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官银
5886400000043

第43章

李副行长放下酒杯说:“多少年来一直想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也好静下心来想想事情,读读书。家里的房子虽然够大,但是总免不了人来人往,疲于应酬,不能让人心静。说实在的,在那样的地方住着,总是要想一些烦杂的事情,思绪围着单位里的人和事转,无法让人潜心与古人对话。现在好了,有了这间书房,就方便多了。这还要感谢平林你为我创造了这样优越的条件啊。应该敬你一杯才是。”说完,举起酒杯。

“不敢当,不敢当。”曹平林连忙端着酒杯躬身站起来,“这只不过是学生向您表达的一点心意罢了。我们同饮此杯酒吧。”

“坐嘛,坐嘛。”李副行长摆了摆手说,“八小时之外,我们应该以朋友而论嘛。”

“不,不,如果这样就折杀平林了。学生能够在学识上、思想上学到您的一些皮毛,也就心满意足了。”两个人又干了一杯。

李副行长慢慢地话多了起来:“人生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啊,而如果能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一位良师益友,那更是让人受用不尽的事情了。我有时常常想起在首长身边工作时的情景,直到今天每每回忆起来,仿佛历历在目,身临其境。你也许知道,首长是我们党老干部中很善于搞统一战线的,无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他都团结了各条战线上能够团结的一切力量,在政治上、经济上给我党最终夺取政权创造了许多条件。”

“关于首长的许多传记和文章我都拜读过了,对他老人家的生平和事迹也了解了一些。但是这些与您曾经在他身边工作的亲身经历相比,就无法相提并论了。”曹平林对李副行长提及他的首长的事情十分感兴趣。

李副行长说:“那时候,首长经常把我们这些做秘书的叫到身边,跟我们谈起他的经历和感受。他曾经说过,考察一个干部的政治敏感度和政治水平的最好标准,就是看他在统一战线工作中的表现和成绩。对待我们的敌人和对手,要在斗争中加以分化和瓦解,团结他们阵营中可以团结的力量;对待我们的同志和盟友,也要在团结中加以观察和分析,要时刻防范我们的队伍发生分化和背叛,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以达到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

“我想,就是在这种分化与瓦解之中,观察与分析之中,最能够锻炼一个干部敏锐的政治素质和高超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你分析得很对。”李副行长说,“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来的历史,一条很成功的经验就是:我们党往往能够在革命成败的关键时刻,及时地分清敌我两条阵线,在团结全党上下共同战斗的同时,有效地争取敌人阵营中的革命力量,从而在内部互解他们的反动势力,形成全民族的统一战线,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斗争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蒋介石集团内部的派系纷争、勾心斗角的条件,往往是不动一枪一炮就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这一点在兵法上讲,是用兵的最高境界啊。”

曹平林琢磨着李副行长的话:“那么在建国以后,我们党的领导人则是在权衡党内存在的左派和右派两大势力的纷争之中,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需要,时而倾向于左派,时而倾向于右派,就是在这样忽左忽右的前进过程中,达到了一种平衡状态,进而能够使中国的政权牢牢地掌握在我们共产党人的手里。”

“不错,不错,平林你举一反三,很有慧根啊。”李副行长赞赏地笑了。

“哪里哪里,我只是沿着您的思路思考罢了。”曹平林谦虚地说,两个人又干了一杯酒。

“你们省分行目前的状况是比较复杂的,尤其是在斗争进入到白热化的阶段之后,无论是对方阵营还是我方阵营,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李副行长挥着手说,他显然已经结束了理论阐述而进入到实务教学阶段了,曹平林躬身倾听,“首先我们必须要充分了解对方的阵营,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要随时观察他们阵营的组成情况和变化情况,随后,及时地抓住对方阵营中的薄弱环节,迎头给予痛击,并且要死死咬住,决不手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要时刻注意观察对方阵营中间的叛逆力量并招降他们,为我们所用。同时,也要时刻防止我方阵营的分化和瓦解。”

曹平林侧耳听着,没有插话。

“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总行将加强对我行信贷工作的管理,对以往工作中存在的管理漏洞要及时堵塞和处理。对在贷款工作中以权谋私,行贿受贿,贪赃枉法的人和现象,坚决给予严肃处理,甚至诉诸于法律。我们必须要用怀疑一切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信贷工作,要深入地追查以往我们信贷工作中的失误和问题,及时地加以纠正和处理。要建立报告制度,随时向总行有关部门报告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的问题,并且要把这项工作同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联系到一起,把这项工作同政治工作联系到一起,从事关我行兴亡的高度开展工作,处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这项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并且取得成效。”李副行长眼睛望着虚空的方向,像是在做着一场严肃的政治报告。他每说一句,曹平林就禁不住点一下头,他把李副行长嘴里说出的每一字每一句都牢牢地记在心里。

“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要抓住根本性和实质性的东西。”李副行长挥了一下手,继续侃侃而谈,“现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存在一些生活腐化的现象。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规律:腐败的干部大多生活腐化堕落,他们包养情人,赌搏嫖娼。但是他们自身存在的问题的关键,不是生活腐化,而是因为他们阻碍了我们的经济建设,带坏了我们的干部队伍,甚至会产生亡党亡国的危险。从许多被绳之以法的典型事例来看,这些干部都是因为先发现他们的腐败继而发现他们生活腐化,而不是因为生活腐化而发现他们工作上的腐败。换句话说,我们是因为他们腐败而处理他们,而不是因为腐化而处理他们。腐败和腐化是两种概念,有着质量和程度上的不同,要加以区别对待。”

曹平林认真地看着李副行长,费解地琢磨着他的文字游戏。李副行长最后终于总结了自己的理论:“当一个干部达到相当的级别之后,只要他能够保证积极正确的工作方向和政治立场,那么生活问题决不是他的主要问题,也不能因此使他倒掉。对于一个高级干部来说:女色和金钱都是他们应该得到的,否则,怎么能够体现出我们党掌握政权后,我党干部们所获得的切身利益和自身的优越性呢?”

曹平林惊奇得忘了点头称是了,他真没有想到,从李副行长的嘴里,竟然能够说出如此一针见血的赤裸裸的话来!

“只要不危害到我们党的整体利益和全局利益,生活问题就不能称其为问题了。”李副行长最后结束了他的话。

曹平林举起了酒杯,心里仍然没有转过神来,他低声地说:“您的话真使学生如雷贯耳,振聋发聩。学生谨记您的教导。”

李副行长爽朗地笑了笑说:“这只是我人生的一些感悟罢了,不一定正确,你要批判地接受啊。”

“岂敢岂敢,您说的每一句话,学生都牢记心中,并且要把它作为我今后行动的指南。”说完,曹平林一仰脖,一杯酒一饮而尽。李副行长也干了一杯。

该交待的话都交待完了,李副行长就海阔天空地聊了起来。曹平林发现,李副行长原来是一位很健谈的人,只是他的话题大多涉及中国古代的王侯将相,历史名人,援引的故事和语言也多来自《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只恨自己没有熟读典籍,所以对李副行长的话,也只能做到一知半解了。

吃完午饭,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李副行长就打算在书房休息一下,以便养足精神研读古籍。他婉拒了曹平林继续服待左右的请求。曹平林也不坚持,一个人开车回到了民族饭店。

崔浩事件的善后处理工作进展得比较顺利。崔浩被关进李小强的郊外别墅后,并没有进行任何抵抗,就交待了自己所有的犯罪事实,并协助李小强亲自赶往北京,将所谓的菲尔特公司驻京办事处帐户上的五千万美元重新划回到汽车工业集团的帐户上。三天后,李小强派人把崔浩的老婆和孩子也找来,让一家三口人最后团聚。崔浩请求李小强放过自己的家人,李小强经过认真考虑后,拒绝了他的要求,原因是他不想为自己以后的生活埋下一棵仇恨的种子。崔浩知道道上的规矩,也就不再强求。他见大势已去,留着钱也没有什么用了,就将已经转到自己名下的二百万元人民币以及多年来的积蓄全部交了出来,其数额基本能够弥补上自己炒作外汇的损失和李小强前前后后的费用,所以在最后的日子里,李小强并没有难为崔浩一家人。

尘埃落定之后,杜念基和李小强两个人将房门反锁,闷闷地抽着烟,喝着酒,谁也不说一句话。

几杯酒下肚,杜念基终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心里突然涌出一股难以名状的痛苦,他用手掩住面庞,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眼泪就从手指缝中溢了出来。

李小强手里的酒杯停在半空中,眼泪也噼哩啪啦地掉进酒杯里。杜念基无声地啜泣着,努力地压抑着自己的感情,但李小强却再也忍不住了,他呜呜地哭出了声。他的哭声里渗透着恐惧、无助和软弱,渐渐地变成了嚎啕,他像孩子一样留着眼泪和鼻涕,涕泗横流也顾不上擦一把。

两个人就这样对泣着,对饮着,过了许久才渐渐地平静下来。李小强叹了口气说道:“我们整天这么苦心孤诣地奔波,到底是在维系着什么呢?为了谁呢?为了什么呢?”

杜念基沉思了半晌,慢慢地说:“说到底,我们维系的是我们的命运,为了我们自己,也为我们的家人,为能够实现作为男人的价值。”

“我不知道我会有什么样的命运。有的时候,我甚至认为我自己是一个没有什么命运的人。小的时候,我的命运就是两个哥哥的命运,我的生活了无新意,自然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价值,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到现在为止,我仍然认为我一文不值,一无是处。鬼知道我是怎么活到今天的!”

“所以你浑浑噩噩地活了四十几年,没有人生目标,没有人生追求,失去了一个人应该有的坐标。但是从今往后,我决不允许你再这样生活下去!”杜念基冷冷地坚定地说,“在每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个从懵懂无知到感性升华的过程。有的人成熟的早一些,事业成功的人,就成了名人和伟人;有的人醒悟晚了一些,就成了大器晚成,终有收获的人;还有的人终生混沌,也就在混沌中了此残生——我决不允许你做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