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定义为: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患者为此感到痛苦,并已具有临床意义。
患者虽然没有智能障碍,但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难以矫正,仅少数病人在成年后程度上可有改善。通常开始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并持续发展至成年或终身。这种偏离是广泛、稳定和长期的,并至少有这几项:1.认知,即感知及解释人和事物,由此形成对自我及他人的态度的异常偏离;2.情感,即情感唤起和反应异常偏离;3.控制冲动及对满足个人需要的异常偏离;4.人际关系的异常偏离。排除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躯体疾病的表现或后果,可给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
伴随医院治疗,患者父母也配合医生,给儿子提出要求:
每天保证生活规律,早睡早起;出去找工作,独立谋生;戒酒、限烟;不乱花钱;不吵架、骂人。患者诚恳答应,一定要积极接受治疗,希望早日治愈自身疾病。其实,日常生活中,有人格障碍者可能不在少数,家人应及早陪患者来医院进行治疗,并给与患者鼓励与支持,让他们克服心病,回归正常生活。
(原载《上海大众卫生报》2010年6月18日)
明辨早期精神分裂症
29岁的黄刚最近常常因小事发脾气、无故辞职、对女友不闻不问,对凡事均无所谓。后来发现,这是他患上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状通常归纳为性格改变、类神经质的表现、零星出现不可理解的行为、多疑、对自己某个部位不合理关注。
由于早期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并且出现的频率较低,加上患者此时其他方面基本保持正常,因而很容易被忽略。早期症状通常不为外人所注意,亲属虽然感到患者在某些方面的变化,但也多站在患者的角度去理解患者的症状。
早期症状还包括有认知功能障碍,例如缺乏这些能力:
超前计划的能力,对外界环境做出正确反应的能力,从错误和挫折中获取经验教训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原载《上海大众卫生报》2013年3月19日)
老年人为何易孤僻
问:我父亲退休后常独居一处,或蒙头睡觉,不与人交往,显得孤独、怪癖。是否其他老人退休也一样?
答:你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普遍性。一个人一辈子辛苦工作,到了老年阶段,功高荣退,能停止工作退休在家,原本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可是事实上,有不少人却无法接受且适应退休这件事。其理由很多,假如一个人一向勤苦工作,把一切精神都寄托在日常工作并且以工作成就为其人生唯一收获与享受,那么突然退休停止工作,也就是等于把向来的依托切断,生活上突然产生一个很大的空洞。假如一个人素来缺少工作以外的生活劳动,没有嗜好兴趣,或其他社交习惯,退休以后更是无所事事,变得难受,容易产生独居和不与人交往。看到自己子女和周围邻居忙忙碌碌,自己的生活圈子狭小,因此会感到空虚、孤独、怪癖,甚至产生被冷落感和遗忘感。
问:孤独、怪癖具体表现有哪些?
答:表现为离群独处,不与旁人来往,也不参加劳动;有的闭门塞户,蒙头而睡;有的站立屋角,沉默不语;有的则低头蹲坐,对周围发生的事情不闻不问,漠不关心。
问:有哪些因素导致老年人孤独、怪癖?
答:一是老年期病理或生理变化。脑动脉硬化,体内某些激素平衡失调等,这些生理变化引起老人的心理变化,使有些老人的性格变得孤独、怪癖。
二是社会地位变化。老年人退休,是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他们从积极、有规律的职业生活中解脱出来,社会活动舞台也从工作场所转到里弄,生活节奏减慢,生活天地狭小,脱离组织领导。对于这一变化,许多人不能立即适应,在一些人的心理上,会产生被社会抛弃、冷落的感觉,生活上的无所适从和精神上的空虚,会使他们感到晚年生活很不愉快。
三是家庭地位的变化。在中国传统的大家庭中,老人是一家之主,在家庭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作为父母、长辈,他们受到小辈的尊重,很有权威。但是现在这种传统的结构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儿女结婚后组成小家庭的增多,这也意味着老人独居家庭也将增多,即使与儿女住在一起,由于两代人所处时代、所受教育、文化知识、兴趣爱好的不同,相互间共同语言也很少,更谈不上感情交融,家庭关系趋于松散,至于为房子、经济等问题争吵,家庭不和睦更增添了老人的苦闷和烦恼。另外老人丧偶,受到打击也很大,往往会造成心理上的孤独与情绪上的消沉。
(原载《上海大众卫生报》2006年8月4日)
莫名寡言者缘何突然伤人
有一位患者已连续失眠三天,表情呆滞,不思饮食,在家人督促下被动进食,个人卫生不能主动自理。甚者对家人讲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如“让我带你同归于尽”等,家人无奈之下带他到闸北区精神卫生中心治疗。
据了解,患者于五年前也发生过类似情况,在就医服药后病情有所好转。但是,事后患者常常与家人提起单位某同事,坚持认为那位同事在自己不注意时取走了50元。自此,患者情绪持续低落,不肯吃饭喝水,一动不动。其家属起初认为患者因疲于奔命、不想工作而故意“装疯卖傻”。
显然,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作为家属,应注意患者的言行举止,防止发生意外。有些患者会突然出现冲动行为,甚至危及自身和他人的安全。例如,病房中一位不吃不喝、不言不语的精神病患者,某日突然砸坏电视机并伤人,事后安然处之,好像事情没有发生一样,对打人、毁物等破坏行为不作任何解释。这属于精神科行为障碍中的冲动,指患者离开思索考虑而不受制约的爆发行动,也是非意志所左右的病态行动,这种爆发冲动可严重毁物、伤人,颇具危险性,一般片刻即止。
精神科教科书称这种情况为精神运动性抑制,指患者的动作和言语减少,但临床上可见不同的表现形式,通常运动性抑制时表现为懒言少动,卧床不起,拒食,但在被动督促下行为有所舒缓,对这种现象称为亚木僵状态。当精神运动性抑制最严重时即表现为各种行为的木僵。所谓木僵主要是指患者不言不动、不吃不喝,面部表情呆板,对周围事物及任何刺激均没有反应,外表如泥塑木雕,然而这类病人的内心活动其实是异常丰富且思路也是非常清晰的。
(原载《上海大众卫生报》2012年2月7日)
扭转误解,正确认识精神疾病
在日常诊治及阅读文献和与人交流过程中,发现许多患者及家属、普通老百姓,对精神疾病认识存在许多误解,以致对治疗、康复、预后起到负面作用,因此消除这些误解有利于提高民众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水平,对增强防病、治病、康复理念有重要意义。
误解一:精神病患者都受过刺激
实际上许多精神疾病发病时精神刺激并不明显,有的根本就没有,有的精神刺激只能算是诱因,根本的原因还是病人自身的原因,比如有些青年学生受到老师批评、考试不及格后出现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不能说患病就是老师的批评引起的。
误解二:精神病患者都性格内向
事实上,性格因素是易患某些精神障碍因素之一,但不是重要或唯一的因素,性格与遗传素质有密切关系,有性格不良的人患病风险会明显增加。决不可单纯以为这是主导因素。
误解三:精神病患者是中邪闹鬼
确实,有些精神病人感到肚子里有东西窜来窜去,眼睛看到古怪物体,等等,误认为鬼神附体,身上有鬼作怪,要驱鬼。为此花重金算命、念经,去庙里求神拜佛,甚至请“跳大神”驱鬼,结果劳民伤财。
误解四:这属于一种遗传病
精神病的遗传非常复杂,多数精神疾病很可能不是一个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多基因遗传可能性较大。基因与发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父母遗传给子女的是患病风险或机会。
误解五:治愈后无需服药
大多数精神疾病很难一次彻底性治愈,需要长期的维持治疗,有的需要终生服药。专家总结分析了24篇应用抗精神病药预防复发的研究资料发现:1018例服用安慰剂,有698例复发,复发率为65%;2171例服用抗精神病药,有639例复发,复发率为30%。统计显示,长期维持服药复发率远远低于不服药者。
误解六:长期服药会形成依赖
各种抗精神病药物与精神类药品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前者长期服药不会形成成瘾性。精神类药物包括吗啡、杜冷丁等止痛药物,具有成瘾性,不能长期使用。而一些镇静催眠药如安定类成瘾性非常低,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不会有任何问题。
误解七:只注重心理疏导
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绝大多数精神疾病多有大脑的功能和结构的改变,需要用药物来改善结构和功能。除部分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心理障碍仅靠心理治疗就能解决问题外,其他都需要药物、环境、心理治疗或三者之间组合治疗。
(原载《上海大众卫生报》2012年12月4日)
作息无度?警惕精神异常!
小金自从毕业后,换了6份工作,最终不能胜任而被辞退。
家人发现,小金自从职场屡遭失败后,对待生活的态度变得十分慵懒,常常半个月不洗澡,衣物也从不清洗,就连吃饭都需家人督促。她的生活作息越发紊乱,经常通宵熬夜打游戏,到了白天再补觉。
以上这些行为,其实已经类似精神异常的表现。不过,由于小金至今还没有出现明显的胡言乱语与伤人行为,所以无法确诊。
通过观察发现,小金说话时表情始终没有变化,对话时也没有任何自发的话题,给人最大的感觉是“懒惰”。
据了解,小金的母亲有精神分裂症家族史。
然而,精神异常最为明显的表现是神经心理发育滞后,社会适应能力差,一旦遭遇社会心理应激或其他心理因素,就会难以应对。在工作中,小金好几次遇到被辞退的情况,便出现社会功能退缩。
其实小金目前的状态已经表现为精神分裂症特征性的阴性症状,如百事懒散,缺乏进取,一无所求,丧失兴趣,外部表情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以及毫无主动决策、行为孤僻退缩,甚至个人生活也无法自理。
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通过药物治疗、环境治疗及治疗心理三个环节同步进行,以达到良好的康复效果。
(原载《上海大众卫生报》2013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