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素质教育——理想篇
5896200000006

第6章 人生的需要和目的(3)

3不断改革、完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实现人生需要的重要保证

人生需要的满足还有赖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完善和发展。我们正在进行的全面改革,就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虽然适应是基本的,但矛盾的、不相适应的部分,也不能忽视。如果不克服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存在的种种缺陷和弊端,就难以发挥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巨大作用,就会窒息社会主义内在的活力和生机,就会严重妨碍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根据生产力的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深入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是完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根本要求。然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有赖于共产主义的实现。到共产主义社会,"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侯,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二、人生的目的

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内容,贯穿于人生的始终,表现在人生实践的各个方面,决定着人生的方向和道路,制约着人生态度,影响着人生价值。人生目的性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重要方面,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人生目的创造自己的历史。因此,只有自觉地按照科学人生目的的要求指导自己的一生,才能使人生放射出绚丽的光彩。

(一)人生目的的形成和作用

1人生目的的含义

人活动的重要特点,就是有其自觉的目的。人不同于动物,人在从事各种实践活动之前,总是先在头脑中确立行动的目的,然后按照目的选择方法,采取行动,以实现目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所谓目的,就是人的行动所要得到的结果,所要达到的境地。人的目的来源于人的需要。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的客观需要时,就会产生一种满足需要的愿望,提出改造现实的要求,形成一定的目的。目的又是实践活动的内在要素。实践是人们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在一个具体实践活动中,目的是起点,又是终点,并表现于过程。所以马克思说:"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

在社会生活中,人每天都在为着某项具体目的从事着某项具体活动,然而,在这些具体目的中又贯穿着一个根本目的,对具体目的起着规定和制约作用,这就是人生目的。所谓人生目的就是人生实践所要创造的未来人生在观念上的想象对象,它是全部人生实践所要遵循的宗旨,也是整个生命历程所追求的境界。人生目的表达的是人的最高需要,回答的是人为什么而活着的问题。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追求享乐,宣扬"人生一世,行乐而己","人生得意须尽欢,莫把金樽空对月",有的人追求名利,宜扬"生则计利,死则虑名","熙熙攘攘,无非名利";有的人追求权势,宣扬"权力毕竟是人生头等快乐",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有的人"生平无大志,但求足温饱",宣扬"人生在世,惟求温饱",如法国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家蒲鲁东所说的:"人生在世,只要有一部杰作,只要有一次感觉到自己是人也就足够了";有的人主张"人生为大众,营私以为丑",倡导人活着就要雷锋那样,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的生活过得更美好,等等。尽管对人生目的有各种不同的回答,但是总要归结到"为什么人活着"的问题上,即人活着为追求个人利益的满足,还是为他人、集体、社会的利益而奋斗?为什么人而活着,决定一个人人生目的性质。

2人生目的的形成

(1)人生目的形成取决于人们所处的社会条件和经济地位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一个人,无论是伟大人物,还是平凡百姓,其人生目的的形成,都受他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都是由他所归属的阶级,或他本人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利益决定的,都是他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产物。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不同,经济利益不同,阶级归属不同,生活经历和境遇以及家庭状况不同,决定着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甚至互相对立的人生目的。

(2)人生目的形成以人自身的需求为动因

人生目的作为一种未来的价值取向,总是同人生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如果没有什么需要,就不会提出任何目的来。人生需要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因而人生目的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由于无论人的哪一方面的需要,都只能产生于社会生活,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满足,所以,人生目的的形成主要地是由人们的社会性需要决定的,同时也要受到自然性需要的影响。

(3)人生目的的形成受个人世界观的指导和制约

世界观给予人生观以一般观点和方法论的指导,尤其是其中的社会历史观,直接地影响着人们对生活意义,目的的看法和态度。建立在唯心主义世界观基础上的人生观,必然以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为人生目的;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上的无产阶级人生观,必然把个人命运和生活目的同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及整个人类的解放事业联系起来。同时,人生目的的形成还与人们生理、心理的成熟状况、知识水平、认识能力、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等等密切相关。因而,在同一社会,同一阶级中,由于人们主观条件的差异,也会形成不同的人生目的。

当然,各种社会因素对人生目的的形成都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而是交又渗透、互相影响的。正是这些主客观因素的交互作用,才使人们形成了各种人生目的。

3人生目的的作用

人生目的是人生的根本问题,它一经形成,便成为人生的导向,支配人生的活动。

(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方向和道路

人生目的是人们确定生活方向、选择人生道路的向导。人生目的有崇高与庸俗之分。崇高的人生目的能够使人在人生道路上经受住一切挫折和失败的考验,始终不渝地朝着正确的目标前进。马克思之所以成为共产主义运动的创始人,主要是因为他确立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人生目的。17岁的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正是因为马克思从青年时代起就确立了崇高的人生目的,所以在他的一生中,不论是反动政府的迫害和机会主义的诽谤,还是物质生活的贫困和疾病的长期折磨,都不能使他发生任何动摇,而是始终如一地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相反,庸俗的人生目的则容易把人引入歧途,在生活道路上稍有挫折和失败,就会一蹶不振,消极悲观,迷惘乃至绝望,或者自甘沉沦,或者走上犯罪的道路。总之,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对人生前途和幸福的理解,来考虑职业、选择生活道路、确定生活目的的。不同的人生目的决定着不同的生活方向和道路。

(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在人生道路上,会有许许多多的曲折迂回和矛盾斗争,会遇到生与死、苦与乐、荣与辱、得与失、顺境与逆境、光明与黑暗、真善美与假恶丑等等具体的人生问题。如何对待这些问题,取决于人们的人生目的。崇高的人生目的造就着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人生态度、滋润着顽强拼搏的意志和锲而不舍的毅力,会使人产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内在动力。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的张海迪,疾病给她造成严重的高位截瘫。面对病魔和死神的威胁,她毫不畏惧,没有悲观,没有屈服,而是用对生活炽热的爱支撑着病残的身体,拼搏出一条广阔的人生道路,不断跃上人生的新高度。这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正是她高尚生活目的的生动体现。相反,庸俗的人生目的,只会使人胸无大志,平平庸庸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而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步歧途毁灭自己。

(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

不同的人生目的引导人们朝着不同的方向努力,因而会形成不同的人生价值。纵观历史,可以发现:古今中外许多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或在某一科学领域有成就的科学家,一般都是在进步的人生目的指导下取得成功的。世界著名化学家诺贝尔说:"我是世界的公民,应为人类而生",正是这种"为人类而生"的人生目的,驱使他冒着生命危险发明了硝化甘油炸药,一生中获得355项专利。而自己的生活却极为简朴,并在临终前立下遗嘱,把遗体献给医学事业,用自己遗产的利息作为奖金,以奖给后世的科学家、文学家和对世界和平事业作出贡献的人。这就是世界著名的"诺贝尔奖金"。相反,受腐朽没落的剥削阶级人生口的的影响,即使是一些在科学上做过贡献的人,也可能为了个人的得失而迷失方向,甚至身败名裂。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18世纪下半叶,他一反传统观念,推翻了"燃素说",建立了"氧化燃烧理论",完成了化学学科中一次伟大革命。可是后来,他在剥削阶级人生目的的驱使下,加入了一个搜刮民财的团伙,终于在1794年他51岁时因贪污罪被送上了断头台。可见,人生目的从根本上决定一个人的人生归宿和生命价值。

(二)树立科学的人生目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人生目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以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的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建立在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的科学认识基础上,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目前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崇高,最正确、最有前途的人生目的。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科学的人生目的

(1)唯物史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生目的科学依据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这个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在阶级社会中,人民群众是由具有不同利益的各个阶级和社会集团组成的,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范围。但是,无论在什么历史时期,也不管历史的情况如何变化,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始终是人民的主体,占人口的最大多数,对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总之,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者本身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历史。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因此,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才能使我们的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由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决定的

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它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它只有消灭一切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一切剥削形式,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无产阶级又是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是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它肩负着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而这一伟大艰巨的历史使命,决不是少数人所能完成的。无产阶级的这种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决定它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目的,以解放全人类为目的。因为"无产阶级的最后解放,必然是全人类的最后解放,无产阶级如果不能解放一切劳动人民,解放一切民族,即解放全人类,那未,无产阶级就不能完全解放自己。无产阶级解放的利益同一切劳动人民解放的利益,同一切被压迫民族解放的利益,同全人类解放的利益,是一致的,分不开的。"只有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目的,才能唤起亿万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成浩浩荡荡的革命和建设大军,摧毁一切腐朽没落的阶级和制度,发展生产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幸福。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了平等互助的新型关系,在个人消费品分配方面实行了按劳分配原则,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上是一致的。这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要求与其互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必须以集体主义思想为核心。反映在人生目的上,就是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这样,才能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巩固社会主义的人际关系,正确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生目的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首先,就要时时处处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一个人在考虑问题、处理问题时,都有一个出发点和目的性问题。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者以自我为核心,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我们应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以一切言论行动必须合乎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就要一心为公,树立大公无私的精神境界。不仅在重大问题和关键时刻以人民利益为重,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所谓"小事"上,也要处处为人民着想。要坚决反对那些损公肥私、假公济私的思想和行为,反对不关心群众生活痛痒的官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