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晚上巴威尔对母亲敞开了自己的心扉。他告诉母亲说,我在读讲我们工人生活真理的书,如果警察查出了这些书,就会被捕、坐牢。母亲很担心,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巴威尔说:“我渴望知道真理。”接着他用母亲自己的艰难困苦的生活来启发她,这深深触动了母亲的心,使她回忆起自己年轻时代的理想和感情。她因为儿子能够正确地解释自己的生活和工人的生活而感到自豪。当她知道巴威尔不但要自己学习,还要去教育别人,让大家都觉醒的时候,她知道儿子已经献身于一种崇高的事业了,她不禁又要替儿子担忧:“呵,我的天!你变得真叫人担心哪!”巴威尔的话叩开了母亲的心扉,在她的心灵深处燃烧起了早已熄灭的对生活的不满,使她开始觉悟,最后终于走上了儿子所走的革命道路。
巴威尔的同志在他家第一次聚会之前,母亲不免提心吊胆,她以为要碰到一些可怕的人物。结果来的人当中有说话诙谐的“霍霍尔”,有和蔼可亲的娜达莎,有的人就是母亲认识的年轻工人,他们都给母亲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这天晚上他们聚在一起念书、争论问题。母亲替他们烧茶倒水,忙个不停,对他们的争论也很有兴趣。有人认为只需要知道现在应该怎样生活就行了,不必学习历史。巴威尔和娜达莎则发表了相反的意见,他们认为,什么都要知道,要能看清一切,在自己的身上燃起理性的火光,用力量和智慧去战胜敌人。大家散了之后,母亲从巴威尔那儿知道:娜达莎是小学教员。她父亲是做钢铁生意的阔佬,父亲知道娜达莎参加革命工作后,就把她赶出了家门。母亲的心情十分复杂,她很可怜这个姑娘,同时她还担心儿子可能被捕,她不由得替他们祈祷:“上帝呵——发发慈悲吧!”
从此以后,巴威尔的同志常来这儿聚会。母亲给他们烧茶炊,热心地照顾他们。母亲还给衣着单薄的娜达莎织袜子。母亲称她是“我可怜的孩子。”娜达莎却说,要是您能了解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有多么伟大,您就会知道我们是多么幸福,多么高兴。母亲当时对这个道理虽然还不太懂,离走上自觉革命的道路还有一段距离,然而在巴威尔的同志们唱的《国际歌》的歌声里,她预感到一种深远辽阔的境界,她被这悲壮有力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
霍霍尔叫她“妈妈”,而且经常来帮她干活,这使她满心欢喜。后来母亲主动叫霍霍尔搬到她家里来住。还有许多人经常从城里到她家里来,来的最勤的是见多识广的地方自治局职员尼古拉·伊凡诺维奇和举止步伐有些像男人的姑娘莎罄卡。
巴威尔和同志们的聚会引起了邻居的注意,有人劝母亲给巴威尔娶亲,好让他别惹是生非。母亲提起此事,巴威尔和霍霍尔却开玩笑地说,应该开导开导这些以为结婚、受压迫是好事的傻姑娘。母亲却认真地说,你们去找聪明一点的来开导吧。其实巴威尔对此是有自己的见解的,他认为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不能成亲。母亲在无意中听到霍霍尔告诉巴威尔,他爱上了娜达莎。巴威尔劝他要从长考虑,因为革命者结了婚,有了孩子,生活就只是为了面包、孩子,于是油盐柴米,家务缠身,事业就完了。霍霍尔听从了巴威尔的劝告。
巴威尔和他的同志们散发了很多手抄的传单,这些传单猛烈抨击了工厂制度,讲到了许多罢工事件,号召工人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斗争。这引起了警方的注意,于是很多暗探来到工人区,鬼鬼祟祟,到处乱窜。这些传单引起了工人的极大兴趣,他们津津有味地读着传单,谈论着社会主义者。
有一天一个女邻居告诉母亲,今天晚上警察要搜查你们家。母亲把所有的小册子收拾在一起,抱在胸前,东看看,西瞅瞅,不知道藏在什么地方好。一直到巴威尔和霍霍尔从工厂回来,才把传单和小册子藏到了院子里,他们劝母亲不必惊慌。夜里无事,一个警察都没有出现,一场虚惊就这样过去了。
过了不到一个月,警察真的光临了。母亲开始有些慌张,后来她克制住了内心的恐惧,连走路也不像平时那样侧着身子了,直起腰,挺起胸,神情异常严肃。警察乱翻了一气,除了《圣经》之类的书而外,他们毫无收获。他们却蛮不讲理地逮捕了霍霍尔和当时在巴威尔家的另一个工人。母亲上前去阻止他们,一个军官却对母亲咆哮起来。母亲很愤怒,她指着军官说:“您喊什么!……你们为什么抓人?”凶恶的军官对她却毫无办法。巴威尔镇静地同被捕的同志告别,对军官暗示他也快要被捕这件事毫不理睬。人去屋空,面对狼藉不堪的房间,母亲对儿子叹息道:“等着吧,他们也要把你抓去的!”巴威尔仍然不动声色。母亲觉得巴威尔的心肠太硬了。
这桩事发生之后,他们的邻居,农民出身的伙伕雷宾来到巴威尔家里,他警告巴威尔说,你们都暴露了,当局已经发现了你们的意图。后来他同巴威尔争论起了改造生活和上帝之类的问题。巴威尔认为,神父用上帝来吓唬人,他们用上帝的名义来迫使人民服从少数人的罪恶统治。雷宾却说,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可是有人却歪曲上帝的形象,用来扼杀我们的心灵。巴威尔相信理性和现实,雷宾却只相信心灵。尽管雷宾的观点很幼稚,他却觉得巴威尔太年轻,不了解人和社会。
母亲在一旁听他们的争论,这些尖锐激烈的不信上帝的话刺伤了母亲的心。但她又朦朦胧胧地感觉到,在不信上帝的背后,巴威尔自有一种信仰,这又使她感到安慰。
从此,雷宾成了巴威尔家的常客,在巴威尔和同志们讨论问题的时候,他总是坐在旁边一声不响地听着,革命的真理在这位农民的心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巴威尔的小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工人的注意,他们常常跑来把警察和工厂当局干的不公正的事告诉巴威尔,巴威尔就向他们介绍法律知识和斗争方法,替他们找律师。工人们对这个严肃的年轻人越来越信赖了。特别是“沼地戈比”事件发生后,巴咸尔的威望提高了。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工厂的周围有个腐臭的沼地,新厂主打算从中捞一把,排干沼地,采掘泥炭。他下令从工人工钱里的每一个卢布扣除一个戈比,作为改造沼地的费用,可是职员的工资却分文不扣。对这事工人们义愤填膺。他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愤慨地抨击这种做法。雷宾首先站了出去,他慷慨激昂地说,我们起来抗议决不是为了一个戈比,而是为了正义。我们看重的并非金钱,而是血汗、真理!他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巴威尔到来的时候,大家让出一条路,让他站出来讲话。巴威尔满怀强烈的愿望,要把燃烧着真理之火的心献给人们。他先说,财富是工人创造的,可是谁也不把我们工人当人看待。他的话马上吸引了大家,在他周围很快形成了黑压压的人海,母亲见了非常高兴。巴威尔接着号召大家:“我们彼此都是同志,为了我们的权利而共同斗争的愿望,促使我们必须团结成一个大家庭……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如果我们要想战胜敌人,就应该把这当作我们的准则!”
听了巴威尔的话,工人的斗争情绪更为高涨,大家推举他和雷宾以及另一个老工人为代表去同厂主交涉,要求他收回成命。
然而那时工人的觉悟程度还不够高,斗争的意志不够坚定。厂主来了,巴威尔代表工人提出了要求。可是这家伙不但不理睬,反而威胁工人说,要是不立即上工就统统罚款。工人们问巴威尔怎么办。巴威尔提议全体罢工,可是响应的人并不多。
这使巴威尔很痛苦,他责怪自己不能很好地说明真理,所以不能把工人真正发动起来。但是他坚信,工人们今天不明白,明天总会明白的。“沼地戈比”斗争的失败说明,工人没有真正觉悟,斗争就不利,就会失败。
这天夜里,厂主收买了警察来抓巴威尔。当时母亲真想抱住儿子痛哭一场,但她感到站在旁边的军官巴不得她流泪哀求,就强忍悲痛,鼓起全身的力气,镇静地同儿子握手告别。同一天晚上雷宾的家也被抄了,还有几个同志被捕。
为了使儿子早日出狱,母亲主动要求接替巴威尔继续到工厂去散发小册子和传单,使敌人找不到理由治巴威尔的罪。传单继续出现,说明巴威尔并不是散发传单的人。刚从狱中释放出来的莎罄卡把印好的传单送了来。第二天母亲以卖饭的小商贩身份躲过了门卫的搜查,把传单顺利地送进工厂。在巴威尔和他的同志的影响下,在激烈的阶级斗争中,母亲终于投身到了革命斗争的第一线。
后来母亲听说,巴威尔和莎罄卡相爱了,可是他们总也不能在一起,莎罄卡刚从监狱出来,巴威尔又被抓了进去。即使在一起他们也不能结婚,因为巴威尔仍然坚持自己的信条,家庭是革命事业的累赘。母亲知道了这事感叹不已。
就在母亲送传单进工厂的这一天傍晚,霍霍尔被放回来了。母亲见到他悲喜交集。霍霍尔告诉她,巴威尔是个很坚强的人,他在狱中身体健康,精神愉快。母亲很自豪地把进工厂暗中散发传单的事告诉了他,还谈起了自己的巨大变化:以前她担心的是巴威尔,现在她替大家担心,她觉得革命者都是她的亲人。革命开阔了这位母亲的胸襟,使她从个人生活的狭小的圈子里走了出来,加人到革命者的大家庭中。
霍霍尔出狱之后开始教母亲识字,她老是记不住,有时竟急得偷偷地哭了起来。但她是一位很要强的女人,每天从工厂散发传单回来,就背着霍霍尔用功地学起来。
巴威尔终于出狱了。他见到母亲的第一句话就是“谢谢,亲爱的妈妈!”母亲抑制住激动的心情,轻声地说:“你怎么说这话!为什么谢我呢?”巴威尔不无自豪地说:“你为伟大的事业出了力,所以要谢你!一个人能够称呼自己的妈妈是志同道合的亲人——这是难得的幸福呵!”看到儿子归来。这是母亲平生最大的喜悦,她想把这喜悦永远珍藏在心里。这里既有母子之情,又有同志间的深刻的相互理解,此情此景非常动人。
春天来临,冰消雪融,几条小溪欢畅地流向沼地。在这大地复苏的时候,巴威尔和同志们在着手准备庆祝五一劳动节了。他们决定在这一天举行示威游行。这一段时间莎罄卡常来巴威尔家。当她知道巴威尔决定游行的时候亲自举旗时,她要求他不要出头打旗。她劝巴威尔说,你威信高,大家爱戴你,你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不要因为打旗被流放他乡。巴威尔丝毫不改变自己的决心,他认为举红旗是自己的权利,他对她说,你是我亲爱的人,所以你不该说这样的话。母亲知道了这个决定也不好受,巴威尔叹息说:“到什么时候母亲才会欢欢喜喜地送自己的孩子慷慨就义呢?”他还补充了一句刺痛母亲的话:“有一种爱是妨碍人生活的……?”霍霍尔听到了母子二人的对话,他批评巴威尔,让他不要惹母亲难受。这样巴威尔才意识到了自己对母亲的态度不好,向母亲表示道歉。母亲的胸怀是宽广的,伟大的信念使她振奋了起来:“你就去吧,踉在你后面还有别的人,他们抛弃了一切,跟上来了!”
这时雷宾来到了巴威尔家。“沼地戈比”事件之后,雷宾就离开了工厂,到乡下去当烧炭工去了。他带了巴威尔他们的传单去乡下,用这些传单和《圣经》作宣传。回到乡下,雷宾看到农民的生活糟透了,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而当官的还要在他们身上捞一把。农民这种生活叫雷宾痛苦极了,他觉得需要提高自己的认识。他来到这里是要让巴威尔给他一些“读了让人坐卧不安的书”,以便用革命理论来武装自己。他还要求巴威尔给农民写点东西,“让农村也沸腾起来”,“让人民敢去拚死斗争”。雷宾的到来使巴威尔和霍霍尔觉得,农民就要起来斗争了,他们会烧光一切,以使自己屈辱的生活烟消云散。他们共同意识到,应该让农民信任觉悟的工人,跟着这些工人走,使他们成为真正的革命力量。
五一节到了。一大早母亲就跟着巴威尔他们去参加示威游行,有个工人见了她非常惊奇:“连你也要造反?”母亲自豪地回答说:“在我死以前,我还想跟真理一块走走呢!”
霍霍尔首先站出去演讲,他说他不信地球上的人可以分成各种各样的民族,只有两种势不两立的人——穷人和富人。巴威尔的演说则把群众的情绪推到了高潮。他坚定地说:“同志们,我们决定公开宣告我们是怎样的人,今天,我们要举起我们的旗帜,举起理性、真理和自由的旗帜。”于是长长的旗竿在空中一闪,又倾斜下来,把人群分开,隐没在人丛里。顷刻间,一面工人阶级的大旗,像红色的鸟儿一样,突然飞杨在翘首企望的人们的上空。巴威尔松开一只手,把红旗高高地举了起来,这时十来只手抓住了旗竿,其中也有母亲的手。巴威尔高呼:“社会民主工党万岁!”“全世界的工人万岁!”成千人齐声响应,发出了震撼心弦的呼声。
霍霍尔号召大家进行一次“神圣的进军”,“我们号召,凡是相信我们必胜的,就跟我们来;看不见我们的目标,就不要跟我们走,等待着他们的只能是苦难。排好队,同志们!”人群聚拢得更紧了。巴威尔把旗竿一挥,大旗迎风招展,在阳光照耀下,红旗鲜艳夺目。这时几十个人唱起了悲壮有力的《国际歌》,在伟大雄壮的歌声中,痛苦的遭遇,感情的重压,都熔化得一干二净,对新事物的恐惧心理,也都烧成灰烬。游行队伍在歌声中前进着,壮大着。
这一天,惶恐不安的省长亲自出马,他在学校和工厂旁各派了一连兵力,随时准备镇压游行的群众。消息传出,有些人后退了。巴威尔不停地鼓动大家继续前进。游行队伍形成了楔子形状,巴威尔身处楔子的顶端,工人阶级的红灿灿的大旗,就在他头上飘扬。
母亲落在后面了,她提心吊胆地注视着队伍前端的动静。游行队伍的对面,一队荷枪实弹的士兵虎视眈眈地站在那里。忽然传来了口令声:“挥枪!”“齐步走!”母亲大踏步奔到儿子面前。霍霍尔也一个箭步跨到巴威尔前面,用自己细长的身躯把他挡住。巴威尔却用肩膀碰一碰他:“并排走!你没有这种权利,大旗应当走在前面!”对面士兵的面孔已经可以看清楚了。又有人后退了。后来在旗帜下面只剩下二十来人,但他们站在那里岿然不动。一个军官冲过来抓住旗竿。“滚开!”巴威尔一声怒吼。红旗摇晃了几下,又笔直地竖立了起来。几个土兵一起冲上去才夺走了红旗。母亲在后面猛喊了起来。回答她的是巴威尔清晰的声音:“再见了,妈妈!”霍霍尔也喊道:“再见了,我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