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还你一个好男人
5899300000044

第44章 真真假假辨男人(4)

总而言之,大自然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精神和特别之处是它不为任何一个或任何数目的具体目的而存在,而是为无数和永恒的利益而存在;那里没有私人的意志,没有谋反的传单或活跃分子,然而那整体却被一种涵盖一切的趋势所压倒。它依从那种生活中的累赘或多余之物。而在有意识的生物身上出现的这种多余之物,我们把它称之为狂喜。带着这种有关天才或自然法则的观念,让我们回头看看人的情况。确实,他假装着对自己描述他自己。可是最终,除去他那条既不能说明、又无法理解的现存生命之外,他还有什么事实可以述说呢?关于他的本质,他在“原本如此”之后又有什么可以奉告呢?造化,或神的恩惠,看来是对我们芸芸众生万变不离其宗的唯一解释。世上要么有美德、天才与成功,要么没有。上帝要么向我们俯身示爱,要么黯然离去——对此我们都能加以肯定,可我们既说不出这变化过程,也说不清为什么。于是,在行为层次上,我们受教规约束看到的只是自我责备、悔恨交加、有关自我否定的道德说教、以及教徒与原罪的斗争。而在智识的水准上,除了赞美与惊奇之外,什么都没有。

■面具下的男人

□男人运气善变

有多少人与自己的本质紧密联系,连死亡都无法使他们分心?切莫等到死才弄清楚;当下就要培养,就要为死亡作准备。有个朋友学禅已有一段时日,他向一位抵美不久的禅师求教,询问能否追随大师学禅。大师回答:“你有没有为死作好准备?”朋友困惑地摇头,说:“我不是来求死的,我是来学禅的。”大师说:“如果你不愿死,就没有坦然走入生命准备。等你不抵抗任何事物,准备坦然进入生命之后,再来找我。”如果我们不肯坦然接受可能发生的事、拒绝接触任何可能的事件,悟力会缩小如管窥,以及排斥一切不讨喜欢、无法接受的事。我们无法接受那些不能强化自我形象的事物;我们幻想自我是某种永恒不变的东西。因此,我们排斥许多事物,昏沉地面对大多数事件。

美国印弟安人发展出一套为死亡预作准备的了不起的方法,他们运用死亡之歌来培养对死亡的坦然接纳。步入青春期的印第安人要通过成年体,只身进入荒野,行数日斋戒及祈祷,以接纳未知并且接受对来生的指引。他们往往经历完满的观想,这个观想自然而然引生疗效或死亡之歌,受到威胁或压力之际,这首诗歌是维持与圣灵接触的媒介。还有些人从祖父是中习得死亡之歌,或得自与他们刚杀死的动物的融合。这是一种立即专注之法,即使面临大悲大难,它也能维持心灵开敞,心念澄明。当你摔下马背,或面对危险的动物,或吃了有毒的食物,或发高烧卧病之际,死亡之歌会立刻进入心念中。这首诗歌已成为印弟安人的一部分需要时可信手拈来,它会产生对陌生事物和死亡的熟悉感。

试想,经历了各式各样的千钧一发的阴影,唱过上百次死亡之歌后,有一天,你发现自己躺在一块巨石的阴影下无法动弹,被蛇咬过的身体发烫,毒素使你渐渐四肢瘫痪。但是你并非无助,你有一条强固的通道,顺着它一步步走向死亡。由于这个方法已成为生命的一部分,许多美国原住居民死时是澄明的。因为他们采行了这个方法,使生死合而为一,他们可以专心观想未来,从容越过已知。哈塞德教派——正统犹太教中略带神秘色彩的一支教派——有一条教义,谈的是对当下可能发生的任何事预作准备。该教义主张,人是为了生命中某一时刻发生的某种特殊事件而生。可是你并不知道几时会发生,必须时时刻刻悬着心,这样,考验来临时才有准备。这个教派教人开明接人不知,以及接受单纯的存在。人无法规避任何一刹那,只能培养对未知的坦然开放接纳。如此一来,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会全神凝注。

在这种不知的状况中,我们时时刻刻提神注意。只要承认自己不知道,就会非常警醒,就像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的猎物皆可在其中移动的开阔空间。他不再是个名词,他变成了动词。他是“站”这个动作。

这样提神注意生命,是对死亡的最佳准备。这表示开门迎纳任何事件,不排斥任何可能,假如除了死亡之外,其他都可以接受,到头来会发觉,除了死亡和损失之外什么都可以:接着是除了死亡、人和馊了的牛肉三明汉;再来是除了死亡、失去、馊掉的牛肉三明治和水管不通。可以接受的事愈来愈少,大半生囿居的自卫牢笼愈来愈狭窄,直到最后没有人能进入牢笼才算“安全”。我们孤立了,与世界隔绝了,没有人再来摇撼我们的笼栅。

印度教的传统中也有这种全神注意生死的例子。依照这条教义,临终口念神的名字,可以意识清醒地归真。那一瞬间,你可以抛开心理投射,与人世的实相共存。圣雄甘地在傍晚时遇刺,他走到花园中,一名男子上前开枪射穿他的心脏。他倒下,口念:“拉摩。”拉摩是印度教神祗的诸名之一,千千万万的印度教徒毕生专注奉神,期望死时心中充满它的名字。就像临死时念“慈悲圣母”的人,他们的死亡是进入明光的通道。有多少人与自己的本质紧蜜联系,连死亡都无法使他们分心?切莫等到死才弄清楚。当下就要培养,就要为死亡作准备。附带提醒,“神”这个字眼并非对所有人都用得上。“神”是出于找不到适当方式表示潜藏的真实。自然、道、达摩、真,这些字眼都可以用,也同样不足以表达言语无法描述的力量对许多人而言,“耶稣”不只是历史人物,更是描述无瑕心的语词;“佛祖”不是古印度的王子,而是清净本心。

偶尔,我听人说:“别担心,时辰到了,我会打禅的。”愿老天保佑了!等到时辰到了,现有的精力极可能不在了。心念难以专注,恐惧封闭了心灵,想想看,两边各有一支高传真喇叭放出剌耳音乐,这种状况下试着打禅是什么滋味。这个比喻尽管有简化之嫌,多少可以表达出死亡的恐惧和痛苦在那一刻多么让人心乱。

万一在极度痛苦中死亡,有什么样的准备来保持心念柔软、开坦?接受那一刻给予的一切?你做了什么来保持心念开明、注意,不致因某个观念或想法而阻碍了宝贵的机会?坦然体验下一个未知片刻的实相。名利并不比华服或聪明更有助于准备死亡。活着的时候你做了什么死亡准备。不管做了什么准备,都有助于生命。甘地的样近神祗、死亡之歌、哈塞德教派的迎纳未知,皆使生命成为更丰富、更欢喜的经验。

穆林斯行文述及一名藏僧,觉察死之将至,求达赖喇嘛开示。达赖喇嘛写道:“人背负生命之提穿过死亡之门时,既不能带着亲友仆人,也不能带着财产同行。动物才心有系念,人应舍却系念。”“无论人在妄想之颠获得多大的快感,终必重坠苦难,在无明的轮回上旋转,无所庇护,人应舍却贪念。”“我们周遭无限的生命,还有慈心养育我们的父母,都是惟求喜乐的生物。人应舍却恶念。”知性能觉知的事物,根本皆是空,我们却不断在幻境中奢求真,请舍却自我禁闭。待死期降临,心要舍却曲解、恐惧和迷信。避开虚妄的希望和恐惧。待肉身隐微的精力渐渐消失,细微的死亡之念升起。然后将之转入根本明光,安住不移。想理解“安住不移”有多么困难,不妨留意一下,就算心念和精力都健康的,要保持凝注于当下有多困难,潜在的批判或恐惧的习性多么容易使心念陷入焦躁与试图控制命运的狂涛。假如胰脏在抽痛,或骨癌使得你找不到舒服的姿势,是不是更容易分心?寻自身极度不适,而周遭心爱之人皆不知所措的情况下,要唱着死亡之歌,保持爱和接纳之心,会有多么困难?

佛陀说,运气就像马尾的咻咻声一般善变。明天可能是你罹患四肢麻痹长达30年的头一天,你作了些什么准备,可以让自己开放接纳这样一个内在生活,并且无论再遭遇什么事情,都可以运用这遭遇来丰富生活的重心?这是一个不断开放接纳生命的过程。愈是开放迎接生命死亡愈不是敌人。而当运用死亡调整生命的焦距时,一切均回归原貌、成为实相,只见当下这一刹那是一个真正活着的大好机会。

这时,观省的题目成为“是谁要死?”你回答的第一句话是:“我要死了。”接着:“唔,假如是‘我’要死了,‘我’又是什么?”你纳闷这个“我”似乎不完全指任何一种心念的想像,任何五管感觉到的声、色、味。于是你问:“我难道只是这一连串一闪即逝的念头?可是我有名有姓、有脸孔、有名声啊。”然后你觉察到“我有名有姓”只是另一个念头,是掠过广阔心念的一个泡沫,过一会儿心念又在想别的事了,“我”只是一个念头,没想到它的时候,这个“我”又在哪儿?

一旦观省意念,就会发觉所有意念都是旧的、事后的,这实在很有趣。理解是基于记忆,拿走记忆,也就是拿开你所收集信以为真的观念和符号,然后,你走在路上,就只是在走路。你体验任何事物都不是二手的,你体验的是事物本身,没有什么后见之明来告诉你“某人”在走、在看、在体验。

假如你走进一个房间,突然记忆消失,你会在每一件曾熟悉的客体上体会到一种“新的美好”。你会以新的眼光看见明亮的真实,熟悉感消失了,你什么也不知道,你和周遭一切都有了新的生命。每一刻你都会看见奇迹。

□第一印象并不能判断人的真貌

所谓第一印象效应,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先入为主”,它是指人们初次交往接触时各自对交往对象的直觉观察和归因判断。在现实生活中,首因效应所形成的第一印象常常影响着人们对他人以后的认知。对某人第一印象好,就乐意接近,并能较快地取得和相互沟通,甚至“一见钟情”。反之,第一印象差,便会产生反感,即使以后由于各种原因难以避免与之接触,但也会很冷淡,甚至“告吹”。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对后来观察和感知到的内容往往不大注意或被忽视,即使后来的印象与最初的印象有差距,也会服从最初印象。毫无疑问,良好的第一印象会为以后的人际交往和工作条件带来诸多便利。所以,与人接触时,一定要策划好第一印象。

但是,就是这偏执的第一印象,若真的在头脑中被“定格”,也往往把人际交往关系引入误区,陷入“表层”的认识之中,而忽略其交往对象的真正的本质内涵,甚至被人故意伪装的假象所迷惑而上当受骗,从而影响到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子羽曾是孔子的学生,第一次拜见孔子时,孔子对他其貌不扬,印象不好,觉得长相这么丑的人怎么会有才气呢?所以对子羽态度很冷淡,不愿尽心教他。子羽感到没趣,只好退而学。以后他刻苦励,终有成。孔子知道后深为后悔地发出了“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感叹应该说,作为卓越的教育家,孔子对于怎样知人是有一套较为深刻的见解的,可遇具体问题,有时也会忘了知人应取的客观标准。这说明,知人、识人应当力戒“以貌取人”。

我国有个成语叫“纸上谈生命”,讲的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的故事,赵括其人,夸夸其谈本是缺乏实际作战经验之辈。听了秦国反间计的赵成孝王,不听赵奢对赵括评价,向一个只会饶舌的假将委以重任。结果,40万大军全部覆灭,赵括也中箭身亡。这个典故说明知人、识人应当力戒“以言取人”。

《涅磐经》中有一则“群盲摸象”的故事,说的是几个瞎子以各自摸到的象牙、耳朵、腿和尾巴为依据,说大象的形状象萝卜,簸箕,柱子和绳子等,他们各自以为是,争个不休它使人们在忍俊不禁之时,得到启示:识物、知人,应当力戒“以偏概全”。

以上三则小故事是知人、识人的三戒,它同时告诉人们知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苏东坡就曾感慨地叹异道:“人之难知也,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险,浮云不足以比其变!”但是,人们不可如此悲观,人的内习虽然看不到,却并非不可捉摸。白居惚在《放宫》中诗云:“赠群一法决狐疑,不用钏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材须告诫一年期。”还有“知人知面要知心”。“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听其言,观其行”等许多前人总结的识人经验值得借鉴。

一般来说,知人应当全面感知,深入了解他人的人品和学识,既要了解其气质、性格、能力,还要了解其兴趣、信念、理想及世界观,着重解性格特征和品行修养。褒人的正确途径是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客观观察,不能大而化之,要细心关于察微从细小的外在表现发现内心度其之腹,要实事求是,贵准、贵实,不道听途说,不被假象所迷惑。知人,选择朋友,只有在其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在他不是刻意表现自己的时候去观察他,有仅要听其音,更要观其行;不仅要看他对自己是否体贴入微,还要看他对其他人和事态度如何;不仅进行观察他本人,还可以观察所接触交往的其他人。这样,就能较深入地了解一个人。看到人的本来面目,只有这样,才能走出第一印象所造成的误区。

■逆境中的男人

□出身低微是长处

拿破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所有的空谈家和不明真相的胡涂虫都感到可怕。他看见事情的关键之所在,便全力以赴,直捣反抗的据点,就不大考虑别的一切了。他方式对头,也就是富有洞见,所以非常强大。他从来没有冒碰上胜利,他先在头脑里打胜仗,然后才在战场上打胜仗。他的主要手段都在他自己心里。他不向别人讨教。

1796年,他写信给督政府:“我没有征求任何人的意见就打了这一仗,如果我被迫听取别人的意见,我就不会有所作为。我已经战胜了优势兵力,而且是在装备奇缺的时候,因为相信你们信赖我,我的行动就像我的思想一样敏捷。”

从古到今的历史,满篇都是国王和统治者的愚蠢言行。他们是一个很值得可怜的阶层,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应当做什么。纺织工人为面包而罢工;国王和大臣们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就用刺刀对付他们。然而拿破仑懂得他的职责。这是一个每时每刻、每一紧要关头都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的人。这不仅对国王的精神,就是平民的精神,也是一种极大的欣慰。很少有人有下一步;他们过着勉强糊口的日子,毫无计划,总是处在山穷水尽的境地,每一行动之后,就等待着一种从外部来的冲动。如果拿破仑的目标完全是为人民大众的,那他就是每一个阅世老手。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他以自己行动的高度统一激起了信心与活力。他坚定、可靠、克己、先人后己,为了目标,肯牺牲一切——金钱、军队、将领、甚至自己的安全;而不像一般的冒险家那样,被他自己宏伟的手段引入歧途。“事件不应当控制决策,”他说,“而政策应当控制事件。”“被每一件事弄得忙忙乱乱,就等于没有一点政治制度。”他的胜利只不过是很多很多的门,在眼花缭乱、沸沸扬扬的当前事务中他一刻也没有忽略他前进的路线。他知道该怎么办;就向目标飞奔。为了达到目标,他往往把一条直线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