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外国文学评介丛书—爱伦堡
5875500000014

第14章 文艺思想和艺术风格

一 文艺思想

爱伦堡的文艺思想集中反映在他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所发表的一系列文学论文里(当然,在他的作品和回忆录中也有反映)。这些论文是当时苏联文学界大论争中的主要焦点之一。他的文艺观和社会观代表当时苏联的一种社会思潮,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爱伦堡的这些论文,是全面了解和研究一九五三——一九六四年间苏联文学的错综复杂的现象所不可忽视的材料。

爱伦堡的文艺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学的任务是写人

爱伦堡认为,文学的社会职能在于丰富人和社会的精神生活。书籍会改变人,会改变生活。因此,作家写的是人,而且是为人写的。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惟有在一个领域内作家比政治家、工程师、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或者农艺师更精通,这就是人的心灵的秘密——感情的领域。在爱伦堡看来,一些描写重大事件的作品,之所以没有给读者留下应有的印象,其原因就在于作家“没有把完成伟大事业的人表现出来”。读者希望作家对人的感情世界比他有更深刻的研究,希望作家有一双可与X光相媲美的眼睛。读者翻开一本小说的时候,希望能更深刻地认识他的同志、同时代人、朋友、敌人;他希望更充分地和更精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生活。

爱伦堡举了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现代的女青年读了小说,也会为安娜·卡列尼娜所受的苦难洒下同情的泪水。她懂得了一个深情的女子的薄命和母性的力量。这古旧的故事帮助青年妇女窥见了自己内心深处的隐秘。列宁之所以阅读托尔斯泰的作品,并不仅是为了暴露托尔斯泰哲学的破产,这位伟大的作家帮助他更充分地认识了人的内心世界。

爱伦堡在《谈作家的工作》一文中说:“人物的诞生——这是作家工作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一环。这是复杂的过程,对待它,决不能像对待机械的生产一样。”

那么,怎么样写好人物呢?

爱伦堡指出:作家必须“找到打开他的所有人物心灵的钥匙”。为此,作家应该具有对于人的敏锐的洞察力,要像著名的荷兰画家伦勃朗那样,“不仅看到了他的模特儿的头发的颜色、皮肤、面部线条、衣裳,而且窥见了他们的灵魂。”作家“要能看出决定人的行为的精神状态,要能看出周围人所注意不到、常常连人物自己也意识不到的东西。这样小说家就可以创造人物性格,以活的人去充满小说的空间”。

爱伦堡反对人物塑造上的公式化倾向。他认为,“对人物用一种公式来表现,抛弃可能‘抑低’人物身分的一切而只说他如何奋发有为,如何取得了辉煌的劳动成绩,这样做,人物就不会真实”。为了防止这种公式化,他认为作家应该努力挖掘人物的心灵的奥秘,克服以主观的良好愿望代替塑造真实的人物形象的不良作风。

(二)文学的倾向性

爱伦堡认为,苏联文学是有鲜明的倾向性的。倾向性,就是“对某种事物的爱好”。一个作家,和所有的人一样,也有爱憎,这是十分自然的事。至于说,他和他的同时代人有所区别,那决不是他的感觉麻木而是他的感觉敏锐。作家可能倾向于正义、理性、友爱;他可能倾向于社会不平等、黑暗、民族歧视,而把真正的感情寄托在贵族化的精神上,寄托在宗教信仰上,寄托在爱国主义上。作家必然要在作品中反映他的倾向性。

爱伦堡认为,“艺术家要是只知道孤芳自赏,他就不会再为人类的伟大珍品而奋斗。使得我们的某些艺术作品水平降低的,并不是倾向性,而是内心冷淡,缺乏真正的灵感,轻视人的感情和忽略艺术的法则”。

(三)文学与生活的关系

爱伦堡认为,真正的文学总是和社会生活联系着的。“社会环境决定着作家的思想、感情、生活和工作;脱离了环境,脱离了社会,作家在创作上就凋萎和毁灭”。有人说现代派作家不必熟悉生活就可以写作,爱伦堡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举了法国著名“意识流”作家普鲁斯特的例子。普鲁斯特是在一间不透声音的软木墙壁的房间里写他的书的。唯美派常常说这很理想。但他们忘掉了,普鲁斯特把自己关在软木房间里之前,先曾和人们在一起生活过,好好地研究过法国的上流社会。即使现代派作家在作品中通篇描写梦境,那也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不过已经歪曲或扭曲罢了。

爱伦堡又谈到托尔斯泰写作《战争与和平》的情况。他说,《战争与和平》是历史小说,托尔斯泰所描写的是在他诞生以前发生的事情,这些事情他是在档案库里研究过的。但是即使关于很久以前的战役的资料可以找到,关于兵士和军官的心情的资料却是没有的。托尔斯泰是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的参加者。当然,克里米亚战争不像一八一二年的卫国战争,作家不能机械地把自己的心情和观察硬套到小说中去,不过参加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这件事帮助托尔斯泰了解了战争与和平的人物。而从来没有参加过战争的人却很难了解:参战者的情绪怎样,他们怎样克服恐怖,怎样在不断感到死亡逼近的情况之下过日子,怎样增进友谊,人们怎样变得更加粗暴同时更加敏感。可见,写历史小说没有生活积累和类似体验也是不成的。

爱伦堡为了证实生活对于作家的重要,他谈了一些青年作家的情形:有些青年作家在出版了第一本出色而有才能的书之后,他们的才华就早衰,有时候就不再出第二本书,有时候出了第二本第三本书,但是都使读者失望。这样的悲剧常常是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的。一个积极参加生活的青年、工程师或者地质学家、工人或者大学生,体验过一些生活,看到过一些东西;由于他有才能,他把自己的经验运用到书里去,就一举成名。成为职业作家之后,他放弃了他以前所过的生活。不仅生活的观察的来源,而且体验生活的来源都断绝了。第二本和第三本书之所以失败,就因为它不是以经验为基础,而是依靠了推测、文学上的影响、现成的公式写出来的。文学史上那些大师能够写出那么多优秀的作品,原因在于他们都走过了一段曲折而复杂的生活道路。萨尔蒂科夫——谢德林曾在官场中漂泊,陀思妥耶夫斯基多年在西伯利亚服苦役,柯罗连科曾被流放,高尔基来自生活底层的“大学”……这些作家都是带着丰富的生活素材进入文学领域的,这些素材足够他们写几十本书。因此,一个作家无论有多么大的才华,离开生活这棵常青之树,他决不会成功的。

二 艺术风格

爱伦堡是一位独具特色的作家。他曾在欧洲担任驻外记者长达二十年之久。长期的记者生涯使他具有广泛的阅历、深厚的艺术修养、渊博的文化历史知识和敏锐的艺术洞察力。他不仅从俄罗斯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那里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而且受到欧洲文艺的熏陶。这就形成了他那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既体现在他那独特的题材处理、主题发掘和形象塑造上,也反映在他那独特的情节处理、文学语言以及艺术技巧上。这里,我们仅就他的艺术风格中的主要特征介绍如下。

(一)变化迅速的故事情节

叙事性的文学作品的情节处理,是显示作家风格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爱伦堡的几部长篇小说的风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他情节处理的大起大落、大开大合为标记的。比如《暴风雨》。这部小说是从暴风雨笼罩下的巴黎写起的。作家通过苏联工程师弗拉柯夫在巴黎的活动和感受,揭示了巴黎沦陷的内在因素:法国当局的软弱腐败和法国人民在精神上的毫无准备。小说描写这一时期法国和苏联的生活的情节进展是舒缓的、平和的。希特勒旋即入侵法国,以贝当为首的法国政府上台,巴黎陷落。情节从这时开始,急转直下,向纵深发展。接着,作家站在历史的高度,纵观整个欧洲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情节发展急速变化,一会儿,小说展现的是苏联人民在战前的积极准备;一会儿,小说又描绘法国政府的叛卖活动,法国人民的抵抗运动;一会儿,作家的目光又注视到德国希特勒统治下的欧洲人民……整个小说虽然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宏伟场面,但作家通过许多人物在战争期间的感受和活动,真实地再现了战争期间欧洲的社会生活。在展示民主力量同法西斯的斗争中,小说情节忽开忽合,忽起忽落,忽张忽弛,大波大澜。这样的情节处理有利于表现那个暴风雨多变的时代特征。

情节处理是构成作品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爱伦堡为了表现重大历史题材而形成的这种独特的情节处理方法,显示了一个作家在艺术上的成熟。

(二)大量运用的内心独白

文学反映生活的独特形式是艺术形象。在形象塑造方面,每个作家都有自己习惯的描写手法。爱伦堡善于运用大量的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的鲜明个性,反映各种社会因素对人物内心世界的不同影响和渗透。

所谓“内心独白”,就是让人物自己去表达自己的内心活动。这种方法能让人物的意识自然流露。西方作家常用的“内心独白”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内心独白,另一种是间接内心独白。爱伦堡在创作中常常是把这两种方式并用的。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爱伦堡在运用内心独白塑造人物形象时,比较喜欢选择富有时代色彩和政治意义的事件,笔酣墨饱地从正面、从高处加以铺陈渲染,有时还加入火辣辣的议论,力求把人物和事件写活说透,打动人心。这种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通过内心独白描写事件和表现人物的方法,既节省了作品的篇幅,又增加了作品章节的生活容量。

(三)充满哲理的议论插话

爱伦堡是一位政论家。这种政论家的风格也往往体现在他的小说创作中。苏联著名作家费定曾说过,爱伦堡是“一个哲学性格的作家。写一部小说而不加上推论和结论,也许会使他觉得乏味”的。

请看《十三枝烟斗》里的两段议论:

他的这个玩具不断在提醒我必须学会无情地去憎恨。每当我的嘴唇碰到这枝烟斗的时候,我总是要祷告,希望自己将来能够做到以下一点:当我一旦看见白旗时,绝不像可怜的路易·卢那样把枪放下,而且为了保卫幸福的生活,只要还有三个英勇无畏的工人和一个吹肥皂泡的小娃娃仍然在上面坚持斗争,就绝不放弃文森炮台。

——《第二枝烟斗》

发生了战争。也许有人会选用“伟大”或“渺小”之类的字眼来形容这场战争,使之有别于过去发生过或今后将发生的战争。然而,对于生活在那个年月的人们来说,战争只不过是战争而已,无异于一场鼠疫,一场天灾。

——《第四枝烟斗》

第一段议论写在小说结尾。它通过路易·卢和他儿子的死,得出结论说:决不能听信敌人的谎言,对付敌人只有一个办法——坚持斗争。这样一段议论一下子便把这篇小说的主题推到最高度。

第二段议论写于小说的开篇。它向读者预示,下面描写的这场搏斗的惨剧是帝国主义战争造成的。这样,议论就起了点题的作用。

议论插话是文学的多样化的表现手段之一。爱伦堡恰当而巧妙地在作品中运用议论,常常给人以深刻的哲理的启迪,加强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四)言简意赅的景物描写

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景色,虽是取之于自然,但它却是作家加工过的自然,是实实在在的“第二自然”,它的最基本特点是“人化的自然”。爱伦堡是深知此中奥秘的,因此,他常常借用自然景物的描绘来加深主题、强化人物形象。

爱伦堡描写自然景物的特点是:简洁、凝炼、寓意深远。这在《解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我们以小说第一部为例。

请看第六章结尾的景物描写:

街上月色分明,天气非常冷,仿佛呼出的气也会立刻结成冰,空中的鸟儿也会在翱翔中冻僵,像石头一样掉下来。索科洛夫斯基顺着寂静无人的、被无用的灯光照亮的街道往回走,浸沉在深深的伤感之中。

这是在索科洛夫斯基回忆他一生的不幸遭遇之后,插入本章末尾的。它向读者暗示:他生活在这样一个“严冬”的环境中。

再看第十六章结尾:

窗外是一片激动人心的情景。寒冬终于站不住脚了。马路上的积雪已开始融化,到处在流水。

一切都立刻充满了生机,像在哄然萌动。

真可笑,薇拉马上就要回来,可我还没有考虑好该对她说些什么。我什么也不说。或者就说:“薇拉,你看,到解冻时节了。”

这段描写是在官僚主义者茹拉甫辽夫倒台之后,它把索科洛夫斯基得到平反,眼望着“寒冬”过去,“春天”来临的那种欢欣雀跃的心情形象地表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