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分钟识破他人心理
5948700000018

第18章 透过言行举止识人心(1)

一个人的一句话、一种行为、一些表现,都会给身边的人和事物带来某些暗示,也可以体现出这个人心理状态、品德、人格的高低。所以当人们的言行举止感动别人的时候,就是他在为自己的品德加分。

言行举止是人生最好的履历表

举手投足不仅仅是轻而易举、毫不费力的简单动作,这些身体语言的背后蕴涵着复杂的思想密码和情感动机。一个弯腰可以折射出灵魂的高度;一份谦逊可以显露出智者的胸怀;一个微笑可以流露善良的亲切;一份问候可以抹去岁月的距离;一个拥抱可以温暖孤独的心灵……举手投足是一种最好的名片,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及其本性往往会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流露出来。由此可见,观察人们的言行举止是衡量人的道德标准之一,也是看破人心的有效方法。

一家有名的大公司在媒体上刊登一则招聘广告,要聘一名办公室文员。应聘当天,闻讯前来应聘的有100余名,总经理吩咐人力资源部长传唤每一个人到他的办公室做现场面试。

一个个应聘者不是夹着厚厚的简历表,就是怀抱一摞证书,甚至还有人怀揣着公司上层领导的朋友的介绍信,总经理对前来面试的应聘者都不满意,不住地摇头。正当总经理感到失望时,一个貌不惊人、衣着整洁,却是两手空空的男孩被叫了过来。

男孩走到总经理的办公室门前,认真地蹭掉脚上的泥土,礼貌地敲了三下门,待里面传出“进来”,才轻轻推开门,进门后随手关上门。走近总经理的办公桌时,男孩发现地上有本书,便很自然地拾起放到办公桌上。总经理和男孩简单地交谈了几句,这时有人敲门说要找总经理,门一开,一位残疾老人蹒跚而入,男孩连忙起身搀扶老人,且并让座给他。

男孩走出办公室,人力资源部长进来,请示总经理再传呼下一人。总经理微笑着冲他点点头说:“不用了,刚才的男孩就可以!”人力资源部长惊异地问道:“刚刚那男孩?他既没有证书,也没有受任何人的推荐,甚至连最基本的简历表都没有。”

“你错了,”总经理对人力资源部长说,“其实他带来了内容丰富的简历表,而且是这些人中最优秀的简历表!”人力资源部长疑惑了。总经理继续微笑着说:“男孩的言行是他最优秀的简历表,他轻敲三声门,说明他懂礼节,做事小心仔细;当看到那位我有意安排的残疾老人进门时,他立即上前搀扶,让座,表明他善良、体贴、热情。其他所有应聘者都从我故意放在地板上的那本书上迈过去,男孩却俯身捡起那本书,并放回桌上,他的动作是那么自然、镇定。他和我近距离交流,回答问题干脆果断,他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指甲修得干干净净……难道你不认为这些是男孩最优秀的简历表吗?他的言行为他交了一份最好的简历表!”人力资源部长心悦诚服地笑了起来。

当人们在求职的道路上一次次遭遇应聘的失败时,与其抱怨所带去的学历证书不够高、获奖证书不够多、关系不够硬,甚至暗骂招聘者太苛刻无人情,不如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拿出了最优秀的简历表——自身的修养、情操、人品、言行……很多时候,人们不是输在学历、才华上,而是输在了自己的言行上。

警惕身边的阴谋家

一个人立身社会总会碰到许许多多的小事情,很多时候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影响甚至左右着大目标的实现。倘若一味遵循“大行不拘细节”的原则,置小事于不顾,即使是英雄豪杰也难以逃脱“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厄运。

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腓力二世,本来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英明君主,可是正当他统率马其顿大军、扬戈策马东征之际,因防人不慎,被自己的一个亲近侍卫刺杀身亡。

原来,这个侍卫跟腓力二世的一个宠妃发生小争执。这个妃子自恃娇宠,口出污辱之言,使这个侍卫受到委屈,于是侍卫向腓力二世诉苦申告,希望他略微劝说贵妃。可是,腓力二世认为只有外国贵宾才能支配他的远征雄图,一个小小的侍卫提出的小事情根本不值得理睬,所以他随意申斥几句侍卫就不再理睬了,丝毫没有注意到侍卫的激烈的情绪。侍卫原本就小肚鸡肠,报复意识极强,受到申斥以后更是气愤难消,竟拿起佩剑当场把腓力二世刺死。

人一生事业的成功与失败,关键往往就在一些不为人所注意的小节上。当时如果腓力二世能对侍卫稍加安慰,或是对侍卫引起足够的重视,就不至于因一点小事就功败垂成。叱咤风云的拿破仑也因同样的原因招致灭顶之灾。

1812年,俄国正同土耳其交战,将大部分军队驻扎在土耳其境内。拿破仑考虑到这种情况,认为这个时机非常适合向俄国发动进攻,于5月份作了历史上有名的对莫斯科的远征。经过长途跋涉,拿破仑的军队到了莫斯科附近一座山丘,可等待他们的几乎是一座空城。不久,传令兵又给拿破仑送来一份令人震惊的报告,大意是原先在土耳其作战的俄国士兵,不知何时与对方签订了停战协定,现在突然出现在莫斯科西南600公里的地方,切断了法军的退路。

拿破仑看完这份报告,顿时感到一阵困惑和绝望,这等于是给他的前途作了死亡的宣判。他感到茫然不解,那样一个可信赖的土耳其,怎么会突然背叛了他呢?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正是因为拿破仑与皇后约瑟芬离婚,约瑟芬的堂姐依曼是土耳其皇帝的母亲,听说表妹被休,曾屡次设下陷阱欲惩罚拿破仑,但没有得手。其间,拿破仑虽有觉察,但并未放在心上,结果这次终于被她找到机会,把拿破仑置于死地。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身边难免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气量狭小,总是伺机攻击别人;他们躲在暗处,就像幽灵一样时时算计着他人。人们对此必须处处小心谨慎,防微杜渐,就是细微的地方也不可粗心大意,这样才能在大事上稳步前进,有所作为。

从言谈意图看人的性情

古人云“言未出而意已生”。在现实生活中,尽管有人说话是欲言又止,吞吞吐吐,其实此时他内心的心理密码——言谈话语已经泄露了他的真实动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东条英机出任日本首相,并暂时对外保密。在消息发布之前,各报记者都很想探得秘密,竭力追逐相关的大臣采访,希望得出一些消息,却一无所获。这时候,有位记者用心思考后得出结论:大臣们不会说出谁出任首相,但假如问题提得巧妙,对方会不自觉地露出某种迹象,自己可以从中探得秘密。于是,他向一位参加会议的大臣提了一个问题:此次出任首相的人是不是秃子?因为当时有三名候选人:一是秃子,一是满头白发,一是半秃顶,这个半秃顶就是东条英机。在这看似无意的闲谈中,这位大臣沉吟了一下,没有直接给出具体的答案,但聪明的记者从大臣思考的瞬间就推断出了最后的答案,因为大臣在听到问题之后,一直在思考半秃顶是否属于秃子的问题。就这样,记者从随意的闲聊中套出了他需要的独家新闻。

其实说话时正是人们内心防范意识最薄弱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在谈话中无意地泄露出自己原本想掩藏的一些事实。因此,说话虽属小事,却是观察人的性格的好时机。

假如一个人和对方相识不久,交往一般,就忙不迭地把心事一股脑儿地倾诉给对方听,完全是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样,从表面上看很容易令人感动。然而,转过头来他又会向其他人做出同样的表现。这种人对一切事物都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最守不住秘密,很容易把别人的秘密宣扬出去。他这样做也许是无心的,但从长远来看,很可能会给别人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所以千万不要附和他所说的话,最好是不表示任何意见,只需唯唯诺诺地敷衍就够了。

唯恐天下不乱的人经常喜欢散布和传播一些所谓的内幕消息,让别人听了以后感到忐忑不安。其实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满足一下他们不甘久居人下的虚荣心。他们并不是心地太坏的人,只要被压抑的虚荣心获得满足,就会消停无事。

有的人在和别人谈话时,经常把话题扯得很远,让别人摸不着头绪,或者不断地变换话题,让别人觉得莫名其妙。这说明这种人有着极强的支配欲和自我表现意识,很少把别人放在眼里,我行我素,惯于以自己的意见为主导,让别人都去听从他的主张。一般说来,政府官员或企业领导人都会有这种习惯。其实,透过这种表面的现象,可以看出这些人是喜欢占据优势地位的人,他们固有一种担心大权旁落的心理状态。假如一个普通人总谈些没有头绪的话题,或者不断改变话题,东拉西扯,那就表示他的思想不集中,说明他是个缺乏理性思考的人。

当然,一个优秀的谈话者是很少谈及自己的东西的,而是将对方引出来的话题进行分析、整理,并不断地从对方身上吸取许多知识和信息。这一类型的人很能理解别人的心思,而且具有宽容的心态,有真正的君子风度。

苏东坡是宋代文学家,极具语言的天赋,长于雄辩,却非常注重别人的谈话。有时和朋友聚会,他总是会静下心来,听别人高谈阔论。在一次聚会中,米芾问苏东坡:“别人都说我癫狂,你是怎么看的?”苏东坡诙谐地一笑:“我随大流。”众友为之大笑。即使是朋友间的不同观点,他也总是以“姑妄言之,且姑妄听之”的态度对待。

此外,经常使用如“嗯”、“这个”、“那个”等的人,表示他的思考无头绪,思绪无条理。经常使用“但是”、“不过”等连接词的人一般思考力较强,他们在讲话时脑子里还会浮现出相对词语以资过滤求证。所谓能言善辩、头脑敏锐,就是指此类的人。经常使用这种表现手法的人大都比较慎重,正是因为如此,他们说话难免时断时续,只有在重新整合好以后才可以继续下去,所以这也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

在人际关系中,最容易被破译密码的语言就是客套语。客套语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客套语必须运用恰当,若客套话使用过多,并不见得完全表示尊敬,反而可能含有轻蔑与嫉妒的意味,同时还会在无意中将自己与他人隔离,因为过多的客套话具有防范自己不被侵犯的预防功能。

总而言之,察言观色是了解他人内心的有效途径。

从言谈方式看人的心理

一般说来,一个人的言谈话语足以表现他的心理。言谈的内容固然是言谈的主要因素,但言谈的语速、语调、抑扬顿挫的语言等因素也很重要。谈话者往往会无意中通过这些因素表现出所谓的言外之意,而听者也会设法通过这些因素了解谈话者的真实心意。

言谈的速度是了解人们心理的关键

说话方式的基本特征首先看语速。语速快的人大都能言善辩;语速慢的人则较为木讷。不过有些平日能言善辩的人,有时候也会忽然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相反的,有些平时木讷讲话不得要领的人,有时却突然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出现这种情况,必定是因为出现了什么特殊的问题,应当仔细观察,以防意外。

大体而言,一个人言谈速度比平常缓慢,表示不满谈话对方,或对对方怀有敌意;相反,如果一个人言谈的速度比平常快,表示他有短处或缺点,心里愧疚,言谈内容有虚假成分。

在一次电视座谈会上,有位评论家说:“男人如果在外面做了亏心(风流)事,回到家里,必定滔滔不绝地与太太讲话。”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当一个人的心中有不安或恐惧情绪时,言谈速度便会变快,凭借快速讲述不必要的多余的事,以排解隐藏于内心深处的不安与恐惧。但是,由于没有充分的时间冷静地反省自己,他所谈的话题内容往往空洞无趣。

在工作岗位上,也经常会发生类似情况。如果平时沉默寡言的同事忽然变得格外多嘴,那么他的内心必定隐藏着不欲想让别人知道的秘密。

从言谈的声调中可了解人们的心理

与说话速度同样重要的另一个反映人们的心理变化的因素即声调。还是以丈夫在外做亏心(风流)事为例,假如被太太识破,那么他强辩的声音必定会立刻升高。日本一位作曲家曾在杂志上叙述道:“当一个人想反驳对方的意见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提高嗓门——提高声调。”的确如此,人总是希望借着提高声调来壮大声势,并试图压倒对方。

在有女性参加的座谈会上,如果有人批评牵扯到某一位在座的女士,被批评的那位女士便会猛然发出刺耳的叫声,并像开机关枪似的开始反驳,使得与会者哑口无言,原来的座谈的气氛也就荡然无存。所以声调高常常被看做是精神未成熟的象征。

从言谈的韵律了解人们的心理

在言谈方式中,除了语感和声调之外,语言本身的韵律(节奏)也是重要的因素。

充满自信的人,谈话的韵律为肯定语气;缺乏自信的人,或性格软弱的人,讲话的韵律则是慢吞吞的。经常滔滔不绝地谈个不休的人,一般性格外向是盛气凌人、好表现自己的人。

另外,如果语尾的语意不清,很容易给人模棱两可的印象。采用这种谈话方式的人,一般是有意躲避言谈的责任。

识别“好话”背后的阴谋

人心叵测,在人面前说好话的人,也难免有心怀叵测的小人。喜欢听好话是人的天性,但“听锣听音,听话听声”,只有学会辨别好话背后真实人性的小人心,才不会轻易被人利用而不自知,不会直到大祸临头才如梦初醒。

一个人只要有权或有财,他身边必定会有逢迎拍马之人,正所谓“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一些人喜欢在有钱有权者面前说好话,目的就是为了借力谋取升官发财的机会。所以,一个拥有财富或权力的人,对待别人的好话一定要认真识别。

小陈虽然来公司的时间不长,但是能够熟练地完成许多工作,其能力甚至远远高于部门领导和其他同事。小陈为人平和,不喜欢招摇,这让身边的同事都非常喜欢他。

表面上,部门领导对小陈非常照顾,经常表扬小陈的工作表现,小陈对此感到非常高兴,于是更加努力地工作。实际上,部门领导却不愿意小陈这样,一次开完会后跟小陈说:“你是非常不错的员工,工作做得很出色,但你小心引来别人的嫉妒啊!”他还告诉小陈,公司副总嫉妒心很重,还说:“当初在你这个位置的那个人就是因为才能盖过副总,结果副总天天找他的麻烦,他待不下去了才走人的。”

“我明白了……”小陈低着头说,“谢谢领导告诉我这个事情,我知道怎么做了。”

从此,小陈在公司再也没有展露过自己的才华,而他的部门领导则安安稳稳地呆在自己的职位上。

部门领导在小陈面前摆出一副用心良苦的嘴脸,表面上很关心小陈,实际上是害怕小陈表现太突出而抢走自己的部门领导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