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手工艺文化
5899200000035

第35章 陶瓷制作(5)

蟋蟀盆的制作和使用始于南宋,盛于元明。南宋以前已有雏形,当时制作者无模具,全用手工捏制造型。最早的盆都是由帝王指定的御窑和官窑烧制,作为贡品专供皇室使用,极少传至民间。御窑、官窑所制的蟋蟀瓦盆精致非凡、种类繁多。以款式分有:竹节高盆、直桶凹口盆、多角盆、马蹄盆、腰鼓盆等;以图案分有:龙凤、鸟兽、花卉、山水和人物等,珍贵的盆还镶嵌金玉珠宝,名日百宝镶嵌盆;以盖式分有笠帽顶盖、平盖、坐盖、天落盖和飞边盖等,盖上常有龙、虎或“梅、兰、竹、菊”等字样。盆的底座有平底、凹底及三足、四足和六足,形状又分兽足、圆足、云足和芝足等。御制的盆,底部有年号。自明宣宗朱瞻基以后,蟋蟀盆花色品种更加繁多,制作人的姓名也用印章形式制于盆底。古代和近代著名的制盆匠人李公亮、李秀芳、李东明、邹显文、邹东帆、于瑞章、吴仲皋都是闻名遐迩的,这些名匠制作的盆已极少流传,都成了稀世珍宝。

二、制作工艺

制作蟋蟀盆的用料极为讲究,仅泥就要经过选土、做细、晾干、浸泡、筛滤、沉淀、储藏、练泥等20多道工序。从选泥到制成一件工艺品,需要经过上百道工序,而且全部是手工操作。其要求是造型精巧、平整光洁、色泽明艳,密闭性能好,盖和桶之间没有瑕疵,而且透气吸水。

§§§第十一节 龙山黑陶:黑明薄硬艺绝伦

黑陶是陶胎较薄、胎骨紧密、漆黑光亮的黑色陶器。它在龙山文化陶器中制作最为精美。在我国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黑陶,火候较低、胎壁较厚,全系手制。造型简单、厚度不匀,显示出当时制陶的原始性。主要器皿有釜、钵、罐、盆、盘等。装饰技法有刻划、捏塑和堆贴。图案有各种几何纹和动植物纹。

一、历史渊源

山东龙山文化黑陶是继仰韶文化彩陶之后的优秀品种,是距今4000多年前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它以黑色陶器为其特征,所以称之为“黑陶文化”。又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的城子崖,所以又称“龙山文化”。龙山黑陶距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现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已把这一历史文化产物转变为最具有现代收藏、观赏价值的手工工艺品。以它的古朴典雅堪称东方文化艺术珍品,世界陶艺一绝。

黑陶在烧制时彩用了封窑烟熏的渗炭方法,器表呈现出深黑色彩光泽。它表面磨光,朴素无华,纹饰仅有少数弦纹、划纹或镂孔。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是黑陶的四大特点。其中有一种薄胎黑陶,漆黑乌亮、薄如蛋壳,故称蛋壳陶,被世界各国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作”。

它以较写实的畜、兽、鱼、鸟和花草一类的装饰最具代表性。典型陶器有猪纹方钵,上绘一猪,巨眼长嗓、鬃毛清晰。又有稻穗猪纹陶盆、鱼草纹陶盆、五叶纹方钵等。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的陶器,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多绳纹粗红陶,晚期又有泥质红陶、黑陶和彩陶。后来又出现了几何印纹陶,商周时期在华南地区广泛流行。

二、制作工艺

龙山黑陶分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以细泥薄壁黑陶的制作水平最高,胎壁厚仅0.51毫米,表面乌黑发亮,故有蛋壳黑陶之称。纹饰一般比较简单,仅以磨光透亮的光泽作为器皿的主要装饰内容,与黑色形成有机结合,是黑陶显出秀美韵致的风格之所在。

新一代龙山黑陶的烧制工艺,是根据当地泥质特点和占代制作方法研究产生的。在成型制作上,主要有可塑法和注浆法两大工艺流程。

可塑法有选料、球磨、压滤、真空炼泥、陈腐、拉坯、干燥、修坯、压光、刻制、磨光、干燥、烧制等17道工序,它主要用于瓶、器等型状变化大和比较不规则的制品生产。先将精制的可塑泥块放到成型机.E拉坯成型;当干燥到一定程度时,再将坯体放到成型机上修坯、压光;坯体含水为8%—12%时,进行刻制;随后磨光,待含水率再降至一定程度,即可装窑烧制。

注浆法有选料、配料、选型、翻模、注浆、干燥、脱模、修坯、压光、烧制等14道工序,它主要用于圆雕、浮雕类异形制品的生产,比可塑法工艺流程短,是一种较先进的制作方法。

在烧制上,则重点采用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结合的循序升级渗炭法,使产品达到通体透黑。产品黑度越高,表面越亮,充分展现了黑陶的特色。

由于选料考究,做工精细,不仅器物均有镂孔和纹饰,而且姿态万千、品种多样,纹饰与造型、色泽与形象均和谐自然,具有高雅、简炼、明快等特点,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第十二节 唐三彩:斑驳绚丽葬品多

唐三彩是唐代生产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历史渊源黑等色,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唐三彩的色釉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的效果。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富丽堂皇的艺术魅力。

一、历史渊源

唐三彩的生产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唐三彩以经过精细加工的高岭土作为坯体,用含铜、铁、钴、锰、金等的矿物作为釉料的着色剂,并在釉中加入适量的炼铅熔渣和钳灰作为助剂。先将素坯人窑焙烧,陶坯烧成后,再上釉彩,再次人窑烧至800℃左右而成。由于铅釉的流动性强,在烧制的过程中釉面向四周扩散流淌"各色釉互相浸润交融,形成自然而又斑驳绚丽的色彩,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唐三彩不仅贵在釉色浓艳瑰丽,而且各种骆驼、马和人物的造型生动、传神、富有生活气息。在当时的国际市场上,唐三彩久负盛名,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物品之一。

1928年,陇海铁路修筑到洛阳邙山时,出土了大量唐三彩,古董商们将其运至北京,受到了国内外古器物研究者的重视和古玩商的垂青。之后,洛阳地区不断有唐三彩出土,数量之多、质量之美,令人惊叹。

唐三彩在唐代的盛行并予以大量制作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当时的唐朝,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空前繁荣、文化艺术昌盛,国力的强大,促使了各方面的发展。陶瓷业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从另一角度看,唐三彩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经济的发展也进一步导致了唐代统治阶级生活走向奢侈和豪华。这种追求奢华、讲究排场的生活方式,集中反映于等级森严的典章制度方面。在唐代,自上而下形成了一种厚葬之风,上自王室成员,下至士大夫阶级乃至平民百姓,都流行以唐三彩陶器陪葬。

现今所见的唐三彩陶器,大都出于这一时期,其烧制代表了唐三彩烧造的最高水平。公元8世纪中叶到10世纪初,“安史之乱”的出现导致了唐王朝政权的动摇,政治经济严重衰退,唐三彩的制作也随之进入了衰退期,典章制度和厚葬之风一去不复返。唐三彩的烧造已成了强弩之末,随着唐政权的衰亡,唐三彩也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二、制作工艺

(一)唐三彩的类型

1.人物塑像

人物塑像亦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俑类,唐三彩的俑也有多种,大型作品如:文官俑,武士俑、天王俑,还有人首兽身的镇墓俑或镇墓兽。中小型作品如:男立俑、女立俑、骑马男俑、骑马女俑、胡俑、戏弄俑等。文官俑、武士俑、天王俑及唐三彩骆驼载乐俑等常出土于身份很高的皇亲国戚和官吏墓中,这些作品一般身材很高,有的七八十厘米,有的可达一百多厘米。

2.动物塑像

除各式陶俑外,唐三彩中的动物塑像也是丰富多采的,在各种动物塑像中,马和骆驼最为引人注目。在唐三彩中出现如此之多的马和骆驼,是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相一致的,集中反映了当时发达的交通运输业。唐三彩中还有其他造型的动物诸如:猪、羊、兔、鸡、鸭等。

3.生活用具

唐三彩中最常见的是那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器具,如盘、三足盘、洗、碗、壶、罐、瓶、尊、钵、枕等。那些日常生活用具中包括的饮食用器、文房用器、化妆用器、储藏器等,都从墓葬中出土过。

4.模型

唐三彩中还有一种模型类制品,作为陪葬品中的一个方面,唐三彩模型的多样化是显而易见的,为了使那些死去的人过上与生前相同的生活,一些有身份的人死后,墓中通常会被安排置放各种不同的模型,这在历代墓葬中均可见到。

(二)唐三彩烧制

唐三彩是局限于唐代制作的三彩陶器,随着唐王朝的衰亡,唐三彩也随之消失。唐代以后,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在北方地区流传繁衍,其中包括契丹民族的三彩和北宋三彩,还有金代的金三彩等。但它们的艺术水平与唐三彩相比较为逊色,风格也有较大的区别。

唐三彩器的烧造一般为两个步骤,即素烧和釉烧。它的胎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红色陶胎,出现于隋和初唐时期一种挂草绿、酱黄色混合釉的红陶制品中,这一品种还不能被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唐三彩;另一类是白色陶胎,为瓷土烧成,被认为是典型的唐三彩。这种坯体的特点:一是吸水性强,使粘接部件牢固;二是可塑性较强;三是素烧后强度较大;四是胎质白,挂釉后釉色鲜艳。唐三彩器的烧成温度在800℃—1000℃左右,坯釉膨胀系数基本一致,使坯釉结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