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有道领导无形大全集(超值金版)
5942100000034

第34章 生活——将生活与工作有机融合(4)

放弃的更高境界就是放弃我们已取得的成功,在人生路上再一次尝试由零开始。这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能够这样做的人,需要有很大的勇气。由自己一手筑造出来的基础,无不凝聚着自己的心血,每踏出一步,无不付出艰辛的代价,由零开始的艰苦奋斗过程只有自己明白,谁不珍惜这得来不易的成功。放弃当前的基础,意味着以前的一切努力将会付诸东流,自己将从另一个起点出发,谁都不知道前面的路是平坦或者崎岖不平,也许你会在某处跌倒,输得一败涂地,从此再也无法翻身。当你放弃目前的基础走上另一条路时,也许会发现自己以前所走的路并不适合自己,现在所走的路才是自己应当走的路,现在才是自己生命的开始。这时,你才真正找到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

也许这就是生命的乐趣,生命是自己的,路只能自己走。没有人知道前方是荆棘满路还是光明大道,谁不是在探索中前进,在跌跌撞撞中成长?没有尝过苦,又怎样体会甜的滋味?生命的长路没有风险,又怎能品味人生的喜怒哀乐?学会放弃,或许明天的天空会更宽阔。

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

健康的身体是领导者具有敏捷思维、旺盛精力的基础。人要更好地工作就需要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因为领导者的工作是艰巨和繁重的,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无法胜任繁重的工作。

俄罗斯总统普京就是一个鲜明的形象,他每次在公共场合露面,都是一副健康的形象,他总能给人以一种无形的震撼力。所以领导者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除了坚持身体锻炼,还应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使生活有规律有节奏,永远能以健康的形象出现在公共场合。

领导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对领导自身身体素质的要求比一般人要严格得多。作为领导者,在工作强度方面,必须忍受和适应领导工作对自己提出的许多特殊要求,忍受杂乱而少规律的生活方式。这一切都像一座座山口,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一个领导者的身体素质。那么,作为领导者,你究竟对你自己的身体素质有多少了解呢?一般而言领导者身体素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体力因素。体力因素是领导者身体素质的首要构成部分,是指与人的体力相关的生理学意义上的器官或系统发育及其健康状况,如人体的肌肉、四肢、五脏等生理功能。体力因素是身体素质的最基础的部分,是领导者在其他各方面能力的物质载体。它的形成与先天因素有一定的联系,但主要取决于后天发育状况。

对于任何一名领导者来说,具有良好的体力状况总是对他才能的充分发挥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领导者的升降、调动、进退,无不与它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现代社会中,对领导者身体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领导者首先要重视的当然是自己的体力状况,否则,不但不能适应社会前进的大浪,反而会逐渐被淘汰。

1682年6月,沙皇伊凡五世去世后,俄国贵族在拥立新沙皇这个问题上发生重大分歧,分为两派:一派拥立伊凡,另一派拥护彼得。后来两派妥协,共同拥戴伊凡和彼得同时任沙皇,由于他们都还年幼,所以由姐姐索菲亚摄政。在这个复杂的形势下,斗争首先在伊凡与彼得之间进行。伊凡身体条件极差,瘦小羸弱,痴愚无能;而彼得体格健壮,性情粗野,有人君之度。更多的时候是他临朝视事,由于他的身体和性格的优越,经常和伙伴们与当时俄军精锐射击军混在一起嬉闹,因此渐渐得到元老重臣和军队的支持,于1689年废除了伊凡的沙皇称号。年仅17岁的彼得以超凡的魄力和手段,在军队的支持下粉碎了姐姐索菲亚的政变企图,夺回政权,亲理朝政。

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沙皇彼得一世。他用自己的铁腕手段,征服了俄国的愚昧和落后,终于使俄国一跃成为横跨亚欧大陆的一大帝国,彼得一世也因此名垂青史。

(2)心理因素。在现在的形势下,人们都在千辛万苦地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领导者们更是如此。在“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工作中,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领导者自身的身体素质,特别是领导者的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最新定义是: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一个人只是身强力壮,没有器质性疾病,还不算完全健康,只有体格和心理两方面都健康的人,才算得是真正健康。心理健康既有心理因素,又有复杂的社会因素。领导者应该懂得一点心理学,有助于帮助自己和理解他人。领导者应对自己的能力应做出恰当的估计,确定目标应切合实际,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常言道:“生理卫生强身,精神卫生强心。”领导者由于工作的特殊要求,应注意经常保持心情舒畅,调整自己各方面的身体机能,使之总处于最优化的工作状态。

(3)年龄因素。一般情况下,年龄状况反映了一个人的体格和精力所处的实际状况,也是对一个人体质的定量分析,因此,凡提及领导者的身体素质,很自然地就要考虑他的年龄因素。人事部门在选拔和评议领导人才时,更是离不开这一条件,在诸多评价因素中,年龄是最容易进行量化计算的东西,不像其他条件一样比较隐晦,因此长期以来得到高度重视。

那么究竟领导地位与身体素质是什么关系呢?领导者在身体素质方面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

南宋初年,金兵南下,半壁河山沦丧,统治者无力应付,屈膝投降,举国黯然,此时,独有一人拍案而起,“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他就是杰出的词人也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辛弃疾。虽然他的词名盖过了他的政绩,但这位能文能武的儒将绝非只会读文章。他自幼胸怀大志,深深懂得强健的体魄对于自己未来事业的重要,他积极从事身体锻炼,习练武艺,他的剑、骑、箭术都相当熟练,他的身体十分健壮,青年时即曾以五十骑突入敌军万人之中,生擒叛徒,数斩敌将,威震天下,为抗金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直到老年,他仍是英姿不减,“精神不老健如虎”。对身体素质的高度重视,使他取得文学和政绩的“双丰收”,名垂后世。

像辛弃疾这样的例子,历史上比比皆是,事实胜于雄辩,给我们一个明确的回答:轻视身体素质的领导者,绝不能算是优秀的领导者,因为他无法圆满完成自己的事业。今天,为了国富民强,使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国家更需要大批有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和突出才能的领导者。在这漫长的艰苦斗争的岁月中,羸弱瘦小的身体是挑不起这副历史赋予的重担的。为了实现宏伟目标,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作为一名领导者,没有强健的身体素质,是无法从容抵达光辉彼岸的。

下面介绍几种培养强健得身体素质的方法。

1. 坚持运动

大部分领导者的工作时间较长,白天坐了一天,晚上又挑灯夜战到半夜,这最易使人早衰。《医学入门》说:“终日屹屹端坐,最是生死。”成天伏案工作,颈部经常向前弯曲,血管处于轻度受压状态,影响脑组织的氧气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的供应,而紧张的脑力活动又恰恰大量消耗这些东西,时间久了就会感到头昏头痛。而且,在持续地紧张用脑过程之中,或在长时间的用脑之后,没有适当的体力运动来调节,大脑的疲劳就难以消除。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大脑的功能紊乱,并对其他各个系统都带来不利影响。

领导者在工作一段时间后,特别是已经感到注意力有些涣散的时候,就应暂停用脑,赶快活动一下,即可在办公室里举手、踢脚、屈伸,也可以到户外做做操、练练拳。

表面上看来,这些活动占去了一些时间,但工作效率的提高,将远不止补偿你这么多时间,尤为重要的是,你额外得到了一个健康的身体。难怪有人把每天坚持运动,比喻成“零存整取”的健康投资。罗斯福认为,充沛的精力寓于健康的身体。体育锻炼和娱乐虽然用去了一些宝贵的时间,但长时间地获得了健康,所以这位总统风趣地说:“我‘赚’了。”

没有非凡的体魄,没有超人的精力,是无法经受紧张的脑力活动,担负起繁重的工作任务的。平常注意多运动,锻炼好身体,不仅更有利于作出卓越的成绩,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并不会使身体严重老化,你将仍然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并继续作出重大贡献。这不正是不懈的日常运动所用以报答你的东西吗?

2. 要学会休息

中国古人讲:“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身处激烈的竞争之中,每一位领导者都如上紧发条的钟表。应该注意的是,弦绷得太紧会断的。注意工作中的调节与休息,不仅于健康有益,对事业也大有好处。

另外,从人的心理健康角度来说,人类的心灵需要安静、独处与平和的时间,以利于摆脱竞争的压力。领导者们不妨在繁忙的时间表上安排出一点使自己放松的时间,以获得内心的平静,让自己摆脱竞争的忙碌和工作的压力。

3. 学会控制情绪

俗话说:“七情太过生百病。”人皆有之,一般来说,对健康的影响并不明显。对于领导者来说更是如此,领导者面临着繁杂的事务和众多的人事关系,喜怒哀乐对情绪的影响也相对较多,因此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的“大喜大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