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字字锦
5807100000035

第35章 后记

阅读是为了活着

阅读是为了活着。

2010年世界读书日期间,我曾以此为题,应浙江省作家协会之邀在浙江图书馆的文澜大讲堂做过一场关于阅读的讲座。

这是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1857年写给《致尚特皮小姐》信中的一句话。按照我的理解,有几个层次。

第一,阅读如同氧气。氧气是我们生命的必需品,也就是说不阅读你就会死亡,就像我们平原地区的人到了高原,含氧量只有百分之七十百分之六十甚至百分之五十,你就会头痛欲裂,身体好的人更加如此。我就有恐高症,到九寨沟头都晕。

第二,阅读如同水。水更是生命延续的必需品。离开氧气不能活,离开水照样不能活,有水没有食物据说能活七天以上,有食物没有水据说很难活过三天。

即便水质不太如人意,但至少可以活下去。

第三,阅读如同精神食粮。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大约就是会思考有思想了,阅读是帮我们产生思想的最好食物。只要活着,就要阅读。

第四,阅读如同————,这个请你填空,可以加上自己的感觉,填空里都是我们人生命生活中的必需品。

然而,生有涯而知无涯,阅读必须要读经典。

经典,字字锦绣。

阅读经典,才会延长我们的生命。

仿佛,塞缪尔·斯迈尔斯请我分享他的阅读体验:让我们置身于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心灵之中,瞻仰他们的风采,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吸取他们的经验,不知不觉地把自己融进他们匠心独运的幽美意境之中。

仿佛,听到了山本玄绛禅师在龙泽寺的讲经:一切诸经,皆不过是敲门砖,是要敲开门,唤出其中的人来,此人即是你自己。

确实是这样,阅读经典有许多快乐的时光。和先哲面对面,枯燥会变成有趣,寂寞会变得热闹,每一次新的发现都会让人激动不已。双休度假,睡前晨起,生活中许多无聊寂寞的时间碎片,都可换成巨大的享受时刻,见贤思齐!

一点一滴的努力,满仓满屋的收成。

《字字锦》的写作,历时两年左右,前面十一章曾在《西湖》文学杂志上连载了一年,外一章发于《人民论坛》,其中有一些章节也散见于《文艺报》、《今晚报》、《辽沈晚报》、《中国经济时报》、《杭州日报》等。

我平时读书,非常杂乱,有两类最喜欢,一类是历史,一类是哲学。历史是昨天的今天,今天也马上会变成昨天,站在今天看昨天,往往让人明智。哲学呢,不能让人发财,但它能告诉我们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一些方法,甚至告诉人们在哪里发财,我觉得哲学有这个功能。

《荀子》、《淮南子》、《列子》、《东坡志林》、《郁离子》,等等等等,你把她看成哲学书就是哲学书,把她看成文学书就是文学书,角度无限,理解无边。因此,《字字锦》的写作积累,也就是经典的阅读却有数十年的时间。一部经典,读一遍真是太可惜了。

捷克作曲家古斯塔夫·雅努赫的《同卡夫卡交谈》书中,有一段卡夫卡读中国经典的体会很有意思。卡说:在孔子的言论里,你还立得颇稳;可后来,一切都越来越融入黑暗。老子的言论简直是顽石一样难以破碎的坚果。我为它们深深吸引着,可它们的内核却对我隐藏着不露。我读过多少遍了,我发现就像一个玩玻璃弹子的孩子一样,我跟着它们从思想的一方到了思想的另一方,却丝毫没有前进一步。在这些格言式的弹子球游戏中,我只是发现了自己智力范畴无望的空洞,它们根本无法界定或者适应老子的游戏。这是一个令人沮丧的发现,所以我放弃了玩弹子球。其实,我才半懂、消化了这些书中的一部。(转引自王强的《读书毁了我》)名人读经典都如此艰难,何况一般读者了。

因此,《字字锦》写完出版,布衣其实只完成了一半的工作,还有一半,等待着读者您来完成。不要责我太粗鄙简约,不要怪我断章又取义,正是您挑剔的眼光,才将那些千百年来的经典又一次延续。

阅读经典,虽不能避开现代都市车马的喧闹,但至少可以在我们的心中修篱种菊!

感谢《西湖》文学杂志执行主编、著名作家吴玄先生,是他的建议和督促才有了本书诞生的可能。

问为斋

2013年6月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