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斯特娜夫人自然教育法
5866700000009

第9章 幼儿期的身体运动训练(2)

整理:培养孩子习惯的好方法

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

——培根

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来说是很重要,如果从小养成了好的习惯,具有好的规划能力,那么好习惯所带来的好处就会受益终生;如果养成了坏的习惯,是很难改掉的,而且一生都会被它所拖累。

通过“小伎俩”培养孩子整理东西的习惯

为了培养维尼的良好习惯,我和丈夫都非常有耐心。我明白,只要父母的行为习惯正确,有这坚定不移的信念,孩子就会有足够的信心去坚持下去,我通过讲童话的方式来引导和鼓励她,并告诉她,如果她今天表现得很好,仙女就会悄悄地在她枕边放上巧克力。如果她淘气,没有坚持好习惯,仙女就不会来看她。如果她乱放衣服、不叠衣服、乱丢玩具,那么第二天仙女就不会给她送来美丽的衣服和各种玩具,她就会没有衣服可换,没有玩具可玩。如果她将纸娃娃乱扔在地上,这些纸娃娃就会消失很多天,当维尼再想玩的时候就不会那么顺利。通过这些方法,都能够培养她养成整理东西的习惯。

培养孩子讲卫生的习惯

伍兹哈钦森医生说过,“我们和我们的牙齿年龄相当”,所以,一定要告诉孩子保持牙齿清洁的重要性。在维尼很小的时候,我就告诉她要每天刷牙,并且每天用适宜的温水给她洗澡,保持身体的洁净。渐渐地,她养成了这种习惯,如果一天不洗澡就会觉得很不舒服。

而有些孩子甚至好几天都不洗澡,也没有刷牙的习惯,这是非常不好的,对于孩子的健康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经常不刷牙会损害孩子的牙齿,等到牙垢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很难清理。这些习惯一旦形成是很难改掉的,小的时候可能不会觉得尴尬,但是等孩子稍大一些,如果整天邋里邋遢的就很难交到朋友,也会成为其他小朋友排斥的对象,对孩子心理的健康发育也是不利的。

给孩子布置任务

父母培养孩子的习惯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进行,并且要提出非常具体的要求。孩子有了目标之后就会知道该如何去做事情了,最好让你所提出的要求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让孩子能够很清楚地知道你要让他做什么。

首先,父母要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不能够任其懒惰。你可以给孩子规定明确的任务,比如,我通常会对维尼说:“可以将你的玩具收拾好吗?可以将你的书放回书架吗?”

我的邻居总和我抱怨他的孩子如何如何不听话,经常将玩具和书扔得到处都是。其实,这不能归咎到孩子的身上,孩子有这样的习惯,只能说是母亲没有为孩子定好规矩。其实,孩子乱扔东西的问题是每位母亲都会遇到的。但是,在我家,我会为维尼设置游戏区,并且要求她将玩具放在那里,不能放到卧室或是餐厅,有了这个规矩,她就必须将玩具整理好之后才能去做其他的事情。通过布置任务、定规矩的方式让维尼养成了非常好的不乱放玩具的习惯。

书籍的放置地点也是有明确规定的,只允许她将书籍放到书桌或书柜中,床头上也可以放一两本。有一次,她将一本书看了一半后放到玩具区,我就提醒她说那个绿色的“书本小精灵”离开朋友后会很伤心、很孤独的。从那以后她就不再乱放书本了,后来还主动为自己的书包上书皮,按她的说法就是为“书本小精灵”穿上漂亮的外套。

在培养好习惯的问题上要注意多做塑造、改造工作

在培养孩子的习惯的问题上还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多做塑造、改造工作。好的习惯的养成很容易,但是要改掉坏习惯可就难了。

有一天,维尼说要去一个小朋友家里玩,我欣然同意,但告诉她要在6点钟之前回家吃饭,她虽然答应我了,但是并没有在6点钟回家,我们的开饭时间推迟了20分钟。我接受了她的道歉,也没有指责她。饭后,我们看计划好要去看的戏剧演出,但是因为维尼的迟归我们没有按时到达。此时,维尼已经明白是她的错误扰乱了我们的整个计划和程序。

通过这件事,维尼明白了准时的重要性。从那以后,她无论在什么事情上都很准时,也会遵守约定。其实,哪怕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习惯的培养过程中,父母是不可忽视的榜样,父母在行事上要保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妥协、更改,或是没有原则地放弃。也不能因为个人的原因违背对孩子的承诺。

好的习惯能够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因为那些拥有好习惯的人在说话、做事的时候往往是很严谨的,会受到很多人的尊重和敬仰,这样的人在人群中是很容易凸显出来的。所以,父母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对于孩子的后天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自主:培养孩子独立、自强

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

——戴尔·卡耐基

自主能力应该是每个孩子都具有的,我们一定听说过某个大学生上学后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洗衣服都不会,这是多么荒唐可笑啊,他的父母应该感到可悲吧。这样的人即使有再大的学问也是没有用的,除了学习之外,每件事都不能够独立完成,对于生活中除了学习以外的事情也会感到惧怕,束手无策。

这种自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与孩子的父母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父母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对他进行自主能力的训练,也就不会有如今的结果。

让孩子自己去做事

维尼很小的时候我就教她自己去做事。让她自己去穿衣服、穿鞋子、洗脸、刷牙、去洗手间、吃饭、整理玩具,等等。我认为应当放手让孩子去做这些基本的事情,让她形成一种足够强大的自我意识,并不断地对她进行鼓励。维尼总是将自己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自己的游戏室也收拾得井井有条。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吃饭的时候弄了一身就想去喂他;看到孩子玩耍的时候弄得一团糟就想去收拾,这是非常不应该的,父母一定要控制自己想要帮助孩子的冲动,不能总是因为自己的“不放心”而过多地干预到孩子的行为上来,父母在孩子从事一些事情的时候忙来忙去只会让孩子丧失掉自己的能动力,等到他们稍微大一些的时候,面对很多事情都会束手无措。

孩子在小的时候,面对很多事情都会有表现的欲望,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往往想要自己做一些事情,能够让他们产生自豪感和愉悦感。如果他们从小就有机会去表现自己、照顾自己、帮助他人,那么长大之后就会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去承担自己的责任,也会乐于助人。

维尼很小的时候就有主动参与的意识。我浇花时,她就会提着小水桶来帮忙;我做家务时,她就会拿着抹布擦来擦去等,这就是孩子的参与欲望,也是孩子自己动手做事的能力和想法的表达。

但是在很多的家庭当中,这种表现往往会被忽视甚至被斥责,父母会担心孩子受伤或是弄坏东西,有时候只是觉得他们在捣乱,于是不断地阻止。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自尊心是会受到打击的,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做这些事,渐渐地,这种做事的主动性就会消失,甚至会丧失掉尝试的勇气和责任心。所以,在孩子表现出强烈的动手意愿之后,就放手让孩子们去做,动手能力一定要从小培养。

替孩子做事会打击他的积极性

替孩子做事会让孩子丧失自我实践的机会,导致他丧失信心和勇气,也会没有安全感。因为安全感就是建立在自己有能力去面对挫折、应对问题的基础上,父母将所有的问题都代孩子解决就会剥夺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权利,而这,正是孩子最珍贵的东西。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独立、自强是很必要的,一定要培养孩子承担责任形成自主意识的能力。如果他们在不断的尝试中总有父母的帮助就会形成一种错误的思想,认为什么事情父母都可以帮自己解决,自己根本不用去费心思,那么,很小的障碍就可能阻断他们前进的道路。

相反,如果父母跟他们保持亲密,不断地给予鼓励,在他们想要自己玩、自己做事的时候能够给他们自我控制的权利。那么这个孩子的安全感就会比较稳固地建立起来。

在维尼六七岁的时候,就能够与别人很好地相处,并且乐于助人,在小伙伴面前非常受欢迎。有很多人问我维尼在家中受过什么样的锻炼。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训练方法,我只知道一点,就是我会经常鼓励维尼自己做事,只要是她能自己完成的事情我就会让她自己做。避免她养成不负责任和依赖别人的习惯。我经常告诉女儿,能够摆脱外界帮助,不依赖外界的人,才能成为独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