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论语原解
5929700000021

第21章 述而第七 遵循“天”道的客观规律(2)

孔子和颜渊在对话时,子路在一旁沉不住气了。子路心想,难道我就不能收藏起知识与你们安贫乐道了吗?于是子路提了另一个问题。因为子路好勇,所以子路问谁能与老师你共同指挥三军?意思是颜渊身体不好,三天两头生病,指挥三军打仗肯定轮不到你。但孔子的回答亦出乎子路意料之外。孔子不赞成单纯的勇,如暴虎冯河,乃是有勇无谋,虽然敢于冲锋陷阵,虽然连死也不怕,“死而无悔”,但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是冤枉送死的。既然是冤枉送死的,为什么我也要一起去送死呢?真正的勇敢者是应该有所恐惧,恐惧以后才能想办法克服困难,解决事情。能够而且善于谋划,并能使谋划之事得以完成,才能算是勇者不惧。所以指挥三军打仗也轮不到你子路。这是孔子的教育方法,也是孔子对一般所谓勇敢者的看法。

12.从事自己喜欢的事

【原文】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文】孔子说:“完备如果是可以选择的,那么,虽然做一个拿鞭子的马夫,我也愿意。如果不可以选择,还是从事我自己喜欢的事。”

【说明】孔子在谈了有勇无谋的问题后,紧接着就讲人材的完美完备问题。我们知道,一个人处在这个社会上,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没有哪一个人是能够做到完美完备的。就算做到了孔子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后,也不见得就是一个完备的人。你“仁”了,别人可以说你不“义”;你有“礼”了,别人可以说你不“信”;你“智”了,别人可以说你不“仁”,等等。所以,完备是不可以选择的,如果能选择,不要说是孔子,就连现在我们每一个人都愿意做一个完备的人。既然不能选择,不可以选择,所以孔子还是提倡每一个人都去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比如,颜渊可以“舍之则藏”,子路可以去指挥三军。每个人都可以“从吾所好”。

13.不是要人有恐惧感而退避三舍

【原文】子之所慎:齐,战,疾。

【译文】孔子所慎重对待的是,平等,恐惧害怕,憎恶。

【说明】完备是不可以选择的,那么,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怎样才能求得完备呢?《论语》的编纂者们总结出了孔子平生所慎重对待的三件事:平等,恐惧害怕,憎恶。“齐”,平等,一贯是孔子所倡导的,在《为政》第三节中,孔子就提出了“齐之以刑”、“齐之以礼”的保护人权的平等思想,要求人与人之间在刑罚面前平等,在社会行为规范面前平等,因为也只有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个人,社会才不至于更加混乱。在《学而》第一节中,孔子就讲了“学而时习之”,习是调节之意,调节什么呢?我们每天都会碰到新的事情、新的问题,所以要调节自己的心态,不要对新的事情,新的问题恐惧害怕;如果我们一碰到新的事情,新的问题就恐惧害怕的话,那么我们什么事也干不成,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虽然在第十一节中孔子对子路说过“必也临事而惧”,但孔子指的是面临事情有恐惧感是因为可以从恐惧感中寻求到小心谨慎的处理方式,而不是要人有恐惧感而退避三舍,而什么事都不做了。憎恶,更是孔子一贯反对的,孔子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其“仁”的核心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爱,“义”的核心就是寻求最佳的行事方式,因此对于所仇恨的人,也不要仅是憎恶,应该寻求人与人之间的最佳行事方式来化解矛盾和仇恨。

14.人们渴望的是平等与和平

【原文】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后,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于是说:“不料舜时的音乐达到这样美妙的地步。”

【说明】完备的人材是不可求的,但完备的音乐却是有的。孔子认为《韶》乐即体现了完备、完美,这首乐曲中即含有平等、和平(不恐惧害怕)、仁(没有憎恶)的思想情操。在《八佾》第二十五节中,孔子曾赞美过《韶》乐:“尽美也,又尽善也。”在仔细聆听、品味了这首乐曲后,孔子甚至不知道该怎样来赞美它,在三个月这样长的时间里,孔子吃饭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在吃饭,欣赏《韶》乐到了忘我的境界,心境宁静,思想专一。这是说明古代的音乐有我们所意想不到的高明和美妙,同时也说明人们渴望的是平等与和平,渴望的是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

15.为人处世要有原则

【原文】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译文】冉有对子贡说:“老师会为了卫君吗?”子贡说:“嗯,我要去问问他。”

子贡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他们是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怨悔吗?”孔子说:“他们选择了仁而得到了仁,又有什么怨恨的呢?”

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为了卫君做什么的。”

【说明】本节亦是紧扣全篇主题的一段对话。在《公冶长》第二十三节中,我们已知道了伯夷和叔齐的故事,孔子对他们的评价是:“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意思是伯夷、叔齐他们两人不念过去的憎恶,哀怨是用在于仰望、冀求之上的。他们用仰望、冀求来祝福周武王能平定天下。而现在孔子在卫国做客,面对着卫君父子争夺君位,冉有、子贡他们害怕孔子牵连进去,十分着急。子贡便来问孔子,但他问得很巧妙,根本不题卫君父子争夺君位的问题,而是用伯夷、叔齐互相谦让君位之事来问孔子。子贡听了老师的回答,也就知道孔子仍然是赞同伯夷、叔齐的“仁”的,于是马上出来对冉有说,你放心,我们老师是绝对不会为卫君做什么的。这段对话,表明了孔子一贯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的主要思想,同时也说明孔子为人处世是绝对有原则的。本节亦是紧接前两节的,孔子所慎重对待的是,平等,恐惧害怕,憎恶,对卫君父子争夺君位,肯定也不会予以赞成,当然也就不会帮助他们了。

16.人生的快乐并不在于物质的丰富与否

【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曲着胳膊当枕头枕,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方法取得的富有和高贵,对于我来说就象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说明】孔子之赞美伯夷、叔齐,就是表明他不会长期住在卫国,不会在卫国求得名誉富贵。所以他紧接着说,人生在世,也就是三顿饭一张床,只要不为着去炫耀,即使是简单而粗糙的生活,也是有乐趣的。人生的快乐,人生的乐趣,并不在于物质的丰富与否,而是在于人的精神状态。所以孔子认为,用不正当的方法、手段求得的富贵,就如天上的浮云一样,一会儿聚集,一会儿就会飘散,转瞬即逝。财富多多,官位高高,并不能使人快乐,只是更增加了人的责任心。也就是说,富贵了,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也就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而承担了更大的责任后,无官一身轻的快乐也就没有了。孔子的这段论述,直指人生目的,简单而明了。究其实,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呢?人都有欲望,而人的所有欲望统而言之,即是寻求快乐。无论是财富、名誉、地位、情爱的求得,都是为了满足心中的快感。而人的精神状态良好,即使生活得简单粗糙一点,也是快乐的。

17.安贫乐道和富贵如浮云都不能过度

【原文】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译文】孔子说:“再给我几年的时间,五十岁就学习《周易》,就可以没有《大过》卦所说的过度了。”

【说明】在谈了安贫乐道与富贵如浮云之后,孔子举出了《周易》的《大过》卦来做为例子,想进一步说明,无论是安贫乐道和富贵如浮云的哪一种情况,都不能过度。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度,尤其是在人们怀有私心的情况下,任何事情的过度都有可能导致灾祸的发生。这句话当是孔子在五十几岁时说的,在此以前,他可能犯过“过度”的错误,所以此时读懂了《易·大过》,他便藉以检讨以前的过度行为。如果孔子在五十岁时就学《易》之《大过》,他相信也就不会犯过度的错误了。

18.雅言就是普通话

【原文】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译文】孔子用雅言,读《诗》、《书》和赞礼时,都用雅言。

【说明】本节亦是《论语》的编纂者们加的一节说明。上节孔子说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用的就是雅言,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普通话。古代的语言很不规范,孔子用普通话来说《易》,是为了使听的人不致于因方言的不同而误解《易》的本义。从孔子学习者三千弟子,来自于五湖四海,四面八方,彼此间语言、语音都不相同,因此孔子必须以雅言来讲课,方能使听者不致于误解。

1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原文】叶公问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给予答复。孔子听说后,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说,他这个人的为人啊,发愤用功得把吃饭都忘记了,快乐的时候把忧愁都忘记了,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这样说就行了。”

【说明】孔子说了“乐亦在其中矣”,“可以无大过矣”以后,又接着说“乐以忘忧”。其说不仅是针对叶公而说,而是孔子的又一种教育方法。他的这句话亦是对所有学生而言的,在第三、七、八节中,孔子曾批评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的现象以及有逃避之心的学生,所以本节孔子表明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希望学生们也能如此勤奋学习。因为只有如此勤奋学习,人的一生才能“无大过矣”!

20.人生最关键的是后天的踏实和努力

【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智慧的,我喜好古代的文化,敏捷而善于选择学习才是这样的。”

【说明】除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外,孔子还表述了自己主要是因为热爱古代的文化,敏捷而善于选择学习,才能获得今天的地位,才能当许多人的老师。这里牵涉到一个“生而知之”的“天才”问题,天才是什么?什么样的人是天才?其实,任何天才,也就是说在某一方面生下来就很聪明的人,如果后天的教育上跟不上的话,或者是自己在后来不努力勤奋学习的话,最终也会成为笨蛋一个。而“非生而知之者”,也就是说生来就不是很聪明的人,如果能象孔子一样对学习“发愤忘食”,“好古”,“敏以求之”,那么,他最终是能成功的。所以,这里面就有个大问题,不论什么天才不天才,人生最关键的是在后天的踏实的努力学习和勤奋做学问。没有踏实的学习的基础,天才也是废的,有了踏实的学习的基础,笨蛋也会变得聪明。还有一个问题,“好古”,这个问题现在很少有人感兴趣,因为受西方文化、西方哲学的影响,现代人总认为古不如今,今天比过去好,所以置历史的经验而不顾。这些人恰恰忘了,我们是踩着历史的经验走过来的,还要踩着今天的经验才能走向未来。倘若没有历史的经验,我们也走不到今天。倘若没有今天的经验,我们也无法走向明天。现代考古学证明,古代的许多东西是超乎我们想象的,在许多历史的经验中,蕴涵着许多至今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把这些东西发扬光大,对我们的今天仍有着很大的帮助。

21.试看古今中外所有的伟人,有谁讲过“怪、力、乱、神”?

【原文】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文】孔子不谈论怪异、武力、混乱、神秘之事。

【说明】本节是《论语》的编纂者们对孔子的评论。上节孔子说了“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后,学生们总结孔子的所有言论,得出了不语怪、力、乱、神的结论。孔子为什么不语怪、力、乱、神呢?其实这正是孔子作为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的平实之处。怪异现象,是大自然的奥秘,从古至今都有,有许多怪异现象是现代科学都无法解释的。既然无法解释,孔子也就不谈它了;这与现代科学家们一样,对大自然的怪异现象从不多加谈论,而是踏踏实实去研究它们。整天议论着怪异现象而不务正业,是孔子所不愿的,也是一切正常的人所不愿的。对于武力问题孔子也不愿多加谈论,因为一旦动用武力,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就意味着是扩张,是掠夺,是侵略!所以,一谈到动用武力,也就是人们私心、私欲的膨胀;是私有制的发展才导致武力的升级,倘若没有私有制,武力也就不存在了。乱,就意味着是混乱、破坏、杂乱、不安定、淫乱、祸乱、败坏、违背等,是思想的纷乱,是社会的变乱,这是春秋时期当时的社会景象,也是私有制的畸形发展带来的必然后果。孔子不谈论这个混乱的问题,并不是说孔子不关心这些问题。孔子作为老师,给学生们讲什么?肯定不会讲这些问题,只能讲正确的学习问题。思想的纷乱情形,每一个时代都有,甚至每一个人的思想深处都有,但孔子不语“乱”,而说“仁”,就是对“乱”的批判。至于神鬼祟魅等问题,孔子之所以不谈,也是因为很多神秘现象是大自然的奥秘,是大自然本身的规律问题,与其谈论它们,不如踏踏实实做好学问再去研究它们。因此,总结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问题,就可以看出孔子平凡而伟大之处。试看古今中外所有的伟人,有谁讲过“怪、力、乱、神”?

22.研究学问,不能光在书本上下功夫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有三个人言说,这其中必然就会有值得我效法、学习的。选择善良美好的品德而跟从之,有不善良的品行便改正。”

【说明】孔子说了“敏以求之者也”后,又补充说明什么叫“敏以求之”。两千多年来,历代儒学家们对此句话的解释均是“行”为走路,“师”为老师;我的理解不是这样,有三个人在路上走,为什么必然有人能做我的老师呢?这样解释未免有点牵强。古代一字多音,一字多义的现象很普遍,尤其是在春秋时期语言文字大混乱的时候。“行”为言说义,早在孔子之前即有人使用,如在《周易》乾卦、损卦、艮卦、泰卦、明夷卦、复卦、谦卦等,都是用“行”为言说之义。也就是说,有三个人在言说,我听了他们的言论后,才能知道其中必然有我值得效法、学习的,并择其善而从之。如果不听他们的言谈,光凭他们在路上行走,怎么样才能断定这其中必然有我的老师呢。孔子是个谨慎的人,不会仅看见有人在路上走,就断定其中有他的老师的。本节亦表明了孔子的谦虚,同时说明了研究学问,不能光是在书本上,在老师处下功夫,还要在社会上观察、倾听,别人有说得对的要效法学习,有不对的要反省。孔子深知一切文化都是来自于民间,没有人民大众的创造,任何文化都是树立不起来的。只有深切地了解民间文化,才能在学问上做出成绩。

23.人有了自信,才会向人生的目标坚定地走下去

【原文】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译文】孔子说:“上天赋予我的人生有一定的规律,桓魋能把我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