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蒙田随笔集赏析
5848600000036

第36章 论坐井观天

我们将容易受人诱导和轻易相信他人归因于人的头脑简单和无知是有道理的。有一句格言说:“相信好比是在心上刻一道印记,其心越是软弱就越少抗力,印记就越易于刻上去。”

一个心灵空虚的人内心往往缺少平衡力,故此极易偏听偏信,且往往只听一遍就会信以为真。所以,一般孩童、凡夫俗子和妇道人家以及体弱多病者,最易轻信人言。反过来,自以为是地对任何人的言论都不信任也是一种愚蠢的行为,这完全是因自高自大、自作聪明的人的行为所致。

每一个断然指定一件事不真实和不可能的人,其行为形同井底之蛙,傲慢无知、愚不可及。上帝的意志和我们大自然母亲的威力无穷无尽,我们不应固步自封,而应随知识老人的引导,穿云破雾、透过黑暗,进一步认识真理。揭开事物神秘的面纱,是人之本能所至,并非仅仅为了积累知识。我们称之为怪事和奇迹的不为我们理解的事物,不是经常不断地出现在我们眼前吗?

人的固执有时让人苦不堪言。我们不曾明了的事情,即使重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照样不会相信,甚至会更加怀疑,这是怎样的一种无知啊!

倘若我们认定某物最大,便再难相信世上还有比这更大的东西。

卢克莱修说:“没见过大河的人,以为小河是大江大流;一棵树,一个人,无论何物;只要以为最大,那就肯定最大。”

事物的外形可以一目了然,然而事物的内部却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正是这奥秘,引诱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当我们面对着浩瀚无垠的宇宙空间,当我们面对着无限神奇的自然世界,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不禁慨叹自己微不足道、知之甚少。多少看来不可能的事情,都被那些勇于探索的人所证实。如果我们不能确信,至少也该留有余地,断言它们绝不可能,自以为无所不知,其实是不懂装懂、妄加评论。诚然,不常见不等同于不可能,不符合习惯看法亦不等同于违反自然规律,两者之间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奇隆的“不偏不倚”之主张,在此值得借鉴。

伟大的圣奥古斯丁说他亲眼目睹一盲童在米兰的圣热尔韦和圣普罗泰的遗骨前恢复了视觉;迦太基一位身患癌症的妇女,被一名刚受过洗礼的女子画了十字,其病得以治愈;奥古斯丁的亲信赫斯浪乌斯用圣墓上的一小块泥土,驱走了在他家作祟的鬼怪。这块泥土后来送进教堂,一个瘫痪病人因此而突然病愈;一位在瞻仰行列中行进的妇女,用花束触了触圣艾蒂安的遗骨盒,然后用这束鲜花擦了擦眼睛,她那失明多年的双眼顿时复明。奥古斯丁说,他还亲眼见过许多奇迹,奥雷利乌斯和马克西米努两位主教大人便是这些奇迹的见证人。如果我们想指责他们,指责他们什么呢?指责他们无知、简单、信口开河,还是指责他们装神弄鬼,别有用心?试问当今谁人敢说,无论是德行还是虔诚,无论是学识还是判断能力,或者其他任何方面的品质,自己比他们更加完善?

切忌不要藐视我们所不理解的事情,因为这样的行为不仅鲁莽荒唐,而且有可能导致极大的危险和严重的后果。你会把真理和谬误圈定在你固定的思维模式之中,但是,等到你不得不相信你曾否定的甚至是更为奇特的事情时,你的思想体系就会混乱无序,你就会感到惊惶失措、无所适从。

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宗教叛乱中,最令人痛心疾首的莫过于天主教徒舍弃了如此之多的宗教信条。当他们屈服于敌方而放弃某些有争议的信条时,他们还自以为宽容大度,是明智的选择。殊不知那些有利于敌人的让步会使敌人得寸进尺、步步逼进。他们以为选择放弃的那些信条无关紧要,实际上至关重要,非同小可。我们要么无条件地绝对服从教会的权威,要么就完全放弃,而不能由着我们自作主张该服从哪些信条,不该服从哪些信条。因为,这些教规由来已久、根深蒂固,自有其道理所在。只有浅薄无知的人才会自作聪明,厚此薄彼。我们是否想过,我们的判断经常自相矛盾,多少昨天还是坚信不疑的东西,今天却成了无稽之谈。

虚荣心和好奇心是思想的两大祸害:后者鼓励我们多管闲事;前者则禁止我们勤学好问。

赏析

坐井观天语出唐·韩愈《原道》:“坐井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比喻眼界狭小,所见有限。

蒙田对坐井观天者深为鄙视,认为其行为如同井底之蛙,傲慢无知,愚不可及。进而告诫世人:切忌不要藐视我们所不理解的事情,因为这样的行为不仅鲁莽荒唐,而且有可能导致极大的危险和严重的后果。因此为人当眼界开阔,学识渊博,且时常要充实自我,防止陷入浅薄无知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