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道家做人儒家做事
5913700000044

第44章 儒家做事最高境界:齐家治国平天下(1)

古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虽然人人不可能都成为“治天下”之才,但我们的商业、政业同样需要用圣贤的治国之法去实施管理。而孔子在为官道政业方面的主张,则是他践行仁德、兼济天下的具体表现。这不仅显示出他积极入世的强烈愿望,更表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为当今的为政者做出了光辉的榜样。

敬业者生存

【儒家语录】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正言正说】

子路问怎样为政。孔子说:“什么事都干在前面,然后带动老百姓去勤奋劳动。”子路请老师再多讲一点。孔子说:“永远不要懈怠。”

孔子在这里告诉了我们,为政之道,在于敬业。

纵观中国几千年来的执政者,凡政绩卓著而社会得以长治久安者,无一不具有敬业的精神,总是“先之劳之”,“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能开创历史上的“贞观之治”,与他坚持“先之”、“劳之”的态度,励精图治是分不开的。

唐太宗就是一个敬业的典范,他曾对侍臣说:“治理国家和养病没有什么区别。病人觉得身体有好转,更需要调理保养,否则会旧病复发,那就必然有丧命的危险。治理国家也是这样,天下稍为安定,更应小心慎重,倘若刚一安定就骄奢淫逸起来,必然导致失败。现在天下安危,系在我一人的身上,所以,我一天天谨慎小心,该休息也不敢休息。”

唐太宗不仅如此说,而且也确实有不少实际行动。《贞观政要》记载:臣子们认为宫中炎热潮湿,李世民休息与用膳的地方不合适,请求他在地势高宽敞明亮的地方,修建一座小小的楼阁。因顾及修建楼阁需耗去十户人家的资产,李世民竟制止了臣子们的建议,不吝惜身受寒暑,安心地居住在低下简陋的地方。正巧有几年因霜灾歉收,普天之下饥荒严重,丧乱开始出现,仓库里也十分空虚。李世民内心怜悯百姓,不断地救济抚恤,他自己只吃一般饭菜,停止赏乐,撤除了悬挂钟磐的架子,说话也是凄婉动容,面庞已大大消瘦。平时李世民心中深切思劳忧虑,断绝游玩巡幸;每天清早就设朝理事,听取和接受群臣的意见毫不懈怠。散朝之后,还召见有名的大臣,共同探讨议论治国的得失;倾尽全部心力,惟一涉及的只是治国大事,再没有别的话;到太阳西斜,一定叫才学渊博的人进宫,畅谈古代典籍,中间有时写文咏诗,有时清谈玄理,到深夜还不顾疲劳,夜半还不安寝。这些,看起来不大难做到,但对于一个处于一国之尊的皇帝能做到这些,确实难能可贵。

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敬业是我们在这世界上所能学到的唯一生存的本领。

在西方,敬业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几乎每个年轻人在得到一份工作之后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尊重和热爱自己的职业。理由很简单,工作是我们赖以谋生的基石,没有这样一种基石你的生活将没有保障,你人生梦想的大厦就无从谈起。甚至,即使你做一个艺术家,做一个不受任何团体所雇佣的人,在貌似自由的生活面前,也得工作,也得辛勤地工作。这是人类难逃的职责。这一职责,从石器时代以来就被赋予了。

一个人是否有作为不在于他做什么,而在于他是否尽心尽力地把所做的事做好,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这就是敬业。敬业是传统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敬业精神就是要求我们恪守职责,扎实、勤恳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市场经济不断走向深入的今天,敬业是一种职业态度,也是职业道德的崇高表现。要想做好本职工作,使自己变成一个敬业的员工,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书本上的要学,实践中更要学,只有常备一个上进心,工作才能上层楼,事业才能有发展。善于学习使你能在变动无常的环境中应付自如,无论是分配你完成一个应急任务,还是反复要求你在短时间内成为某个新项目的行家。

工作态度是衡量一个员工是否敬业的重要标准,假想如果一个员工连基本的工作态度--热爱本职工作、积极主动、有责任心、干事不拖拉都没有的话,他又如何能对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呢?某个成功女企业家曾说,她在应征员工的时候,雇用与否取决于应征者的态度。她说:“现在员工的敬业精神比我们以前差多了,首先工作态度就不对头,一来就先问在公司的发展机会,还有一年有几天年假、公司有什么福利等问题。"这位女企业家在年轻刚踏入社会时,根本不计较做什么工作,而且只要是公司的事,她都乐意去做,人家不做的她也愿意做,还欣然接受额外加班的时间。几年下来,她摸透这个产业后便自行创业,现在是非常成功的女企业家。

作为一种职业情感,热爱本职工作是各行各业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成就个人理想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连他自己所从事的本职工作都不热爱,那么他就不可能敬业,也不会自觉地去钻研本职业务,这样,他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也就不可能提高。

积极主动也是敬业所必不可少的工作状态,不仅仅是采取行动,还代表人必须为自己负责。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而非外部环境。有人误以为“积极主动"就是强出头、富侵略性或无视他人的反应,其实不然。积极主动的人只是反应更为敏锐,更为理智,能够切合实际掌握问题的症结所在。

世界上每个人都有推后任务或工作的冲动,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拖延工作。它导致项目推迟,计划无法按时进行……。无论你拖延的习惯有多严重,都要“戒掉"它。每天都完成一些计划中的事情,并随时把新的任务和项目纳入计划,即使是五分钟内就能完成的事情。列出两三件有助于完成任务并可以在五分钟内做完的事情,完成其中的一件,然后奖励自己。

诙谐作家杰克森·布朗比喻得好:“缺少了自律的才华,就好像穿上溜冰鞋的八爪鱼。眼看动作不断可是却搞不清楚到底是往前、往后,或是原地打转。"如果你知道自己有几分才华,而且工作量实在不少,却又看不见太多成果,那么你很可能缺少自律。“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律能力,那他在工作上的敬业程度就会大打折扣。"一个资深的人事经理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我们的上班时间是8:30分,有人8:20分就到了,有人8:30到,也有人8:40才到。在平时是看不出这三类人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但是在关键时刻,或许就是因为这迟到10分钟的习惯,误了大事。这其实就是每个人的自律能力不同导致的不同后果。

敬业的员工的最典型特征之一就是善于解决难题。善于在工作中发现、纠正和解决问题,减少、杜绝不必要的损失。及时、准确地判断、识别、发现工作中的故障、失误、差错和问题并予以解决,减少工作中的损失。

在竟争与此激烈的今天,唯有全心敬业,才能立足,才能生存,所以每一个人都必须从现在开始,学会敬业,在敬业中发展、成长、成功。

以德为政,八方归顺

【儒家语录】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正言正说】

(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唐大臣魏征性格耿直,以敢于直谏流芳青史,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扩充兵源,补充军队,下令把征兵年龄由十八岁到二十一岁改为十六岁以上,要强征十六岁以上不足十八岁的少年入伍。这道命令须得魏征的签字,但是魏征拒绝了,唐太宗问他理由,他回答说:“失信与民”。唐太宗很恼火,反问道:“我有什么失信于民的?”魏征回答说:“陛下即位时下诏宣布,全部免征百姓以前拖欠国家的财武,但是部门还在催缴;陛下下令已经服役已经缴纳租调的,从明年开始免除,现在不仅不免除,还要征兵,这不是失信于民是什么?”终于使得唐太宗收回了成命。

魏征身材矮小,相貌平常,而太宗却魁梧伟岸,但两个人争论起政事来,魏征总能激昂慷慨,从不看皇帝脸色,常常使太宗盛怒,殿上其它的臣子常常为他捏把汗。其它臣子很难做到这样,就连跟随太宗打天下的老臣房玄龄也如此。一次,太宗在北门皇宫区兴建房屋,这项工程不在计划之内,房玄龄经过问了监工的窦德泰,窦德泰去报告了皇帝,太宗训斥房玄龄说:“你只管南衙的事就行了,朕在北门营造,与你何干?”房玄龄只得谢罪。魏征在一旁见了说:“臣不明白,陛下为什么责备宰相(房玄龄),宰相又为什么要谢罪?”太宗让魏征讲明白话的意思,魏征说:“房玄龄身为宰相,为陛下的股肱耳目,如陛下有营造,他怎么不可以知道?如果是合理的营造就应该全力帮助陛下建好,如果不合理,就应该奏明陛下停建,这才是‘君使臣,臣事君’的道理。宰相无罪,陛下责备他,这是我不明白的,宰相自知无罪却谢罪,这又是我不明白的。”魏征总是当着大臣的面跟太宗争论,有时很使太宗下不来台。一天,太宗散朝回到宫中,怒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听了问:“皇上要杀谁?”太宗说:“魏征常常当众侮辱我。”长孙皇后听了,急忙回室内穿上朝服出来,向太宗道贺,说:“魏征忠直,正因为陛下是明君。”太宗听了怒气才消。

有一年,公卿大臣都主张封禅,太宗也认为自己功德很高,可以封禅了,只有魏征不同意,太宗问:“你说为什么不能封禅?难道是功未高吗?德未厚吗?中国未安吗?远夷未服吗?年谷未丰吗?”魏征回答说:“陛下功虽高,老百姓没有得到恩惠,德虽厚,恩泽还没有普及;天下虽平定,国家还未富裕;远夷虽慕义,财力还未足以奉他们;年谷虽丰收,仓廪还空虚,所以我不同意封禅。”他又用一个身体虚弱的人来打比方,使太宗明白了道理,“封禅必然加重百姓的负担,以后连年免除赋役,也不能抵偿百姓的劳费。如果再有水旱灾害,百姓就无法生存了,这时如有人煽动叛乱,那时就晚了。”太宗听了无话反驳,只好作罢。

群臣见太宗善于纳谏也鼓励提意见,因此上书言事的人非常多,有的人说得言不符实,太宗有些生气,欲加责罚,魏征认为这样会堵塞人口,从此再没有人敢进言,就说:“陛下想闻得失,当让人们说话,说对了,对陛下有益,说错了,也无损国家。”太宗听了说:“此言是也。”

在这里,约束了唐太宗李世民行为,使得他能够听从魏征建议的,正是孔子所提到的德。孔子认为,管理国家政务的原则,是首先要修养高尚的德品,一旦为政者德品形成强大的感召力,自然而然的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戴,四夷宾服,天下太平。为政者个人的道德修养及其仁政方针,如果能真正实施开来,其产生的正面效果往往是非常巨大的。这在中国古代的“人治”社会里尤其明显。

孔子说:为政者修养个人的品德,制定政策注重民众的感受,让更多的人从中受惠而不是产生人为的不公正。那么,政令的推行就如同天上的北斗,不需要任何外力的强行推动,自然而然的就会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与欢迎。

最重要的是,孔子在这句话中表述了儒家最精要的思想,为政者只有为民众所想,不怀偏私之念,才不会为民众所弃。这种思想穿透了历史的长河,至今仍然涣发着智慧的光芒,是我们国人永世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身教胜于言传

【儒家语录】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正言正说】

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季康子问孔子:请问,我要让老百姓对我保持虔敬与忠诚,要让他们逆来顺受的服首贴耳,怎样做才能够达到这个效果?

孔子回答他:如果你想让民众心悦诚服,那么,首先你就必须从你自己做起。如果你以庄重的态度处理国家政务,那么就会赢得百姓的敬重。如果你以孝慈之念治家,那么百姓就会被你的德品而感召,对于有好的榜样却仍然不知道仿效的人,就要耐心的劝导他们。

孔子的回答,从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千年来的国政指导,仁人君子莫不是先从自己的德品开始,临之以庄,孝慈治家,并将这种思想延伸到政务的治理中去。所谓“身教胜于言传”。

后魏太傅李延实,是庄帝的舅舅。永安年间,他官拜青州刺史。要去上任的时候去和皇帝告别,皇帝对他说道:“‘怀砖’的习俗,社会上号称是难治的病,舅父应该认真想想,对得起朝廷的委任。”李延实回答说:“为臣的岁数已经迫近晚年,精力如同早晨的露水,离人间渐渐远了,一天天接近坟墓。为臣早已请求退休,陛下却念及甥舅之情,宠幸到老臣,让我这个夜间走路的残疾人管理广阔的土地。老臣遵奉英明的敕令,不敢失误堕落。”当时黄门侍郎在皇帝身边,不明白“怀砖”的意思,私下问舍人温子升。温子升说:“我听说皇帝的哥哥彭城王做青州刺史,听跟着他一块到青州的宾客说,齐地的百姓,风俗浅薄,高谈空论,专讲名利。太守刚入境时,百姓都怀揣砖块磕头,用来赞美太守的心意。等到他被下任取代而回家的时候,百姓又用这些砖打他。这是说人心的向背比翻转手掌还快。所以京城里民谣说:‘狱中无系囚,舍内无青州。假令家道恶,肠中不怀愁。’‘怀砖’的含义就是从这儿产生的。”

俗话说,群众的心里有一杆秤,对于为政者的得失,民众看得清清楚楚,怀砖以迎,表明了民众的期望,掷砖相送,则是民众对政务的直率评判。从怀砖到掷砖,不过是一字之差,却表明了民众对处理政务的人天差地远的两极评判,所以明智的人在处理政务之事,从来不敢掉以轻心。

历史上明智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责人不如修身,已身不正,何以正人。这个道理再也简单不过的了,但是责人容易,修身难,所以有时候昏透了头的昏君,在小人的谀奉面前偶尔也会爆发出灵智的火花,让这沉闷的历史变得有趣起来。

明宪宗朱见深专讲“房中术”,搜罗淫僧妖道,各赐官号,如僧继晓,擅长“秘术”,受封“通玄翊教广善国师”。上有好者,下更甚焉,他的宰相万安也精研此道,尝收集各种房中术,密封一小箱,进呈朱见深。朱见深见太不成话,这才遣一个太监去问他道:“这是大臣该做的事么?”

大臣不象大臣,那是因为皇帝不象皇帝。

所以,如果管理政务的对老百姓不满意,那么,可以确信,百姓对这位管理政务者的评价,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社会风气的好坏,责任同样是在管理政务者的身上。凡为政者,不可不察。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儒家语录】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