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外国文学评介丛书-罗曼·罗兰
5878500000005

第5章 作家的生平(5)

伟大的十月革命十周年之际,苏联驻巴黎大使馆转达了苏联对外文协邀请罗曼·罗兰去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十周年纪念大典的信,由于罗兰当时健康状况不佳未赴苏联,但他发表了纪念十月革命的文章。

罗曼·罗兰同情和赞助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态度,苏联是肯定的,欢迎的,但对他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也注意了进行帮助教育和抵制。一九二九年五月,苏联逮捕了妄图颠覆苏维埃政权的意大利的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弗朗采斯戈·盖希。盖希的一位法国朋友写信给罗曼·罗兰要求营救盖希。罗兰写信给高尔基要高尔基出面进行营救,高尔基认为不妥,未予理睬,为此两人的通信联系中断了一个时期。最后还是罗曼·罗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接受了高尔基的正确观点。一九三○年十二月,高尔基在《真理报》上发表了一篇《致人道主义者们》的文章,批评了罗曼·罗兰等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的错误。

一九三一年四月,罗曼·罗兰写了《向过去告别》。这篇文章是罗曼·罗兰思想转变的明显标志,他批判了自己曾经有过的悲观思想,他宣布从此以后同这种思想决裂。这篇文章还给自己指出了光辉灿烂的前景。

罗曼·罗兰始终是热爱苏联、拥护苏联的。他把苏联叫作“劳动共和国”,把社会主义苏联看作人类光辉的雏形。苏联人民对罗曼·罗兰也是热爱的,他们把罗曼·罗兰叫做“我们的罗曼·罗兰”。有的年轻夫妇给孩子取名克利斯朵夫。一九三二年四月,罗曼·罗兰写给苏联朋友的一封信中说:“如果在苏联,人们把我说成是你们的罗曼·罗兰,我呢,我也在这儿说:我的苏联。”可见罗曼·罗兰对苏联的感情是十分深厚的。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苏联作家协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以主席高尔基的名义给罗曼·罗兰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致敬信。罗曼·罗兰感动地回复说:“我觉得对于你们和苏联的劳动大众同志们,比对西方的我的同行们更为亲近,虽然我对法国的大地和人民始终怀着热爱与深情,可是你们苏联是当今世界上向未来进军的先锋队,我要求,在你们的行列中有我的位置。”

一九三五年六月二十三日罗曼·罗兰应高尔基的邀请,偕同夫人玛利亚访问苏联。受到了极其隆重而热烈的欢迎。

六月二十六日罗曼·罗兰写给妹妹的信是这样描述的:“人们这样接待我,是和我的身份完全不相称的。有时候使我感到有点儿吃不消,然而也是十分动人的。昨晚,在大剧院里,他们指定给我的座位是以前沙皇专用的宽大包厢。这个包厢平常是给外交使团使用的。这次让外交使团坐到别处去了。人们没完没了地向我欢呼,不论在剧院外边,或在剧院里面,在剧院的入口处,接着在第三场中间休息的片刻,在剧院的外边,台阶上下,广场上,一群热情的男人和妇女,向我欢呼。谁还能说莫斯科的群众是军队编制的!因为他们热情洋溢的表现和上级的指示可以说恰好相反,指示是要让我安静。群众的热情使我十分感动。在纷乱中,我努力和几个人握手。但是,我得有十万只手才够用。你可以想象,你的年老的哥哥,站在大包厢中,高举双臂,拙笨地,向左边,向右边,挥手致意。但是他没有太慌张,他像看戏一样,注视周围的一切和他自己。”

罗曼·罗兰在莫斯科访问期间,每日每夜地写日记和书信,真实地记下了他访苏的见闻和观感。

在高尔基家里做客

罗曼·罗兰在苏联访问了二十多天,大部分时间都在马克辛·高尔基的家里做客。

在离莫斯科市大约五十公里的地方,在莫斯科河畔茵茵草地上矗立着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别墅,这就是高尔基的家,是苏维埃政府让高尔基工作、生活和静养身体的地方。高尔基的家里整天人来客往,络绎不绝。开饭的长桌上座无虚席,罗曼·罗兰和高尔基坐在显要的位置上,长桌的中央坐了一些儿童,他们由保姆兼教师的女同志带领着,长桌的一端坐着出出进进的家里人,另一端经常坐的是各式各样的来访者。高尔基比罗曼·罗兰大两岁,当时的健康情况不太好,有一个女管理员兼护士的同志看护他。来高尔基家里做客的人很多,有中央领导人,也有普通的工人、农民,还有学者、艺术家。有一次,罗曼·罗兰陪同高尔基接见了八九十人的文艺界人士,他们还在大厅里歌唱、演出。高尔基在宾客满座时总是喜形于色,谈笑风生。罗曼·罗兰发现高尔基有惊人的记忆力和说不完的趣闻轶事,感到十分惊异。有一次,罗曼·罗兰看到斯大林、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和卡冈诺维奇到高尔基家里来共进晚餐。在餐桌上,罗曼·罗兰不时被斯大林的幽默、风趣的谈笑引得哈哈大笑。罗曼·罗兰在访问期间,两次见到斯大林,除了这次之外,另一次是他刚到莫斯科的时候。

罗曼·罗兰在高尔基家中,还见到了法国文学家阿尼西莫夫,他正在写罗曼·罗兰的传记。阿尼西莫夫当时还很年轻,他告诉罗曼·罗兰:“在苏联农民家里不但可以见到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连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和《母与子》都可以见到,而且他们都喜爱《母与子》的最后几卷。”罗曼·罗兰听了非常高兴。阿尼西莫夫后来担任了外国文学研究机构的领导者。

罗曼·罗兰对这次访苏的印象是很好的,但遗憾的是他和高尔基由于言语不通无法直接讲话,高尔基不会法语,罗兰不懂俄语,两个人的交谈全靠译员帮助,这是他们深以为憾的事。已经七十岁的罗曼·罗兰回到瑞士之后开始勤奋地学习俄语,他希望在下一次会见高尔基时不用译员就可以直接交谈。可惜两人分别不到一年,高尔基因病谢世。

高尔基病逝的噩耗传来,罗曼·罗兰感到万分悲痛。他在日记中写道:“不,我过去自己也没有意识到,我对高尔基的感情有这么深厚!朋友一旦消失,友情的深度反而被我发觉了。我们两人间的友爱,悲剧地显露出来了。我怀着极大的痛苦,感觉到,我和他分别以来,我是天天在盼望着和他再一次会面的。我敢说,高尔基也一样,他也在盼望和我再见。一九三五年七月底,我们在莫斯科车站分手的时候,是我们两人间真正的亲密友情交流的起点。我们满以为这种友情能够继续下去!我学习俄语,为的是能和他单独交谈。我们有这么多的话要互相倾吐。”

罗曼·罗兰和高尔基的友谊,决不是一般的同行交情。他们的友谊是深厚的,真挚的。罗曼·罗兰对高尔基无比尊重,敬爱,而高尔基对罗曼·罗兰也倍加推崇、赞赏。高尔基写信给罗曼·罗兰说:“在今天的欧洲,我不知道有谁像你那样,满腔热血和激情,而且极少教条地考虑了人和人类的未来。”罗兰六十寿辰时,高尔基曾经称赞罗曼·罗兰是“一位绝无仅有的斗争者,他固执地、不倦地致力于帮助在目前的阴暗岁月里,不懈地创造文化价值的人们。”

罗曼·罗兰和高尔基之间的友谊不仅推进了苏联和西方知识分子之间的团结,还增强了相互间的了解,促进了思想进步。高尔基在列宁逝世后给罗曼·罗兰的信中多次谈到他对列宁的强烈的爱。他说,他热爱列宁,愤怒也爱,激情横溢也爱。他还说到,他同列宁争论,双方互相热爱,但谁也不肯在争论中放下武器。列宁去世后,高尔基想起列宁讲过的话,他信服列宁,认为列宁是对的。高尔基在给罗曼·罗兰的信中还写到:“自从一九一八年以来,我始终坚信只有列宁能领导俄国广大农民群众和成千上万的士兵脱离混乱状况,走上推动革命取得胜利的正确道路。”高尔基对列宁的这个认识也积极影响到罗曼·罗兰对此深信不疑。捷尔仁斯基逝世,高尔基悲愤地说:“非力克斯·艾特蒙陀维奇之死是多么出人意外,多么不适时,多么岂有此理!”高尔基赞成严厉地打击反革命,主张加强无产阶级专政。这对不主张使用暴力的罗曼·罗兰是有深刻的教育意义的。高尔基热爱在社会主义沃土中成长起来的文学新苗。在高尔基的影响下,罗曼·罗兰成了苏联文学的爱好者,他还为奥斯特洛夫斯基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法文译本写了序言。

罗曼·罗兰同高尔基的友谊,已发展为罗曼·罗兰同苏联人民之间的友谊。高尔基去世之后,罗曼·罗兰每天都收到来自苏联人民的充满了热情的大量的来信。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一九三六年一月二十九日,罗曼·罗兰已经七十岁了。法国的群众热情地向他祝贺。为了庆祝罗曼·罗兰的七十寿辰,巴黎的工人群众召开了庆祝大会,剧院里上演他的剧本。群众对他的爱戴和敬仰,使他十分激动。过去对他冷落过的亲朋故旧也纷纷重修旧好,这使年迈的罗兰心里感到温暖。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在瑞士侨居十六年之久的罗曼·罗兰怀着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决定重返祖国。罗兰把瑞士莱芒湖畔的奥尔逊别墅留给妹妹居住。在法国,他在离他出生地克拉木西镇几里路的卫峙垒镇上购置了一所住宅,于一九三八年五月底返回故乡。罗兰不满足于躺卧在故乡的怀抱中消闲度日,安享晚年。他每天照常伏案读书撰文。回乡的第一年,他继续写作音乐专著《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还写了《回忆录》、剧本《罗伯斯庇尔》和《贝济传》。

一九三九年九月,罗兰回乡才短短的两个年头,第二次帝国主义大战又接踵而至。德国入侵波兰,法国和英国仓卒对德宣战。当法国总理达拉第向全国发出总动员令之后,罗曼·罗兰表示拥护这种反侵略、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因为它是符合法国人民的利益的。

一九四○年六月十四日德国侵略军一举攻陷巴黎,百姓们四散逃命。德军的摩托部队向纵深推进,法军不战而退,公路上人仰马翻,尸横遍野。罗曼·罗兰卧病在床,为法国人民的命运担忧,为祖国民族的前途忧虑。

一小队德国兵驻扎在卫峙垒镇,罗兰的家就在小镇教堂的对面,德国鬼子荷枪实弹在罗兰住房附近目中无人地高声谈笑,粗声怒骂。罗兰做好了一切必要的准备,他在书架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罗曼·罗兰的图书,请勿乱动。”这是对前来抢掠的敌人发出的警告。罗兰还把一些没必要保存的文件、档案、笔记、手稿等付之一炬,以应付最坏的情况发生。

四年的蛰居生活结束了,一九四四年八月二十八日巴黎获得了解放,德寇溃退了,法国又恢复了原有的生气。罗曼·罗兰在法国沦陷的一年多时间写出了以歌颂爱国者贝济为内容的《贝济传》,贝济曾是高师的学生,于一九一四年牺牲在抵抗德军入侵的马恩河战役中。但贝济不是革命党人,他是沙文主义者,罗兰借贝济反侵略的精神以鼓励法国人民振作起来打击侵略者。

一九四四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纪念日来临了,罗曼·罗兰怀着胜利的喜悦心情被搀扶着乘车到巴黎苏联大使馆参加庆祝活动。罗兰这年已经七十八岁了,两个月之后,于十二月三十日太阳刚刚升起的清晨,在卫峙垒镇住宅猝然逝世。罗曼·罗兰的一生,正像他自己说过的:“当我走到生命的尽头时,我将要说:祝福吧,安静地休息了!安眠吧,我的头脑!安眠吧,我的双脚!你们都辛苦了。经过的道路是艰苦的,坎坷不平的。可是,无论如何,那是一条美好的道路。在那条路上,一步一个血迹,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