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素质教育——情操篇
5899400000012

第12章 明礼与诚信(3)

二十四、吃枣留下钱

宋朝人查道,一天早上和仆人挑着礼物去看远方的亲戚。一路上他们说着笑着,不知不觉间到了中午,两人都俄了,可路上既没有饭馆,又没带干粮,这可怎么办呢?仆人说:"咱们从送人的礼物中拿一些来吃,给亲戚少送一点就行了。"可查道说:"那怎么能行呢?这些礼物既然要送人,便是人家的东西了。我们要讲信用,怎么能随便吃呢?"结果两个人只好饿着肚子继续赶路。

走着走着,路旁出现了一个枣园。枣树挂满了红艳艳的枣子,十分招人嘴馋。查道和仆人本来就已经饿的发慌,现在看见枣子,更觉饥饿难忍,便停下来。查道叫仆人去树上采些枣来吃,香甜生脆的大枣,顿时解除了他们的饥渴。

两人吃完枣,查道拿出一串钱来,挂在采过枣的树上。仆人奇怪地问:"这是什么意思?"查道说:"吃了人家的枣子,就应该给钱。"仆人说:"枣园的主人不在,别人也没看见,何必这样认真呢?"查道严肃地说;"讲诚实是做人应有的道德,虽然枣园主人不在,也没有别人看见,但我们既然吃了人家的枣子,就应该给钱。"

二十五、诚实不欺

这是南北朝时的一个故事。那时有个叫明山宾的人,家境十分贫寒。有一年春三月,正是青黄不接之际,他家里灶底无柴,锅中无米,生活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忍着心疼把父亲留下来的一头黄牛牵到集市上去卖。

黄牛虽说略瘦些,骨架外形却很齐整,一个买主看中了,几乎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口罗嗦,就转手了,价钱还算可以。山 宾走出集市,边往回走,边盘算,这笔钱好好计算着用,度过春荒是不会有困难的了。

猛然间,想起件事,急忙调转身子跑回集市,寻找那个买牛人,一把抓住他的衣角,请人家先别走。山宾说:"您别误会,我是专门回来说实话的。这头牛,从前得过漏蹄症,虽然早已治好了,可是,使用过分劳累了,也许会复发的的。这点,我必须向您说清楚。"

买牛人转了转眼珠,抓住山宾,说不该把病牛卖给他,要扣回一部分牛钱。山宾毫不争执。他没有考虑会影响家里人的生活安排,也没有顾及新的饥饿威胁,退给了买牛人相当多的一部分钱。明山宾诚实不欺的品格,受到了人们的赞扬。

二十六、戒谎求实

司马光(1019—1086)是我国北宋时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他从小聪颖,热爱学习,善于钻研和思考,他砸缸救人的故事,历代传为佳话。对孩子的进步,他的父亲自然高兴,但要培养孩子成长,不仅仅是学习好,还要教育孩子怎么做人,从小培养优秀的品格。

有一次,他想吃青核桃,他的姐姐就从树上摘了几个,并替他剥皮,可是怎么费力就是剥不开,于是姐姐就走了。这时,家中的一个女仆走过来替他帮忙,仆人把青核桃放在开水里烫了一下,皮就很容易剥开了。司马光吃着核桃仁,高兴得手舞足蹈。姐姐回来后问他是谁给剥开的,他说是自己剥的。这个过程恰巧被父亲看到了,见他撒谎,就严厉地训斥说:"小小年纪,怎么能这样撒谎!"这件事虽然很小,但却给司马光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此,无论为人处事,还是学习,他总是十分诚实,不敢有半点虚假。

在父母的教诲下,司马光到了15岁,便"于书无所不通,文辞醇深,有西汉风"。而且,学到的知识都很扎实,以至"终身不忘。"后来,他历时19年的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资治通鉴》这部篇幅浩瀚,纪事广博的编年史巨著。

二十七、冒死执简

据《左传》记载:齐国相国崔杼因私怨而杀了无道的国君庄公,崔杼想掩盖自己的杀君之罪,便叫来史官太史伯,要他记录庄公是患病而死的。太史伯认为,秉笔直书是自己的职责,就在简册记为"崔杼弑其君"。崔杼见太史伯违抗自己的命令,就把太史伯杀死。

当时,史官职位通常是父子相传,兄弟相继的。太史伯的二弟仲、三弟叔继任后和哥哥一样,秉公直书,也先后被崔杼所杀。四弟季接任后,还是在简册上直书其事。崔杼派人把他抓来,怒气冲冲地说:"你的三个哥哥都被我杀了,只要你改动史简,我就可以不杀你。"太史季理直气壮地回答:"据事直书是我们当史官的职责,与其失职而生,不如尽职而死。各国史官也会如实记录,这件事是掩盖不了的。"崔杼知道无法强迫太史季伪造历史,只得放了他。这时,齐国南史氏以为太史一家兄弟均已殉职,也冒死拿着写好的"崔杼弑其君"的竹简赶来,当听到太史季未被杀并已写下了这段历史后,才返回家。

五位良史不畏权势,不怕牺牲,诚于史实,信守职责的事迹,为世人称颂。

二十八、不贪友财

清代,江苏吴县有位正派诚实的人,叫蔡勉、他为人忠厚,好义守信。一次,有位朋友在他家寄存了千金,因为信任他,也没有留下任何字据。谁知,一个月后,这位朋友死了,蔡勉便把朋友的儿子叫到他家来,心情沉重地说:"这是你父亲生前寄放的千金,现归还于你,你把它拿回去吧。"友人的儿子非常惊讶,竟不相信有这回事,坚决不肯接受,并说:"唏!没有这个事,哪有寄放了千金而没有字据呢?况且我父亲也从来没有向我说过这件事。"蔡勉平静地说:"字据存在我的心中,而不在纸上,你父亲了解我,所以未向你讲。"说罢,坚决把金子还给了朋友的儿子。

二十九、三顾茅庐

三国时代的刘备(161—223),一心想请诸葛亮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一天,他准备了马,领着关、张二弟,带着礼物,一路前往卧龙岗,拜访诸葛先生。谁知进得岗上,访到草屋,得知先生不在,又不知何日可归,只得怏怏地返回。过了几天,北风怒号,雪花飘飘,刘备却备马前往隆中,关张二弟劝改日再去,刘备说:"二弟不知,这样天寒地冻,白雪皑皑,前去拜访,正好表示我们的诚意。"这样,他们又上马前去,结果又没有见到诸葛。刘备心想,好不凑巧,就备纸留言。

又过了六七天,刘备一心想见诸葛孔明。他决定自己一人前去,可张关二弟还是一同陪他前往。到了诸葛先生的庄上,刘备吩咐关、张二人,在门外等着。自己徐步进去,见诸葛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刘备就恭立阶下,等了一些时光,诸葛先生方醒。这时,诸葛先生马上起身,到门外院子迎接刘备进入客堂。刘备不待坐定,就下拜向先生求教。诸葛亮看到刘备如此诚心,非常感动,就答应为刘备奔走效劳,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三十、追回卖掉的烈马

宋代的谏议大夫陈省华(939—1006)有三个儿子,都当了大官,其中二儿子陈尧咨当了翰林学士。一天清晨,陈省华在庭院散步,他路过马厩时,忽然发现那匹烈马不见了。急忙追问喂马仆人道:"咱家的那匹马呢?""翰林学士卖给一个生意人了。"

陈省华听后,大声地说:"太不像话!"说完,就急步向屋里走去。找到当翰林学士的二儿子陈尧咨,说:"谁叫你把马卖了?你是翰林学士,咱们家人多,能训马的也有,可都制服不了这匹烈马,一般生意人买回去后,谁能服侍得起呢?你把马卖给人家,岂不是移祸于人吗?做人要心正,心不正算什么人呢?快去把马拉回来。"

陈尧咨听完父亲的训斥,连连说:"您老人家责备得对,我马上去办!"他按照父亲的要求,派人找到那个生意人,说明原委,退了钱,把马取回来了。那个生意人买了马后,不能驾驭,正在发愁,见卖主竟主动地退钱,非常感动,说:"我真是碰到好人了,要不然这次赔本赔得我都回不了家啦!"

三十一、以诚立身

毛泽东很讲究诚信,将此作为立身的基本准则。1959年,毛泽东得知黄炎培有一本王羲之的真迹,于是就借来看,说好借一个月。那一个月,毛泽东工作一停便翻开来看,爱不释手。他看着字迹琢磨,有时还抓起笔来对照着练。他不是照着模仿,而是取其所长,取其神韵,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练到兴头上,连吃饭也忘了。到了一个月,毛泽东将王羲之那本真迹用木板小心翼翼地夹好,交给警卫小尹:"送还吧,零点前必须送到。"小尹说:"黄老那边已经说过,主席只要还在看,尽管多看几天没关系。"毛泽东摆摆手:"送去吧,讲好一个月就是一个月,朋友交往要讲信义。"毛泽东说道做到,兑现承诺,为人们树立了诚信的楷模。

还有一次,那是1961年的一天,毛泽东对章士钊说,共产党不会忘记了为她做了好事的爱国人士。当时你支持留法勤工俭学那笔款二万元,是经我手借的,一部分给了去欧洲的同志,一部分带回湖南开展革命活动。毛泽东诙谐地说"现在有稿费可以"还债"了。"从那以后,每年春节的正月初二,总有一位秘书把两千元人民币送到章士钊家中,直到1971年整整十年。后来停了一年毛泽东发现了,又对身边的同志说:"这个钱不能停,还要还"利息"呢!"于是1973年春节,一位秘书又送去两千元。这时,章士钊住在北京医院,接到这份礼物时,激动得双手发抖,他对家人说:"主席真讲信义。其实,这笔钱是向社会名流募捐的,我不过是尽了一份力罢了。"

三十二、一诺千金

杂文作家屈超耘,年轻时在陕西商县广播站当记者,因写得一手好文章,使他在当地出了名。后来,他和同乡宫秀云结了婚。建国10周年前夕,因采访丹风县月儿乡马炉大队党支部书记刘西有,两人接触的次数多了,从此便成了好朋友。

1960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在刘西有家,屈超耘看见院子里闹嚷嚷的,一个中年妇女骂骂咧咧地把西有三岁的儿子强扯走了。刘西有的老婆李辫伤心地哭嚎着。一问情况,原来是李辫不能生育,叔伯哥把儿子过继给了刘西有,可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孩子经管到3岁,人家反悔了,死活把孩子要抱走。屈超耘一听,怒火顿生,"啪"一拍,狗东西,欺负人也不能这样!娃是个啥?我老婆生了娃我给你!刘西有眼睛一亮,当真?屈超耘点点头。刘西有说,我要儿子,屈超耘说,女儿是我的,儿子归你。李辫用惊喜的眼光看着屈超耘。

回到城里,屈超耘向妻子秀云把刘西有家的事一五一十说了,并讲了那句承诺。秀云眼里闪着泪花,默默无语。一年半之后,秀云果然生了个儿子,起名叫丹影。孩子满月以后,刘西有的老婆李辫和弟媳从百十里外的丹凤来到商县,抱着丹影消失在寒风中。以后几十年中,两家常有来往,都关爱着孩子。刘西有从劳模干到中国共产党的"九大"、"十大"、"十一大"代表,1981年,在弥留之际,屈超耘对刘西有说:请你放心,丹影永姓刘,这时才安祥地走了。直到1989年中秋,屈超耘才为疑惑自己生世的丹影道出了实情。

到了晚年的屈超耘一边当商洛地区文化局长,一边弄他的文章。一次,他曾对刘西有的老婆李辫说:"只要我还活着,这句承诺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