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探秘
5913500000033

第33章 宋元明清时期(10)

万历三十八年(1610)三月,利玛窦因病在北京去世,万历皇帝在北京拔出一块墓地,利玛窦今天依旧长眠于北京阜成门外。利玛窦之死并没有停止传教士们传教的步伐,天文、历法、地理、医学、水利各种西方学术著作被翻译到中国,利玛窦本人与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测量法义》,与李之藻合译《浑盖通宪图说》、《同文算指》等书,带给中国人新的思维方式。

“佛郎机”与“红夷大炮”

火炮别名火铳,美称“将军”,如大将军、神威将军等。南宋末年,我国有原始的竹制火炮霹雳炮,明代茅元仪在《武备志》中称为“无敌竹将军”,人们在竹筒内填上火药弹丸,装上引火线,在宋朝对抗金朝的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竹木火炮因造价低廉、制作方便、便于携带等优点一直沿用到明清两代。

元代出现金属火炮,威力大、射程远,原料以铜为主,明初开始制作铁火炮,现藏山西省博物馆的三门大炮,铸有“大明洪武十年丁巳季月吉日平阳卫造”的铭文,可见最迟在洪武年间火炮便已有规模制造。火炮的形制有所改进,炮口由敞口的喇叭状改为直筒形,增强射程和威力,明代仍是敞口、直筒两种形状,竹、木、铜、铁多种材质的火炮在战争中并用。

明代火器生产中央由工部、内务府主管,下辖军器局、兵仗局有专门的兵工厂,由于由中央统一制造限制产量,正统十四年(1449)后各省可自行制造,产量迅速上升。明代火炮品种极多,有碗口筒铁炮、直筒形铁炮、大将军炮、二将军炮、夺门将军炮等等,其中从国外传入著名品种有佛郎机炮、红夷炮。

佛郎机炮从葡萄牙传入中国,因葡萄牙当时称佛郎机而得名,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炮。明正德十二年(1517),葡萄牙为与中国通商,向中国政府进呈火炮一门和火药配方,形制如下: 原料为铁,“长五六尺,巨腹长颈、腹有长孔,以小铳五个轮流贮药,安入腹中放之”,但这门炮只适用于海战。正德末年,广东东莞的巡检官何儒意外得到佛郎机炮的制作方法,他从停泊在广东的葡萄牙商船上,长期与葡方交往的中国人那儿得到秘密,何儒因此得以顺利升到县丞一职。正德十六年(1521),海道副使汪 鋐在广东屯门与葡萄牙人的战争中获得胜利,缴获二十多门佛郎机炮。

佛郎机炮速度快,装有照门和准星,由于性能优良,“凶狠无状”,在沿海作战中屡有奇效。在已经升任大学士的汪鋐的推动下,明政府从嘉靖二年(1523)开始大量仿制,分发给边关部队,嘉靖十五年(1536),明政府分发给陕西三边的铜佛郎机炮就有二千五百门。1978年从辽宁省出土一批嘉靖年间的佛郎机铜炮,均有编号,最高编号为6443,可见当时产量之大。正德十四年(1519),王阳明受命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退休在家的兵部尚书林俊将佛郎机炮身与火药配方从福建送到千里之外的江西助一臂之力,说明官员对佛郎机炮的信任。不仅如此,明人还对佛郎机炮加以改造,制成功率不同、适应性不同的多种火炮,并将所有的国产大炮全部装上准星照门,使攻击命中率大大提高。因为明代主要与北方游牧民族作战,多用战车战术,每辆战车上装备佛郎机三门、鸟铳二架、地连珠二架、涌珠炮二位、快枪一杆。

红夷炮从荷兰传入我国与佛郎机几乎同时,因为荷兰人在中国被称为红夷,所以有此称呼,清政府避讳夷字,改称为红衣大炮,有的史书则称为西洋大炮,是当时欧洲威力最强的新式武器。

红夷炮最初由16 世纪的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万历中期,著名的传教士利玛窦向光禄寺少卿李之藻介绍过红夷大炮,大学士徐光启也曾学过红夷大炮的具体制作方法。16世纪末,荷兰战舰不断骚扰中国沿海各地,所使用的大炮威力巨大,使中国人震惊不已,天启元年(1621),荷兰人攻打澳门失利,中国军队缴获一批红夷大炮,中国人视之为神器,特地派官员祭祀大炮。

天启二年(1622)开始仿制,原料分铜、铁两类,重量从一千五百斤到五千斤不等,长度从六尺六寸到一丈五寸不等,炮身内装铁弹五斤到十斤,火药二斤六两到七斤八两,架设在三轮炮车上操作。

红夷大炮在辽东战场体现出价值,明军在与努尔哈赤的后金作战中屡战屡败,万历四十七年(1619)萨尔浒之战,明军大败,举朝震惊。为扭转战场上的不利局势,明政府急忙召回精通西学的徐光启,徐光启提议购买大炮,建筑炮台,并自费向澳门商人购买四门红夷大炮,誉为“奸夷灭虏的第一种器”,天启元年(1621)十二月运抵北京。明熹宗又从澳门聘请一批葡萄牙炮师训练中国炮手,天启三年(1628)四月抵达北京。

训练过程中,由于发生意外的膛炸事故,一名葡萄牙训练师与几名中国人因此而丧命,训练停止。

红夷炮首先被运到辽东前线,参加明与后金之间有名的宁远之战。

天启六年(1626),后金兵围攻明朝在关外的最后要塞宁远城,明朝著名将领袁崇焕据城力守,驻扎在皮岛的明将毛文龙携红夷大炮赶来增援,猛轰后金马队,明朝士卒不满二万,却打败了努尔哈赤的后金精兵五六万人。次年,后金兵再次进攻,积尸满城下,努尔哈赤长子、次子都亡于战阵,努尔哈赤本人也身受重伤,不久身故,明熹宗下诏封西洋大炮为“安国全军平辽靖虏大将军”,再次派遣官员祭炮。尝到了甜头的明政府于崇祯二年(1629)派人从澳门葡萄牙人处购买十门大炮,数支步枪,次年抵达北京,崇祯极为满意,下令在都城要害之处布设大炮,选优秀将士学习西洋点放法,赐炮名为“神威大将军”。

但是,由于战争规模扩大、次数增多,光是购买已不能满足需要,明政府下令仿制,如天启六年(162)明熹宗下旨,李之藻、孙元化都主持过此事,但因为官员内部的争斗没能成功。崇祯年间,由于在东北与清军、在中原与农民军的战争更趋紧张,仿制西洋大炮再次受到重视,崇祯二年(1629)徐光启主动请缨主持此事,崇祯三年(1630)在汤若望等传教士的帮助下,共仿制四百余门。崇祯末年,皇帝请传教士汤若望制造西洋火炮,汤在皇城中设置炮厂,制成大炮四十门小炮五百门。总结火炮制作的理论书籍应运而生,孙元化撰写《西法神机》一书,汤若望写成《火攻挈要》一书。

通过宁远之战,后金认识到火炮的重要性,从皇太极开始,后金开始铸造自己的火炮,战争的胜利使他们缴获了一些火炮和技艺熟练的工人,天聪五年(1631)获得成功,崇德年间锦州已开设专门炮厂。明清易代以后,清军攻南略西,都倚赖火炮开道,已成为“军中最紧要之器”。

顺治元年(1644),李自成的部队退守潼关天险,被红衣大炮打穿,南方的江阴、金华、广州各城市,都被红衣大炮轰开城门,百姓遭灭顶之灾。

红衣大炮如此神勇,受到清政府的高度重视。顺治年间,八旗的每一旗都有造炮厂和火药厂,属中央工部直接管理,地方有火炮生产厂,由各省督、抚奏请,经兵部批准方能制造,配备驻扎各地的绿营兵。为表示对红衣炮的尊敬,清政府与明政府一样派官员祭红夷炮之神。新式火炮的研制获得成功,康熙时著名的火炮制造专家戴梓,研制出强大的子母炮,因此他被康熙帝封为“威远将军”,传教士南怀仁也被康熙要求帮助制造火炮。康熙十四年(1675)开始,火炮开始大量生产,在大小金川、平定噶尔丹等边疆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旧式火炮在嘉庆以后,逐渐走向末路。首先是火炮制作不精、工艺落后,其次是人浮于事,偷工减料。与此同时,西方的制炮技术突飞猛进,新式后膛火炮、击针式连珠炮和新式火药广泛应用于实战,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屡败于西方列强,清政府认识到武器的差距,从咸丰皇帝开始,便下令购买西方的新式火炮配备军队。同治、光绪年间,一大批官僚推行“洋务运动’,主张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厂造炮。咸丰十一年(1861),曾国藩设立安庆军械所,同治四年(1865)清政府拨款,曾国藩、李鸿章主持在上海建立江南制造总局等,开始大规模制造新式火器,以后不断有专业的兵工厂投入建设。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旧式火炮逐渐被西方新式大炮所取代。

皇太极争夺汗位

皇太极是清王朝的开国之君,文治武功颇有可观。他的才能在早期争夺汗位的过程中尽显无遗。努尔哈赤有16个儿子,皇太极是第八子,母亲叶赫那拉氏,是海西女真叶赫部首领之女。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十月,12岁时,母亲因失宠在抑郁中去世。皇太极在复杂的家庭生活中学会了忍耐、工于心计,也培养出坚毅的性格。

皇太极在诸兄弟中,略通文墨,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较深,十几岁起就从军打仗,屡立战功,受到父亲的信任,努尔哈赤曾说:“吾子皇太极,父兄依赖,如身之有目。”万历四十三年(1615)十一月,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22岁的皇太极被任命为正白旗的旗主,次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称汗登位,封皇太极为和硕贝勒,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合称为四宋元明清时期大贝勒,四人按月轮流值事,共同处理国家一切事务,权势极大。

女真族选择继承人与汉族通行的立嫡长子的制度不同,所有的子嗣都有可能成为继承人,汗位争夺更为激烈。努尔哈赤未称汗前,早就挑选长子褚英为汗位继承人选,褚英与次子代善,为佟佳氏所生,一母同胞。褚英18岁时被封为“洪巴图鲁”,意为“大勇士”,以奖赏他作战的勇敢;27岁时又被封为“阿尔哈图·土门”,意为“广略之人”,由于褚英性格急躁,年轻气盛,在处理日常政务时,结怨不少。

皇太极联合其他三位大贝勒,而后串通颇为努尔哈赤倚重的五位大臣,怂恿他们首先发难,请人联合多次向努尔哈赤告状。努尔哈赤渐渐疏远褚英,褚英抑郁不平,焚表告天,诉说自己的冤屈,但被诸人说成诅咒努尔哈赤速死,努尔哈赤盛怒之下,于万历四十三年(1613)处死褚英。

后金天命三年(1618)四月,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天,对明朝宣战。次年爆发萨尔浒之战,决定了双方的力量消长。努尔哈赤亲率正黄、镶黄、正红、正蓝、镶蓝五旗攻打萨尔浒的主力明军,皇太极率领余下的三旗阻击驻扎吉林崖的明军分支,花五天时间取得胜利。皇太极成为部落核心人物之一。

四个月后,努尔哈赤称汗。代善被封为大贝勒,莽古尔泰与皇太极被封为三贝勒、四贝勒,侄子阿敏受封为二贝勒。四人之中,二贝勒阿敏是努尔哈赤之侄,曾参与其父舒而哈齐的分裂叛乱活动,三贝勒莽古尔泰,生母因为偷藏金帛被处死,本人性情粗野,众叛亲离,只剩下代善与皇太极最有希望继承汗位。代善处于有利地位。首先,代善是皇太极的兄长;其次,代善拥有两个旗的兵力,皇太极只有一个旗;再次,代善为人宽厚,深得部下拥戴,而皇太极威严,被人畏惧。此时,代善却因与大福晋纳喇氏关系暧昧而使信誉受损,皇太极唆使小福晋告密,大福晋因此被废,代善主动提出支持皇太极继承汗位。

后金七年(1622)三月,努尔哈赤决定实行八和硕贝勒共同执掌国政的政策,汗位人选由诸贝勒推举产生。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努尔哈赤宁远大败,被红夷大炮击中不治身亡。

努尔哈赤去世当天,代善的长子、三子向父亲提出立汗之事,认为皇太极是最合适的人选。次日公推,代善首先发言,拥立皇太极,得到诸贝勒的首肯。九月一日,举行过祭天仪式,皇太极正式登上汗位,他要求诸贝勒“行正道、循礼义、敦友爱、尽公忠”。为表示对三大贝勒被的感激之情,向三位兄长行三拜礼。

即位之初,皇太极遵循父亲旧制,以八位和硕贝勒共同治国,这是部落贵族共同执政制度的残留。此时女真社会逐渐封建化,皇太极逐步采取措施,实现唯我独尊的皇权制。九月,皇太极增加派遣到每一旗的总旗务大臣的权限,规定与诸贝勒共同商讨国事,行军在外,可以统领本旗军马,负责一切军务。在每旗增设佐管旗务大臣两名,辅助国策,负责狱讼;调遣大臣两名,出兵驻防,按时调遣,审理词讼。大大削弱了诸贝勒的权力。天聪三年(1629)正月,皇太极借口关心三大贝勒身体,命令由以下的诸贝勒代行轮流值月商议国事的制度,此计一石双鸟,既削去了三大贝勒的大权,也拉拢了其他地位较低的贝勒。

三大贝勒中,阿敏性格骄横暴烈,留守沈阳时,命令岳托等大将行遥拜礼,又因为仇视汉族人而纵兵大略永平城,在冷口屠杀汉族降官和百姓。天聪四年(1630)六月,皇太极以阿敏遗弃滦州、永平、迁安、遵化四城之罪,召集诸贝勒开会,宣布阿敏十六条大罪,将阿敏关入监狱,永不再用,十年后因病卒于监狱。莽古尔泰同样不受管束,天聪五年(1631)八月的大凌河之役,皇太极与莽古尔泰发生口角,莽古尔泰盛怒之下拔刀相向,为其他贝勒阻止。皇太极将他降为普通贝勒,夺其五牛录的属员,罚银万两以及一些甲胄马匹。

唯一的大贝勒代善明哲自保,主动提出皇上居中,南面而坐,大贝勒应侍坐于两侧。天聪六年(1632)正月,皇太极南面独坐,正式确立唯我独尊的地位。但大贝勒代善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皇权的威胁,天聪九年(1635)九月,皇太极召开诸贝勒会议,指责代善对自己不敬,诸贝勒拟定代善四条罪状,革去大贝勒名号,削夺和硕贝勒的职位,剥夺十牛录人口,象征性地罚没骏马十匹、甲胄十副,银万两。至此,三大贝勒被全部清除。

皇太极汉化程度极深,一切行政制度都遵照《大明会典》执行,并在天聪三年(1629)四月,开设文馆翻译经典汉籍,记录史事,讨论国政。即位才三年,就考选女真、蒙古、汉三族秀才,考中的人除有赏赐,还享受免服兵役与劳役的特权。

天聪十年(1636)四月,皇太极称帝,改国号大清,年号崇德,初步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顺治帝“出家”了吗

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董鄂妃去世。举国发丧,官吏一月,百姓三天。景山寿椿殿开设水陆道场,铙钹震天,断七之后仍未收场,西苑和广济寺同时举行仙驭道场。清代制度,由皇帝亲自用朱笔批复群臣的奏章,称为朱批。若皇帝或太后驾崩,由临时执政改由蓝笔批复,称蓝批。董鄂妃只是皇贵妃,按例不能享受蓝批之礼,但董鄂妃去世前,朝中已出现蓝批,直到顺治帝死前七天,才停止蓝批,恐怕这时顺治帝本人因病重无法执笔。顺治帝悲痛之极,无法办公,等待批复的奏章堆积如山,董鄂妃八月十九日去世,到九月一日景山寿椿殿灵堂设置完毕,顺治帝一天也未离开董鄂妃生前居住的承乾宫。孝庄太后不得不派人轮流守护,以防出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