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雷锋式的好员工
5835200000006

第6章 像雷锋那样,因为敬业所以专业(2)

雷锋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感受到党的领导的正确,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他从心眼里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正因为如此,他才坚决听党的话。我们应该像雷锋那样,对党的领导无比信赖,对走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把对党、对社会主义的深厚感情化作干好工作的实际行动,兢兢业业完成好党交给自己的各项任务。

雷锋同志深深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为了实现这一人生崇高目标,他坚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点点滴滴见诸行动。我们应该像他那样,正确理解人生的价值,多讲奉献,少讲索取,在干好本职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雷锋同志不计个人的利益得失,自觉地把自己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我们要像他那样,时刻以革命利益为重,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只要是对集体有益的工作,就愉快地去干,并努力干好。

学习雷锋,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工作态度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整个社会如同一部大机器,是由各种各样的部件、零件组成的,各部门、各行业就是这部大机器的零部件,每一个零部件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各零部件都要协调运转。因此,各部门、各行业之间,都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比例关系。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还将越来越多,分工也将越来越细。这种社会职业结构的客观性,决定了人们所从事的职业必须首先服从社会分工的需要。当然,各人有各人的志愿、兴趣、爱好和特长,社会在实行分工时,组织在分配工作时,应尽可能地予以考虑和照顾。但如果二者发生矛盾,就应无条件地服从国家和整体的需要。那种一味追求“自我实现”、不服从革命需要的人,是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相悖的。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究竟怎样才能加速实现现代化呢?这里的关键问题是一个“于”字,就是要立足本职干好工作,为现代化建设多做贡献。试想,当工人的不愿做工,当农民的不愿种田,当战士的不愿练武,知识分子不愿搞科研、教学,怎么能够实现现代化呢?

我们部队大都是青年人。青年人是最富有理想和抱负的。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成就一番事业,就要像雷锋那样,立足本职,从点滴做起。只想干轰轰烈烈的大事情,不愿干不起眼的小工作;空谈理想和抱负,而不去做扎扎实实的工作,实际上是没有理想的表现。按照人才学的观点,一个人要想实现理想,必须专心致志,始终如一于某项工作。今天想干这,明天又想干那,最终必将是一事无成。无数事实表明,成才的路就在脚下,就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如果把现实比做此岸,把理想比做彼岸,那么立足本职、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便是连接二者的桥梁。当然,有个称心如意的工作,对于成就事业是有帮助的。但工作称心与否,同能不能实现理想、成就事业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关键在于能否做到干什么爱什么,干什么钻什么。既然干一行爱一行对社会、对人生都这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呢?

人活着究竟为什么?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我觉得要使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多帮人民做点好事,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他立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做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正是这种崇高的人生目标,决定了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现在,我们有些同志之所以不能干一行爱一行,与人生的目标不明确有一定关系。也就是说,还没有解决好“为谁活着,怎样做人”这个根本的问题,还没有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自己神圣职责和义务的意识。只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标确立了,那么叫干什么就会干什么,干什么也能干好什么。

“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钌,党把我拧在哪里,就在那里闪闪发光”。这铿锵有力的话语,是雷锋同志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工作态度的真实写照。我们强调正确对待革命分工,强调干一行爱一行,就是要正确对待党分配给自己的工作,以甘愿做一个普通螺丝钉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闪闪发光。特别是在与自己的意愿不符的情况下,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舍弃个人的兴趣爱好,尽快做出突出的成绩。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同样能有出息。雷锋在短暂的一生中并没有多少惊人之举。他所干的一切都是平平常常、司空见惯的小事。但正是这平凡而又具体的小事,造就出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可见,伟大出自平凡,大事业是由小工作组成的。离开一件件具体平凡的小事,所谓大事业就只能是空中楼阁。我们学习雷锋的工作态度,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就要从平凡的小事做起。

像雷锋那样,做什么都要精益求精

工作中的雷锋就是比别人多尽一份心,多动一些脑,所以他比别人做得更出色。雷锋的这种品质与日本汽车业的“精益生产方式”之间不是相通吗?要知道日产汽车凭借精益求精的生产管理方式称霸全球;而雷锋也凭借他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他的时代。

日产汽车之所以能风靡全球,原因何在?在于他们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全面的质量管理。在汽车的生产中,日本创造出了“精益生产方式”,就是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控制和管理汽车的设计开发、工程技术、采购、制造、贮运、销售和售后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从而达到以最小的投入创造出最大价值的目的。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以及各环节之间的衔接都是经过精心筹划和计算的。精益生产方式是国际汽车界对日本汽车生产管理方式的一种概括。

日本人创造的精益生产方式与雷锋又有什么联系呢?联系在于两者所共同呈现出的那种精益求精的宝贵品质。雷锋在业务上可以说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在鞍钢开推土机时,推土机铲煤时难免会带进一点泥土,本来不算什么。但雷锋认为,煤里掺进泥土会影响炼焦的质量,焦炭质量不好,就会影响炼钢。为此,他苦练落铲技术,做到尽量把煤铲净,又不铲进泥土。有时,铲进了少量泥土,雷锋就会下车把泥土挑干净。

在汽车连开车时,细心的雷锋曾把行车路段的地形、地貌和路况以图形和文字的形式标志下来,形成了一份详细的“道路特征示意图”。在上面,有代表河流、桥梁、急转弯、土包、水沟、山岭的各种符号和详细的文字介绍。“发车下石碑山,经过水沟一条,土包一个,直角弯一个,到上石碑山。经横道河,过水沟一条,经过一个急转弯,过水沟两条,到金花楼。过桥,过水沟一条,过桥,经过山道弯急,过桥,上大坡,到会源堡。拐直角一个,走山道(有急弯两个),过木桥,到后兴安堡。拐急弯一个,过水沟,拐急弯,过土包到大马金庄。过桥两座,土包一个,到小马金庄。拐急弯,上抚顺大岭,过水沟一条,到抚顺城。过铁道拐急弯,过交通警两个,经铁桥,走转盘,过交通警两个,到抚顺市(到火车站)。”

仅凭这些文字,我们也能感受到他对工作、对职责那种兢兢业业的态度和潜心钻研、一丝不苟的作风。同样是驾驶员,但雷锋就是比别人多尽了一份心,多动了一些脑筋,所以他比别人做得更出色。雷锋的这种品质与日本汽车业的“精益生产方式”之间不是精神相通的吗?日产汽车凭借精益求精的生产管理方式称霸全球;而雷锋也凭借他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他的时代。

作为精益生产方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成本的管理上,日本的汽车界创造了Kaizen成本法。源于日语的“Kaizen”,意指小的、连续的、渐进的改进,这一方法是指企业通过改进一系列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细节活动,如持续减少搬运等非增值活动、消除原材料浪费、改进操作程序、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产品生产时间、不断地激励员工等,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这种成本意识是企业长期保持成本优势的基础。正是凭着这种精细的精神,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日本汽车充斥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市场。

记得有一本书叫《日本人眼中的“小”》。日本人很懂得“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句话。他们不寄希望于惊天动地的发明创造,而是把眼睛盯在细节上,通过细节的完善和点点滴滴的改进,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这不仅是日本企业界的管理风格,也是日本国民的普遍意识。

怎样才能让在洗衣机里洗过的衣物不黏上小棉团之类的东西?这一直是个让研究人员感到非常头痛的问题。现有的各种方案虽然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都涉及到复杂的结构改进和增加新的设备,导致成本大幅上升,从而失去了可操作性。有一位日本主妇也在为这个问题而苦恼,她希望自己能够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

一次,她猛然间想起小的时候在田野中捕捉蜻蜓的办法——用一个小网把蜻蜓网住,那么,如果在现在的洗衣机里面安装一个同样的小网,是不是也可以把水流中的小棉团一类的杂物网住呢?这样的话,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为此,这位主妇开始了自己的试验,在3年的时间里,她动手制作了无数个小网,经过反复的改进,终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把这个小网安装在洗衣机里,随着水流的转动,小棉团一类的杂物就从水中被过滤了出来,留在了网里。洗完衣服之后,可以很方便地把网里留下的杂物清除干净。由于小网的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非常受人们的欢迎。而这位家庭主妇因此也获得了高达15亿日元的专利费。

雷锋也可以说是Kaizen成本法的自发实践者。从鞍钢化工总厂洗煤车间到焦化厂建设工地,雷锋又到了一个新的工作岗位。在参与宿舍施工时,雷锋发现当时和泥、运砖、砌砖三组人同时上工。而其他两组人要等泥和好之后才能开始工作,徒然浪费了不少时间。为了提高效率,雷锋发动同组的人提前1个小时上工,把泥和好,其他两组人来了之后马上开工。天气寒冷,泥的黏结性降低,砖砌不牢。雷锋想:在泥里掺进沙子、蒿草会不会好一些呢?大家一试,果然奏效。用铁锹拌和,土块打不碎,泥和得不均匀,雷锋就赤脚下去搅拌。

砖墙砌高了,运泥开始变得吃力。雷锋一边干活一边动起了脑筋。手里比比画画,嘴里自言自语,让大家都莫名其妙。过了一会,雷锋把大家叫到一起,在地上用树枝画了个草图——“横杆吊斗运泥法”。大家一看,都来了兴趣,纷纷出主意,很快在工地上搭建了起来。不仅可以运泥,还可以吊砖、吊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军后,在汽车连,由于新兵们只有一辆教练车,大家只能轮流上去学。雷锋就琢磨着如何解决人多车少的问题。他提出自己动手造汽车教练台,用的都是仓库里的废旧物品。教练台造出来之后,大家上去一试,踩油门、推拉离合器、转动方向盘、挂档,都跟真的一样。缺少教练车的问题就这样被雷锋解决了。

在工作中,具有革命意义、能在一夜之间创造巨大效益的新创造、新发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学习雷锋点点滴滴、循序渐进的改进和完善的钉子精神,让企业效益的提高和个人事业的进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做一个有心人,从对细节的关注中发现改良和进步的契机。只有具有敬业精神,对工作满怀热情,对业务精益求精的人,才能持之以恒,不断有所发现和创造。

像雷锋那样,遇到困难绝不退缩

雷锋认为: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不遇到一些暂时的困难,这些困难的实质,‘纸老虎’而已。”我们应该把这当成是一个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

在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上司突然交给我们一项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并且要求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它。我们该如何选择呢?很多人害怕挑战,担心自己不能完成任务,寻找各种各样、貌似合理的借口来推脱。当我们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既不要惊慌失措、忧心忡忡,也不要擅自去揣测上司的心理,甚至认为上司是在故意为难自己,想让自己走人。更不要在心底反复幻想将来可能出现的糟糕结果。

从心理学上说,这是预演失败。就像一个在足球场上罚球的运动员反复告诉自己不要射偏了一样,出现在他脑海中的就是球射偏的样子和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当这种念头被反复确认的时候,往往就会真的变成现实。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勇敢地接受挑战,把握机会。

有一次,李嘉诚去推销一种塑料洒水器,连走了好几家都无人问津。一上午过去了,一点收获都没有,如果下午还是毫无进展,将无法完成任务考核指标。尽管推销得不顺利,他还是不停地给自己打气,拖着酸疼的双腿走进了另一栋办公楼。走廊里人来人往,却没人注意他。他看到楼道上的灰尘很多,没有直接去推销产品,而是去洗手间,往洒水器里装了一些水,将水洒在楼道里。经他这样一洒,原来很脏的楼道,一下变得干净起来。这一来,立即引起了办公楼的工作人员的兴趣,大家围拢上来,不一会,他就卖掉了二十多台洒水器。

在做推销员的整个过程中,李嘉诚十分重视分析和总结。在干了一段时期的推销员之后,公司的老板发现:不管条件多艰苦,李嘉诚总能用辛勤的劳动出色地完成任务,跑的地方比别的推销员都多,工作业绩也最好。

一家公司市场部总经理提出了到某省建立销售点的计划,并在会上公开物色合适的人选。虽然总经理已经言明公司会提供足够的支持,但很多老员工还是有点犹豫不决,毕竟开疆拓土不是件那么容易的事,哪有呆在公司总部逍遥自在啊!总经理看到下面无人响应,面子上有些挂不住,脸色阴郁起来。刚聘用来的新员工钱萌心头一动,未及多想就站了起来,说:“总经理,我愿意去!”总经理欣赏地看了她一眼,随即又有点犹豫。钱萌也明白自己是初出茅庐,能否承担起这个重担确实让人心里没底,马上补充道:“请总经理和大家放心,我一定会尽我最大的努力把这个任务完成好。”总经理考虑了一下,点头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