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新子不语
5808700000008

第8章 力第二(4)

这一句也显得有些武断。如今社会,健康第一,忧虑不仅破坏人的情绪,对人的身体也是大大的不利。人无远虑,这很好,不一定要多子才多福,老话讲,有子万事足,无官一身轻,况且我们还有足够的养老保险及其他退休金可以应付;无远虑也不等于有近忧,比如像你,一直生活在我们温暖的怀抱里,以后找工作我们比你急,找对象我们比你操心,有了家庭你仍然可以天天吃我们的“大户”,实在没有什么可忧的。反过来,人有远虑就一定有近忧,好像也不太符合逻辑,如前述,假若一辈子忧虑,这人活着还有啥意思呢?

小陆学生听了大陆先生的一番教诲,真是越来越糊涂,惊讶地问:

怎么这简单的道理,解析起来却如此复杂?陆先生不禁叹息:孺子不可教也。

病例报告

前两天和好友Z医生闲聊,他谈及一古怪病例,我觉得蛮发噱,现凭记忆将其写出供大家一笑。

病人主诉症状:做决定困难。

早上起床:就是将昨晚脱下的衣服重新穿在身上。这是一件很难决定的事情。

快到起床时间,他就开始在思想上作激烈的斗争,斗争来斗争去,目的只是起床。

他首先想到:昨晚没睡好。像他这样年纪的人,一般要有足够的八小时睡眠,昨晚显然打了折扣,主要是因为第二天天气要冷了,穿什么衣服决定不下来,从而影响了睡眠。没睡好怎么能起床呢?医生说了,睡眠不足是个大问题,而且是个很严重很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一点也忽视不得的。再说了,因为睡眠不好,即使勉强起床,勉强去上班,上班时也会打不起精神,说不定会捅大娄子的。

他其次想到:今天要做什么工作还没有完全计划好。老人家说了,不打无准备之仗,也就是说什么东西都要未雨绸缪,准备充分就是成功的一半。没有计划好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昨天在结束前一项工作时,本来很圆满的,没想到,最后因一个小小的细节被领导说了一下,这个细节真是太小了,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但偏偏被领导看出来了,因此也就把心情搞得很坏,于是就把今天的工作给耽搁了,这也是昨晚没睡好的另外一个原因。

这样想来想去,差不多就中午了。如果不是肚皮在催他,他仍然会想出其三、其四来的。

怎样去上班:就是如何到达上班地点。这又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他第一想到:选择何种形式的交通工具。骑自行车?太累,也不安全,现在的人骑自行车不太讲规则,有些简直横冲直撞,前几天就亲眼看见两辆车因争道而被大货车撞了个人仰马翻;打的?太贵,早晚也难打,也不安全,现在的出租车是东串串西串串,极容易出事情,上次就有报道说有出租车在他经常经过的立交桥上闯祸,坐在驾驶员旁的乘客当场撞得稀巴烂;乘公交车?太慢又太挤,也不能保证时间,上星期自己就有亲身经历,满满一车子人,开到一半,抛锚了,弄得上不上,下不下,最后派了另一辆公交来接替才到达目的地;走路?

好是好,安全也安全,但不卫生,人来车往,路上扬起的灰尘,吸进鼻孔,绝对没有什么益处。开车?车都没有买呢,有什么好开的?再说,就是有车了,他的证还没有考出来呢?而且,这个路简直不允许再增加车了。对他来说,开车是非常遥远的事情。

他第二想到:我们这个城市要是有地铁出行就会方便多了,可惜现在正在建设中。老早就说要通了,要通了,据说还要再等上两年。

地铁通了,难道就解决一切问题了吗?好像也不是,首都有地铁,可是首都还是成了“首堵”。

他第三想到:要是有专车就不会有这种情况了,可惜他只是一个小职员,级别远远没有达到配专车。更不好的消息是,现在有不少单位都车改了,也就是说你不论做多大的官,都没有车配了。不敢再想了。

他第四想到:要是有公务飞机也蛮不错的,可是——简直就是幻想!

这样想来想去,最后他恰巧碰到了一个熟人,那人恰巧开着一辆拉货车,驾驶室里恰巧有一个空位,拉货的方向也恰巧是他的工作地,于是他就毫不费力地、极省心地、愉快地到达了单位。

怎样吃中饭:饮食事关生命的存在。这更是个一点儿也忽视不得的问题。

关于菜:主要有两点,一营养,二质量。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但同样毛病也多了,权威专家指出,有许多毛病是吃出来的,因此,高蛋白的要少吃,高脂肪的也要少吃,油腻、油炸的更要少吃或不吃。

光注意以上这些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关注菜的污染问题:农药,甚至剧毒农药,激素,甚至过量激素;还有大量肉眼看不见的寄生虫;还有死猪做的香肠,死鸡做的烤鸡,死鸭做的烤鸭,硫黄浸的水产,等等等等,这些方面不管牢是要出大问题的。

关于饭:光有菜没有饭也不行,长此以往,营养就会失衡。

这里主要是米质:新米、陈米要分得清,好米、差米要看得出,一不小心,就会吃到抛光米。

至于饭的做法,那还是比较简单的,因为他已经很习惯吃大锅饭了。

这样想来想去,最后才下定决心到了食堂,但见工人们卫生都快搞好了,一位厨师笑着对他说,如果要在这里吃饭,那只有等到晚餐了。

Z医生还非常抱歉地对我讲,他从医也有二十多年了,这样的病人还真不好下手,到目前为止,基本束手无策。

阅剧笔记——被枪毙了的电影剧本点砰

这些年来,我一直干着一件很无聊却有意思的工作,就是审查电影剧本。无聊是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都要看本,看得都有些脑残了;有意思是说,幸好经常会看到一些让人兴奋的剧本,兴奋并不表示可以通过,只是我在阅读的时候不容易疲劳而已。直觉告诉我,越是兴奋的东西越要从紧把握,我可不想为了个破剧本而犯什么政治错误哎。以下是部分被我枪毙了的剧本点评。

《无后为大》

梗概:抗战时期,农民大江为日本兵做饭。有一天他拉着同村的姑娘巧春进炮楼玩,两人发现了一幅春宫图,于是干柴烈火一触即燃。

大江打算放火烧毁春宫图,结果烧死了日本兵也烧死了自己。后来巧春怀孕了,她通过装神弄鬼的方式,父母终于同意让她生下孩子……点评:炮楼是不可以随便玩的,这个我有经验,我爷爷就说过,日本人的炮楼管理极严格。本剧中,是不是日本人特别和善?或者说日本人特别有脑筋,已经将炮楼进行了旅游开发?还有,大江干嘛要烧春宫图?是抗日?做饭下毒不是更方便吗?理由非常不充足!再有,巧春如果不直说是大江干的,那么,装神弄鬼的怀孕法很令人怀疑。

一句话:逻辑混乱,没有这样宣传抗日的!

《两个半》

梗概:河南某县,小焦在擂台比武中被鲁老师踢坏了一个睾丸。

他在杨胜利的调唆下要报仇,鲁老师的一个睾丸被女友砸坏。小焦的手下继续算计鲁老师的睾丸,却在阴差阳错下阉了杨胜利……点评:整个剧情围绕睾丸展开。睾丸是什么东西?睾丸不就是性的代名词嘛?你弄坏他,你又被她弄坏(怎么弄坏很令人生疑,场景极不健康),结果,他被他弄坏。什么事啊,难道我们的社会就是这样弄弄睾丸的吗?一个词:低俗!

《姐姐》

梗概:1970年代,成了孤儿的女孩被寄养在父母生前好友家,养父母的儿子爱上了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姐,他们和他们的朋友们都有着灰暗的青春和命运。

点评:故事老套,太老老老也。

《隐私惊魂》

梗概:出租车司机经常跟踪偷窥一个神秘女人,发现她经常和一个表情诡异的女人同桌吃饭。原来,这是被她害死的情敌。

点评:我不反对拍恐怖片,但是,惊悚得一定要符合情理,让人在紧张中有一丝希望和放松。神秘女人的忏悔方式用这种不着边际(鬼)的形式来反映,显然有悖于我们这个时代所提倡的科学文明。

《谁是我爸爸》

梗概:8岁的冬歌父母离异。

父亲因恼怒冬歌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而砍伤了妈妈的新丈夫。

实际上他砍伤的人也不是冬歌的亲生父亲。当年妈妈为了找工作被人诱奸。面对孩子的质问,母亲深深自责,给当年侮辱她的人下了毒。

点评:直接枪毙。其实,这个剧本的后半段还是有修改的价值。比如,诱奸母亲的人是个大老板,大老板的婚姻并不幸福,而且妻子不会生育,大老板深刻自责,大老板认女,母亲走向新生活。

《弘运之歌》

梗概:某村村民在两个追杀“中国体育大使”霍先生的台湾杀手的调唆下,发生械斗。

一场足球预选赛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参与斗殴者捐肝捐肾救治伤者,杀手也舍生取义。

北京申奥,村里的五对恋人立誓申奥不成功就不结婚。他们终于盼来了喜讯。

点评:又是杀手!又是械斗!山村还有足球预选赛?要是有这种可能,咱中国足球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臭名声。申奥,有成功的可能,更有不成功的可能,不成功不结婚,有这样立志的吗?民族精神非得这样体现?又不是长征途中,敌人整天追在后面,实在不能结婚。一个字:扯!

《安子》

梗概:农民安子被人欺骗接手了一家餐馆而破产,他和妻子秀蓉来到北京投靠专营盗版碟和假文凭的老俵,秀蓉被老俵占有。安子和秀蓉去当保洁员,在业主家打扫时两人做爱,被业主抓住索赔,安子只好继续求助老俵,老俵理直气壮地带走了秀蓉。安子收废品攒够钱去找老俵,却遭到臭骂,他拿刀抢劫了老俵,却得知秀蓉已经离开。

安子找到秀蓉,发现她在发廊接客,安子醉倒街头。

点评:生活真实不等于文学真实。我们的原则是要走进生活,走出生活。此本太过真实,因而太过阴暗。秀蓉的被蹂躏和侮辱,老俵的不法和势利,安子的无知和无助,一切都让人感觉不到希望。我们这个社会其实不完全是酱兹(这个样子)的,这是对我们目前大好形势的不正确估价。一句话:导向不健康!

《剪刀、石头、布》

梗概:三个犯罪分子干“最后一票”,同时得罪了黑帮老大和腐败警察,经过阴差阳错,三帮人以火并收场。

点评:此剧和《安子》类似。大陆不是港台,我们不能把A地的三个犯罪分子,和B地的黑帮老大,加上C地的腐败警察,统统放在一个地方一起作案,那还是不是共产党领导的地方了?我们的有关部门能睁着眼看着这些事情的发生吗?“三帮人火并”,简直是胡说八道!

《疯狂游戏》

梗概:中学生孙伟迷上网络,欠下网友黑鸽的钱。在黑鸽的唆使下,他偷了家里的钱准备离家出走,却不料钱被黑鸽偷走。走投无路的孙伟躲在床下,听到父母互诉思子之情,主动走出来承认错误。

点评:人物,情景,结构,都非常粗陋。如果这个中学生,是名人之子或之孙(越有名越好),那倒有些教育意义。否则就是一则社会新闻,还是一般的。

《牛帮卧龙》

梗概:抗战期间,滇西几大帮派以各种奇怪的身份做掩护,打击日寇。

点评:全民抗日主题不错。帮派抗日,一个很新的角度。把握不准的理由是:史上有没有记载?有哪些记载?如果纯粹杜撰,那就等于美化帮派,这个不行的!还是先枪毙再说!

《缠身》

梗概:女模特丽萍在姐姐丽秀的帮助下来到马来西亚发展。丽秀和男友威廉都忽然失踪,丽萍总是觉得丽秀回来要杀她。曾追求丽秀的摄影记者在别墅外偷窥。原来是丽秀发现威廉和丽萍的私情,争吵中威廉将丽秀推落楼梯后离开,丽萍趁机将丽秀掐死,威廉返回后吓得潜逃。丽萍终于无法忍受内心的恐惧,投案自首。

点评:中国大陆的某些模特素质太差,过河拆桥,然后又是心理素质极差。典型而老套的情爱三角或四角,毫无新意,不拍也罢!

《金鱼缸》

梗概:女演员溶雪,周旋在经纪人、导演和虚荣的母亲之间,身心交瘁。

点评:好题材,至少我本人比较感兴趣!影视圈内一直让人诟病的潜规则可以批判一下。可又觉不妥,这不是说了咱自家内部的事情吗?虽然大家都在说,但咱不能自扬家丑。中国电影良好的形象好不容易树立,不能抹黑了。还是先放放吧,委屈这家公司了!

《向天歌》

梗概:城里女孩雪莲被吸毒贩毒的男朋友拐卖到了陕北农村,警察赶去解救她,看见她正挺着大肚子教孩子读书。雪莲不愿回家,在警察力劝下回来后,她决定把孩子生下来。村长赶来找她,说是村里缺少教师。她经过思想斗争回到村里,成了一个民办教师。

点评:说真话,题材也不错。我当记者的时候就采访过这样的事情:

一读初中被拐女孩,离家10年,发现时已有一孩5岁,肚里怀着的那个也已5月,男的50多岁,老而残。报纸刊出后,读者反映颇强烈,但总觉得太惨了,女孩的一生就这样被毁了,一直有阴影。所以,这样的题材所起的正面教育作用仍然有限。暂缓。

《待到你盛开》

梗概:退伍军人李永富管教儿子李金简单粗暴,致使李金为好友所骗染上毒瘾。贩毒集团首领祖胤是李永富战友,他因尝试戒毒而失去权力,最后惨死。李金在即将跳下楼顶前,收到了女友的短信。

点评:又是贩毒,还是军人,尽管是退伍的。编造痕迹明显。不过。

《金风玉露》

梗概:从台湾溜回大陆的某集团千金郁露进入特警新学员班满足好奇心。公安局发现有人在研制新型毒品,派郁露潜入侦查,金风扮作助理。在调查过程中两人暗生情愫,最后大获全胜,两人也终成眷属。

点评:还是毒品。特警队伍进人,应该有很严格的制度和程序吧,不可能为了满足别人的好奇心而随便,又不是什么搞噱头的夏令营!

《一场游戏一场梦》

梗概:北漂方刚、民工李阳、电影学院落榜考生艾目和女友朱丽丽,被不同的影视公司忽悠去怀柔,在公交车上结识。4人在1年中有了悲喜不同的经历,李阳和艾目筹备的电视剧终于开机。此时艾目被方刚摇醒,原来只是公交车上的一场梦。

点评:今日读报,一职高生,辛苦筹借30万,说是要拍一部反映职高生的电影《纸飞机》,但愿他能实现梦想。草根不切实际的影视梦,有时候和一夜暴富的横财观很相像,总想不劳而获。这里,我尽一点责任,不误导大家了!

附剧本一则:

布衣我剧本看多了,枪毙得也多了,有时不禁手也痒痒。某日得闲写下一则。哪家公司有意向请和我微博联系。

《虚拟出轨公司》

梗概:结婚多少年实在记不清了,亚当已经有些厌倦,日子过得毫无激情,事实上,亚当和夏娃几乎不睡在一起了。

但是,亚当从没想过要离开夏娃,他爱夏娃,夏娃也是孩子们杰出的母亲。

根据目前的世界趋势,亚当知道,这个问题,解决的通常办法是:出轨。但是,亚当不想这样做,他不想让夏娃满足他这一部分的需要,而让情人满足他另一部分的需要,他想,即使他这么做,夏娃也不会这样做的。

当亚当在网上发现了一个“虚拟出轨公司”后,他一下子有了兴趣。这家公司提供多种服务,和虚拟的人结婚,生子,共同做事情,最关键的是,它可以为你制造虚拟性爱,感觉就像在真正的性交,但实际上,你所有的经验都是由电脑刺激你大脑完成的。

拥有出轨的所有欢乐,却没有第三者,因此,它不是真的不忠。

亚当和夏娃仍然生活在他们的乐园里,甜蜜恩爱,堪称天地间夫妻模范。

自我点评:古老和现代相结合,道德和情爱相结合,故事和传奇相结合,高雅和通俗相结合。有灵有肉,有哲有思。

最完美。最刺激。最神奇。

注:感谢广电总局网站提供剧本点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