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下一个老板就是你
5895900000002

第2章 求上进——当老板其实并不难(1)

在一次清华大学的座谈会上,有学生问比尔·盖茨:“你的成功秘诀是什么?”比尔·盖茨回答得非常干脆:“才智+毅力+竞争心+进取心。”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唯有不满足于现状、积极进取的人,才能摘到成功的果实。

世界变化太快,或许我们今天有着一份心满意足、得心应手的工作,明天一觉醒来却发现那份工作已经不属于你了。这可能是有更优秀的人替代了你,可能是你已经没有能力做那份工作了,也可能根本连那个工作岗位都已不存在了。人们在从事今天的工作的同时,还得为明天将要面对的竞争、挑战做好准备。只有不满足于现状、积极进取的人,才能跟得上这个时代的步伐。

求知欲和进取心对一个现代员工尤为重要,它是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里立足的基本条件。任何时候都不要有吃老本、满足于自己现有知识的思想,这种不良思想会阻碍你在职场上的成功。一个停滞不前的员工,自然不会为企业和老板所需,只有自我鞭策、自我栽培、主动进取,才能成为企业和老板真正需要的人,才能获得上级的赏识、才能赢得升职的机会。

1.人人都能当老板

若要在职场上获得升迁,就要争取到老板或上司的信任和器重。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明智的做法就是不仅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还应该在其他方面获得丰富的经验,提升自己的“内在价值”,即使困难重重,也要勇于尝试。当你通过努力拼搏成为某方面的行家时,老板一定会提升你的。

所以说,在争取升迁的道路上,最大的障碍不是虎视眈眈的竞争者,也不是嫉贤妒能的上司,而是你自己。如果你自己固守原地、不思进取,陷入了“井底”,那么就等于帮助别人打败了你自己。要知道,有眼光的老板会特别欣赏有创意的员工。况且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变,过去那种“听命行事”、“言听计从”的做法,已不再是优秀员工的模式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不必老板交代,积极主动做事”的新规矩。

做成功的下属难,但并非绝无可能。只要付出了努力,用老板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人人都能当上老板。

但究竟什么是老板的标准呢?

用老板的标准要求自己,并不是说完全要你去效仿你的老板,而是希望你对自己有比较高的要求。最主要的就是你应该具备一些良好的工作习惯,这些习惯支配着你去为公司努力地工作。以下是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给我们列出的作为一名优秀老板应该具备的习惯。

对目标执著的习惯;严格执行计划的习惯;敢于说“不”的习惯;对事情负责的习惯;学习思考的习惯;主动工作的习惯;积极创新的习惯;和别人协作的习惯;坦然面对错误的习惯。

如果你能够严格做到这几条,不被晋升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具体来说,只要你做到了以下几点,老板的位子就向你在招手了。

(1)对公司的认同

中国有句古语:“志不同则不相为谋”。公司的目标、文化就是公司所有员工工作的“志”,只有员工把公司的“志”视为自己工作的“理想”,对公司有一种认同感,整个公司才有凝聚力和竞争力。因此,公司在考察一个员工的时候,首先就会考察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

3721的总裁周鸿祎曾说:“认同感很重要,一名员工要有强烈的意愿、自我激励,才可能达到一个职业高度。公司给他的回报是他自身能力的提高、成就感和行业中等偏上的收入。”他还说:“每次新员工进公司时,我都给他们讲,一个公司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认同理念。不知你有没有看过《长征》,如果一个投资家要准备投资国民党或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你说会选择谁?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关键是其精神理念。对企业而言,认同感就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让大家可以朝一处使劲。我会直截了当地对他们讲,大家到3721来,如果不认同公司的理念,还不如趁早离开”。

一个员工首先要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才能真正做到维护公司的利益,激起工作热情和向上的进取心。这样,他自身价值在公司里才能够得到充分体现,他的需求才能得到适时地满足,从而才能够实现他更高的目标。

(2)与公司风雨与共

优秀的员工无不是与公司风雨与共者。《华为真相》中记有这样一件事情:1997年,刚从清华毕业的延俊华经过收集资料和实际的市场调研后,给华为老总任正非写了一封“千里奔华为”的信,提出了华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任正非读后称其为“一个会思考并热爱华为的人”,当即决定提升他为部门副经理。其实和延俊华一同被招聘的那些员工应该都有这个升迁的机会,但是为什么只有延俊华一个人拥有了呢?其实正如任总所言,延俊华是一个热爱公司的人,更重要的是他将这种热爱转化为了一种行动,当然会获得老板的青睐。

(3)以老板的标准要求自己

在公司里,许多才华出众的员工由于满足于平庸的生活,常常在心里想:“如果我愿意去做的话一定会成功,但是这样做会遇到很多的麻烦,我没有必要去自寻烦恼。”其实,也许这些员工比老板的才能还高很多,但他们永远只能是公司里面的一名普通员工,永远只能是为别人干活!

日本的著名企业家井植薰说:“对于一般的职工,我仅要求他们工作8小时。也就是说,只要在上班时间内考虑工作就可以了。对于他们来说,下班之后跨出公司大门,你爱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但是,如果你只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思想上没有想干16个小时或者更多的念头,那么你这一辈子可能永远只能是一个一般的职工。否则,你就应当自觉地在上班以外的时间多想想工作,多想想公司。”所有的老板都一样,他们都不会青睐那些只是每天8小时在公司按部就班工作的员工,他们渴望的是那些真正能够把公司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的员工,真正得到升迁的也正是这样的员工。

人人都能当老板,你也一样,只要你有信心、有决心,像《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说的那样:不放弃,不抛弃!并勤于修炼、提升自己,相信晋升的日子离你不会太远了。

2.让自信为晋升扬帆

大家都明白,老板不是那样好当的,老板的位子也不是那样好坐的。不过,也不必因此心生怯意,更不应抱有知足常乐、得过且过的想法。想成为老板者,最需要具备的态度就是相信自己。既要在内心里相信自己,也要在公众面前表现出这种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之母!只要你有充分的自信,相信自己能成为老板,你的老板才能才会在无形中得到加强,你的精力才会比以前饱满不知多少倍,有朝一日你就会获得晋升——这就是思想的力量!记住:狮子之所以成为百兽之王,是因为它相信自己必定能成为百兽之王!

一位著名的管理学家说:“一个不能说服自己相信能做好所赋予的任务的人,不会有自信心。”这句话一点不假,你要知道你能做好某件事,然后你才会自信去做。但事实上,你也有失败的可能。所以问题就在于:在你还没有尝试做一件事以前,你如何知道自己会成功?

美国有一位名叫嘉菲德的博士是位业余举重者。在一段低潮期,他一连几个月都举不出理想成绩。最后他终于举出了最佳成绩:125公斤。事实上,他在以前的训练中,曾经达到过这种成绩。

一位心理训练专家问他,现在他能举起的最大重量是多少。他回答说,他可以举起135公斤。最后他尽力向这一目标挺进,真的举到了这个重量。据嘉菲德自己说:“那很难,真的很难,要不是当时环境的刺激,我怀疑我能否做得到。”

然而,这位专家要嘉菲德躺下去,并且放松自己,同时要他作一系列的想像放松练习。然后一面要他缓慢地起来,一面在135公斤重量上又加上25公斤。在正常情形下,他绝对无法举起这个重量。于是他开始产生悲观的想像,但在他还未在脑中固定这些想像前,专家又开始对他作出一系列新的想像练习。

嘉菲德说:“他坚定而彻底地要求我作一系列的想像准备。在我的脑海中,我看到自己平躺在长凳上,举起了160公斤的重量。”

结果出乎他自己的意料,他不但真的举起了160公斤,而且还觉得比以往要容易得多。

作为员工可以用上述方法培养自己的领导自信。在任何压力和困难面前,你都要增强自信心,确保你在管理工作上取得成功。因此,你要从容易的小事情做起,拿出杀鸡用牛刀的精神,小事情也得尽力而为,然后才能迎接更大的挑战。

如果我们自信能够成为老板者,成为老板者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反之,如果自己心里先认定会失败,就永远不会成功。

我们每个人都会给自己制定一些人生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首先必须相信自己能够做到。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受到挫折时,请记住:困难都是暂时的,只要充分相信自己,终能等到云开雾散的那一天。

罗杰·罗尔斯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在这里出生的孩子,长大后很少有人能获得较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

在他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不提,他仅说了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皮尔·保罗。后来人们才知道,皮尔·保罗是他小学的一位校长。

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长兼校长。当时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他走进大沙头诺必塔小学的时候,发现这里的穷孩子比“迷惘的一代”还要无所事事,他们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皮尔·保罗对淘气的罗尔斯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当时,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有他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5吨重的小船的船长,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州长,着实出乎他的意料。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他说话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板走路,他成了班长。

在以后的40多年里,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标准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真的成了州长。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过:“自信就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人们常常把自信比作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闸门、启动聪明才智的马达,’这是很有道理的。确立自信心,首先要正确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能力。自信不是孤芳自赏、夜郎自大,更不是得意忘形、毫无根据的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而是激励自己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质,它代表一种高昂的斗志、充沛的干劲、迎接生活挑战的乐观情绪,是你战胜自己、告别自卑、成为领导者的重要素质。

3.不在其位,预谋其政

在职场上,一个人要想获得晋升,不仅要做好向老板岗位努力的准备,还要做好思想上转换角色的准备,即“不在其位,预谋其政”。在私下里要学习老板的办事风格,思考老板职责范围内的一些事情。一个人一旦做好了这些准备,不仅可以锻炼其思维能力,而且在老板偶尔给机会表现时,还可以一鸣惊人,让大家对你另眼相看。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脱颖而出,不仅要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而且要为将来的晋升提前做准备——学习管理理论,在工作中有意识地把自己置于老板的位置去思考问题,以备老板“顾问”,或者在关键时刻为老板排忧解难。一个下属能够做到这一点,不仅能给上司留下一个能干的印象,而且在同事眼里也能脱颖而出。这样的下属往往能获得更多晋升的机会。

在某公司,有一位叫做丁玲的员工,职务是宣传科代理科长。但是,由于她本身的学历及资历并不突出,科里的下属并不怎么支持她,某些领导对她也不怎么看好。针对这一状况,丁玲发誓要改变自己,让领导和同仁对她另眼相看。她不断地努力学习管理理论,把领导每一次讲话的内容、上面每一次下发的文件都熟记于心。尤其是丁玲有一个“杞人忧天”的习惯,每次开会尽管很少有她作报告的机会.但她总是认真地写好发言稿,把领导可能要讲的话都仔细研究一遍。这样,她总能够较别人快一步领悟领导的意图,以致越来越多的领导对她都刮目相看了。

有一次,妇联要召开一次全市妇女干部工作会议,按照常理讲,丁玲作为一个代理科长,几乎是没有发言机会的。但她早已养成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习惯,针对这次会议,她站在本公司妇联主任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找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并准备了一篇发言稿。当时,妇联主任的秘书也为其领导准备好了发言稿,根本轮不上用她写的发言稿。

她的这种行为虽然有“咸吃萝卜淡操心”的嫌疑,但是她“预谋其政”的做法却使她在之后的大会上出色地表现了自己。

在会议召开的前一天下午,事情出现了一点变化,妇联向市委作会议筹备报告后,市委领导非常重视,希望能够安排一天的会议,把市委中心工作的精神讲透、领会透。本来会议的议程只有半天,该公司的妇联主任讲完话,再讨论一下,然后由另一位副主任总结一下就结束了。现在,会议的议程突然增加了半天,原本准备的讲话稿显然是不够的。

针对领导的要求,妇联主任临时召开了中层干部会议,想听听大家的想法。按理也只能安排其他几个副主任讲话。但是,几个副主任都不太会讲话,不愿意在大会上露出自己的短处。于是,一个与丁玲关系比较好的副主任推荐说:“不如让丁玲讲一讲,她是搞宣传的,领导的报告她吃得透,而且善于对外宣传本单位的形象……”

主任见几个副主任都不愿意讲话,便顺水推舟地说:“这倒也是一个办法,宣传科同志讲话,可以进一步体现我们落实领导指示精神的实施情况……丁玲,你来得及准备吗?”

丁玲说:“应该来得及。我已经写好了讲稿,请您先过目一下……”说完便把带在身上的讲稿交给丁妇联主任。妇联主任看了一遍,只改动了几个字,就交回给丁玲。于是,在临时召开的中层干部会议上,就决定了由妇联主任和丁玲代表该公司在全市妇女代表大会上发言。

平时惯于“预谋其政”的丁玲,在第二天大会上的讲话让所有同事及下属大感意外。丁玲放下讲稿,侃侃而谈地作报告,一个多小时从头到尾一气呵成,中间连停都没有停一下,连口水都没有喝……如此精彩的报告,如此突出的表现,不仅获得了其他代表们的热烈掌声,也让本单位的领导、同仁及下属目瞪口呆。散会后,一些妇女干部,尤其是一些下面乡镇来的妇女干部纷纷走到丁玲面前,争相说:“丁科长,你笔头子好,口才又好……”

这次会议后,丁玲引起了市妇联的注意。市妇联的领导多次在该公司妇联主任面前表扬丁玲。于是,丁玲就顺利地当上了科长,接着又被调进了市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