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分钟识破他人心理
5948700000016

第16章 透过表情识人心(2)

过河之后,老人就滑到地面站好。离去之前,这位骑马人说:“先生,我注意到你让其他骑马的人通过,而没有要求他们。但是当我来到你面前时,你立刻要求跟我一起骑马。我不解的是,你为什么不要求他们却只要求我呢?”

老人平静地回答道:“我看他们的眼睛就了解他们心中并没有爱,知道要求和他们共骑一马过河是不可能的。可是一看到你的眼神,我就看到了同情、爱与乐于帮助之心,知道你会愿意让我跟你一起骑马过河。”

这位骑马的人非常谦虚地说:“我非常感谢你说的话,非常感谢。”

这位骑马人就是后来入主白宫的托马斯·杰斐逊。

同样地,与人交谈时要敢于和善于同别人进行目光接触,这是一种礼貌,更重要的是眼睛能帮自己说话。如果希望给对方留下较深的印象,就要凝视他久一些,以表示自信。如果想在和对手的争辩中获胜,那就千万不要把目光离开,以示坚定的信心。如果不知道别人为什么看你时,你就要稍微留意一下他的目光,以便于采取对策。如果谈话时对方漫不经心而又做出闭眼的姿势,你就要知趣暂停,并随机应变。如果想在交往中特别是和陌生人的交往中获取成功,那就要以期待的目光注视对方,并辅以浅淡的微笑和不卑不亢的态度,这是常用的温和而有效的取胜方式。

总之,在交际中,人们必须学会从眼神中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需要了解眼神的四种组成因素:持续时间、注视方向、集中度、内含的情感。

持续时间。眼神注视的时间长称为“凝视”,注视时间短则称为“瞥”、“瞟”等。一般而言,眼神注视所持续的时间长表明对对方较重视,反之则表示不太重视,但也有为掩饰自己的目的而故意短时间看甚至不看的情况。

注视方向。从行为人与交际对象的位置来看有直视、斜视之分;从行为人与交际对象的高度关系看有平视、仰视、俯视之分。它们分别含有微妙的心理因素。

集中度。如“全神贯注”地看表示注意力集中,而“漠视”、“目光游移不定”等则表示注意力不集中。

内含的情感。眼睛是心灵之窗,它是身体语言中表达人类情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般而言,眼睛表达情感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眼睛周围脸部肌肉运动。人们在情绪极度激动时,眼睛周围的肌肉会发生抽动,观察这些肌肉的运动情况,就可以帮助识别他人的情绪变化。

眼皮的开合程度。如瞪大眼睛表示惊愕、愤怒等;眼睛圆睁则表示不满、疑惑等;眯缝着眼表示快乐、欣赏等;眨眼表示调皮、不解等。

瞳孔的某些变化。瞳孔的变化也可以反映出人们的情感的变化,当人们看到新奇东西时或有强烈兴趣时,瞳孔会放大。

比如,正常的人看见异性的裸体时,瞳孔会扩大两倍。据说,古代波斯珠宝商人出售首饰时,是根据顾客的瞳孔大小来要价的,如果顾客看到熠熠发光的宝石、钻戒等时会有瞳孔扩张的现象,说明他对这件首饰有强烈的兴趣,这时商人就会把价格提高一些。当人饥肠辘辘渴求食物时,如果有美味佳肴呈上,人的瞳孔会放大。当人们面对自己心爱的人时,瞳孔也会放大,因此面容都会比平时更加美丽。

另外,人们在恐怖、紧张、愤怒、喜爱、疼痛等状态下,瞳孔都会扩大;而在厌恶、疲倦、烦恼等状态下瞳孔则会缩小。

眼神注视的方向也可以表达情感。斜着眼看人,白眼球增多,表示蔑视、轻视和不快。谈话时,柔和的视线向上看对方,表示尊敬或撒娇;柔和的视线向下看,表示慈爱、成熟、稳重。

眼神。除了传递自身内在的态度情感外,还可以显示双方关系的情感。如在人群中两个人一挤眼便相互心领神会,显示出双方关系亲密或表明双方之间有着某种默契。

要想在人际交往中准确把握他人的心理活动以及情绪状况,就要正确解读眼睛所传达的含义,并结合其他身体语言作出正确的判断。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有些人常常掩藏起其真实的目的,在人们不经意间给人设下陷阱。事实上,嘴巴会说谎,但眼睛不会说谎,通过观察人们的眼睛便可以洞察一些人阴暗的心灵。

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人

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人的眼睛常常左右转动,说明他们的生活正处于不安的状态之中,大量的实验证明这种人常常对于自己的言语以及行为缺乏信心,习惯于自欺欺人,严重者甚至有得被伤害幻想症的可能。这种人的内心深处对一些特定的事物感到异常的恐慌、惧怕,并因此总是显得焦躁不安,从而做出一些报复之事。

冷酷无情的人

冷酷无情的人的眼睛也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他们常常对周围的人或事物漠不关心,缺乏热情。他们很多时候只注意自己的利益得失和内心感受,因此他们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置一切于不顾。

不怀好意的人

如果一个人的眼睛总是不规则地乱转,这常常会让人们觉得他是个不正经、不可信或心怀歹意的人。在实际生活中,这不只是一种感觉,因为有上述行为的人可能正在心中盘算着恶作剧让别人上当,甚至可能正预备设下圈套来利用别人、陷害别人。事实证明,那些在谈话时使自己的视线尽量避免与别人接触的人,大多是心怀鬼胎,不安好心,或者是他的行为、举动有愧于别人。如果发现有人在与人说话时眼睛不敢接触别人的目光,那么就要对他们说的话加倍小心。

敷衍塞责的人

如果一个人与人谈话的时候总是把视线投到上方,或是注视一些其他的身外之物,这表示他对于谈话内容丝毫不感兴趣,不过出于不太失礼貌而不得不敷衍塞责。但是,如果他突然把目光从别处集中到对方的眼神上(有时是连头的姿势都维持原状,只是用目光注视着对方),这或许是因为此时对方说的话引起了他的注意,或者是他的心理已经对对方产生了成见,或者是他根本就不认可对方谈话的内容。对于这种人,人们要防范他暗下绊脚石。

怀疑与轻视的人

在说话的过程中,如果对方突然向上翻弄眼珠并且用怪异的目光或者突然用锐利的目光盯着你,这表示他对于你所说的话有所怀疑,希望从你的情绪反应中证实你说话的可信度。还有一些性格上存在缺陷的人,他们习惯于斜眼看人或是用余光扫视。一般说来,这样的人大多是嫌贫爱富、斤斤计较、浮夸吹嘘之徒,不然就是居心叵测、心存鄙视的人,他们的目光表露他们轻视一切。

眉毛是情绪的显示器

人们常说,眼睛是人生的一幅“画”,那眉毛就是“画框”。眉毛在面部占有重要的位置,具有美容和丰富面部表情的作用,双眉的舒展、收拢、扬起、下垂反映出人的喜、怒、哀、乐等复杂的内心活动。因此,眉毛成为人们心情变化的显示器。如果想要通过面部表情了解人们信息的潜在,那么眉毛就成为上佳的选择。

当一个人第一次遇到别人并对他微笑的时候,眉毛会不由自主地“抖动”,即眉毛快速地抬起来,然后快速地降下去。不过这种面部动作只会发生一次,并且总是伴随着微笑。

如果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多加注意的话,他的眉毛往往会向外舒展。如果对方也有同样的动作,那就说明对方也同样对他很感兴趣。反之,如果眉毛不动,那说明人家可能不想被打扰。

当一个人处于焦虑的状态的时候,他的眉毛就会“拧”在一起——眉毛抬高,彼此靠拢。根据心理学家的观点,这是一种矛盾的表情:肌肉既想借这个动作把眉毛抬起来,又想把眉毛压下去,它包括了伤心、痛苦、愤怒和恐惧等诸多因素,合成了焦虑的表情。

当某人受到惊吓或者心存疑惑的时候,往往会微微抬起眉毛。某些人说话时会微微抬起眉毛,大多数人在讲话讲到要点时也会不断抬起眉毛,而那些习惯性的抱怨者絮絮叨叨时就会这样。

尾毛斜挑,两条眉毛一条降低、一条上扬,所传达的信息介于扬眉与低眉之间,半边脸显得激越、半边脸显得恐惧。这种人的心情通常处于怀疑状态,扬起的那条眉毛就像是一个问号。

眉毛打结,指眉毛同时上扬并相互趋近。和眉毛斜挑一样,这种表情通常表示严重的烦恼和忧郁,有些慢性疼痛的患者也会如此。一般而言,剧痛产生的是低眉且面孔扭曲的反应,只有较和缓的慢性疼痛才会产生眉毛打结的现象。

人们在极端悲痛的情况下,眉毛的内侧端会拉得比外侧端高,形成吊捎眉似的夸张表情;如果心中并不十分悲痛,很难勉强做到这样。

总而言之,眉毛的变化丰富多彩,通过眉毛的变化可以深入地了解到人们心情变化的过程。因此,眉毛被誉为“心情变化的显示器”。

眉毛使用说明书

(1)表现方式:双眉上扬

深层含义:表示非常欣喜或极度惊讶。

(2)表现方式:单眉上扬

深层含义:表示不理解、有疑问。

(3)表现方式:皱起眉头

深层含义:对方可能陷入困境,或者表示拒绝、不赞成。

(4)表现方式:眉毛迅速上下活动

深层含义:说明心情愉快、内心赞同,或对人表示亲切。

(5)表现方式:眉毛倒竖、眉角下拉

深层含义:说明对方极端愤怒或异常气恼。

(6)表现方式:眉毛完全抬高

深层含义:表示“难以置信”。

(7)表现方式:眉毛抬高一半

深层含义:表示“大吃一惊”。

(8)表现方式:眉毛放低

深层含义:表示“大惑不解”。

(9)表现方式:眉毛全部降下

深层含义:表示“怒不可遏”。

(10)表现方式:眉头紧锁

深层含义:表示内心忧虑或犹豫不决。

(11)表现方式:眉梢上扬

深层含义:表示喜形于色。

(12)表现方式:眉心舒展

深层含义:表明心情坦然、愉快。

嘴唇是丰富的信息库

除了表情与眉毛之外,嘴唇也是人们了解对方心理活动有效渠道。嘴唇、喉咙和脸颊都可以“一言不发”地告知一个人的思想状态。

咬嘴唇

人们咬嘴唇常常是一种压抑内心的愤怒或者怨恨时的表情,在摇头的时候咬着下嘴唇则是非常愤怒的表情,是一种表达敌意的安全方法。

已故的戴安娜王妃常常咬嘴唇,很多照片都证实了这一点。她可能是试图用这种方法来表达对侵犯了她的摄影师们的不友好情绪。

另外,当人们遭遇失败时,也常常做出“咬嘴唇”的动作,这可以说是自我惩罚型的身体语言。

捂嘴

古有“说谎心虚捂嘴巴”的说法,可见捂嘴是人们在说谎话时经常出现的一个固有的动作。当孩子说谎的时候,他会用手捂着嘴,企图收回那脱口而出的谎言,长此以往就变成了一种自然的反应,所以当成年人撒谎的时候也会用手捂着嘴或者挡住嘴唇。如果想搞清楚别人是否在说真话,看看他们是不是把手指放在嘴唇上就知道了。

需要注意的是,“捂嘴”与“挡嘴”还是有区别的,“挡嘴”除了含有说谎的意思外,还有提醒对方注意什么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