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道家做人儒家做事
5913700000012

第12章 儒家:人生自有大欲存焉(1)

人的欲望,是一个人的本性问题。欲望指的是人们对已有的从不满足,总想获得更多或不同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只不过大小不同而已。在人的内心里充满着无限的欲望,却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就连古代的皇帝,也是逃脱不了被自己内心欲望的包围的痛苦。想想作为至高无上的皇帝,整个天下掌握在自己手中,别人的生杀大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呼风唤雨,要什么有什么,世间万物无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应该不会再有什么不满足的吧,但他还是有的,有的皇帝费尽心思要去追求什么长生不老,要千方百计寻求长生不老之术,要让自己的生命之树常青,虽然明知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可依然不懈的寻找仙丹妙药,古代有名的炼丹术便是由此而产生的。作为皇帝都不可能没有欲望,作为普通人更是如此了。

释迦牟尼说:“利欲炽燃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为苦海。”说的是:名利酌欲望太强烈,如同跳人火坑;贪婪之心太强烈,如同沉入苦海。清朝乾隆年间那个大贪官和坤,他官至大学士,想当初招权纳贿,声势显赫,后受参劾,被赐死后,衣带中还留有一首七绝诗:“五十年前幻梦真,今朝撒手撇红尘。他时睢口安澜日,记取怀才误自身。”和坤的临终“绝唱”是一种迟到的醒悟,对国家和自己都于事无补。

也谈好德与好色

【儒家语录】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正言正说】

我没见过喜爱道德像喜爱女色一样的人!

孔子从现实的角度,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发出叹息说:“我没见过喜爱道德像喜爱女色一样的人!”与孟子辩论的告子有一句名言说:“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也就是说,饮食男女是人的本性。《礼记·礼运篇》也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孔子用这么通俗的比喻,说明了人性的弱点,不失为至理名言。“好色”,并不是什么大错,“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么,食色,性也,发乎情,止乎礼,原本有益身心的两性交往,是不该受到非议的。我猜想,圣人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话时,绝不是想鼓动大家都去“好色”而不“好德”,而是想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好德”,即道德的修养,是一个艰苦的长期的过程;“好色”,则是人的本能,无师自通,不用培养锻炼。这,也许就是孔夫子“未见好德如好色者”的原因罢。由此看来,如果处理不好“好色”与“好德”的关系,很容易就会突破一些最基本的限度,无伤大雅的“生性风流”,很可能会变成“禽兽不如”丑恶闹剧。

旧小说多引用“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典故,来赞扬男子之美德:

柳下惠,姓展,名获,字子禽。子禽官拜士师(掌管监狱的官)。因他居官清正,执法严谨,不合时宜,弃官归隐,居于柳下(今濮阳县柳屯)。死后被谥为“惠”,故称柳下惠。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门,有一个没有住处的妇子来投宿,柳下惠怕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了一夜,并没发生非礼行为。

于是柳下惠就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

柳下惠不只是一个有名的坐怀不乱的青年人,而且是一个有侠肝义胆的贤人,但握有用人之柄的鲁国大夫臧文仲明明知道柳下惠十分有才德,而不启用提拔他。孔子谴责臧文仲是个不称职的“窃位者”。孔子时代,世袭贵族垄断政权仍然盛行。这些人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成天忙于争权夺利。孔子认为这些人不够做官的资格,他要求用德才兼备的人才去管理国家,把品德端正的人才提拔到朝廷上去,放在那些德才不足以服众的人之上。

好德与好色,那什么是“德”,什么是“色”呢?

在论语中,孔子说“德”的时候并不多,我们现在说“德”,什么“以德服人”“以德治国”,都是“道德”连用的。虽然过了这几千年,“道德”这个词大约也还是可以解释孔子此处这个“德”字的。孔子口中不住提到过的“君子”大约可以算得上“低端”那一方面的“有德”的人了。孔子为什么要教化弟子作“有德的君子”?春秋战国之际,周室势微,诸侯明尊周室而暗动刀兵,霸主争雄之心一刻未曾停息,而宫廷政变,臣弑君之势更是司空见惯,层出不穷。孔子所尊的人与人相处的“礼”,人自身修养的“仁”早就荡然无存。孔子自身虽然对治国富邦有自己的见解,但却终于没有自己揭竿子轰轰烈烈的干一场,而把自己颠簸的一生都用在教化世人怎么“做人”上。

怎么做人确实是个本源的问题。假乎人人礼而有德,以仁人君子而自勉,哪里会有这许多的动荡乱世?这又是最困难的道路,孔子穷魄流离,甚至被人追杀,用现在的眼光看来,实在是相当失败。没有香车美人,高楼殿阁,实在是与他被后人尊崇的“素王”身份不符。然而,一部论语流传了这几千年,其中的思想尽管曾经被各种各样的人注解的支离破碎,又被批判了许多年,在我现在读来的话,仅就能稍微读懂的部分看,实在是老老实实的做人的道理。不是讲你怎么赚钱,不是讲你怎么用电脑,不是讲你怎么才能吃香的喝辣的,而是讲如何做一个人。做人的道理有了,其他的事情也都是有人来作的,有了“本”,“末”的问题自认就能解决了。

“色”如果只解释为“女色”似乎不很完全。假如不近女色就算有德的话,那岂不是孔子是个正宗的佛教徒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孔子无限推崇的“立德”的典范,尧舜禹文王周公,好像也是近女色的。所以说,这个“色”绝对不能仅仅讲成“女色”,虽然女色应该是包含其中的。

“色”,包含了女色,物欲,嗜好(《论语别裁》,南怀谨)。人生而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总有各种各样的需要,这三样需求当时包含了人活着所有的物质需求了。女色,男人要结婚,就要找女人;物欲,这个就多了,房子,车子,票子,各种各样;嗜好,这个挺严重的,人大约都是有点爱好的,下下棋,打打球,唱唱歌,跳跳舞……,这些都不能做就是为了“德”是不是牺牲挺大的。况且“德”的影子还都是虚无缥缈的。孔子不也是挺嗜好教学生的么?回过头来想想,孔子似乎并不反对人“好色”的,“色”与“德”应该也不是对立的,“好色”可以,但是不能忘“德”。如果“好色”实在太过分的话,丢了国家(唐玄宗,李后主),作了叛徒(吴三桂),后果实在不怎么样。当然了,我们普通人似乎不必担心有这么大,这么坏的影响,但是大家都是做人来着,这么明显的不好的例子摆在哪儿,还偏偏去“好色”好的严重,这个似乎有点失败。

孔老夫子发牢骚也好,劝喻世人也好,揭示人性弱点也好,反正“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已成了千古名言。春秋前的夏桀、商纣、周幽的覆亡似乎都与好色轻德有关;之后的陈后主、隋炀帝、唐玄宗也可以为这句名言下个注解;清野史记载:“明臣洪承畴欲绝食尽忠,至三日夜美女侍寝降”据说这个美女就是清孝庄皇后。在洪承畴德与色的心理较量中,色得到了胜利。

爱好美色乃是人的天性,无可厚非,但是好色必须在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与限制下进行,否则好而至乱至淫就难免污人耳目了。

然而,一个贪官如果毫无“好德”之心、廉耻之心,缺乏起码的道德自律和生而为人的尊严感,那么在一系列“职务之便”的纵容下,在腐朽糜烂气息的熏陶下,他的好色很容易就会突破一些最基本的限度,急转倒不如认真研究一下孔夫子说的大实话,永远要对人性保持一种“不信任”的悲观态度并对人性之“恶”保持高度的警惕,在提倡道德自律的同时,通过体制改革将官员的含权量”和权力的含金量降到最低,使他们没有到情色场上纵横驰骋大展身手的资本,切实强化用外力监督权力的机制,才不失为防止“以权谋色”腐败现象的良策。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儒家语录】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正言正说】

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必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这是孔子的千古名言,从政、做人,都要以这句话作根据,随时随地要有深虑远见,不要眼光短视,否则很快就会有忧患到来。小而言之,个人是如此,大而言之,国家的前途也是如此。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的一生要发生很多事情,没有人知道自己将来要发生什么事情,如果不为自己的未来有一个长远的打算,没有人会提醒你。唯有这样,才能安排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从容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如果只是一味地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陶醉于是眼前的成功,就有可能被隐藏在成功后面的危险击倒,亲尝自酿的苦果。因此,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一个长远的打算,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才能防患于未然。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夏天的时候,蜜蜂正在努力地采集花蜜,而蝴蝶却仍然在花间散漫地游玩;蜜蜂提醒蝴蝶冬天将至,应该积粮防饥,然而蝴蝶认为距离冬天还有一段长时间,以后再作打算。结果冬天一到,没有储粮的蝴蝶只好可怜兮兮地向蜜蜂借粮,却不得要领,最后还是落得饿死的下场。

寒号鸟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懒惰的寒号鸟在天气晴朗、气温适宜的时候总不记得为自己过冬垒一个温暖舒适的窝,结果最后被活活冻死。

这些故事都说明了未雨绸缪的重要性。在危机来临前作好准备,才不至于在危机已来到时手忙脚乱。

还有这样一则故事,更是意味深刻,令人警醒:

从前一座佛寺旁,住着一户有钱的人家。他们每顿要让厨子煮很多饭,做很多好菜。吃不完就倒在门前阴沟里,任其漂流。流经寺院门前的时候,寺里有一位老和尚便把饭捞起来,在太阳下晒干,然后存在粮仓里。过了几年,适逢旱灾,久旱无雨,颗粒绝收。那个富户,家财粮也已挥霍浪费一空,一贫如洗,沦为乞丐。这时,寺里老和尚很大方地送他一仓大米接济,同时对那“富人”说:“你不必感谢我,因为这些大米本来就是你家的。”这个乍穷的富人知道底细以后,除了深深的感激外,就是无言的惭愧了。

可见,人即使处在顺遂幸福的环境中,也不可穷奢极欲,纸醉金迷。要明白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生的漫长道路上还有荆棘和暗礁。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们怎能乐而忘忧,不察不防呢?

中国历史上南宋政权的覆灭也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真实写照。他们奉行着“只希望能苟安于东南半壁,和金与伪齐互不侵犯”的苟安政策,天真地以为可以长久地偏安于江南,没有什么可以忧虑的,因此安心地过着腐败奢靡的生活。“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情景,到了南宋末年更是有增无减。理宗赵昀在位达40年之久,由于中年嗜欲极多,荒于国政,权移奸臣。赵昀之奢侈浪费,前辈难及。作湖上西宫,造御舟,建禁苑芙蓉阁、香兰亭,宫中饮宴频繁,后庭宫妇充斥,簪珠插翠,妖艳异常。尽管当时已是蒙古重兵压境,灾荒频频,而皇室却照旧纸醉金迷,无异平时。到南宋末年,上自皇帝、宰相,下至州县官吏,统治集团的腐败堕落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根本没有长远的忧患意识,结果后来被南下的蒙古大军灭掉。

自古以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箴言一直烛照和警策着人们,使人们防患于未然,避免因短视而蒙受重大损失。由以上诸例可见,短视虽然不是罪过,但它却会使人蒙受损失,走向失败,甚至走向灭亡。孔子在二千多年前的一席话,至今依然历久常新。它像明灯,为人生路上迷途的过客引路;它像警钟,惊醒如在梦中的人们,使人醒悟,使人明理。

再深入思索这句话,就会使人更加豁然开朗。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应该是指,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忧愁),是肇因于以前没有深思熟虑的作为;同样的,今天的作为如果未经长远的深思熟虑,未来必会尝到苦果。所以,这句话除了提醒我们要深谋“远”,还点出一个要点:凡事必是“自作自受”,这是每个人都要有的认知。

重新品味“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除了警惕自己,要对今日的事物深思熟虑、深度思考外,难道昨日的作为所造成今日的忧愁,除了“默默承受”外,就不能有其它收获吗?

事实不然。今日的忧愁既是昨日所致,就应追溯究竟是过去的哪些相关决定、行为不够周全,才造成今日的苦果?倘使重新来过,哪些错误是可以避开的?进而去认知、体悟这些事物间的因果关系。重新检讨,不但学得教训、经验,不致重蹈覆辙,并能强化对事物相关影响的认知,增长决策判断力。俗语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就是这个意思。

相反的,若不经由这种追本溯源的方式,认知所经历事物的因果关系,那么过去的错误不仅在今日付出代价,也因为未深刻认识到教训,未来仍将持续犯相同的错误,也就是所谓的“不知反省”。

美国家庭产品公司的一位副总经理艾德纳卡尔夫人说:“我认为,世界上最大悲剧就是,有那么多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发现他们想真正做些什么。我想,一个人若只从他的工作中获得薪水,而其他一无所得,那真是最可怜了。”很多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是很盲目的,他们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只要有工资就行。所以,难怪有那么多人刚开始的时候野心勃勃,不可一世,充满玫瑰般的美梦,但是到了40岁以后,却一事无成,痛苦沮丧,甚至神经崩溃。

所以,为了长远的目标,你在选择眼前利益的时候,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一个人最理想的就是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但是这样的事情很少。很多人都要经过一段痛苦的思索之后,才能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协调一致。关键就是要把握住自己,不要为眼前利益而放弃长远目标。

眼前利益的出发点就是你首先要能够生存,要首先保证你的衣食住行不受影响。这就是说,你先要找到一份工作,使你能够生存下来,然后才有可能实现你的长远目标。

眼前的工作可能不适合你的发展,你就要把它当作一个过渡期,一旦发现有你自己发展前途的事情出现,就要毫不犹豫地放弃眼前的工作,去追求你的事业。这里决不能有丝毫的迟疑和犹豫,还要克服惰性,有些人就是这样,一旦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干起来了,就不愿意放弃,即使觉得不适合自己,也就委屈自己,认命了,这样,你就是自己放弃了自己的长远目标,就等于宣告了自己人生的结束。

所以,跟前利益永远只能作为一个跳板,你是要借此跳上龙门的,而不是就此了结一生的;生存是第一需要,发展和实现自己才是人生的终极需要和最高需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儒家语录】

子贡向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

【正言正说】

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孔子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对于为政者,孔子反对“居上不宽”,要求对下级“赦小过”。上级要根据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使用下属,为政者使用民力时,应像祭祀天地祖宗那样慎重、虔诚,不要轻率妄为,这些都是对为政者行恕道的基本要求。对一般人而言,要求“躬身自厚而薄责于人”,即多自责,少责人,以及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等等,都是“恕”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