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外国文学评介丛书—爱伦堡
5875500000013

第13章 主要代表作品(7)

那是在七月战斗激烈的日子里。拉雅所属的师团撤离了基辅。拉雅已经成了一个优秀的狙击手。她先后打死了五十三个敌人。这一天她对自己说:我今天一定要达到五十四……

德国人又开始用重炮轰击。拉雅奉命去见上校。当她和通讯员穿过一片森林的时候,一颗炮弹打来,拉雅倒下了。拉雅被埋葬之后,她的步枪被庄严地赠给库兹尼索夫。他用坚定的声音说道:

“我发誓,一定要狠狠打击敌人……”

他的声音嘶哑了。他眨眨眼睛,像是自言自语地轻声说道:

“她经受了巨大的痛苦。他们杀了她的小女儿。我永远不能忘记……”他高高举起那步枪,然后温柔地吻了吻它。

奥斯普接到了拉雅的团长的一封信,通知他她已经阵亡。信中夹着拉雅的照片,背面写着:“对于你我是始终如一的——基辅的拉雅。”那一天晚上将军告诉他:“我们就要被调到白俄罗斯第三战线。现在我们要把他们打到永远爬不起来……”

德寇逼近莫斯科城郊时,莫斯科人镇定自若:门窗上的玻璃震碎了,第二天就有人来装上,而战前却要等一两个星期;街道上有了弹坑,马上有人出来填平。希特勒没有料到十月革命节那天,莫斯科红场上照样庆祝,斯大林站在检阅台上,人们向他欢呼。德国法西斯感叹地说:“我们愈前进就变得愈困难,在法国刚刚相反。”

弗拉柯夫参军后在工兵卫队任少校,参加了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他几次负伤,多次立功,受到军部的嘉奖。每当他想起彼得里亚科夫少将授予他奖章的情景,他的心头总是充满了欢乐。他十分崇敬这位传奇式的将军。他曾两次渡过伏尔加河去见少将。他朦朦胧胧地回忆起上次的情形:在十月夜间,冰天雪地,沉没的货船,死伤的战友,防守的工事……这一切真是过去了吗?……似乎不很分明……就在前天他们还怀疑能否再守一天;德国坦克爬来爬去。但是现在德国人掘壕深居,躲起来了。斯大林格勒大战告捷,德军元气大伤,战线转移到遥远的西部……他记起了少将那充满信心的话语:

“我们必须重新建设。这原是多么好的一座城市啊!你的专业是什么,少校同志?”

“造桥。”

“你将有很多工作……我想这里一座桥也不剩了。我在尼曼开始作战。我见过许多桥!我们建筑,建筑,然后……呃,你了解德国人的心理吗?我不理解。昨天他们送来一个俘虏——一个少校,书读得很好,但是谈起话来就像一个野人。他们有多么好的大学和图书馆呀!可他们到这里来毁坏各样东西,现在又躲在壕沟里啃马骨头。他们简直成了穴居人!……”

伐西林柯在战前做过教师,他说:

“这是教育问题,将军同志……”

“你说得对。我们军人只学习作战。而我们的任务是限定了的:要训练好兵必须先有好人,但是我们不能制造人,人是在幼年就造成了的……战争初期我们打得不好,这不是秘密……我们能支持过来,那是因为士兵们素质好……我现在谈的正是一个最困难的问题:人心……”

弗拉柯夫在回部队的路上久久地回想着将军的话语。这使他惊讶——一个军人,还谈论战后建设。

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之后,弗拉柯夫随部队经过保加利亚,来到南斯拉夫。德国人仍在顽强抵抗。战斗正在各处进行中。比尔斯基将军对弗拉柯夫说:“河对岸的德国人大约有三十门自动炮,但是今天夜里我们的坦克必须冲过去。”弗拉柯夫立即命令他的工兵们建造一座载重六十吨的浮桥。敌人击毁了链锁,拖船被水冲走。弗拉柯夫冲过去拉住绳子,喊道:

“系牢在那树上!”

工兵们发狂似地工作。德国人仍在轰击。浮桥终于在凌晨两点钟建成了。部队冲进了城里。有几个南斯拉夫炮兵来报告,说德军残余正在爬出他们的洞穴,举起双手。街道上热闹起来,人们欢呼庆祝。弗拉柯夫由南斯拉夫一个名叫米尔科的游击队员陪伴着走在一条街上。他们后面追随着一大群快活的孩子,正在叫着:“莫斯科!贝尔格莱德!”突然,一阵枪声。弗拉柯夫立即猜到这是从附近一个地下室里打出来的。米尔科站住,好像僵硬了似的。弗拉柯夫抓起挂在米尔科腰带上的手榴弹,用牙齿拔掉保险塞,把手榴弹抛进那地下室,同时他也跌倒在地上。一切歌唱和欢笑都停止了。全城居民,甚至连远郊的农民也赶来送葬。南斯拉夫一位上校在悼词中说:“这位苏维埃军官是为救活我们的妻室儿女而死的。”弗拉柯夫被埋葬在市内广场里的一棵老枫树下。他的墓上盖满了秋天最后的花枝——天竺牡丹和金莲花。

一九四五年五月八日,德军全面投降的消息传来,莫斯科彻夜庆祝。弗拉柯夫的妻子瓦丽雅搀扶着弗拉柯夫那多病的母亲,伐西亚的妻子娜塔沙抱着小伐西卡,他们含着热泪,挤进欢腾的人民海洋。当晚,弗拉柯夫的弟弟伐西亚在暴风雨之后,也从柏林返回阔别四年的莫斯科,在礼炮声中同亲人胜利重逢。

《暴风雨》这部卷帙浩繁的长篇巨著描写了众多的人的命运和社会的重大事件。但整部作品都紧紧围绕着这样一个中心:两个世界的命运和人类幸福的问题。

小说一开始就通过弗拉柯夫的观察和感受,写出了以巴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世界的腐朽和没落。作家颇具匠心地描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当母亲听说弗拉柯夫要到巴黎去的时候,她叮嘱他一定要到她年轻时常常去的蒙台梭里公园,看看那只长椅。弗拉柯夫心里觉得好笑,因为那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了。可是,当他来到巴黎以后,他的所见所闻却使他惊愕了:这里一切照旧。人们甚至对即将来临的战争毫无准备。这一细节深刻地揭示出:资本主义世界是停滞的,消极的。后来的事实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细节所揭示的真理。它在侵略者面前显得那么软弱无力,最后只能屈膝投降。

而以莫斯科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世界(其中包括法国人民、德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则是积极的,前进的,不可战胜的。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希特勒背信弃义,向苏联发动了侵略战争。苏联人民为了保卫社会主义祖国,在苏联共产党领导下,不分男女老少,同人类最凶恶的敌人进行了英勇的决战。德军逼近莫斯科城郊时,莫斯科人镇定自若。基辅被占领以后,大批共青团员们神出鬼没地散发传单,到处袭击敌人。一九四二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是希特勒德国灭亡的决定点。由此苏联红军从退却转为反攻,到一九四五年打垮了法西斯德国、日本,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整部作品正是围绕着两个世界的命运这一中心,展示了不同人物的生活和命运。与《巴黎的陷落》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这部小说中没有一个历史人物。爱伦堡笔下的人物大都是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人。这些人物有缺点,有弱点,有着普通人的最平凡的思想和经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感到这些人物是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

弗拉柯夫的形象是作家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成功的一个。他是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那些严峻的日子里成长起来的。他是优秀的共青团145 145员,在大学时参加过集体化运动。他经历过急风暴雨的考验,对社会主义祖国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当德国法西斯把战火烧到苏联国土的时候,他像千千万万苏联人一样,挺身而出,参加了反法西斯斗争。在战场上,他英勇作战,多次负伤,成了一名优秀的指挥员。最后,在南斯拉夫,他为了保护街道上众多居民的安全,壮烈牺牲。他这种国际主义精神,受到了南斯拉夫人民的称赞。

弗拉柯夫是一个平平常常的苏维埃人。他的思想,他的感情,他的经历,反映了整个一代苏维埃人在卫国战争期间的思想、感情和经历。因此,弗拉柯夫这一形象是真正的苏维埃人的艺术概括,具有典型意义。

巴黎姑娘美达本是另一个世界的人。她出身于一个爱好艺术的资产阶级家庭。她热爱绘画,喜欢幻想,整日里过着无忧无虑、舒服自在的生活。这种环境促成了她那种热情、温柔、天真烂漫的性格特征。在她没认识弗拉柯夫之前,她一直生活在她那种悠然自得的艺术情趣之中,什么人间的不平、贫富的差异、美与恶的斗争等等,这些阶级社会中的常见现象,在她是全然不知的。她只知道美和艺术,她一直沉浸在绘画里面。因此,当弗拉柯夫谈起两个世界的时候,她感到不可理解;当弗拉柯夫谈起即将来临的战争的时候,她表示将信将疑。

弗拉柯夫的到来,使美达开始重新认识世界,认识生活。她在思想上出现了波澜,出现了矛盾。严酷的现实迫使她重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弗拉柯夫关于苏联这个国家的介绍,使美达的眼界开阔了,她知道,在她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完全新型的世界—一社会主义的世界;她了解到,在她所活动的圈子之外,还有另一类型的人—一共产党人。无疑,弗拉柯夫对美达后来走上革命道路起了重大影响。

在正面人物形象中,法国著名人类学家仲马教授的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仲马教授是一位正直的法国学者。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他坚定地站在法国人民一边,以他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同侵略者和卖国贼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不但全力支持自己的独生女儿玛丽参加地下斗争,而且,当他因爱国言行被抓进德国集中营时,他不顾年迈体弱,同各国的反法西斯战士并肩战斗。人们尊敬地把他比喻成“生长在法兰西的一株古老的峥嵘的乔木”。德国投降后,仲马回到了祖国。饱经忧患的仲马,这时看到了人类真正的理想是共产主义,他要求加入法国共产党。

其他正面人物,如奥斯普、拉雅、安娜、列戎等形象,虽然着笔不多,但都写得生动鲜明,读来使人感到亲切。

贝蒂、尼维尔则是另一个世界的代表人物。

贝蒂是法国可数的几个大资本家之一。他本是一家破旧的小厂的厂主,靠了他投机取巧和冒险的本领,积下了万贯家财,在法国企业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都说他“诡诈狡猾”。他对美达的感情,说到底也只是一种强烈的占有欲。因此,当美达和他分居以后,他气急败坏,当着朗西安的面,大骂美达是一个“娼妇”。作家通过贝蒂和美达的婚姻关系的描写,正是要揭示贝蒂这个伪君子在家庭生活中也是一个卑鄙无耻的小人。

在家庭如此,在社会上更是一个卖国求荣的败类。巴黎沦陷以后,他立即卖身投靠法西斯,为德国人制造屠杀法国人民和欧洲人民的军用武器。为了讨好主子向敌人告密。最后,他终于受到了人民的惩罚。这是一个卖国贼的可耻下场。

尼维尔是一个颓废派诗人。战前,他宣扬什么“纯诗歌”,而实际上,他的诗所描写的都是一些充满色情的东西。德国人打进巴黎,他摇身一变,成了法、德文化的“保护神”,暗地里,他却成了德国警察局的密探。到最后,他干脆赤膊上阵,在报纸上公开替法西斯的侵略行动辩护,并恶毒咒骂共产主义。尼维尔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法西斯文化走卒的形象。

至于朗西安这个人物,他属于第三种人。在国难当头之际,他不闻不问,逃避斗争,他一心惦记的仍是他的产业和钱财。事实证明,这种第三条路线是行不通的。朗西安的结局很悲惨:妻子在逃难中病死,儿子在空战中阵亡,女儿美达背叛了他的家庭,走上了革命道路。

《暴风雨》这部巨著洋洋近百万言,描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欧洲社会生活。为此,作家采用了两条线索交错发展的艺术结构。一条线索是沦陷前后的巴黎,另一条线索是卫国战争前后的莫斯科。作家就是运用这样两条线索,展示了两个世界的斗争。两条线索的交错发展,造成了小说情节的迅速变化,而这种变化恰恰适应了作品关于那种战争急剧发展的节奏的描写。

小说在艺术上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作家运用了大量的内心独白。显然,作家给自己提出的任务不是直接描写战争场面和重大事件,他的注意力是集中在揭示各种人物在战争前后的心理和表现,从而展现出人物的命运。但是,作家不是孤立地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他总是把人物的行动、周围的环境和内心独白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读起来使人毫不感到枯燥乏味。

这部作品人物众多,许多人物出场和退场一闪而过,因此没有深入展开人物的活动和思想,使人感到浅尝辄止,这恐怕是这部小说的主要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