敌人一个火力点,战士苏云洪乘机快跑猛冲,爬过铁丝网,以滚进方式接近敌堡,将手榴弹塞进堡内,不想手榴弹又被敌扔了出来,一声炸响,李保林负了伤。他强忍伤痛,顽强地支起身体将炸药包拉响,“轰隆”一声,敌碉炸塌了,连主力乘机攻了上来占敌两个大碉堡,并打开了屠宰场,俘敌一个排,缴获两挺机枪。

一、烈士传略

一、“辽吉功臣”马仁兴

马仁兴(1904.8—1947.6),河北省平乡县后张范村人,男,汉族,中共党员,历任东北民主联军保安第一旅旅长,辽吉纵队独立一师师长,1947年6月,在四平攻坚战中牺牲,时年43岁。

马仁兴出生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其父马乾元是村中小学教师,少年马仁兴善思寡言,受父亲影响酷爱读书,时常被书中民族英雄、爱国将士的事迹所感动,立志要保家卫国。

1921年,16岁的马仁兴为生活所迫,到陕军第三混成旅当了一名士兵,时值国内军阀混战,马仁兴常常为国家的兴亡而担忧,他在笔记本上写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当时的心情:“夜深人静五更寒,半轮残月照窗前。外侮内患扰神洲,何时旭日照人间,哺乳虽重母病危,巢毁岂能有完卵。到处黄土皆埋骨,血染征袍何堪怜。”为寻找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他又投奔国民第三军。1925年,冯玉祥将军将这支军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三军,马仁兴随这支队伍参加了声势浩大的北代战争。1926年11月,马仁兴考入第三军所办的政治军事军官学校。在这里认识了中共地下党员李若墨、李茂林等人,受其影响很深。1929年马仁兴被调入冯玉样西北军骑兵第二师任团政训处处长。

1930年,中原大战后,二师被蒋介石收编,改为骑兵第三师,马仁兴任骑兵第三师团参谋长,后升为少将师参谋长。后三师番号取消,改为骑兵十四旅,马仁兴任二十八团上校团长。1938年,马仁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任了所在的二十八团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并与当时抗大总教育长何长工同志取得联系,在其指示下,马仁兴于1940年春,在河南林县率领全团1640余人投入到八路军队伍中来。马仁兴率全团北上,发出了“反对内战,争取团结抗日”的通电,在八路军举行动欢迎大会上,八路军领导人朱德、彭德怀、左权、徐向前、聂荣臻等对他的行动给予了高度赞誉。马仁兴所率部队被编入八路军骑兵第二团,马仁兴任团长。从此,马仁兴率一支骑兵部队驰骋于晋冀绥地区,给日寇以打击,1945年春,马仁兴升任晋绥第一分区司令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马仁兴随吕正操司令和林枫政委来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保安第一旅旅长。

1946年3月,保一旅参加了一打四平的战斗,马仁兴担任了攻城副指挥。保一旅从路西突入城内,在兄弟部队配合下,四平守军被消灭,战斗很快胜利结束。

为阻敌北犯,四平市成立了卫戍司令部,马仁兴担任了卫戌司令并任中共四平市委委员,负责四平市内的城防工作。他抓紧一切时间,加强对部队的战备训练,在市民中扩大东北民主联军的影响。

四平保卫战打响前,全市两万人集合在车站广场上,举行保卫和平民主大会,马仁兴在会上号召军民团结一致保卫和平民主。为了保卫四平,他多次召开干部会、群英会、动员会,分析敌情,鼓舞士气。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四平各个角落,他结合自己的调查,写出了“四平战斗防御计划”。一个月的四平保卫战,马仁兴几乎没睡上一个好觉,眼睛熬红了,人也消瘦了许多。面对强敌,指挥若定,同美械装备的新一军激战一个月。

四平保卫战后,马仁兴率保一旅向西满转移,在瞻榆、茂林一带整休,后又参加了毛城子、榆树台、开鲁、保康等数十次大小战斗,辽吉大地上处处留下了马仁兴的足迹。

爱兵是马仁兴的一个特点,他常说:“干部的具体工作是爱兵,是关心战士的健康。”平时,他喜欢和干部战士谈笑、聊天,了解他们的出身、婚烟状况及爱好。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战士们都爱亲近他。他对干部的自然情况、性格特点都了如指掌,就连谁有什么病他都清清楚楚。在他的工作手册中,记载着114名干部的名字,其中附有履历的营以上干部就有77人。因此,他在工作和作战中能做到知人善用,扬长避短,在干部战士中享有很高威望。

马仁兴处处关心别人,而对自己却十分严格。工作中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生活上,更是苛求自己,一张狗皮褥子,毛已脱了一半还坚持用。一双鞋穿破了,缝缝补补坚持穿。一件黄呢子大衣,上面补了好几块颜色不同的补丁。他对党无所求,可他却把自己的长子贡献给革命,儿字先于父亲牺性在抗日前线。

作为一个指挥员,马仁兴不仅在战场上指挥若定,就是在战术研究上也有很深的造诣。在他的笔记中有对战术研究的心得,有对“利用城关打敌堡,利用十字街阻敌反冲锋”的详细而具体的分析。听说兄弟部队利用炸药爆破,杀伤力强,效果好,他就积极在部队推广,组织战士学习爆破知识。他亲自编写了《领导方法》、《战术研究》等七种教材,供指战员研读。

1947年6月,四平攻坚战打响,马仁兴率领的独立一师担任了路西方向的攻击任务。总攻开始后,兄弟部队在城西南突入四平,而路西的突破未获进展。马仁兴焦急万分,他带领几个团干部,几次冒敌猛烈炮火步入前沿,登上30公尺的水塔察看敌情,指挥战斗。他身边的几个干部见师长亲临前线,身先士卒,都很受感动。

曾在四平保卫战中威震四平南郊的独一师一团三营(保一团三营),在打开突破口的战斗中显示了力量,他们组织了九次冲锋,终于突入市区。马仁兴不顾个人安危,带领指挥部人员紧随一团到前线指挥。敌军的炮火异常猛烈,反扑一次接一次。“坚决向里插!”“对坚固的楼房实施爆破。”马仁兴一次次下达着命令。

部队打到哪里,指挥部的同志就到哪里,前沿阵地上,战土们时常见到师长的身影,这给广大指战员极大的鼓舞。很快,陆军医院、大白楼、大红楼等重要据点被一一攻下。

结束了路西战斗,部队开始向路东进攻。守敌凭借路东油化工厂、火磨厂等高大建筑物集中火力封锁铁路,这给进攻带来极大困难。马仁兴师伤亡很大。上级得知情况,决定由六纵十六师来接替,马仁兴师撤下来整休。

6月23日晚,马仁兴和指挥所的同志正在路西北端铁道下的涵洞处分析战况的进展,不幸中弹牺牲,年仅43岁。他的遗体安葬在齐齐哈尔市西满烈士陵园。辽吉省委决定,追认他为“辽吉功巨”,为了纪念马仁兴这位优秀的指挥员,在白城市建立了马仁兴将军纪念碑,陶铸题词:“四平名将,辽吉功巨,建场纪念,无尚光荣,”邓华题词为:“马仁兴同志,你的血流在辽吉的土地上,灌溉了人民幸福之花,辽吉人民将永远怀念着你。”经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将四平最繁华的道里四道街改为仁兴街,白城市体育场命名为仁兴体育场。

二、“不死的英雄”王西兰

王西兰(1924—1947),男,汉族,江苏省赣榆县玉河区蒋家河子村人,1942年参加八路军,194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到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二师五团一营二连八班班长,后任三连三排排长。1947年6月四平攻坚战中牺牲,时年23岁。

1946年4月15日,国民党七十一军八十七师进犯四平。在大洼、金山堡—带,被我军包围,八十七师几乎全军覆灭。在追歼逃敌中,王西兰和战友们与敌展开白刃战,王西兰的刺杀技术是出名的,他左右开弓,一连挑死四五个敌人,夺得了四挺美式轻机枪,并乘胜将敌赶到一座院子里俘敌全部,又缴获了六挺美式轻机枪,一支冲锋枪,八支步枪,由此,王西兰的名字在部队传开了。

1947年6月,四平攻坚战打响,第一纵队担任了四平西南的突击任务。总攻开始后,王西兰带领三排首先冲上去,一连拿下敌人三个地堡。把五十公尺狭窄的突破口扩大,为后续部队的进攻创造了条件。激战中,他先是腿上受了伤。但他咬紧牙关,用手指钳住滚烫的弹片从左腿上拔出来,用绷带扎紧伤口继续向前突破,接着是头上,腿上两处负伤,连长让他下去休息他坚决不肯。在打退敌人数次反扑后,他的左臂上又添了一处伤。在攻进四平后的一天中,王西兰与他的战友们连续打退敌人七次反扑,火线上,荣获“战斗英雄”奖章。

接下来的战斗更加激烈、艰难,王西兰从头到脚都是伤,胸前流着血,左手掌被打穿,脸上没有一块完好的皮肤,耳朵被炮弹震聋,但他坚定地对连长说:“除非我牺牲了,只要有一口气,就是躺在地上也要指挥战斗。”后来腹部中弹,肠子淌出来,他用手塞了塞,仍然不顾一切向敌人射击,正当他用一只手握着冲锋枪,向敌射击时,一颗子弹击中他的胸部,年仅23岁的王西兰牺牲了。

四平攻坚战后,为了表彰王西兰英雄业绩,部队追认他为“特等战斗英雄”,他所在的第三排被命名为“王西兰英雄排”。著名作家刘白羽写了《不死的英雄——纪念王西兰》长篇战地通讯,记述了王西兰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赞颂了他顽强战斗英勇杀敌的伟大精神。一首为纪念王西兰而谱写的歌曲,从东北唱到海南,鼓舞了我军无数名战士,唱出了成百上千个王西兰式的英雄。

三、爆破能手赵文才

赵文才(1925—1947),男,汉族,黑龙江省双城市人。1946年5月参加东北民主联军,是第六纵队十六师四十八团四连二排五班战士。

1947年6月25日,我军已夺下四平市区道东一马路。当夜,我军攻击二马路一座敌占的楼房。赵文才带领两名战士冲进楼里,活捉了敌一名连长和七个俘虏,缴获步枪七枝,轻机枪一挺,配合兄弟部队占领了二马路。

26日晚,战斗更加激烈。三马路敌人占据的一座楼房堵住了二排的前进道路。赵文才扛起一包炸药,冒着密集交叉的火力网,勇敢地将炸药送了上去。一声巨响,大楼炸塌了,他趁着滚滚浓烟带领全班战士冲了进去。这时,附近的另一座楼房里的敌人疯狂地向他们射击。赵文才又扛起炸药,炸毁了第二座楼房,十几个敌人也随着一声巨响飞上了天。

东方已渐渐发白,继续向前运动的二排又被一座位于三马路十字路口的碉堡挡住去路,排长孙玉堂抱起炸药要去炸掉它,赵文才见势一把抢了过来,说:“排长你要指挥,让我去”。他贴着地皮把炸药包送了上去。赵文才拉了导火索跑了回来,等了一会,没响。爆破员史春紧接着送去第二包炸药,不幸,史春跑到中途就被敌弹打倒了。

赵文才看到自己的战友倒了下去,心头怒火中烧。他冒着生命危险,又送上第二包炸药,随着天崩地裂般的一声巨响,升起了一团团浓烟,二排战士一路冲杀过去,就在这时一颗子弹击中了赵文才,年青的英雄倒在血泊中。

赵文才所在部队为表彰他的英雄事迹,追授他毛泽东奖章一枚,追认赵文才为特等战斗英雄。

四、孤胆英雄刘增荣

刘增荣(1925——1947),男,汉族,山东省蓬莱县李家庄人。1945年参军,被编入东北民主联军保一旅,后任辽吉纵队独立一师一团一营三连副排长。

在1946年4月,四平保卫战中,刘增荣所在部队坚守在四平北山高地上,他和战友们的誓官是:“人在阵地在,死了,也要把自己的尸体堵在敌人前进的路口上。”战斗打响后,国民党新一军三十师、新三十八师集中兵力向北山阵地攻击,刘增荣和他的战友们打退了敌人一次次冲锋,多次跳出战壕与敌展开白刃战。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着四平,敌人的数次进攻被打退,北山阵地安然无恙。

四平保卫战激战到第5天,敌人更加疯狂地向北山阵地进攻。当敌人第四次进攻被打退时,阵地上只剩下三班长刘振东和刘增荣两个人,三班长要到连里去汇报,阵地上就剩下刘增荣一人。很快,刚退去不久的敌人又组织了第五次进攻,在阵地上只有刘增荣一个人的情况下,他没有慌,没有胆怯,而是沉着、机智、勇敢,一个人表现出一个班的威力,他一会儿打枪,一会儿甩手榴弹,从堡垒里跳进交通沟。他只有一个念头:保住阵地。面对黑压压冲上来的敌人,他沉着机智,用仅有的一颗子弹击中了敌指挥官,致使冲上来的敌人潮水般退回去,保卫战后,军里召开群英报告会,刘增荣英雄事迹在军里传开。部队开展向刘增荣学习的热潮,刘增荣被评为特等战斗英雄。

在毛城子战斗中,刘增英不幸左眼被炸伤,在医院养伤时,听到部队要攻打四平,他坚决要求参战,他说:“敌人炸伤了我的眼睛,我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杀敌复仇,消灭祸国殃民的蒋匪军。”这时,刘增荣已被提升副排长,由于他的多次请求,被批准参加四平攻坚战斗。

四平攻坚战中,刘增荣所在部队担任了路西方向中央大街以北的突破任务。刘增荣带领突击组炸歼敌一道铁丝网,组织战士们用炸药炸毁地堡群,迎着敌猛烈的炮火,冒着枪林弹雨向市内攻击,当刘增荣组织战土们向敌发起第三次冲锋时,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刘增荣牺牲后,部队追赠他毛泽东奖章一枚,为他和在四平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开了追悼会。

五、独胆英雄陈树棠

陈树棠(1924—1947),男,河北省唐山市人。1945年9月参加东北民主联军,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三纵队八师二十二团八连一排排长,1947年6月四平攻坚战中牺牲。

陈树棠入伍后,多次被评为“战斗模范”,1947年战斗中,一人打垮数十倍于自己的敌人,荣立特等功一次。1947年5月,在夺取清源县的战斗中又荣立特等功一次,部队党委先后授予他“独胆英雄”称号,荣获银质“红星战斗英雄奖章”一枚、“毛泽东奖章”一枚。

四平攻坚战外围战斗打响时,陈树棠所在八连坚守在开原八棵树366高地,排长陈树棠率三班坚守第一道防线,一天一夜之间击退敌人七次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