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道家做人儒家做事
5913700000013

第13章 儒家:人生自有大欲存焉(2)

孔子认为,这个原则,是实行仁义的重要途径。如果每个人都从这里入手,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具有仁义道德的人。这个原则发展到近代,就是要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的意思。一个人要办什么事,首先要想一想,假如自己处在这样的地位,将会怎么做?这样思考问题,就可能使问题得到比较正确的处理。

据《贞观政要》记载:

在贞观四年,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与臣属魏征谈皇帝的行事原则问题。李世民说:扩建修饰宫殿屋宇,游玩观赏池台,这是皇帝所希望的,但不为百姓所希望。帝王所希望的是骄奢淫逸,百姓所不希望的是劳累疲惫。其实,劳累疲惫恐怕是人见人弃的事;孔于曾经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来劳累疲惫的事,确实不能施加给百姓。我处于帝王的尊位,富有天下,处理事情都能设身处地,才真正能够节制自己的欲望。如果百姓不希望那样做而硬要做下去,一定不能够顺应民情。”魏征说:“陛下素来怜恤百姓,常常节制自己去顺应民情,臣听说:‘拿自己的欲望去顺应民情的就会昌盛,劳累百姓来娱乐自己的就会灭亡。’隋炀帝贪心无厌,专门喜好奢侈,每当有关官署供奉营造稍不称心,就用严厉的刑罚处罚。上面喜好做什么,下面必定做得更厉害。上下争相奢侈放纵没有限度,终于导致灭亡。这不仅是史籍有着记载,也是陛下亲眼看见的。陛下如果认为欲望满足了,那么现在不仅仅是满足了,而是应该节制欲望了。如果认为欲望还不能满足,那么再超过这样万倍也不会满足。”太宗说:“你讲得很好!不是你,我岂能听到这些话?”

在这里,唐太宗的言行为“己所不欲,匆施于人”做了很好的注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标准,其实是很多人可以做到的,而且一切人一生都用得着的,上至帝王,下至黎民百姓,都可以也应该以“恕”字规范自己,要求自己。相信这样一来,不仅能与人为善,而且人也会与“我”为善。

清朝康熙年间,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有一天接到母亲自安徽桐城老家写来的一封信,信中诉说家里正准备扩建院宅,却因地皮问题而与毗邻而居的叶家产生了矛盾。因为叶家也想建房造屋,因此两家相持不下,水火不容,信中隐约有要求张英用名位官威来压服叶家的意思。

张英看完信后,沉思再三,急就了一首诗来劝他母亲。诗是这样写的: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的母亲和家人见信后,深明义理,马上主动地把将要砌建的院墙让后三尺。叶家的人知道情况后,愧疚之余,也立即把正想修建的院墙退后三尺。因此,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街巷。此事一时之间传为佳话,至今在桐城尚有被人所乐道的“六尺巷。”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当自己要对他人做什么事时,先想想自己是否愿意遇到这事,如果自己不愿意,就不能对他人做这件事。我们不愿意被偷、被抢、被杀,所以,我们也不能对他人做这种事,衡量的标准当然是自己、是自己的“不欲”,而之所以能把别人也当成自己,对他人也用这个标准采衡量,就必须发自一种纯粹的善意,一种真挚的侧隐之心。

连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情,怎么能够去强加别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这个本性本身没有什么不对,没有什么不好。但要害是,许多人却在趋“利”的同时,把“害”推给别人--这是人趋利避害的本性所派生出来的一个恶果。孔老夫子可能正是看到了人性中的这个恶,才提出了他的思想。我们的这位老祖宗是换位思考的典范,他推己及人,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对世人说出了他的谆谆告诫。

孔子本身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终身实行忠恕之道的崇高形象。孔子温良恭俭让,谦虚大度,何所不容?从一些小事也能略见一斑,子路少年曾欺凌孔子,孔子并不以忤己为意,可以说折服子路的正是这样一种忠恕的精神。孔子对弟子的态度最能显示其恕意,他来者不拒;往者不追,不专制,不呆板,不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而是虚怀若谷,谈笑风生。对其他人孔子也是如此,甚至常透出一种自嘲的幽默,这种幽默也是从恕道中来。

你有权利非公平地对待其他人,但你这种非公平的态度,将会使你“自食其果”。而且,进一步说,你所释放出来的每一种思想的后果,都会回报到自己身上。因为你对其他人的所有行为,以及你对其他人的思想,都经由自我暗示的原则,而全部记录在你的潜意识中,这些行为和思想的性质会修正你自己的个性,而你的个性相当于是一个磁场,把和你个性相同的人或情况吸引到你身边。

确切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文明。一个人真正成为文明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为这是很高很难做到的要求,所以我们目前的社会总是在反复提倡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产生过众多的推己及人的先贤,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崇高典范:

传说大禹接受治水的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当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不安,于是他告别了妻子,率领27万治水群众,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的工作。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3年的奋战,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

到了战国时候,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使洪水倒流回来,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这就是成语“以邻为壑”的由来。

从大禹治水和白圭谈治水这两个故事来看,白圭只为自己着想,不为别人着想,这种“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的错误思想,是害人害己的。大禹治水把洪水引入大海,虽然费工费力,但这样做既消除了本国人民的灾害,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灾害。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值得我们钦佩和效法。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和中国民间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个意思。 为什么有人会如此友善地考虑到其他人呢? 真正的原因是:你种下什么,收获的就是什么。

恃才自傲者难成大业

【儒家语录】

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正言正说】

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

孔子认为颜回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因为他不显山露水,不卖弄聪明,表面上看起来有些愚笨,其实却很聪明。俗话说,深水流静。意思是说,只有浅浅的小溪才会水声“哗哗”;无声的水流常常深不可测。《道德经》中也有句名言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与其夸夸其谈地卖弄小聪明,不如闭上嘴深入思考一些问题。在这一点上,颜回应当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但是世界上总有这么一些人,总是会因为过于高估自己而忽略了尊重别人,却不想想一个人只凭自己的才能是成就不了事业的,任何事业都是许多人合作而完成,如果你不知道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闭上嘴吧,或者是在心里缺乏对别人的敬意,那么你的事业必然是一无所成。

唐代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温庭筠,就是一个恃才自傲的典型例子:

温庭筠才思过人,名辞佳句传遍天下,但是他一生落魄坎坷,屡试不第,时乖命蹇,造化弄人,只好流落于江淮之间,潦倒一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不懂得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结果是空误了满腹才情,终其一生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