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素质教育——理想篇
5896200000007

第7章 人生的需要和目的(4)

其次,必须处理好个人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利益和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国家整体利益只代表个人利益的主导方面,而不代表个人利益的一切方面,因而二者有时也会发生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还不高,产品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要,就很容易出现个人利益同集体,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在个人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发生矛盾时,要顾全大局,以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人民的利益,必要时,为了人民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直至自己的生命。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土李大钊曾说过:"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侯。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当然,我们应当珍惜生命的价值,不作无谓的牺牲。但为了社会的进步,为了人民的利益,必要时应当勇于做出自我牺牲,包括自己的生命。

(2)热爱人民,当好人民的勤务员

无产阶级革命者与人民的关系,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人民是主人,我们是公仆。这个关系决不可颠倒,颠倒了党和国家的性质就改变了。

热爱人民,当好人民的勤务员,首先,就要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深入群众之中,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群众学习,甘当群众的小学生,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坚持"关心宽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勤勤垦垦地做好本职工作,把自己历扭负的工作看作是对人民应尽的义务,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谋福利,甘当人民的"孺子牛",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以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爱戴和信任。如果说有什么"特殊"的话,那就是他们的思想觉悟应当比一般群众更高,在战场上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在平时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主动承担更艰苦更危险的工作。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他真心实意地为人民服务,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极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其次,要正确认识和运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多作贡献。权力这个东西有两重性,它如果和正确的思想结合起来,就会成为为人民服务的有力工具;它如果和错误思想结合起来,就会变成谋取私利的资本。权力是和责任、服务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应该正确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多作贡献,老老实实做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掌好权,为人民用好权,并要自觉地同各种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思想和行为做坚决的斗争。那种高高在上,欺压群众,没有好处不办事,有了好处乱用权,营私舞弊,中饱私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和行为,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根本对立的,也是我们所坚决反对的。

(3)维护人民利益,反对个人主义

首先,维护人民利益,就要敢于同一切危害人民利益的言行作斗争,敢于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我国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社会存在的矛盾大多数不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我国社会的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并且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还会经常有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出现各种刑事犯罪分子,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蜕化变质分子,贪污盗窃分子等等。这些坏分手严重地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我们要遵照邓小平的指示,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经济领域和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坚持两只手都要硬。在遇到不法分子搞破坏活动时,要敢子挺身而出,临危不惧,不怕牺牲,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在同坏人坏事的斗争中,表现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当前,在政治思想领城里开展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就是一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人民的利益,同危害党、危害人民利益的宫行进行的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反对党、反对社会主义制度,鼓吹"全盘西化",主张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社会思潮。这种思潮直接危害和破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直接危害和破坏着我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此,全党全国人民是极端愤恨的,是不能允许的。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人民的利益。事实上,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是决不会"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听之任之"的。

其次,要反对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一种一切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出发的思想体系和阶值观念。个人主义表现为只顾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不顾甚至危害他人和大多数人的利益。它在对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总要把个人置于社会之上,把社会只看作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有着共同的亲缘关系,最后总是要走向利己主义。有个人主义思想的人,总是把个人私利摆在首位,把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对立起来,不择手段地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以达到自私自利的目的。个人主义与个人利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既不能医为在思想领域中反对个人主义,就否定经济领域中的个人利益;也不能因为在经济领域维护个人利益,就肯定思想领域中的个人主义。当然,死抱个人利益不放也会导致个人主义。

(三)对几种错误人生目的的剖析

科学的人生目的是在同各种错误的人生目的的斗争中确立起来的。树立科学的人生目的,就要自觉地识别、批判和抵制各种错误人生目的的影响。目前,在现实生活中影响较大的剥削阶级人生目的主要有:享乐主义人生目的,悲观厌世主义人生目的,实用主义目的,存在主义人生目的等。深刻剖析这些错误的人生目的,认清其产生的根源、错误实质及其严重危害,对于确立科学的人生目的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1对享乐主义人生目的的剖析

享乐主义人生目的从人的自然本能出发,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追求个人的物质享受,满足人的生理的需要。所谓"人生在世,吃穿二字","青春不乐,一生白过"等等,都是这种人生目的的表现。

享乐主义人生目的由来己久。在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流传的《列子·杨朱篇》。杨朱认为,人生就是为了满足耳、目、口、鼻、体、意的快乐。人的寿命有限,享乐的机会不多,总免不了一死。"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人死后是一堆白骨,没有什么好坏、贤愚之分。人生唯一目的就是满足享乐的追求。人生在世,应尽情享受"墙屋台榭,园囿池招,饮食车服,声乐嫔御"。

在欧洲,这种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曾经成为延续很久,影响很广泛的思想体系。从资产阶级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到近代的边沁功利主义,都把追求个人享受作为人生的唯一目的。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家翠尔维修认为,人的本性是"趋乐避苦","快乐和痛苦永远是支配人的行为的唯一准则"。十九世纪英国功利主义者边沁认为,人生就是彻底的享乐,"不能为别人牺牲自己的享乐。"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认为,追求享乐是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所唯一追求的东西。他说:"一个幼虫经历了长时间的不成功的寻觅和紧张的流浪以后,终于安息在它所期望的适宜于它的植物上。是什么驱使它采取行动,是什么促使它作这种艰苦的流浪呢?"那就是"对幸福的追求"。享乐主义人生目的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在反对封建禁欲主义的斗争中,曾起过进步的作用,但是随着封建剥削制度的崩溃和无产阶级的发展,它就日益丧失其进步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享乐哲学一直只是享有享乐特权的社会知名人土的巧妙说法。……一旦享乐哲学开始妄图具有普遍意义并且宣布自己是整个社会的人生观,它就变成了空话。"这就深刻地揭露了享乐主义人生目的的阶级实质及其欺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