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小斯宾塞会没有目的地闲逛,这说明他没有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个时候的小斯宾塞是不快乐的。而我们就需要帮助他找到兴趣点,不要简单地给予,而应该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快乐,这不仅教会了孩子获得快乐的途径,更培养了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做事情要一心一意
道德教育最简单的要素是“爱”,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对人们积极的爱。这种儿童道德教育的基础,应在家庭中奠定。儿童对母亲的爱是从母亲对婴儿的热爱及其满足于身体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要素,则有待于学校教育。教师对儿童也应当具有父子般的爱,并把学校融化于大家庭之中。
——裴斯泰洛齐
如果一旦让孩子养成了专注的习惯,那么孩子的心智潜能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一方面,专注这是与孩子本身的好动、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相互矛盾的;另外一方面,专注又会经常出现在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上。但是我们总体来讲,专注还是与孩子的性格特点相矛盾的,这就需要我们通过一系列的诱导和重复,来让他们养成一种专注的习惯。
在我看来,孩子在求知以及其他的所有行为当中,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缺乏一种专注力,虽然,孩子们也可以这些方式获得一定的知识,但是如果孩子能够养成后稍微专注一点的习惯,那么就会更好。
在小斯宾塞还只有7岁的时候,我就开始注意培养他的专注习惯。我的计划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一些小实验来启发孩子理解到底什么才是专注,并且让孩子了解专注的作用;第二部分则是通过一些有趣的事情来培养孩子们的专注的习惯,并且要让他切实感受到专注的快乐。第三部分是把一般的专注延伸到求知上,之后在生活和学习当中不断进行重复。
有一天,我和小斯宾塞外出郊游,并且准备在郊外野炊。小斯宾塞当时一听说要野炊,别提有多么高兴了。我们来到了德文特河的上游,这个时候我们早已经是饥饿难耐了。于是我们就捡来了一些干草和枯树枝,之后在一块石头后面搭好灶台,准备开始生火做饭。
可是,我们找了半天却没有发现火柴,这可怎么办呢?此时的小斯宾塞已经变得不知所措了。而我则提出一个建议:要是能够利用太阳光点燃干草就好了。
小斯宾塞听完之后,赶紧把干草放到了太阳光下面,可是等了很长时间,干草仅仅只是被晒热了,想要点燃却不太可能。于是我又提议到:要是能够有办法把太阳光长时间地聚集在一个点,那么干草一定会燃烧起来的。
小斯宾塞听完之后也完全同意这样的提议,可是他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做。而就在这个时候,我从背包里面拿出了一面放大镜,我们先用石头固定住,之后再把干草放在聚焦的一个亮点上。
在刚开始的时候,干草可以说没有一点反应,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最后干草终于发出了“咙噬”的声音,并且还冒出了烟来,这一下让小斯宾塞兴奋得不得了,好像是发现了什么宝贝一样,就这样,我们最后好好地美餐了一顿。
后来,小斯宾塞非常好奇地问我:“小小的放大镜怎么能够把干草点燃呢?”
于是我告诉小斯宾塞:“点燃干草的并不是放大镜,而是太阳光,因为只有太阳光才具有热量,而放大镜的作用只是把光聚集在这一点上,并且长时间地照射,才把干草点燃的。”我还告诉小斯宾塞,“这个道理你可以把它普及到很多地方,比如,只要一个人能够长时间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件事情上,那么通常就会产生惊人的效果。又例如,你想要记住好朋友的生日,那么只需要集中注意力在头脑里面多想几遍就行了。”
就这样,对于小斯宾塞来说,这是他第一次模模糊糊地明白,到底什么是专注。
第二次,我带着小斯宾塞做了一件他感兴趣的事情,就是观察蚂蚁。我对小斯宾塞说:“在这个星期天,我们要把蚂蚁王国的情况彻底弄清楚,其他的事情一律不要做,即使有好朋友来找你玩,你也不要去玩。”小斯宾塞听完之后欣然答应。
于是,我准备了十张卡片和一本关于昆虫的书。而在每一张卡片上面都会有一个问题,按照这些问题,就可以把有关蚂蚁的所有资料查出来,并且还有要求小斯宾塞抄上去。
到了中午的时候,小斯宾塞的小伙伴来找他玩,他拒绝了,就这样,我们花费了将近一整天的时间,把所有关于蚂蚁的情况全都弄清楚了。
最后,我问小斯宾塞:“你觉得快乐吗?”小斯宾塞说,实在是太有趣了。
再到后来,我就经常让小斯宾塞练习一段时间只去做一件事情,例如,一本书还没有看完,就绝对不看第二本,除非小斯宾塞决定放弃;一幅画没有完成,就不去画第二幅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绝对不去做其他的事等等。
在经过很多次之后,小斯宾塞逐渐养成了专注的习惯,并且他总能够专注地去做一件事,而且还能够从这件事情当中找到快乐。经过一段时间,小斯宾塞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心浮气躁,心也开始平静下来。他只要决定去做一件事情,那么一开始就会全身心地投入。
这种习惯的养成让小斯宾塞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受益匪浅。但是,我需要提醒各位家长的是,我这并不是限制他对其他事物产生兴趣,只是鼓励他在一段时间只做一件事情,或者是对一个东西感兴趣,并且一定要把完全弄清楚。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好动力
教育不应当只从智力上着眼,必须力求使受教育者变得更加敏锐、文明,更加宽容仁慈。
——泰戈尔
如果知识不能够和运用相结合,那么就是僵死的,不仅不利于调动孩子的兴趣,也不利于知识的自我衍生。正是由于“运用”这一方法,才让兴趣与实用、知识与目的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也就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运用,至少会有三个必然的结果:一是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孩子们的兴趣和自信心;二是让已经有的知识可以重复,进而充分理解和掌握;三是通过这些知识再衍生出新的知识。这么一来,还有什么能够比这些更让我们这些父母高兴呢?
我是从下面几件事情开始培养小斯宾塞学会运用的。这么做不仅能够让小斯宾塞感到其乐无穷,并且也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
“写”曾经是小斯宾塞最不愿意做的事情,也是感到最困难的事情。他可以想,可以说,可是就是不愿意写。
小斯宾塞怕写,对写感到厌烦,一说起写就会让他愁眉苦脸,而他则是能拖则拖。然而,对于任何一个研究过教育的人都明白,写是思维的训练过程,写也是记忆的重复。那么针对小斯宾塞的情况,我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我就想到了运用。正好有一段时间,我的嗓子有一些沙哑,医生建议我少说话,不然的话也许会有失声的可能。就这样,我和小斯宾塞玩起了字条游戏。
所有的日常交流我们只能够通过写来实现,不然的话就达不到目的了。当时小斯宾塞只有6岁多,会写的单词和句子还是非常有限的。可是为了能够和我交流,他必须写。
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只写意思简单的句子,比如“今天吃什么?”,“该写衣服该了”等等。到了后来,我们的字条逐渐开始涉及到对一些事物的评价、看法。每次写的句子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而我看到他出现语法错误的时候,我会在字条上纠正一下。
等过了一个月之后,当我的嗓子完全恢复的时候,小斯宾塞的书面写作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去,而且还不需要我去要求他了,他就会主动写下许多东西写下来,而且这还逐渐成为了小斯宾塞的一种习惯。
我想,如果不是因为运用,那么就算花上半年的时间,他也不一定具有现在的书的能力。再到了后来,我们经常通信,而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他大学毕业。
为了能够培养小斯宾塞的阅读习惯,我提出了这样的一个建议。我们两个人每天为对方讲一段书。这件事情他感到非常的荣幸。因为这样一来,我们双方都可以用劳动来换取享受,不仅是公平的,而且是快乐的。没有比这种运用更可以让大家愉快的了。当然,他读错的地方我也会帮助他及时纠正,并且要求他做好记号,防止下次再错。
就这样,每天晚饭之后,或者是睡觉之前,我都会惬意地躺着,充分享受着这段美好时光。我们所阅读的内容不仅有报刊上面的文章,还有书籍上面的,特别是爱默生的一些随笔,这对于我们两个人来说都是美和智慧的享受。
这种阅读大大增强了小斯宾塞的理解能力,让他能够在快乐当中获取了知识。但是,我从来不会要求他读那些言之无物、低俗浅薄的书籍。
在很多时候,孩子们漫无目的地四处闲逛,就是因为没有什么事情让他们愿意去做。其实这个时候他们并不快乐。在有的时候,与一些年龄比自己小得多的孩子一起玩耍之后,心里总是感觉非常空虚的。只要我们能够引导他们去做更加有乐趣的事情,他一定是非常高兴的。
在小斯宾塞8岁的时候,我开始正式聘用他做我的资料员,每周一个便士。主要任务是帮助我收集报刊和学校的所有与教育有关的资料,包括新闻报道、学术文章等。
方法也非常的简单,他先把这些资料找出来,之后按照重要的程度进行排列。而这样的一个过程就要求他必须阅读。
在刚开始的时候,小斯宾塞只是搜集,之后,他逐渐会对一些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虽然有的时候非常幼稚,有的时候也是出人意料,可是不管怎么说,我都会表示鼓励,允许讨论是学习知识、认识真理的重要步骤。
而每周一便士则是归他自己所有,自己支配。每一次当他拿到薪水的时候,自豪和兴奋之情可谓是溢于言表。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确实帮助我做了一些必要的事,减少了我的工作量。
而且我发现,通过运用,小斯宾塞在知识积累和知识获取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品质、习惯方面也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这种运用其实在每个家庭和学校可以说都是能够办到的,所需要的仅仅只是一点点教育观念的改变。如果你在做生意,那么你可以让孩子帮助你收集一些商业资料。不管在刚开始的时候多么的幼稚,但是这绝对是一个有益的求知过程。
“运用知识”,已经成为了小斯宾塞的座右铭。即使后来在面对很多仅仅是理论和基础的学科,小斯宾塞依旧能够保持着“运用”的习惯,而这也让他习惯于研究与某一学科相关的现实状况和原因。
知识需要一点一点的积累
没有一种礼貌会在外表上叫人一眼就看出教养的不足,正确的教育在于使外表上的彬彬有礼和人的高尚的教养同时表现出来。
——歌德
当小斯宾塞还很小的时候,我便开始有意识去培养他积累知识的习惯。我认为,即使小斯宾塞将来脱离了学校与家庭的教育,但是他的这种习惯却依旧是有用的。
于是,我为他准备了很多可以用来长期保存的小笔记本,并且和他一起把这些笔记本装饰得非常漂亮。我告诉小斯宾塞一定要把学习到的东西一点一滴记上去,只有这样的日积月累,那么就会有取之不尽的“财富”。
在刚开始的时候,这样的一种诱导是不容易的,而我是从他的储钱罐开始的。
我为他买了一个储钱罐,我告诉他,如果把平时得到的零钱放进去,时间长了,那么就会是一笔数目可观的钱,那么到那个时候,你就可以去买自己想要的,比较贵重的东西了。
小斯宾塞听完之后,就开始兴致勃勃地进行存钱计划了。而这也给教育提供了很大的启发,一方面说明孩子是有积累的兴趣的,而另外一方面,当他们看到自己积累的东西都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
其实,存钱一直以来都是一件相对简单的事情,只要把得到的钱扔进储钱罐就可以了,而剩下的时候就是时常用手去摇一摇,每当听到钱币撞击的时候发出叮叮当当的美妙声音。如果把知识的积累也变得如此简单而有趣,那么教育简直是太容易了。
有一次,我对小斯宾塞说,如果仅仅只是把钱存起来好像还不够,你还必须知道这些钱是怎么来的,一共有多少,有没有丢失。最好你自己能够做一个记录,一定要把这笔钱的得来过程和数量都记录清楚,之后再每个月取出来对照一下,这样做的话会更加有趣。小斯宾塞想了想,觉得我说的非常有道理。
当有了记录的习惯之后,再把这样的一种习惯用在求知上,就很容易了。我开始选择的是让很多孩子都感兴趣的昆虫学。每了解一种昆虫,就会把已经知道的知识记录在自然笔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