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下一个富人就是你
5896000000003

第3章 立大志(2)

1999年,乔赢重新定位,并吸引了美国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的100万美元风险投资,开始筹建红高粱电子商务项目,意图力挽狂澜。但此前的集资事件却让乔赢的此次计划中途夭折。2000年,83名集资人联名就红高梁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向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郑州市公安局举报,同年10月乔赢被逮捕。2002年9月9日,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以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判处乔赢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5万元。

前面有车,后面有辙,野心过大,终会招祸。但是关于乔赢的败因,却是学者研究的多,办企业的研究的很少,这也是有更多企业家“前赴后继”的重要原因。

中山圣雅伦公司董事长梁伯强从1982年开始创业,凭着超人的毅力占据了行业的制高点。如今,只要说起指甲钳市场,没有哪一个国家、地区他不了解,也没有哪个人比他更了解。梁伯强很清醒,始终以一种“做足500年”稳打稳扎的心态做企业,哪里有空间就先巩固哪里,一个点一个点地突破。目前圣雅伦的产品60%出口,但其中80%都是贴牌,给别人打工,在国内才是原汁原味的圣雅伦牌。让产品占领国际市场是梁伯强做梦都在想的事,但得让雄心慢慢长大。高楼万丈平地起,空中楼阁不足信。

梁伯强是明智的:有雄心是好事,可雄心也要有个度,雄心万丈也要从基层干起,也要等它慢慢长大。

4. 向贫穷挑战,向命运挑战

我们现在已经无法统计,自有人类以来,贫穷曾经让多少才华横溢的人在这个世界默默无名。贫穷也许是我们向自己和别人解释人生平庸和不幸的最体面借口,但它还不是阻碍我们获得成功、幸福、体面人生最可怕的力量。那最可怕的力量是什么呢?是随贫穷而来的对成功的恐惧,它会使我们自暴自弃!这恐惧像太阳下巨大的云翳,笼罩了我们整个人生。谁也无法将时光倒流,让你再重投胎生到豪门望族,成为一个幸运的“二世祖”。但你完全可以扭转劣势、从零做起,运用与生俱来的心灵力量创造机遇,石破天惊地去创造新的人生。

这不是空洞的、为讨人喜欢而发的妄语狂言,这是我们对许多成功者进行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我们惊奇地发现:对于许多有惊人成就的人士来说,贫穷竟是他们获得成功的法宝。换句话说,是贫穷使他们创造了人生的奇迹。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挑战,只有接受挑战,不断追求,才能充实生命,才能体验到生活的美妙绝伦。所谓有志者事竟成,正是这种人生的写照。没有永恒的成功,只有成功了的永恒。向贫穷挑战,向命运挑战,才能造就伟大的自我。

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小乡村里,一位家境清贫的少年在15岁那年写下了气势不凡的《-生的志愿》:“要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要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金利峰;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力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拥有一项发明专利……”他洋洋洒洒地一口气列举了127项人生的宏伟志愿。不要说实现它们,光是看一看,就足够让人望而生畏了。可少年的心却被那庞大的《一生的志愿》鼓荡得风帆劲起,全部心思已被那《-生的志愿》紧紧地牵引着,并让他从此开始了将梦想转为现实的漫漫征程。一路风霜雪雨,他硬是把一个个近乎空想的夙愿变成一个个活生生的现实,由此一次次品味到了搏击与成功的喜悦。44年后,他终于实现了《一生的志愿》中的106个愿望……他,就是20世纪著名的探险家约翰·戈达德。

有人惊讶地追问他是凭借着怎样的力量,把那些注定的“不叮能”都踩在脚下的。他微笑着回答:“很简单,我只是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随后周身就有了一股神奇的力量,接下来就只需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了。”一个15岁的贫苦少年正因为敢于向命运挑战,才有了后来愿望实现的伟大创举。

只要你有一颗永不服输的心灵,有一种愈挫愈奋的意志,就算你是个再贫穷的人,内心也会升腾起一股勇往直前的勇气,从而再也不会抱怨上苍的不公。这样坚苦卓绝地去做了,虽然不一定都能达到理想的彼岸,不一定能够采撷到预想的果实,但这个心灵的激励、奋斗的过程却闪耀着无边无际的生命之美的光芒。

1999年,张波便停薪留职下海了。他平常有一个喜好,就是看报纸、杂志、电视新闻,而且好动脑、搞调查。他发现由芮城到广州一个来回就需要1100多公升汽油,汽车每走三四百公里就必须加一次油,整个路途需3个加油站。特别是果农都喜欢到三门峡加油,因为三门峡可从三省进油,价格比芮城每公升低2角钱。他觉得这就是机会,因此开始了自己大胆的计划。

他与合伙人在广东清远投资办了个加油站,挂上专门招待运城地区老乡的招牌(芮城属运城地区)。为招揽顾客,他们还提供食宿、换车胎,并为资金一时周转不开的老乡提供帮助。接着他来到三门峡,找到一个濒临倒闭的加油站进行合作。由于这个加油站生意冷清,费用自然低。合作后他们挂上了标语牌: “车行万里觅知音,运城老乡在这里,遇到困难需帮助,随时为你解忧愁。”此招果然奏效,当天晚上便有5辆车进驻。这种做法极易唤起同乡司机的亲切感,加之各项服务周到,生意越来越好。曾经有一天,该加油站光运城地区的车就来了150辆。因为从三门峡到武汉后车一般都没油了,他们又与武汉的一个加油站合作,也打出为运城老乡提供各种服务的招牌,效果同样甚佳。

有一天,他吃饭时忽然看见芮城大型知名制药集团的车从路上驶过,车箱上喷有药品名称的广告,忽然灵感骤来:何不在自己所管辖的车上也喷上这些广告呢?因此他赶紧找到这家药厂,把想法说了出来。精明的药厂老总立即同意了。因为他们每年的广告费高达三五千万,而此计划投入小,且这些车每天都在全国各地跑,效果肯定错不了,老总当即答应每辆车付4000元广告费。这样一来,车主还能得到几百元,自然乐意。除去喷广告及交纳各种费用,一辆车张波就赚了2000多元。一夜间,张波成为10万元小富翁的佳话便传开了。

一家银行曾推出一个信用卡销售广告,内容是:“真正的财富不是口袋里有多少钱,而是脑袋里有多少东西。”脑袋就是一个人的想法、观念,想要使口袋里有钱,一定要先有一个富有的脑袋,想法决定你的一生。一个人脑袋富有后,自然就能赚进许多财富,口袋里也会富有起来,就能过上富有的生活。其实真正可怕的并不是贫穷本身,而是贫穷带来的颓废、消沉、自暴自弃,以及愤怒的火种。一个意志健全的人、一个积极进取的人、一个乐于奉献的人,在他眼中贫穷只意味着命运对自己的一次考验!

5. 对财富要充满强烈的欲望

欲望不是贪得无厌,不足贪大求全,实际上是一种生活目标、人生理想。创富者与普通人欲望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欲望往往超出现实,需要打破现在的立足点和眼前的樊笼。所以,创富者的欲望常常伴随着行动力和牺牲精神。

创富者的欲望是不安分的,也是高于现实的,需要掂起脚,甚至需要跳起来才能够得着。所谓梦想,不过是欲望的别名,一个人的梦想有多大,他的事业就会有多大。这绝不是在红嘴白牙地说窄话。

其实,挡住我们前进步伐的,不是贫穷或者困苦的生活环境,而是内心对自己的怀疑。成功的富人无不经受过一次次的失败和打击,但正是对财富的强烈渴望使他们坚持了下来,屡败屡战,也在追求中锻炼了意志。反过来,坚强的意志也影响了他们对财富的渴望、对成功的向往。例如,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的建立者齐瓦勃出生在美国乡村,只受过很短的学校教育。尽管如此,齐瓦勃却雄心勃勃,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发展的机遇。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做成大事。18岁那年,齐瓦勃到钢铁大王卡内基所属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并从踏进建筑工地起就抱定了要做同事中最优秀人的决心。

一天晚上,同伴们都在闲聊,唯独齐瓦勃躲在角落里看书。这一幕恰巧被到工地检查工作的公司经理看到了,他问道:“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齐瓦勃说:“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者,不是吗?”有些人讽刺挖苦齐瓦勃,他回答说:“我不光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单纯地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途打工。”抱着这样的信念,齐瓦勃一步步向上升到了总工程师、总经理,最后被卡内基任命为钢铁公司的董事长。最后,齐瓦勃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大型钢铁公司,创下了非凡的业绩。

穷人的产生不是因为口袋里没有钱,而是因为对钱的“麻木”。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西方国家领取救济金的人比乞丐更受人歧视的原因。在那里乞丐是一种职业,当乞丐还意味着想要通过劳作去赚钱;而领取救济金则意味着一种放弃和对现实的默认。所以在很多情况下,你能不能成为富人,一开始就有了一些定数:穷人是可能成为富人的,因为他们有做富人的理想;拥有一些东西却感觉自己很穷的人,是最容易成为富人的,因为他们对财富的追求已经上升到了一种境界;而最不可能成为富人的,就是拥有了一些东西,并已心满意足的人。

美国著名的《成功》杂志创始人马登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一个著名的艺术家,他那个很有才气的学生将来会不会更有成就?艺术家回答说:不可能!永远不可能!又问:为什么?艺术家回答:他现在每年卖画能收入6000英镑,他早已经满足于这种不错的收入了!

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已有的财富往往是阻碍人致富的大敌。如果你从心里深感自己就是个穷人,那你多半也成不了真正的富人。我们常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表情木然、行动萧索、心态落寞,唯一的心愿就是眼前的局面能够维持。他们祈愿的就是机构改革千万不要改到自己身上,再就是每月工资能够按时足额发放。他们本来有足够的学识、能力以及资源来开创一番事业,却没有那样的欲望,总觉得眼前的生活就已足够好。有人群的地方就有这样的人,你如何能够指望他们去创业、去求富、去力争成为富人?这些没有创富欲望的人只能接受庸碌的人生。

人生不能没有方向,做人不能没有志向,那种只解决农食住行等生理需要的志向是低层次的,而追求自我实现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目标、自己心中所追求的东西。或许目前还一无所有、一无所成,但这些与树立不能做穷人的志向比起来都无关紧要。所以人穷志别穷,只要不甘人后积极进取,终有一天会踏上富裕之途。

林肯说过:“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业也是这样,他的成就决不会超过自己的信念。”人生的目标不妨定得高远些,如果经过全力打拼仍没有实现,那么至少也要比日标定得太低的人得到的多。鹰有时比鸡飞得还要低,但鸡却永远飞不到鹰的高度。

6. 把谋财当成人生最大的追求

穷人的日子确实不好过,看着别人住别墅、开跑车,相信谁也不愿意过朝不保夕、有闲没钱的日子。可不当穷人也不是说说就能解决的事情,必须迈动双脚去努力奋斗。若一个收入很不错的人突然辞职下海,或一个有了100万的人仍不顾一切地去挣1000万,很多人会把这归结为贪婪或不知足,其实这种理解足错误的。因为越是感觉自己穷困的人,致富的欲望就会越强烈,最终成为富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每个人在希望自己成为富人时,都要问问自己:“我是不是足够穷了?”如果你的回答是:“是的,我很穷。”那么你已具备成为富人的一个基本条件。如果你的回答是:“我的钱是不多,但也够花了。”那么你变成富人的可能性就会大打折扣。这就是生活中穷人与富人最本质的区别。

俗话说:创业者伟,守业者平,败业者衰!创业者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有干大事的心态,有成大业的愿望,有成为富人的信心。守业者之所以普通,是因为他们少了独立门户的意识。败业者衰则不必去说他了,大家都知道足什么意思。富人之所以成为富人,就在于从小立志要改变自己,改变家人贫穷的牛活状态,并把追求财富当成一生的追求,立志创富从自身开始。

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绝大多数有一定才华或有一定能力的人都不愿意去做一个有才华的穷人。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做才能成为一个富人?那就要求你从实际出发,把创富当成一生的目标来追求。

美国大富翁富勒有7个兄弟姐妹,还有一位很有见识的母亲。这位母亲经常和子女们谈:我们不应该这么穷,不要说这是上帝的旨意,我们很穷但不能怨天尤人,这都是因为你们的爸爸从未有过改变贫穷的欲望,胸无大志。这些话深深地打动了富勒的心,他一心想跻身于富人之列,于是开始努力追求财富。他5岁开始工作,成年后陆续收购了8家公司。谈及成功的秘诀,他还是用多年前母亲的话回答:“我们很穷,但不能怨天尤人,那是因为你们的爸爸从未有过改变贫穷的欲望,胸无大志。”富勒在多次受邀演讲中说道:“虽然我不能成为富人的后代,但我可以成为富人的祖先。”

穷人没有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不能因此而不思进取,甘愿如此。归根到底,贫穷的元凶就是你自己。穷人必须为贫穷付出代价。如果你想摆脱贫穷,就不能用无知掩盖自己的无能,也不能用贫穷掩盖自己的懒惰和满足。换句话说:贫穷只是一种现实,而不是借口。很多人看到别人发财了,就眼红得不行,也跃跃欲试。可一想到从此要起早贪黑地操心忙碌,早晨再也睡不成懒觉了,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舒心地打麻将和玩牌了,他就泄了气。“我就是这样的人”,表面上看来,说这话的人好像很了解自己,其实是在安慰自己。这也是一种典型的穷人心态。富人也会说同样的一句话,但是背后的含义却不相同。

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曾说过:“假如我忽然倾家荡产了,把我身无分文地扔在沙漠里,只要有一个骆驼商队路过,我加入进去,用不了几年,我又是一个百万富翁。——没办法,我就是这样的人。”

富人们知道:成功足一种心态,是一种感到自己一定会发达起来的意识,然而大多数人都没意识到这一点。别人夺不走的真正财富,就存在于内心之中。我们只有在物质生活变富裕之前,让思想先富起来,才能真正抓住财富。只有一心一意的雄心家,才能体验到赚钱的乐趣,把谋财当作事业来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