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下一个老板就是你
5895900000025

第25章 树优势——让别人无法超越(6)

要想成为一个企业需要的优秀员工,就必须对自己狠一点,就必须时刻给自己加压。举个例子:一个人挑担子的时候,如果挑50公斤,感觉不舒服,减掉10公斤后,感觉就舒服了。如果继续这样,我想最后恐怕连50公斤都挑不起来。但是,如果在50公斤的基础上加上10公斤,虽然感觉很累,但是咬咬牙、挺一挺就会过去,慢慢地我们就能挑起100公斤,或者比100公斤更重的担子。人生的价值是在不断地挑战中体现的。人类为什么崇尚“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就是因为人类永远不会满足于现状。所以,只要我们想做一个合格的“人”,我们就必须不懈地努力,咬紧牙关对自己狠一点。

人生下来不是为了享受的,人生最大的享受在于你创造出伟大的业绩。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更高,也就是说:未来的竞争会更加激烈。而作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时刻保持“充电”状态,并且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比如说可以制订一个短期目标:选修管理、财会及对未来升级有益的课程。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时间安排更加充实,另一方面对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也大有益处。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压力随处可见。在压力面前,一些人伤筋断骨,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而另一些人不畏险阻、迎难而上,承受住了巨大的压力,享受到了成功的甘甜,获得了精神的满足。

现代职场,对员工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不仅看你是否有较强的业务水平、专业技能和比较广博的知识,还要求员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中有一项重要的指标,即能否承受住工作带给你的压力。在所有员工中,那些将工作压力转变为工作动力、愈挫愈勇的员工,是公司真正的中流砥柱,他们的发展前景一定不错。

有一句话说“机会总是伪装成困难来临”,现在很强的压力也许正是今后强大动力的源泉,如果在压力面前,轻易放弃努力,动力就会几近于零,成功更是无处可依。我国历史上,成就一番事业的大人物面对压力时,都会选择勇于承受,他们的承受成全了他们的丰功伟绩,精神满足遂达到了顶峰。一幅著名的对联涉及到两个历史人物因能承受压力而登上了事业的顶峰。对联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作为一名员工,在工作时也应有承受压力的气魄。压力强,动力就强;压力弱,动力也弱,压力无,动力就无。二者之间,通常情况下成正比。

12.身体健康也是优势

一个人要想成功,成就一番大事业,或赚大钱,或出大名,需要他具有出众的才华、过人的胆识、良好的机会等,但健康的身体比这些都重要。我们虽然不能说所有高智商的人都有健康的身体,但是一个高智商的人就要寻找和培养健康成功的生活方式。

按照牛理学的原理,人的身体变化是一种生理规律,我们本身无法阻挡。当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完成大学学业,开始走上社会时,我们的身体发育就已经基本上到达了顶点。当然,这有一个过程。人在25岁到30岁之间,也就是人常说的“吃不饱,累不垮”的阶段,对于身体的变化我们还不是十分敏感,但一到而立之年便会明显地感觉到体力不如从前。过了40岁,身体的零件就明显地开始变得生涩起来。而到了知天命之年,身体状况就更差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事业是否有成主要就取决于这几个阶段。如果平素十分爱惜自己的身体,在这几个阶段事业就会蒸蒸日上,体会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意义。而那些不注意自己身体的人,这时候就会真正体会到“力不从心”和“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含义,甚至有不少人在自己事业的巅峰便猝然倒下,上演了一出英年早逝的悲剧,给家庭、社会、事业都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据有关调查发现:世界上至少有70%的人不知道好身体的价值。但是,当一个人真的感到自己需要健康时,健康实际上早已离他远去了。

身体健康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头等重要的——即使你能赢得整个世界,但如果你失去健康,一切仍将是空。

俄罗斯政治家久加诺夫说过这样的话:一个国家的领袖必须要有好的身体。尤其在关键时刻、危急时刻,他要10小时、20小时,甚至几天不休息地连续作战。

员工同样需要好身体,以便应付沉重的压力和超负荷的工作。

作为中外历史上并不多见的伟大领导者之一,毛泽东很早就意识到了健康对人取得成就的重要价值和积极作用。

1917年,24岁的毛泽东写了一篇《体育之研究》。在这篇五千多字的文章中,他旁征博引了大量历史人物为例证,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的关系:

孔子善养生、重射御,明朝的顾炎武、清朝的颜习齐等注意锻炼身体,故均得长寿;而孔子的得意弟子颜回、汉朝的贾谊、唐朝的王勃和卢照邻等,虽然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但因忽视锻炼而体弱多病,英年早逝。

当毛泽东读到《汉书·贾谊传》时,在把贾谊称为“英俊天才”的同时,也为他的过早辞世而惋惜不已。

据史书记载,贾谊18岁时就“以诵诗属书”而闻名于世。汉文帝时,被召为博士,每次皇帝下诏议论朝政,许多年长的人说不清楚的地方,年仅二十余岁的贾谊却口若悬河,对答如流。

由于他才华出众,不到一年就被文帝提升为太中大夫。虽然贾谊因遭到当朝保守派的排挤而被贬到长沙为官,但三四年后又被文帝召回京师,任文帝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

贾谊不但德才兼备、忧国忧民、学养渊广、文笔超人,而且见识卓越、力主革新。他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治安策》一文,该文被毛泽东称做“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以贾谊的晶德、才干、学识、能力来看,只要稍待时日,必然能够做出一番大成就,对当时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但可惜的是,贾谊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好。在他33岁那一年,因为梁怀王在骑马时不慎坠落下来,贾谊错误地认为这是自己作为老师没有尽到职责所致,非常内疚,从此整天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不久就与世长辞了。

对于贾谊之死,毛泽东在惋惜之余又非常感叹地写道:“梁王坠马寻常事,何必哀伤付一生。”

正是由于历史上的前车之鉴,所以深谙成功之道的毛泽东曾反复告诫大家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应对、处理极其繁重、复杂的事务,不断创造出更大的业绩。

科学研究发现,有10种生活习性或习惯最有害于健康:

(1)嗜烟如命;

(2)心胸极度狭窄,嫉妒成性,动不动大发脾气,极具报复心;

(3)经常酗酒;

(4)个人生活规律无常,根本不讲养生之道;

(5)生一点小毛病就吃药,一年里打针吃药不计其数;

(6)有了毛病硬撑,不诊治,听之行之;

(7)性生活无节制,纵欲过度;

(8)整天心神忧郁不振,闷闷不乐或悲喜过度,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

(9)没有一个朋友;

(10)从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

除了保持健康外,工作的效能是获得成功的一大要素,而健康的体力和精力都是增进工作效能的资本,所以千万不要轻易浪费。

无论做什么,都应慎用体力和精力,要持之以恒,好似溺在海里的人紧抱着飘流水面的木杆一般。人人都当懂得,体力和精力是成功的资本,有了强健的体力、充沛的精力,即便赤贫如洗,也比那些拥有财富而把体力和精力消耗干净的人富裕得多。与人的体力和精力相比,黄金钻石便是一堆无用的废物,至于房屋地产,更不能与人的体力精力相提并论。

很少有人会彻底明白体力与事业的关系是何等重要、何等密切。人们的各种能力,特别是各种生理机能的充分发挥,人们的生命效率的增加,都有赖于体力的旺盛。

体力的旺盛与否,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勇气和自信的有无,而有勇气与自信,是做大事的必需条件。体力衰弱的人,多半是胆小、寡断和没有勇气的。

若想在人生的历程中获得胜利,首要的条件就是每天都能够以一副体强力健的状态去向一切迎战。可是,有些人却以有气无力之躯从事着事业,其无法取得胜利,又能怨谁呢?

对于你的事业,你要付出全部的力量才能获得成功。仅仅发挥出你的部分能力从事工作,这种工作肯定干不好。你要以一个精强、完全的“人”去干工作,工作对于你来讲,是兴趣而不是痛苦;你对于工作,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如果你因为生活不知谨慎而以筋疲力竭的身体去干工作,你的工作效率肯定会衰减。结果,你所做的事情都带着“弱”的印记,而在“弱”的印记上是无法获得成功的。

综观大干世界,鸟瞰芸芸众生,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人们:年轻时不辞劳苦,为了财富、地位、名望而努力拼搏,对健康问题却毫不在意;而到功成名就、腰缠万贯的日子到来时,身体却已经瘫下去了,对所获得的这一切都无福消受。

这种现象,无不提醒我们:虽然拥有健康并不意味着拥有一切,但是如果失去健康必然将会失去一切。千万不要到失去健康的时候才懂得珍惜健康的价值,而是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注意保养自己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