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斯特娜夫人自然教育法
5866700000002

第2章 早教的依据——自然教育法(1)

早教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它能够开启孩子的天赋,让孩子与生俱来的特殊能力获得最大程度的运用,同时保证那些没有特殊天赋的孩子达到普通孩子的智力水平。想要做到这些,就要有合理的早教方案和早教原则,自然教育法为孩子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早教时间:孩子出生后就要进行早教

婴儿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

——巴浦洛夫

曾经有人说:对孩子的教育,要从他出生前三百年就开始。我们没法计算这个日子,也没法追溯回去,但是我们可以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对我们的孩子进行早教。

早教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孩子的天赋如果没有被及时地开发出来,就会慢慢地消失,就好像他们从来都没拥有过这种天赋一样。这是多么令人心痛啊。

对于维尼的教育,我进行的就比较早,在她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我就对她进行了一定的教育,因为我不希望维尼身上的某种天赋消失,如果那样的话,我就不是个称职的母亲。

在维尼出生之后我就一直在考虑这如何把她培养成材,我最担心的就是不能做个合格的母亲,因为生儿育女是父母的选择而非孩子的选择。孩子是我们生,我们养的,而且为了孩子我们也愿意花费心思。父母期望自己的孩子品德高尚、聪明,但是又不去关注孩子的行为举止,也不对孩子进行教育,甚至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卸到学校和孩子的身上,从来不考虑也没有意识到早教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埋怨自己的孩子没有天赋,是个蠢材,甚至对孩子进行言语上的讽刺。

为什么要进行早期教育

我们大脑发展的关键时期就是0~3岁,也就是婴幼儿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大脑发展对于一个人的智力、情感、运动、社会交往等方面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这一点上,通过孩子学习语言的能力我们就能够体会得到。我们在最初教孩子学习母语的时候,并没有涉及到什么语法、语句的问题,但是孩子仍旧会将母语学得好好的,其实语言的学习也是早教的一种表现形式,只不过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接受早期教育的儿童要比那些未受教育的儿童的智商高很多,维尼在1岁的时候就能用流利的英语和成人交谈;等到她六七岁的时候就掌握了很多国家的语言,可是如果这些外语安排到孩子年龄比较大的时候再进行学习就很难掌握了,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都惧怕外语了。由此可见,早教对于孩子的将来影响是很大的。

3岁前早教是最佳时期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在3岁以前不要让孩子看书也不要教他知识,用打骂的方式来管制不听话的孩子,这种做法是愚蠢、粗鲁的。

0~3岁是孩子运动、语言发展迅速的时期,这个时候需要用一些事情来填充他的小脑袋,父母应当抓住这个敏感期对孩子的潜能进行最大程度地开发。这个时候对于孩子语言能力、性格、品德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所以,父母要在这个阶段对孩子的性格、品德进行教育。不能因为外界的因素而对孩子置之不理或是将孩子交到保姆、老人手中,孩子应当在母亲的爱抚与鼓励下健康地成长。通过母亲适当地引导,孩子就会向着积极、乐观、博学多才的方向发展。

早教关系着孩子的未来,我们不能只依靠学校对孩子进行的幼儿教育,因为孩子在六七岁的时候大脑的各方面发育会缓慢下来,对知识的渴望就会减少,对新鲜事物的兴趣也会降低,这时候才开始进行早教就很难发现孩子的天赋了。

对孩子进行审美能力的早教

等到维尼出生之后,我就会用一些伟大的诗篇或艺术品拉里培养她对于美好事物的兴趣,比如,在维尼还处于摇篮期的时候,我就在她的育儿室里悬挂很多著名画家作品的复制品,选择的都是一些以美丽、圣洁、勇敢为主题的作品,从小就在她的心中形成了向善向美的信念。

这种方法是很管用的,在维尼5岁的时候,从一本画册中看到了一幅卡拉瓦乔关于“圣母”的画作后感到很厌恶,因为她觉得她看到的圣母就像一位没有教养的洗衣妇光着巨大的脚板躺在地上。虽然后来她的父亲向她解释说这是卡拉瓦乔的表现方式,但是维尼仍旧坚持自己的看法。等到她了解了卡拉瓦乔的传奇一生后,依然说:“哦,爸爸,他可以那么糟糕地表现圣母,我也可以表示我不喜欢,那不美丽。”维尼的审美判断力让她的父亲感到很震惊。而维尼的这些表现正是在幼年时期进行审美方面早教的结果,她引导着维尼在以后的生活中始终怀着追求美好事物的积极心态。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对于事物处于接受的阶段,你给他什么他就会接受什么,完全不懂得拒绝。所以要抓住这个机会给孩子一些美好的东西来影响他、熏陶他。如果你什么也不给他,那么他就会变得一无所有。所以从孩子出生开始对孩子进行早教。

早教重点:挖掘出孩子的天赋

只有幼儿才能具备魔术般的吸收能力。因此由出生到八岁的这段期间乃是最重要的时期,八岁之后便要走下坡,而对学习最具关键的时期是一岁到五岁。

——格林都曼

有人指责我将孩子的童年安排的太满了,但是我需要强调一下,我不是填鸭式教育的倡导者,我只是通过一些毫不费力的游戏引导、教育孩子罢了,孩子在乐在其中的同时也获得了知识。

孩子进入学校的年龄大概是6~7岁,前面我们也提到过,孩子大脑高速发展的时期在0~3岁,此时孩子没有受到学校教育,难道我们就放任不管,任孩子无所事事吗?这样话,很可能就会将孩子的天赋泯灭掉。我相信我们周围的大多数的学校中的老师都是很忙碌的,没有精力去将每一个孩子的变化、特点观察透彻,甚至不去观察他们。这样的话,即使孩子在这个时候还有天赋恐怕也被忽视掉了吧。所以要重视受教育前对孩子天赋的挖掘工作。

历史上很多伟大的人物得益于适当的早教,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天赋。当其他小朋友还拖着鼻涕哭闹的时候,3岁的孔子已经能和母亲的朋友谈论孝道;4岁的弥尔顿已经能够写下令人赞赏的拉丁诗文;5岁的小汉尼拔能够举起比自己还重的剑,并立下永不放弃对罗马复仇的誓言……

维尼出生的时候,我已经了解到以上人物的成长经历,不管她是否聪颖,我都决定对她进行科学的早教,将上帝赐予她的才能尽情地释放出来。

给孩子提供尝试多种领域的机会和条件

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将孩子定位在某个领域,要通过适当的早教方法去发现孩子对某个领域的兴趣以及所表现出的天赋、优越感。要了解自己孩子的智力特点,将自己的愿望忘掉,也不要因为孩子的一点点成就就骄傲自满、到处炫耀,这对于孩子天赋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有些父母从来都不重视对自己孩子天赋的挖掘工作,也不知道孩子对什么方面感兴趣,只是看别人家的孩子学什么就让自己的孩子也学什么,盲目地进行攀比,根本不将孩子的感受放在心上,孩子的天赋被耽误了不算,还会对你硬塞给他的知识、艺术感到厌恶,甚至会出现“恨”父母的情绪。

如果家长能给孩子多些尝试和选择的机会,从游戏和生活中观察孩子对某些领域所表现出的热情,那么就很容易发现孩子的潜质,如果让孩子选择这个领域,很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在某个领域表现得很突出,就会对这个领域表现出很强的自信,还会将这种自信延续到其它的领域,等到孩子接受学校教育的时候,就会在小朋友们面前表现得很自豪,对于学校所教授的知识也会很容易接受。

从维尼出生开始我就用各种自然工具和她一起进行游戏,维尼表现出了对音乐、语言、文字等各方面的潜质,很快就学会了各种语言;3岁时就学会了使用打字机;几个月就识别了音阶……上学后,维尼会拉小提琴、会弹钢琴、出版了自己创作的童谣、诗歌,而且在国际象棋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很多人都认为维尼是个天才,只有我知道,她只是个普通孩子,只是在她还是个婴儿的时候,我就给予她语言、音乐、艺术、数学等各方面的训练,从而找出她的闪光点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每个孩子都是带着天赋来到这个世界的,每个孩子既普通又特别,只是看你在孩子受教育前如何对他进行天赋的挖掘。

做父母的要细心观察和了解孩子

作为家长,要时刻关心自己的孩子,不能因为忙碌的工作而忽视孩子,总认为金钱就能让孩子幸福,孩子出生后就交给奶母养,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因为缺少母爱而闷闷不乐。而且,如果奶母的脾气秉性不是很好,很可能导致孩子形成不良的性格,对于他的品德、素质的培养也是很不利的。

忽视孩子的成长也就意味着忽视挖掘孩子天赋的机会。父母一定要花费时间来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的性格,有哪些特长、兴趣、爱好。不能只是一味地将自己的价值观灌输给孩子,让孩子形成自以为是的性格,千万不能因为你的不负责任而让孩子成为自己的翻版,毫无特点,也发挥不出自己的潜质,只知道跟在你后面走。

在为孩子提供接触多种领域的机会的同时,也观察并记录孩子的表现以及态度,尽可能将孩子表现积极的领域记录下来,以此来观察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在日常的生活和游戏当中,要排除外界干扰,观察孩子的表现,并做下记录,这个时候,孩子往往能将真实的自我表现出来,你也能更加容易地看出他在哪方面有天赋。

在维尼进入学校之前,我就会在家中和她进行各种游戏和各种艺术熏陶,通过这些来培养维尼对各方面知识的兴趣,事实证明维尼在入学后很多方面都表现得很出色,而且总是自信满满的,还会有很多新鲜的想法和创意。

在对孩子进行天赋的挖掘与培养的同时也要注意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孩子在某个领域获得了成就感就会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从而达到全面发展。

早教重要性:放弃早教就等于放弃神童

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天才,但大多数孩子在他生命的最初6年里,天资被磨灭了。

——布克梅尼斯特·富勒

孩子出生以后,父母要根据不同的成长阶段来对孩子进行最合适的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的智力,让自己的孩子变得非常优秀。

有关专家指出:“教育开始得越晚,孩子最终所能发挥出来的潜能就越少,这就是潜能递减规律。”从下面几点,也能够看出早教和恰当的早教方法的重要性。

要早些挖掘出孩子的天赋

很多孩子在婴儿期时,就表现出了某方面特有的潜质,如:对声音的敏感,能够跟着音乐进行有节奏的运动,或者是对周围事物表现得很好奇,能跟着父母做一些动作等。此时父母只是对孩子呵护有加,却往并没有将孩子表现出的天赋进一步开发,这样一来,孩子的潜能便会在父母的忽略之中渐渐退化,甚至泯灭。

其实,每个孩子在出生的时候都会拥有一定的天赋,但是为什么我们生活中的天才却很少呢?原因就在于父母的早期教育没有跟上导致这些天赋被埋没。在孩子很小时,如果父母能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开发不仅能使孩子本身具有的某种特质显现出来,还能够使那些普通的孩子成为未来的天才,然而,放弃早教,就会让这些异于常人的潜质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失得无影无踪。

适当的早教方法能够让孩子更早地感知世界

在小维尼很小的时候,我就采取各种方法训练她的观察能力、专注力、感官能力等,是她拥有发达的五官,五官是孩子认识世界最有效的武器,当五官达到健康的状态、反应达到一定的灵敏程度,婴儿就会变得非常聪明。

但是,我相信很多的父母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在孩子最需要这方面的锻炼时,他们却只是将孩子放在摇篮里吮吸手指,并没有给孩子在视觉、听觉方面感知世界的机会。结果,当孩子长大后需要通过视觉、听觉等方面来认知世界时,就会因为基础薄弱而变得苦难重重。

老卡尔的故事告诉我们早教的重要性

老卡尔·威特52岁的时候才得到孩子,但是孩子出生后才发现是个带有先天缺陷的婴儿。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宣称一定要将小卡尔培养成天才。当时很多人都觉得他的话没有意义,连他的妻子都对此质疑,并没有在意老卡尔的话,只是一味地抱怨上帝的不公。虽然阻力重重,但是老卡尔仍旧坚持着自己的想法,从小开始对小卡尔进行教育工作。在老卡尔的努力下,小卡尔终于和其他孩子一样聪明了。

事实证明,老卡尔取得了成功。充分表明早教对于孩子智商的挖掘的重要性。

用自己孩子的缺点来和其他孩子的优点进行比较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经常会有这样的家长,他们在看到别人的孩子很优秀时,就会对自己的孩子百般责难,并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那个孩子,他为什么那么聪明啊?”或“你怎么就不能像那个小姑娘一样听话呢?”可能你只是一时无奈说出的这些话,并没有想到这些话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哪些影响,但是我告诉你,这些不经意的评价已经伤害到了孩子的自尊心,甚至使他们的心灵出现扭曲的现象,让他们自卑或仇视他人。

在我看来,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错并不在孩子本身,恰恰相反,这个责任应当有父母来负。因为自己的孩子不及别人家的孩子聪明、乖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未能及时地进行早期教育,没有及早地发现孩子的天赋造成的。怎么能将责任归咎到孩子身上呢?

“神童”不进行早教也会变成普通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有人说道某个地方有神童降生,而这些所谓的“神童”可能确实具备其他婴儿所没有的能力,比如,出生不久就能叫“妈妈”,或是两三岁能够解答成年人的疑问,还有一些在少儿期算出难度相当大的数学难题或是快速背下拗口难记的世界经典等。

我们必须承认,这些孩子在某方面的敏锐性的确不是一般的孩子所能达到的,但是很遗憾,这些家长往往没能正确地意识到孩子的特殊才能,只是将这些才能当成炫耀的把柄而没能将它继续升华。就如某些“神童”,虽然出生的时候具有某种特殊的天赋,但是由于父母没能对这种天赋加以重视,没有让他接受更深刻的教育,只是每天带着他到处去炫耀,导致“神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变成了普通人。

如果父母重视早教,在一开始就注意到对孩子的潜能进行开发,就能够将有特殊天赋孩子培养成少有的天才,而将那些智力一般的孩子培养成与同龄孩子智力相当水平;相反,即使孩子具有某些特殊的天赋,家长却没有对其进行提升,让其继续发展,就会使孩子错过天赋开发的最佳时机,很可能变成庸才。

早教理念:以自然教育法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