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素质教育——观念篇
5854900000010

第10章 激荡人生(3)

在他们生了第三个孩子后,阿威仍旧一事无成,又找不到工作,便开始酗酒,甚至出手打她。实在无法过下去了,阿娟在结婚的第六年,和阿威离婚了。

有谁料想得到,6年前的坚毅决定,竟换得6年后这样不堪的结果?到底什么才是真正对的决定?什么才是绝对错的决定?

当然了,在阿娟的父母眼里,她当初的决定,一辈子都是绝对错误的。

阿娟离婚时,也深受父母影响,每天活在无尽的自责和悔恨中,直到她想起了自己所说的那句话:"我会对自己的决定负责,一生无怨无悔!"她才猛然发现,当初的决定并没有错,虽然她的想法不符合别人的眼光和父母的期望,但是她没有背叛自己的感觉和感情,所以她应该活得无怨无悔才对。

她想起那时每天凝视阿威认真作画的表情,一种无限的幸福和满足感让她好几次都感动得落泪。没错,即使现在阿威变了,即使6年后,表面上看起来是自己做错了抉择,不过,在她的心灵深处,仍感到一种满足,她确实是无怨无悔。

后来,她独力抚养3个孩子长大,而且很努力地从悔恨和自责中站立起来。虽然,过去的阿威已经不在了,但她心中仍永远保持着当年那一份深深的感动。

有一天,她对父母说:"离婚不是一件坏事,至少我很感激上帝让我有这个机会,能和当时的阿威共同走过一段人生,到现在我仍感到很满足。这段人生,我真的无怨无悔!"

她终于了解,像婚姻这类生活事,没有绝对的对或错,更没有绝对好或坏的决定,惟有忠于自己的感觉,勇敢面对自己所做的决定,人生才能无怨无悔。

就像情人间的交往,在选择的当时,大多数人对彼此都是真心的。虽然承诺总是说得轰轰烈烈、天长地久,但谁都无法肯定地说,这段恋情到底能持续到什么时候。即使后来两人分开了,但毕竟曾是那样真诚地相爱过,也一起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在那些日子里心灵的满足与成长,就是最珍贵的纪念。

只要有做决定的时候认真地考虑过,也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选择,那就不需要为了不好的结果悔恨自责,而是应该勇敢地向前看。

十、学会适当放弃

能够多角度考虑问题,学会适当放弃,你就具备了成功者的素质了。

"一条路走到黑"是对一个人执着的说明,同样也是对一个人固执的表述。在生活中,人总是感觉自己正确有自信,总是希望能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说法或做法。但是自己的所作所为到底是不是对,这也许就是另外的问题了。思想贵于活跃,思想贵于更新。人不能钻牛角尖,那样的话,人就会在原本可以转化思想,获得成功的时候,不能有所行动,就为自己的郁闷和烦恼深深的埋下了种子。

不妨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则故事:

从前有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小山,一个叫小水,他们住在同一村庄,是最要好的朋友,由于居住在偏远的乡村谋生不易,他们就相约到远地去做生意,于是同时把田产变卖,带上驴子和所有的财产到外地去了。

他们首先抵达一个生产麻布的地方,小水对小山说:"在我们的故乡,麻布是很值钱的东西,我们把所有的钱换取麻布带回故乡一定会有利润的。"小山同意了,两人买了麻布,细心地捆绑在驴子背上。

接着,他们到了个盛产毛皮的地方,那里也正好缺少麻布,小水就对小山说:"毛皮在我们故乡是更值钱的东西,我们把麻布卖了,换成毛皮,这样不但我们的本钱回收了,返乡后还有很高的利润!"

小山说:"不了,我的麻布已经很安稳地捆在驴背上了,要搬上搬下多么麻烦呀!"

小水自己把麻布全换成毛皮,还多了一笔钱。小山依然有一驴背的麻布。

他们继续前进到一个生产药材的地方,那里天气苦寒,缺少毛皮和麻布,小水就对小山说:"药材在我们故乡是更值钱的东西,你把麻布卖了,我把毛皮卖了,换成药材带回故乡一定能赚大钱的。"

小山拍拍驴背的麻布说:"不了,我的麻布已经很安稳的捆在驴背上,何况已经走了那么长的路,卸上卸下太麻烦了!"小水把毛皮都换成药材,还赚了一笔钱。小山依然有一驴背的麻布。

后来,他们来到一个盛产黄金的城市,那充满金矿的城市是个不毛之地,非常欠缺药材,当然也缺少麻布。小水也对小山说:"在这里药材和麻布的价钱很高,黄金很便宜,我们故乡的黄金却十分昂贵,我们把药材和麻布换成黄金,这一辈子就不愁吃穿了。"

小山再次拒绝了:"不!不!我的麻布在驴背上很稳妥,我不想变来变去呀!"小水卖了药材,换成黄金,又赚了一笔钱。小山依然有一驴背的麻布。

最后,他们回到了故乡,小山卖了麻布,只得到蝇头小利,和他辛苦的远行不成比例。而小水得到了一大笔财富,成为当地最大的富豪。

是什么导致小山的结局呢?是麻布吗?不,麻布放在驴背上,麻布不会说话,更不会主动要小山不要卖掉它。导致这样结局的,是小山自己。

如果我们也像小山一样的话,那么,我们的思想也越来越窄,越来越失去光亮。因此,在我们的生命长河中,一定要学会坚持与变通,不能陷入自己的思想怪圈。

十一、人生伟大的力量

知识是伟大的力量,它可以创造财富,还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如果你仍然不相信知识的力量,那不妨看看下面这个关于律师与浪子的故事。从中,我们看到一个律师指引一个迷途的青年走上正途,更重要的是我们也可以看出知识的重要性,无知与有知的区别是何其之大。

这件事情发生在1957年。那时的菲尔宾虽已年满23岁,仍然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从伞兵部队复员后,逐渐地迷恋上了杯中物,于是终日混迹于酒吧,并且常常惹是生非,喝醉了酒便与人打架,大清早就与警察闹翻脸。他没有固定的职业,前途一片渺茫。

那时菲尔宾母亲正替纽约的一位名叫乔·汤普逊的律师干活。律师平时十分关心他们的家庭,所以,他母亲便把他惹的麻烦原原本本地都对律师说了。当乔·汤普逊打电话约菲尔宾出去吃中午饭时,令菲尔宾大吃一惊。他知道这位律师是个大忙人,也知道他有时会变得令人讨厌。

他们约好在商业区的一家餐馆见面。那家餐馆的餐桌上铺着雪白的桌布,还有精致的瓷器。那天出门时菲尔宾随手抓了一件衣服穿在身上,所以坐在餐桌前觉得有点别扭,而他平时喝酒总是穿制服的。

汤普逊比他想像中的更加威严,且令人生畏。他高高的个子,一头银发,穿着一套细条纹西装,里边是一件背心,还挂着一块怀表。然而,使菲尔宾刻骨铭心的是他那双冷冰冰的蓝眼睛。他日光犀利,仿佛一眼就看穿了菲尔宾的心思。

点完菜后,律师就说了起来。他的举止有些浮夸,甚至可以说是造作。然而,他习惯于想达到什么目的就一定不会落空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他一遍又一遍地质问菲尔宾:"你打算如何安排自己的一生?"

菲尔宾哑口无言,因为以前没人跟他谈过这件事。

后来,律师见他回答不上,便没继续追问下去,他只是断然地说:为了你父母,为了你自己,你必须痛改前非,重新做人。菲尔宾一听他的话,就气不打一处来,这家伙把他自己看成是什么人啦?可是,接下来律师的语气变得柔和了许多,他主动提出替菲尔宾在保险公司里谋个差事。还说如果菲尔宾想读大学的话,他也可以帮忙。

菲尔宾心里暗暗发笑。于是在他们见面以来,他第一次开口说话:"请等等!我的中学成绩很不理想,我觉得我进不了大学。"

律师并没有理会他的话,他只是对菲尔宾说假如他想上曼哈顿学院--菲尔宾父亲的母校,他可以帮忙。这时,律师脸上又露出了最初见面时的那种神色:一双蓝色的眼睛,目光锐利地凝视着菲尔宾,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很明显,这是菲尔宾惟一的选择。他同意了,或者准确些说是让步了。

一个星期后,在炎热的8月份的一天,他们驾车往北朝学校驶去。来到高速公路上时,汤普逊突然把车停在路旁。"让我们来祈祷一下吧!祈祷上帝让我们获得成功。"他说。他真的要下车祈祷吗?菲尔宾感到非常震惊。但他必须照他的样子跪在高速公路旁。身后几英尺处高速公路上的汽车呼啸着来来往往。菲尔宾感到一种屈辱和羞耻,但他知道这时表示反对是没用的,于是,他也闭上眼睛,但偶尔斜眼偷看律师一眼。只见这位身着细条纹西装的堂堂律师表情严肃,双目紧闭,双手合拢,嘴唇微微翕动祈祷着。

到了学院之后,他们见到了教友格雷戈里--文科系的系主任。"我不是天主教徒,教友",汤普逊告诉他,"但是这个年轻人要失去灵魂了,他是个酒鬼,还是个爱惹是生非的人,而且生活中没有目标。"

菲尔宾在一旁听了他的话,真恨不得地板上有一条缝让他钻进去。汤普逊接着又谈起传统习惯,谈起了菲尔宾的家庭。他觉得自己几乎是站在陪审团跟前,为菲尔宾的案件辩护。

格雷戈里耐心地听完汤普逊的话,但他告诉他们新生的班级已全部满额。但是他保证只要有空位子便考虑让菲尔宾进去。

到了9月份,正当学校就要开学的时候,菲尔宾接到学院打来的电话。"我们有一个空位子"。格雷戈里说,"你想来试试吗?"

"当然想!"菲尔宾毫不犹豫回答说。

然而,菲尔宾心里有些不知所措。他不知道该干什么。也许该念大学,或者该找一份工作,也许仍旧闲游浪荡?最后,他只好抛硬币作出决定。

第二天,菲尔宾三心二意地去上了第一课--世界文学。这时,奇迹出现了,给他们上课的教授,一位个子不高但精力充沛的人,热情洋溢、口若悬河地谈起了一位名叫亚里士多德的人的思想。菲尔宾情不自禁地被迷住了,他无法相信世上竟有像亚里士多德这样了不起的人。他的脑海里仿佛有一道闪电划过,有如氢弹爆炸出现的闪光,于是他对自己、对世界的看法突然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他觉得自己不再是酒鬼,不再仅仅是个退伍兵,且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因此,就在这一瞬间,他意识到自己可以做个大学生。

接下来,菲尔宾和全班同学一道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有世界历史、文学、语言和哲学。菲尔宾觉得正走在一条神圣的道路上。

这并不意味着菲尔宾就此成了圣徒。他仍然常常徘徊于校园中,与人大声争吵有关政治或者宗教方面的问题,以及各种各样问题。

那些日子菲尔宾过得非常有意义。非常充实,因为他没有干过错事,至少这时他与人争吵时使用的武器是智慧而不再是拳头。菲尔宾成为校园里的星级人物。二年级时,他被推选为英语专业协会会长,校刊记者,还成了戏剧俱乐部主席。这样,1960年,他顺利地获得了学士学位。他的家人为他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于是,他心中藏着一个梦想离开了学校,他要当一名作家。

后来,菲尔宾果然成了一个专业作家,已经出版了6本书,并且婚姻美满,生活幸福。

从这个故事我们看到了菲尔宾的巨大变化,当然离不开汤普逊律师给予他的帮助,但更是由于知识吸引了菲尔宾,感染了菲尔宾,使得菲尔宾抛弃过去无知的放荡,而投入知识的海洋去吸吮它的营养,从而成为一位于人于己于社会都有益的作家。

十二、鼓足勇气向前走

假如你感觉不满,你环顾左右前后,就能看出许多可能发展的事物来。这些可能性起初似乎是一些模糊的臆想。所以,如果你想发展你的志向,就必须训练善用你的想像能力。

如果你有梦想,就算不能实现,也还是有其价值的,因为此种梦想可使你看到许多别人所未见过的机会。

处在孩童时代的人们充满了各种各样幼稚的梦想。钢铁大王卡耐基15岁的时候,便对他9岁的小弟弟汤姆谈论他的种种愿望和志向。他说等他们长大后,他要如何组织一个卡耐基兄弟公司,赚很多的钱,以便能够替父母买一辆马车。

他们天天玩着这种游戏,不知不觉中他们内心便保持着许多梦想。这种"假如"的游戏,总是催促他努力工作;等到机会真正来了的时候,他总是能将理想变为现实。

"你以为我做了司机便满足了吗?我的心愿是做铁路公司的总经理。"但是说这话的青年在当时还没有做到司机,他在铁路上做了两年事之后,还只是在一辆三等火车上做一个加煤炭的工人,月薪只有40元。他说上面的那句话,是因为一个铁路上的老手激起他说的。那个老手对他说:"你现在做了添加煤炭的工人,就以为自己很有钱了吗?但是我老实告诉你吧!你现在这个位置要再做4、5年后才会成为大约月薪100元的司机;如果你不被开除的话,就可以一生安然地做司机。"

听这活的青年便是弗里兰。他听说自己可以得到一个安稳的工作,并不乐观。他过去许下的诺言,后来真的做到了;他一步一步地努力,后来做到大都会电车公司的总经理,因为他不满足于一种安全稳定的工作。

创新来源于不安于现状。这样从一开始,便有一种梦想,接着是勇敢的努力,把现状和梦想中间的鸿沟连结起来。

伟大的人物并不是空想主义者。他们将来的志向是根植于确切现实的。他们是凭借着有目标的梦想使他们对现实产生不满,因不满而刺激他们努力地奋斗以求成功。

"我从楼梯的最低一级尽力朝上看。看看自己能够看到多高。"这是美国五大潮区上的运输大王考尔比在最初进入社会做事时所说的一句话。

他一无听有,而他的希望却是那样高远。他是根据什么来实现自己的希望的呢?他非常穷困,最初是从纽约一步一步走到克利夫兰,后来在湖滨南密执安铁路公司谋了一个书记的职位。

但是他工作了一些时候.便觉得这份工作除了循环地、机械地干之外,没有什么发展前途。

他觉得矮梯子并不一定就安稳,坐在一个矮梯子的顶上,更容易跌倒,不如爬一个看不见顶的梯子,一心只想朝上爬。

他辞了这份工作,另在赫约翰大使的手下谋得一个差事,赫约翰就是后来美国国务卿兼驻英国大使。考尔比的想像力已经看到,如果与前者在一起,不会有什么发展,与后者在一起,则会有很大的成就。

一个人有眼光才有进步,当然也必须时时改进。考尔比说:"我最初走到克利夫兰来,原只想做一个普通水手--这是一种儿童追求冒险和浪漫的思想。但结果我没有当水手,而每时每刻都与美国最完美的一个理想人物相接触(就是赫约翰大使)这也是我的好运气。他便成为我各方面的理想人物了。"

考尔比能够设想到假如他同一个小人物相处,绝不能有很大的发展。于是,他选定了赫约翰,相当于为自己树立了一个理想。

他知通自己将来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你并不觉得不满意,你便不会想改进你的现状,也就不会有一种光明前途的理想。但是,如果你有了理想便满足了,把理想当作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安慰,那就错了。理想的用处,就是因其能以现在的事实,衬托出其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