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字字锦
5807100000005

第5章 《荀子》:恶也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杠杆(1)

在先秦广阔的天空下,一位姓荀名况的哲学家,面对强大的孔孟儒学,发出他富有逻辑思想的不同声音,酣畅淋漓:天人可以相分(儒家天人合一),要法后王(儒家法先王),王道和霸道可以兼用(儒家倡王道、反霸道)。更主要的是,他提出人性恶(儒家强调人性善),也就是说,人与生俱来都是想满足自己欲望的。

正因为人性的普遍弱点,所以,我们要以各种规章和纪律约束,用道德品格涵养,使其达到完善。因此,恶也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杠杆!

虽然荀子和儒家大唱反调,但他应该是个善于兼收并蓄的哲学家思想家,从荀子身上,我们看到他思想的许多闪光点。

壹、山里有玉,连草木都会润泽

荀子用众多通俗的比方告诫人们,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要学习,更要积善成德。

他的立论依据是:正因为人性的恶,才要用善去改变。这就像薄的想变厚,丑的想变美,窄的想变宽,穷的想变富,贱的想变贵,道理都一样,自己本身条件不具备才会向外寻求。于是他认为:人的本性中,本来没有礼义,所以要努力去学习求得它;天性不知礼义,所以要思考以求知道。因为人没有礼义就会混乱,不知礼义就会悖乱。

既然通过学习能得到礼义,那么,从理论上讲,路上的普通人也可能成为大禹的。

普通人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专心致志,认真思索,仔细考察,日积月累,积累善行不停息,就会到达神明的境界。普通人有可能成为大禹那是一定的,普通人却未必成为大禹,这就好比,脚可以走遍天下,却鲜有走遍天下的人。道理就这么简单。

好,现在让我们回到荀子劝学的经典课堂里,聆听先生的谆谆教导。

首先,学习是一件必须实干的事情。

大道理你们都懂的吧,靛青从蓝草中提取,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更冷;把笔直的木材做成弯曲的轮子,再怎么复原,它都不会回到原来的样子了,这中间蕴含着什么道理呢?我以为这就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水在零度以上仍然是液体,在零度以下就变成了固体,液体和固体,是两种不同的形态,促使形成这两种不同形态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外力。然而,这个外力的促使过程并不是瞬间完成的,它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因各种事物的不同而不同,没有这样的过程,液体就不会变成固体。如果我们广泛地学习,并且不断地反省自己,那么,你就会聪明智慧,行为也就很少有过错了。我们不断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由水到冰式的过程,只不过学习的过程贯穿人的终身。

要完成这样的过程,来不得半点虚假。你必须一天天地学,一天天地积累。我们曾经终日地胡思乱想,因为道理我已经懂了。那就想象吧,想象是一件美好的事,想象也是一件不累的活,可是,我们想了许久许久,都没有一个结果,远远不如片刻学习得到的知识多。一个基本常识是,当我们站在平地上时,人的视野是非常有限的,你根本不可能望到比较远一点的地方,即便你踮起脚尖朝远望,也无济于事。可是,当我们爬上一座小山坡时,视野一下子改变了,眼前的景象尽收眼底,一览无余,什么原因呢?道理也很简单,因为小山就在你的脚下呢,你正是借助外物改变了自己。

无论你实现量变到质变,或者借助外力,都必须实干,都要由你一步步去完成。

你不可能凭空落到小山顶上,那样你会摔死,你必须一脚脚踩上去,脚踏实地地、不怕苦累地。

其次,学习必须扫除一些障碍。

芦苇丛中,和风煦阳,景色甚是不错,有一群蒙鸠鸟兴高采烈地来到了这里。

它们用自己的羽毛做巢,又用毛发细细地编织,它们把家安在了芦苇竿上,很惬意噢。它们很舒心地在上面养儿育女。有天,突然刮来一阵大风,啪啪啪,芦苇竿纷纷折断,啊呀,鸟蛋摔破了,幼鸟也死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并不是因为它们的屋盖得不好,而是盖屋所依附的东西太脆弱了,经不起折腾。如果它们学学燕子,把屋筑在人们居住的屋子里,那就不怕风吹雨打了。

从这个角度说,我们人类定居时,一定要选择乡邻,一定要亲近有品学之士,这是我们学习要扫除的一个障碍。

第三,学习必须积累和专一。

土丘岩石堆积得多了就成了高山,风雨自然就会兴起;涓涓细流汇聚得多了,就成为大河深渊,蛟龙也会在这里诞生。人也一样,积累善行养成了高尚的品德,自然就会达到最高的智慧,从而具备了圣人的精神境界。坚持走下去,你就会到达千里之外,哪怕是一匹体质不怎么好的马,只要不放弃,一步步坚持,一天天坚持,终会达到目的地。我们千万不能做想一跃千里而一劳永逸的千里马,自以为有本事,却往往不能有所作为。因此,没有坚定不移的行为,就不会有巨大的成就。

同样的道理,我们还要向蚯蚓学习专一。它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更没有强健的筋骨,却上能吃到泥土,下能饮到清泉,原因就在于它的专心致志。从前有一个比丘,坐禅入定的时候,野火烧起来烧不到他,别人看到以为见到了鬼,便砍他,刀折断也砍不进去。因为他用心专一,所以刀不能入;因为身体柔软,所以火不能烧。

第四,学习当然还要讲究适当的方式方法。

方法至关重要,它是成功的关键。荀老师这里强调两个方面:一个是学习经典,另一个是亲近贤师,向好的老师学习。

学习经典。同学们,荀老师讲的学习,你们不妨将它的外延和内涵进一步扩大,不要局限于读书,还可以指为士、为君子、对圣人的学习。哪些经典呢?就他那个时代说,要学习记载古代政治事迹的《尚书》,要学习极致中和之声的《诗经》,还要学习万事的纲要、法律的根本《礼记》,当然,还有《春秋》、《乐经》。总之,这些经典敬重文明礼仪,广博精微,将天地间的所有道理都包括进去了。

亲近贤师。大家的水平其实并不一样,有的人要完全读懂上面的经典还有一些困难,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些好的老师。那些好的老师,本身就是通过学习而使自己成为各方面的楷模,他们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模范,再加上他们多年对经典的领悟,向他们学习,一定能很快有收获。当然,好的老师学费可能有点贵噢!

好了,荀老师讲了一大通关于学习的道理,简单说来就是,学习是一件终身的事情,必须坚持和积累。再打个比方你们就更明白了。先前的伯牙鼓琴,连马儿都仰首而听;瓠巴鼓瑟,连水中的鱼儿都浮到水面来听。所以,声音不会因为小而听不见;行为不会因为隐蔽而看不见。山里有玉,连草木都会润泽的;深渊里有珠,连崖岸都不会干枯。如果你终身学习不断积善,哪里还会有人不知呢?的确如此,不管在哪里,不管什么人,都要学习。努力学习就是人;放弃学习,就是禽兽了。荀子老师再次强调指出。

贰、每碗水中都有十万条小虫,怎么喝呢

在荀老师看来,修身养性,关系重大。虽说修的是你自已的身,然而不仅是你个人的安危,也事关国家的安危。

先看看我们对自然界的保护。

草木正在开花生长的时候,是不准进山采伐的,这是为了不妨碍它们的生长和繁殖;鱼鳖鳝鱼泥鳅,受孕产卵的时候,鱼网毒药是不准投入湖泽的,这也是为了不妨害它们的生长和繁殖。春天耕种,夏天锄草,秋天收获,冬天储藏,四时如果不耽误,那么,五谷就会不断生长,百姓就会有余粮。

这就是自然界的修养生息,取与予,舍与得,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这是规律。

对于自身修养,则更有讲究。见贤思齐是总原则。就是见有善行,一定要恭谨自查,我也像他这样做得好吗?见有不善的行为,一定要惊心警惕,我也有像他这样令人生厌或令人生恶的行径吗?自己身上的善,一定要固守,随便什么情况发生也不能改变;自己身上的不善,一定要像避开灾祸一样避开它,即便是小不善,也要坚决避开!

有个国王绕塔的佛经故事颇有意味。说的是从前有个国王,出门打猎,回来时绕塔礼佛,臣属们都笑他,国王察觉后问群臣:有黄金在釜中,釜中的水正沸腾,伸手取金,能得到吗?群臣回答:不能得到。国王说:倒进冷水,可以得到吗?

群臣回答:可以得到。国王说:我做国王的,出行打猎就像釜中的水正在沸腾,烧香、燃灯、绕塔就像把冷水倒进沸水中。我有善行也有恶行,我的这些恶行,虽然不得已而为之,但我必须用善行来抵消所作的恶。

人不可能没有小恶。连释迦牟尼都说,每碗水中有十万条小虫,怎么喝呢?出家人外出于是每人带一个极细的篦子,用来过滤水,把虫子放归江河。因此,我们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将功补过了。

坚持修身,个人就会达到无限的妙处。寿命可以延长,因为你心无旁骛,淡泊名利,各项机能保持得很好。寿命长了,同时,你修养的品德也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你修养出来的名声甚至可以和尧舜相比。

对于国家来说,假如大部分人通过学习,达到或超越礼法的完美程度,国家就安宁了。国家就是由一个个的个体构成的。

那么,修身养性有哪些方法呢?荀老师开出的方子主要有三帖。

第一帖:礼法。要根据每个人个性不同开出不同的药方。血气刚强的,用心平气和来调和;思虑过于深沉复杂的,用平易温良来和谐;性情勇猛暴躁的,要开导;行动快捷急躁的,要用恰当的举止节制;气量狭隘的,就用开阔的思想扩大;志向卑下、思想迟钝的,就用高远志向提升;低劣平庸的,用良师益友帮助;过分朴实的,就用礼乐来润色。大凡调理性情,修养身心,按照礼的尺度去教育和帮助,这应该是最直接的途径了。

第二帖:老师。第一帖药是用来端正身心的,而老师则是用来端正礼法的。没有老师,我们怎么知道礼是这样的呢?如果自行其事,这就有点像让瞎子去辨别颜色,让聋子去辨别声音,除了悖乱狂妄之事,干不出别的了。

第三帖:轻物。生命以外的所有东西都是外物。君子可以支配外物,而不应该被外物所支配。身体虽然辛苦,但心安理得,我们就去做;利益虽少,但合乎道义,我们就去做。好的农夫不会因为洪涝和干旱而不去耕田;好的商人不会因为一次亏损而不做生意,同样的道理是,士君子不会因为贫穷而懈怠于修身养性。

佛家认为,财产从来不是为个人所有。司马光用余财赞助邵雍治学,成就了一代哲学宗师。据说胡适去世的时候,身上仅有五毛钱。就他个人来说,所有的钱,在死前都已经花掉了。财产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

当然,和第一节的学习同样的道理,修身养性也需要持之以恒。

道路虽近,不走就不可能到达,事情虽小,不做就不会成功。君子有自己的追求目标:对谋求私利很不在意;对于祸害早早远离;对于耻辱警惕而回避,对于道义所在,却又极其勇毅去担当。

君子虽然贫穷,却志向广大,因为他心中有仁爱,因为他是智者。

叁、高富帅桀和纣的可悲下场

这里说的是一个很玄妙的命题,但我们通常津津乐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或者,阴阳生两极,两极生四仪,四仪生八卦。也就是说,所有的生命或者非生命都是起源如此,虽然说不出具体的东西,但它为我们指明了存在的方向。任何事情都是有关联的,只是这个关联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荀子老师首先从人的外形说起。

观察人,不仅要将外表和内心相联系,更要研究他的所行所学。

尧帝、周文王、孔子老师,身材高大,虽说进不了NBA,但也足够显眼;舜帝、周公,身材矮小,是那种在人堆里很容易被忽视的人,周公还很瘦,好像立着的树干。禹和汤呢,惨了,禹瘸着走路,汤还半身不遂。

更有在一般人眼里差不多是残疾的:卫灵公有个叫公孙吕的大臣,身高七尺,但脸长得很狭,有三尺,额头宽却三寸,鼻子耳朵虽然都有,但相距甚远,可他的名声却震动了天下;楚国名人叔孙敖,是个秃子,左手比右手长,身高不及车前的横木,却使楚国称霸于诸侯。

而桀和纣呢,身材高大,面相俊美而超群,身手敏捷有力,武功非常不错,是典型的高富帅。

但是,桀和纣两位帅哥的下场,大家都知道,身死国亡,后代的人谈到恶人,都要以他们为例,悲哀啊!

从他们身上,荀子老师告诉我们,荣和辱各有两个方面,有内在的荣,有外在的荣;有内在的辱,也有外在的辱。品德行为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判断,这是发自内心的荣,是义荣;官大俸禄高,上至天子诸侯,下为卿相士大夫,这是来自外部的荣,叫势荣。自己行为放荡,暴躁贪婪,骄横跋扈,这是发自内在的辱,叫义辱;被人辱骂,殴打,砍头断尸,暴尸车裂,这是来自外部的辱,叫势辱。

君子可以有势辱而不可以有义辱;小人可以有势荣而不可能有义荣。有势辱并不妨碍成为尧,有势荣也不妨碍成为桀。

荣和辱的辩证关系,上面讲得淋漓透彻了。义荣需要修炼、打磨,是一辈子的事情。理想的方式是,将势荣有效地转化为义荣,并且将势荣完全视为身外之物,既然来自外部,为什么不能把它看作身外物呢?而义辱,则基本上是人性中之弱点,眼里只有势荣,势必会受义辱,我的东西为什么不享受呢?即便不是我的,我有权有势,也照样可以变成我的,什么规则和限制统统没用。有义荣,即便运气不好,遭遇势辱,他照样会内心坚定而充实,我受的势辱,是表皮之苦,和我强大的信仰相比,根本不算什么。

人之所以为人,荣和辱应该是一个重要的价值判断标准。

饿了想吃,累了要睡,冷了需暖,这是人的动物本能。因此,光是身上没长毛,腿上长两只脚,还不算是人。人还必须遵守诸多的等级规则,诸如上下、长幼、亲疏。

荀子虽然不赞成儒道,但这个等级思想看来和孔老师一脉相承。

孔子思想为许多人多方面接受,但他对“社会等级”的维护却广受人的批评。

这个问题,用辩证的观点看,还有很多可说的地方。如果孔子没有局限性,那他真是圣人了。而无论什么时代,圣人都是不可能出现的,更不要说当时的孔子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他只是比别人多了一些思考,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比别人执着而已。如果抛却局限性,那么,所谓的等级,并没有什么大的毛病,让人安分些,并在努力和拼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有什么不对的吗?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还保留着王室,虽然许多是象征性的,然而,那终究是数百上千年传下来的。

因此,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将社会等级有效地转化为一定的规则。

如果这个等级是可以流动的,也就是说,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就有上升空间,或者说获得等级,那么,人人都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凭本事,凭能力,秩序就会井然。

君主要像个君主,臣子要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兄长要像个兄长,弟弟要像个弟弟;农民要像个农民,读书人要像个读书人;工人要像个工人,商人要像个商人,说的都是同样的道理,都是要我们遵行同一的道理:安于本份,忠于职守,谨遵礼义,有什么不对吗?不对的只是要极力维护现状,数千年不变,如果变成可以改变的相对规则,那不是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