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外国文学评介丛书-福楼拜
5880700000008

第8章 代表作品(3)

“看啊。”她拿出公文给他看。

“好!我有什么办法?”他听爱玛埋怨他失信,转让期票,他说:“不过我也是走投无路,叫人逼的。”

“那,以后呢?”

“哎呀!很简单嘛:法院的裁判,再来一个扣押……完事大吉!”他又算她的欠债,“还有你那些零星账,连本带利,算也算不清,根本就是一笔糊涂账。我可再也不上这个当了!”

爱玛说等卖房产钱的尾数一到就偿还他,勒乐才答应暂缓一点时间,同时趁机又向她放了些高利贷,顺手又把一些衣料卖给她。

可是,婆婆来信说,卖房产的钱已经没有了。她只好瞒着丈夫,追索医疗费,卖旧手套、帽子、废铜烂铁,无所不卖。她到处借钱,包括女佣人。刚付清一笔债,另一笔债又来索取,她发现欠债数字庞大无边,越算越糊涂。她大发脾气,整天呆在卧室里,昏昏沉沉。她讨厌丈夫,把他撵到三楼去住。她整夜看荒诞不经的小说,羡慕小说里描绘的穷奢极欲的生活。

她仍旧去找赖昂,住高级旅馆,赖昂应付不了的开销,她大大方方补足。父亲送给她的结婚礼品——六把镀金小银匙,也送到当铺典当了。赖昂对爱玛已经没兴趣了,觉得情妇行为乖戾,他想如果就此分手,也许不见得错。他的事又被母亲知道了,告诉了他的律师。律师告诉他悬崖勒马,不然要损害他的前途。是呀,自己就要升第一练习生了,该是严肃的时候了。

包法利夫人来得更勤了。她一来,赖昂就感到腻味和烦恼。她也怨恨赖昂,觉得赖昂欺骗了她,但她没有勇气离开他。心情不好,她就到低级的化装舞会去寻求刺激,结果晕倒在舞场。

回到家,她见钟后贴着一张灰纸,上面写着:

兹经判决执行……遵奉圣谕,依照法令,包法利夫人必须……清偿全部八千法郎……限期二十四小时,不得拖延……过期不付,当即依法执行,扣押其家具与衣物。

这是勒乐早就给她预备的结局。她一味买,一味欠,一味借,一味出票据、续票据,每次到期又往上滚利,到头来,勒乐捞到了一笔可观的资本,现在该收口了。她找勒乐,勒乐说:

“我的小太太,你以为我单为行好,供货供钱,真就白白供你供到世纪末日?放出去的账,我应当收回来,我们要公道!”他揶揄似地鞠躬道,“怪谁?我像黑人一样吃苦卖力气,你这期间,寻欢作乐。”

“我求你了,勒乐先生,再宽限几天!”她呜咽了。

“嘿!眼泪也使出来啦!”

“你是朝死路逼我!”

他关了门道:“关我屁事!”

第二天,律师带两位见证人来清点她的家产。她到卢昂,向银行家借钱,银行家不借。她找赖昂,赖昂没钱,她让他去偷!赖昂害怕了。搪塞说向一个朋友去借,明天下午送来。

“下午三点还不见我,心肝,就别等我了。对不住,我该走了。再见!”赖昂脱身走了。

她浑身无力,回到永镇。她的家贴上了告示:出卖她的全部家产。

她到公证人居由曼家借钱。公证人知道她的情况,一边听她讲,一边显出一副古怪的微笑,样子甜甜的,他握住爱玛的手,饿狼似地吻她。爱玛跳起来:

“先生,我在等钱!”

“好吧!有……”他不管衣服会不会脏,朝她跪着走了过来,“求求你!呆下来!我爱你!”他搂她的腰。

爱玛嚷道:“先生,你丧尽天良,欺负我这落难的人!我可怜,但是并不出卖自己!”

她去求税务员毕耐,抓住他的手。毕耐躲开了。

快到三点了,她叫人去看赖昂送来钱没有,赖昂没来。

猛然间,她想到罗道耳弗!他会借钱给我的,即使他一时不帮忙,她只要眼睛一瞟,他们的爱情就会复苏的。她主动送上门去,跑到徐赦特庄园。

“嗐!是你!”罗道耳弗坐在壁炉旁,吸着烟斗,连忙跳起来。

“哎呀!罗道耳弗!你不知道……我多爱你!”她娇滴滴地惹人心疼,眼里盈着一颗泪珠,颤颤巍巍,好像花萼含了一滴雨水。他把她抱到膝盖上,吻着她的眼睛。

“啊!饶恕我!我只喜欢你一个人!我爱你,我永远爱你!”

“我破产了,罗道耳弗!你借我三千法郎!”

他一点一点往起站,脸色十分苍白,非常安详地说:“亲爱的夫人,我没有钱。”

“你没有钱!”爱玛仿佛挨了重重的一棒,“你就在这地方,在这地毯上,跪在我面前,发誓爱我一辈子。我相信你,整整两年,你带着我做着最香甜、最绮丽的梦!……如今,我求你搭救一把……”

罗道耳弗十分镇静,“我没有钱!”

她出来了,气喘吁吁,眼看就要跌倒。她傻呆呆地站了许久,她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活着,她觉得自己要疯了。她怎么落到这般地步记不起来了。她喘不过气来,胸脯像要裂开一样。她突然产生死的念头,她感到喜出望外,急忙跑回永镇,来到郝麦药房,从那蓝色的罐里抓起一把白粉,一口吞下去,然后像完成了一项重要任务那样,心情轻松舒畅。

她呕吐了。她的肩膀、牙齿直发抖,脸是淡蓝色的,眼睛瞪着,迷迷茫茫,向四下张望,痉挛的手指抠着床单,浑身抽搐,砒霜药性发作了。她想,一切欺诈、卑鄙和折磨她的无数欲望,都和她不相干了。现在,她什么人也不恨了。她的思维陷入迷离状态。人世的一切喧嚣,爱玛全听不见了,只有可怜的丈夫的哭泣,柔和、模糊,好像交响乐的最后回声一样,隐隐约约。

“把孩子给我带来。”爱玛握住女儿的小手吻着。她又吐起血来,查理请来医学博士。见已无救,博士走了。

教堂堂长来给她做临终仪式。看见教士,爱玛忽然有了笑容。她在无牵无挂之中,又体会到了早年的神秘感觉,仿佛看到了天国。做完仪式,她看看四周,好像一个人做梦才醒一样,她要镜子,照了许久,泪流满面,仰起头来,叹了一口气,倒在枕上。

弥留中,外边忽然传来沙哑的歌声:

小姑娘到了热天,

想情郎想得心酸。

爱玛陡地坐了起来,犹如一具尸体触了电,头发披散,瞳仁睁大,呆愣愣的。她喊道:“瞎子!”她笑了起来,一种疯狂的、绝望的狞笑。她相信自己曾看见过的那个乞丐的丑脸,正站在永恒的黑暗里恐吓她。瞎子又唱起来:

这一天起了大风,

她的裙带失了踪。

一阵痉挛,她倒在床上,咽了气。

她留下的遗嘱是:“什么人也不要怪罪……”

夫人死了,家产空了,包法利医生异常痛苦。一天,他踩着一个小纸球,打开一看:是罗道耳弗给爱玛写的那封信。他自言自语道:“他们也许是闹精神恋爱。”

他卖掉家中所有的东西,仍还不清债务。再没有人来看他,母亲也和他决裂了。一次,他打开爱玛的抽屉,里面是赖昂给爱玛的情书,又翻出罗道耳弗给爱玛的情书。他明白了,全明白了!他呜咽,他嗥叫,心烦意乱,如癫似狂,他从此不出门,不见客,不治病,关在屋里喝酒。

他遇见了罗道耳弗,罗道耳弗有些害怕,查理对他说:“我不生你的气,错的是命!”

第二天,晚上七点钟还不见他回家,女儿去找他。他在小花园里,坐在花棚底下的长凳上,闭着眼睛,张着嘴,手里拿着一股又黑又长的头发(这是他从爱玛头上剪下来留做永生纪念的),头顶着墙,原来是死了。

全部遗产,只够小女儿投奔祖母的路费。祖母当年去世,外祖父卢欧老爹也瘫痪了。一个远房姨母收养了她,姨母家道贫寒,把她送进了纱厂。

药剂师郝麦越来越得意了。他热衷于社会活动,期望成为名人。他想用清炎膏治好瞎子的眼睛,显身扬名,但事与愿违,治坏了,坑苦了瞎子。为了保全自己的名誉,他投书报界,硬说瞎子得了瘰疬,有碍社会,结果把瞎子关进了收容所,终身监禁起来。他为州长竞选帮忙,甚至上书国王,谄媚邀功。他把永镇的医生一一挤走。这个无耻之徒生意兴隆,发了财,得了十字勋章,成为名士。

这就是《包法利夫人》的故事。

一百多年来,人们对这部小说的思想成就、艺术成就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对包法利夫人的悲剧实质,有一种流传很广、几乎已成定论的说法,认为那是爱玛·包法利的浪漫主义梦想与庸俗现实的矛盾造成的。我觉得这种说法是不尽符合小说作者的原意的。书中所揭示的包法利夫人的悲剧原因要全面、复杂得多,所展示的社会生活也广阔、深刻得多。

爱玛的父亲卢欧老爹是个富裕农民,属于小资产阶级,但他幻想跻身于上流社会,他把女儿送进修道院寄宿学校,接受上流社会妇女的教育,期望她将来成为她们当中的一员。在修道院里,爱玛热烈追求上流社会的时髦妇女的生活情趣,什么绮丽的爱情、情男情女的风流韵事、疯狂的刺激、无尽的追求,极度的享乐、哀婉的惆怅等等。那不仅是小说和画册上的描述、历史上的轶事或修道院里的隐秘,更不是虚幻的浪漫主义梦想,那是活生生的现实,是七月王朝和第二帝国时期的统治者——大资产阶级的生活写照。爱玛被这种生活迷惑了,她把大资产阶级纸醉金迷、糜烂的享乐生活当做自己的生活理想,把巴黎看作梦寐以求的福地天堂,以疯狂的热清拚命向它扑过去。罗道耳弗一提起那“疯狂的欢乐”,爱玛就为它牺牲了一切;赖昂只说了句“巴黎就这样做”,她就甘心再度失身。对这种堕落生活,她并不感到羞耻和悔恨,她认为这正是她热切向往的、使人销魂的理想生活。她至死也没明白罪恶的现实对她的毒害,她留下的遗言是“什么人也不要怪罪……”福楼拜通过这种隐讳的、独具匠心的描写,极其深刻地批判了大资产阶级的罪恶统治。就是他们的腐败生活现实、堕落的思想道德腐蚀了整个社会,毒害了人们的心灵,酿成许多凄惨的人生悲剧!

包法利夫人追求上流社会的享乐生活,但她家庭生活的拮据以及周围环境的落后、死寂和庸俗与她的理想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她怎能甘心在这种贫困和痛苦中死去?她痛楚、失望、郁闷难解。失望,常常是因为有所渴望。眼前生活的失意更加促使她对上流社会享乐生活的渴望和迫不及待地追求,她更加执着、迅速地向那个无底深渊滑落下去。

上流社会的豪华、巴黎的灯红酒绿,爱玛无限向往,但可望而不可及,徒自望洋兴叹。但在她的周围,却有不少由那腐败的现实哺育出来的生活放荡、尔虞我诈的宵小之徒,为她设下了一个又一个陷阱,把她引向了绝路。罗道耳弗是第一个,他用“梦想”“疯狂的欢乐”“诉说衷情”“牺牲一切”做诱饵,使爱玛上钩。第二个是赖昂,他只用“巴黎就这样做!”就又把爱玛拉下水,终于堕落得不可收拾,无法自拨。

享乐必须有钱,包法利夫人又落进高利贷者和商人的魔掌,掉到金钱的漩涡里。勒乐见她为寻欢作乐,挥霍无度,趁机用种种卑鄙狡猾手段对她进行榨取,使她债台高筑,山穷水尽。勒乐捞满了腰包后,突然收口,和银行家合谋,把包法利夫人推上了绝路。从这里,我们看到了金钱世界的冷酷。

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互相图谋,损人利己,甚至不惜落井下石。包法利夫人被逼上绝境后,四处求援,都遭拒绝。曾经和她山盟海誓“永远相爱”的情人,一个为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受损害,一个为了自己的前途,把她玩弄、作践之后,都扬长而去。她求救于银行家、公证人、税务员,都被推开。她呼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生的路子都已堵死,她只有走死路一条,服毒自杀。这就是包法利夫人的生活道路。

包法利夫人悲剧的实质:大资产阶级腐败的政治、堕落的思想道德、糜烂的生活方式对她的毒害与腐蚀;贫困、死寂、庸俗的外省生活对她的窒息;充斥社会的无耻之徒对她的凌辱与损害;高利贷者、银行家、投机商人对她的榨取与陷害;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世态的炎凉等等。一个弱女子怎能承受这样的社会重压?怎能经得住这样的折磨?她不能不作那个罪恶社会的无辜的牺牲品。通过包法利夫人的悲剧,作家全面、深刻地批判了七月王朝和第二帝国时期大资产阶级的罪恶统治。

查理·包法利医生也是一个无辜的牺牲者。庸俗的、窒息人的外省生活培养成他可悲的性格,没有雄心,苟且偷生,随遇而安,迟钝而至愚蠢,不了解社会,也不了解妻子。妻子已经堕落,家产已经荡尽,他还蒙在鼓里,浑然不知。正如爱玛临死时对他说的:“你是好人。”包法利医生有好的一面,忠于职守,待人厚道诚恳。然而这个老好人也免不了被社会愚弄和迫害,妻死家败。最后在无望、痛苦、麻木中死去。这是多么可怜、可悲的一生!这怪谁呢?怪他太愚钝、太无能、太不争气吗?不能。因为扭曲他的性格、置他于死地的,是那个生活环境,使他家败人亡的是那残酷的社会现实,他一个人——而且像他这样一个忠厚但又无能的人,怎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那龌龊的社会中,也培养出另一种人,投机钻营,寡廉鲜耻,拼命往上爬。他就是永镇药剂师郝麦。他老于世故,狡狯圆滑,肚子里装着各种应时的货色,哪个时髦,哪个对他有利,他就信哪个。他对科学感兴趣,因为这能使他有所创新,生意兴隆。他热衷于为社会服务,插足于各种社会活动,为的是让社会承认他是热爱乡土的名士,得到十字勋章。他有一书架书,以示博学。他订杂志、日报,为的是洞察社会风情。他常给报纸撰稿,为的是拨弄舆论。他配药水给瞎子治眼睛,想耸人听闻,一举成名。失败后,他怕影响自己声誉,连续在报上捏造罪名,直至把瞎子送进收容所,终身禁闭才罢休。他百般逢迎当局,卖身求荣,甚至给国王写请愿书,乞求十字勋章。他终于得到当局奖赏,戴上了十字勋章,志得意满,成为社会贤达之士。郝麦的形象,是外省资产阶级的典型。他的野心勃勃、投机钻营、见风使舵、虚伪阴险、阿谀奉承、卖身投靠等,就是外省资产阶级的典型品德。福楼拜对郝麦,给予辛辣的讽刺和嘲笑。

《包法利夫人》继承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艺术创作的优秀传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一)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

前面说过,包法利夫人的故事,是以医生德拉马尔家的故事做题材的。在资本主义社会,这本是平平常常的家庭悲剧,登在卢昂日报上,只不过当做一条新闻,供人饭后谈资而已。这个平常事件却引起福楼拜的深切注意。

他认为,包法利医生的家庭悲剧不是由于女主人公的个人品质造成的,是罪恶的社会腐蚀了她,吞噬了她,导致了她的家庭悲剧。而且这不是个别的悲剧,在外省,它是很普遍的。福楼拜追寻这个家庭悲剧复杂的、讳莫如深的社会原因,所以,他把包法利夫人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放在广阔的社会环境中描写。环境造就了人物,人物表现着环境。她的性格发展过程,她的命运的悲剧结局,是社会运行的结果。人物性格和社会环境的统一,互为因果,这是福楼拜、也是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最基本的创作经验之一。

(二)重在描写人的心灵。

通过惊天动地的历史伟业,容易刻画人物性格,因为在大风大浪中,易显出人物本色。在风平浪静中很难把人物性格写得深刻。《包法利夫人》中没什么惊心动魄的事件,福楼拜却通过平庸的生活事物,塑造了爱玛、包法利医生、郝麦等鲜明深刻的人物形象。这是因为福楼拜不是热衷于描述事件的始末和追求曲折动人的情节,他把重心放在刻画人物性格上。他通过包法利夫人生活经历的五个阶段:修道院寄宿学校;和包法利医生结婚的最初几年;失身于罗道耳弗;再度失身于赖昂;穷途末路,把人物复杂的、细微的心理奥秘一刀一刀地剖析出来,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不是包法利夫人的形象,而是赤裸裸的心灵。

(三)辛辣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