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素质教育:成长的智慧
5786300000018

第18章 有是非观念(1)

放飞一只蝴蝶

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那却是为人的正轨。

——雨果

一个秋晨,我到学校办公室刚坐下,便有人通知说我班教室里有两块窗玻璃在昨晚被风刮破了。我马上意识到这事在这个管理甚严的学校里意味着什么。

中午,我找来昨天的值日生朱兰。她怯怯地说:昨晚放学时,教室里有两只蝴蝶,赶来赶去,总有一只飞不出教室。我只好开着一扇窗户,好让外面的飞进来,或者里面的飞出去,让它们结伴去玩,想不到会被大风打破了玻璃……小女孩几乎落泪地嗫嚅着说愿意赔这两块玻璃。

我一直无语,然后摸了摸她的头发说:不用了,去玩吧。

后来我去了财务室:“请在我下个月的工资中扣两块玻璃的钱。”

这是一笔我很乐意付的钱。孩子的心也像是玻璃做的,不要动不动就伤害他们。

童心不泯是人性天趣的表现,失去了童心也就失去了天真。天真含有几分浪漫,几分拙稚,几分本真,几分诚实。孩童的天真不作假,不伪装,不玄虚,不做作,所以特别令人喜欢。天真把人的生命的全部通过浪漫、拙稚、本真和诚实得以充分展示。大人老练,小宝宝天真,今日的老练泯灭了昔日的天真,这也许就是人世复杂的一个主因。我们力求使自己保持天真,宁肯去掉老练。为了老练而放弃浪漫、拙稚、本真和诚实,童心安在?生命安在?因此我们不能。

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保持一颗纯朴的童心呢?给家长的建议如下:

让孩子在实践中学

让孩子通过日常生活,通过阅读来分辨什么是虚伪和诚实,什么是欺骗和纯真,从而明白应该怎么做。

钞票壮胆

经常直言不讳,那么卑鄙小人就会避开你吧。

——布莱克

有个小职员每天工作十分卖力,但是苛刻的老板,几年来从未给他加过薪水,这个性格胆小的职员也始终不敢提出要求。

有天下班后,他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一只手提箱,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一捆捆的美钞。在获得这笔意外之财后,他的胆子大了,第二天一大早,来到了老板的办公室。

“我替你卖命了这么多年,你却从没给我加过薪。”他理直气壮地说:“从今天起,再不给我加薪的话,我明天就不干啦!”

老板想想他这些年来也真的是为公司尽了不少力,遂答应他的请求,只是不明白原本个性怯懦的他,为什么这天看起来那么威风凛凛?

这名职员喜出望外,当天他看报纸,有一则新闻提到,伪钞集团为了逃避警方的追捕,曾扔了一皮箱伪钞在路上。

他这才知道自己捡的是一箱伪钞。他摸着这些所谓的“钞票”,笑道:“要是没有它们来壮胆,我哪敢向老板要求加薪?”

其实,真正的胆量是从自己的内心产生出来的。一个有勇气的人,他可以轻松从容地面对任何挑战。

一个人在大义当前,需要站在“射靶”前时,那是多么令人起敬的事。谁也不愿站在危险的“射靶”前。或许现在的年轻人当中,有些好奇的,或冒险味道浓厚的人,觉得有趣,而愿意站在射靶之前,其本意还是不太愿意的,那么其意义就不太大。只是,在某种场合下,勇敢地面对现实,面对恶势力而不屈服乃不愧具有男子汉、大丈夫之本色。而这种敢做敢当的精神,所激发的“正义感”,在今天的社会里,是特别需要的。

这种敢做敢当、遇事绝不退缩,勇往直前的人,在危难的关键时刻,能迅速作出英明的决断,帮助他人度过难关。人海茫茫,此等英雄人物今安在?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不畏惧的良好习惯呢?给家长的建议如下:

教给孩子以下方法

理直气壮地迎着别人走上去,好像人家欠了你的钱似的;训练自己盯住对方的鼻梁,让人感到正视他的眼睛;开口说话时声音洪亮,结束时也会强有力,如果开口软弱,那么闭嘴也就软弱;有时,为了在喧哗中让人听见,有必要大声讲话;学会适时地保持沉默以迫使对方讲话;会见一位陌生人之前,先列一个提纲;熟记故事的头尾,那么你从头到尾都会口若悬河;想方设法接触“伟人”,和比自己年纪大、比自己强的人交往,你会学到知识;不断给出难题,不断实践克服怯懦的方法。以上介绍的只是窍门和法则,重要的是还要精通学习的功课,有知识有能力才会有信心。

善和恶

正义是美德的最高荣誉。

——西赛罗

有一次,所有的“善”被“恶”从人类中赶了出来,因为“恶”认为它们占多数,所以理应占有世界。“善”只能飘到天上,并且要对虐待“善”的人类作公正的报复。它们对天神说它们不能再和“恶”联合了,因为它们之间像水火一样不能相处,总是互相冲突;又说应该定一条法律,保护它们。天神允许“善”的请求,便发出命令,规定以后“恶”到世上去,要互相结伴,但“善”则一个一个到人间去。因此发生了这种情形:恶的种族日益繁盛,因它们不是单独,而是整队来的;但从天神那里来的“善”就不同了,只是孤零零地,一个个地,给予那些能辨别“善”的面目的人。

这则寓言有慨叹人世间“恶”凌驾于“善”之上,邪恶横行,人情淡薄的意思。实情也是如此,因为人性有自私、贪婪、偏见等等特质,而“恶”就从其中滋长;“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所以人为了自己,也就容忍“恶”的横行了。因此,相较之下,“善”也就更加的可贵,值得珍惜了。

认清善与恶及其关系,是人生行为选择的前提。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形成复杂的社会关系,每个人和行为都要对他人以至整个社会产生影响,但是这些影响就其性质和所造成的后果来说是各不相同的。有些行为能给他人带来安宁、幸福和快乐,或者促进了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人们评价这些行为是善的。也有的行为造成他人的痛苦和不幸,或给社会带来了灾难和损失,人们评价这些行为是恶的。所谓善,是指符合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或事件;所谓恶,是指违背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或事件。善与恶,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人的行为或事件进行评价的最一般的概念,是个人与社会之间所发生的复杂的道德关系的反映。

善与恶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首先,善与恶是互相对立的。在一定的历史时代,对于一定的民族,一定的阶级,善与恶各自具有确定的内容,它们有着明确的界限,善就是善,恶就是恶,二者截然对立,不容混淆,更不容颠倒。在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暴行、蚕食鲸吞,瓜分豆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对中国人民的血腥屠杀、奸淫掳掠,永远是恶的;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正义斗争,英勇的抗日战争,永远是善的。在现实生活中,那些行凶抢劫、贩毒走私、制黄售黄、敲诈勒索、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挥霍浪费人民血汗的行为永远是恶的;而那些救死扶伤、助人为乐,尊老爱幼,为社会主义建设开拓进取、辛勤劳动、廉洁奉公、为保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与国内外敌对势力英勇斗争的行为永远是善的。

其次,善与恶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一方面,善与恶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互为存在的前提。另一方面,善与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包括地位的转化和性质的转化两种情况。当然,这些转化都需要一定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抑恶扬善的好习惯呢?给家长的建议如下:

1.教育孩子知和行统一,多做好事,不做坏事

不能满足于能背诵多少书本上的原理,也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不能学一套,说一套,实际做的又是一套,而要真正做到身体力行,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只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社会实践中认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从一点一滴做起,多为人民做好事,像雷锋同志那样,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善恶观,这样的人生也才有意义,有价值。正如董老所赞扬的:“尽做小凡事,皆成巨丽珍”,“螺丝钉不锈。历史色长新。”

在实践,“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同时,还要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恶事虽小,一件也不能做。

2.教育孩子坚决同坏人坏事作斗争

杜甫有诗云:“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自斩万竿”。歪风邪气不除,正气就难以伸张,只有除恶,才能扬善,除恶本身就是善行。

狼的影子

没有比正直更富的遗产。

——莎士比亚

一只狼在山边巡游,看见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这时太阳已经西斜,因此它的影子显得特别地大,狼对自己说:“为什么我有这样巨大的身体?几乎有一英亩土地那么大,有这么大的身体,我为什么要怕狮子呢?难道我不该被称作兽中之王吗?”当它沉醉在这些骄傲的梦想中时,一只狮子向它扑来,把它杀了,狼临死时悔恨不已地喊道:“我多傻啊,见了空虚的幻影就妄自尊大,这便是我毁灭的原因啊!”

对人来说,这影子便是一些成就,名实不符的头衔,虚伪奉承和赞美等,愚昧的人常看到这些东西便自以为了不起而妄自尊大起来,常是挫败和毁灭的前奏。

何妨脚踏实地?虚荣毕竟无益?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正确的荣辱观呢?给家长的建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