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道家做人儒家做事
5913700000004

第4章 道家:真名士自风流(3)

置于被人关心的氛围中,纳什感到自己被承认是“社会的人”。他从自我抑郁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开始主动与同事和学生们接触交谈了。他的社交面越来越广,对事业的倾注之情越来越深。他的郁闷之心渐渐被化解,能正常地投入科研活动中,他在电脑的操作中,学会了编程等复杂的方法。周围人热情的关注和他对工作的迷恋,使他增强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他的心理障碍渐渐排除了。1994年秋,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家纳什博士成为当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者。

纳什走向诺贝尔殿堂的经历告诉我们: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在爱的鼓励下,每个人都能创造奇迹。

某位心理学家说:“要改变一个人对你的态度,除了对他表示好意,让他自己改变之外,再也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了。”

爱是世界上最有威力的武器,它能摧毁困住人们心灵的高墙,让怀疑与仇恨不复存在,爱会产生更加美好的生活,让和平永远成为时代的主题。有些人胸怀博大,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心里还是想的他人。

大连市公交汽车联运公司702路422号双层巴士司机黄志全,在行车途中突然心脏病发作。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强忍着自己的痛苦,做了三件事:

把巴士缓缓地靠向路边,并用最后的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

把汽控车门打开,让乘客依次安全地下了车;

将发动机熄灭了,确保了巴士和乘客的安全。

黄志全极其艰难地做完了这三件事,然后才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

就这样,一名普通而平凡的公交司机,在自己生命最后一分钟里所做的也许并不惊天动地的三件事,却让现场许多人哭了。

至今,人们都记住了黄志全的名字。

一个人在顺境中又该怎么做呢?在顺境中更应该去实践爱,不能只利己,正因为在顺境,才更应该以灵性的眼光去投资,为求得真理投资。总而言之,必须以行为给予他人爱。

这绝不是说要去计算得失。在顺境中播种爱的种子,会使人们在逆境中得到应有效应,在自身处于逆境时,人们也会伸来援救之手的。

这种想法较单纯,但是,这才是真正使你常胜的理论。

可是,往往人们处于逆境时,奢望这逆境中所没有的东西,悲叹自己的不幸,依赖他人之力。而在顺境之时反过来变得傲慢凌人,自认为是靠自己的力量成功,而萌发出傲慢的萌芽。于是.别人会离他而去,顺利的时候还好,但风向一旦变化,便会一败涂地,无人前来救援。

得意之时,形成千涸的自爱,认为接受他人的爱是当然的,出人头地也是当然的,对这种认为理所当然的人,即使实际上已经处于失败的边缘,别人也不愿意说出自己的意见。

仿佛变成了舞台灯光下的小丑,在灯光下独舞,而当留意到已没有一个客人在场,初次与严峻的现实抗争的时候到来了,这时候才去考虑这到底为什么?到底错在什么地方?

另一方面,在顺境中不忘记对他的关心,不断地播种爱之种的人,当自己陷于困难的局面时,可以确定会出现前来援救之人,这是毫无疑问的。这是因为他对人关心,有爱心,成为给他人的希望,这种行为还会产生“德”,这所谓的“德”即可以在危机时呼唤援救之人,绝无例外。

付出,但不要奢求回报

【道家语录】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孰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心语雅说]

大道缔造万物,德性养育万物。万事万物虽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促使万物成长。因此,万物没有不尊敬大道、推崇德性的。道之所以被尊崇,德之所以被珍惜,就是由于道生长万物而不加以干涉,德畜养万物而不加以主宰,顺其自然。所以,大道缔造万物,养育万物,促使万物生长繁衍成熟,并加以庇佑保护。缔造万物而不占有它,抚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导引万物而不主宰,这就是奥妙玄远的德。

道之创造万事万物,并不含有什么主观的意识,也不具有任何目的,而且不占居、不主宰,整个过程完全是自然而然的,万事万物的生长、发育、繁衍,完全是处于自然状态下。这就是“道”在作用于人类社会时所体现的“德”的特有精神。

隋朝的李士谦,他家中富有财产,自奉俭约,常以布施为务。州里有无力经办丧事的,士谦总是为之奔走,缺什么随时供给。如有兄弟之间分家不均,以至相互不和、争讼的,士谦听说后拿出钱财,补给少的,使他与多的相等。兄弟往往惭愧不安,转而相互推让,最后都成为讲道理的人。有一次,一头牛误入了他家田地,吃了他家的田禾,士谦便把牛牵到阴凉处喂养,比它的主人还要耐心。如果他远远看到有人偷割他的禾苗,他就默然躲避。他的家仆曾经抓到一个偷粮的人,士谦用好话慰解说:“都是穷困逼得他这样啊,按照情理不应该责罚他。”立即命令家仆把他放走。他的家奴曾经与乡人董震因酒醉比武,董震扼勒他的喉部,把这个家仆勒死了。董震惶惧请罪,士谦对他说:“卿本无杀心,何必致歉!但可远走他乡,不要被官府抓住。”他性情宽厚,都与此相类。

后来有一次,他还拿出数千石粮食,贷给乡民,碰到歉收之年,债家无法偿还,都来致歉。士谦说:“本是我家余粮,原本想的是救济,哪能用来求利呢?”于是将债家全部叫来,准备酒饭,当面烧掉债契,说:“债已了结,请不要再以此为念。”让大家都放心回家去。第二年大丰收,债家争着来还债,士谦都拒绝了,一点也没有接受。他年又发生大灾荒,死人很多,士谦竭尽家财,为人煮粥,赖以活命者将近万人。他又率人收埋骸骨,所见到的都加以埋葬。到春天,又拿出粮种,分给贫乏人家。赵郡乡民对其感恩戴德,抚摸自己的子孙说:“这是李参军的遗惠啊。”有的对士谦说:“君多有阴德。”士谦说:“所谓阴德是什么呢?如耳鸣,自己独自听到,他人不知道的东西。现在我所做的,我自己都知道,那里有什么阴德!”

士谦善谈玄理,曾经有一个客人在座,不信佛家报应之说,认为外典没有记载。士谦开导他说:“积善者有余福,积恶者有后殃,高门待封,扫墓望丧,岂不是善恶报应吗?佛经说五道轮回,未有尽时,这也就是贾谊所言,千变万化,未尝有终,忽然变为人之谓也。佛道未东来时,贤者已知这种道理了。”客人说:“邢子才说,哪有松柏死后化为樗栋的?我以为是这样。”士谦说:“这种说法是不伦不类的。变化都是由心而生,木哪有心呢?”客人对此无法驳难,于是就停止了辩论。

开皇八年(588年),士谦死在家中,时年66。赵郡的男女老少听说后,都痛哭流涕地说:“老天为什么不让我们死,而让李参军死呢?”参加葬礼者有一万多人。乡人李景伯等以士谦修德于家乡,列举其事迹,到尚书省为先生请求谥号,被扣压而无结果,于是一起在墓地为士谦树碑纪念。

大道生成了万物,大德养育了万物,生长而不占有,有功却不自恃,这就是自然的态度。所以大道才会永远那么自然而然、无生无死。而从万物的角度来说,有来无往非礼也,你帮助了别人,别人就应该回报你,这就违背了自然的规律,因而有了痛苦和烦恼。付出才有回报--日本电台的成功哲学

20世纪50年代,日本全国的电视机拥有量超不过3000台,每台电视机售价高达23万日元。当时,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的职员每月薪水不过1万日元,因而,若想买台电视机,除非两年不吃不喝。

由于电视机太少,企业当然不肯在电视上做广告,因而开办电视台自然不会有多少收入。1952年在日本首家开播的NHK(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公布预算时,预计“第一年度亏损额为4亿日元,第二年度则将达到5亿日元”。

但日本第二家开播的电视台--日本电视台的创始人正力松太郎却独辟蹊径。电视台开播后,正力松太郎便在街头、公园、车站等人流穿梭之处设置了电视机,播放职业棒球、相扑、拳击等各种节目。果不其然,人们纷纷为此所吸引,无不驻足观看。

看到人们纷纷被电视节目所吸引,如醉如痴,各家酒吧、茶馆,乃至澡堂和理发店都竞相购置电视机,以招揽生意。在东京银座、新宿等大街上,凡备有电视机的店铺,无不顾客盈门、生意兴隆,反之则店堂冷清、无人涉足。就这样,尽管全日本只有数千台电视机,而电视观众却数以百万计,于是,各家公司争相到电视台做广告。节目开播仅半年,电视台便已经开始盈利了。

要想没有痛苦和烦恼就应顺从自然的规律,不占有、不自恃,像大道一样付出了,就不要奢求回报。我们立身处世应牢记:付出,不要奢求回报。只有真诚的付出,才会被别人真正的接受,才会有美妙的收成。这不也正是老子的教导,你无为,却成就了你的有为。对于此,

一位朋友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

村东有片低洼地,是我家的菜园子。小时候,每到春季,父亲总爱领着我们在那里松土、起垄、开渠,而后再认认真真地把各种各样的种子播到地里。

劳作后的父亲坐在田头,抽着烟,满足地看着整齐的菜地,仿佛真的以为能有所收获。然而,在我的记忆中,很少能吃上自家种的菜。瓜果成熟的夏季,也正是那片菜地一片汪洋的季节。

父亲似乎没注意到这一点,仍是仔仔细细地种好每一分土地,年年如此。

终于,有一回,我觉得自己大了,而且很聪明。我就告诉父亲:“别种了,反正也收获不了,种也白种。”

父亲握着锄,很平静地对我说:“我知道,但是,我是农民,即使没有收成,我也不能看自己的土地留有空白。”

真的长大了,我开始仔仔细细地计算着自己付出与收获的比例。跟收获无关的事,我从不考虑。

活着活着,竟发现自己成了天才,而且灵敏度很高。我整天活在平衡之中,终于,我累了。

这时,才又想起了父亲那句话:“即使没有收成,也不能看着自己的土地留有空白。”

播种,并不只为收获。正如我们给予别人微笑时,不去盼望回以笑脸;付出真情时,不太在意是否有感激的泪水。

一切顺其自然,对于这样的人谁又会不喜欢?谁又会不诚心以待呢?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你就是幸福的人。在你周围,友谊的光辉普照,你真心付出的,虽然你并不企求回报,但你的确会因你的善行得到更多真心的反馈,你会因此而被众人所爱,生活在爱的平实、亲切之中。

遵循自然法则,避免人为束缚

【道家语录】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心语雅说]

大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任何事情办不成。君侯王公如果能遵循大道,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自生自灭而得以充分发展。任其自生自长,如果又滋生欲念,我将用“道”去镇抚它们。万物在“道”的大原则下行事,将会变得没有欲念。万事万物都没有欲念,而又清静淡泊,那么天下就自然安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