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分钟识破他人心理
5948700000005

第5章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1)

有的人谨小慎微,有的人诚实勇敢,而有的人却阴险狡猾。在这个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有着不同的心思。你无法从人的表面去真正了解一个人,只能通过他的行为动作去判断是真心还是假意。

识人要全知人要细

识人要全,知人要细,为的是识人所长,用人所长。正如管理专家杜拉克所说:“一个聪明的经理审查候选人绝不会首先看他的缺点,至关紧要的是要看他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识人的目的是用人,要用人所长,因此,识人的着眼点应放在一个人的长处上,注意力应集中在一个人的优点上,而不是对他的不足之处耿耿于怀。

三国时代的钟会是魏国一名出色的谋士。他7岁时,其父带着他和他的哥哥去见魏文帝曹丕。他哥哥见到皇帝很惶恐,汗流满面,而钟会却从容镇定。曹丕问他哥哥为什么出汗,他哥哥答道:“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又问钟会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说:“战战栗栗,汗不敢出。”曹丕、司马懿都惊叹钟会的才华。事实上,如果人们从钟会的不流汗中看到的只是“少有野心”,钟会非但不能脱颖而出,恐怕还是受打击的对象。

清代思想家魏源指出:“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要能扬长避短,天下便无不可用之人。从这个意义上讲,领导者识人、用人之道,关键在于先看其长,后看其短。

唐代柳宗元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一个木匠出身的人,连自身的床坏了都不能修,足见他锛凿锯刨的技能是很差的,可他却自称能造房,柳宗元对此将信将疑。后来,柳宗元在一个大的造屋工地上又看到了这位木匠,只见他发号施令,指挥若定,众多工匠在他的指挥下奋力做事,有条不紊,秩序井然。柳宗元对此大为惊叹。对于这位木匠,如果起先看他不是一位好工匠就弃而不用,那就会埋没一位出色的工程组织者。

看一个人若先看他的长处,就能使他充分施展才能,实现他的价值;若先看他的短处,长处和优势就容易被掩盖和忽视。因此,看人应首先看他有什么长处和优点,能胜任什么工作,而不应千方百计挑他的毛病。

《水浒》中的时迁,其短处非常突出——偷鸡摸狗成性。然而,他也有非常突出的长处——高超的飞檐走壁功夫。时迁上了梁山,被梁山的环境所感化、改造,他的长处就派上了用场,军师吴用都对他委以重任。时迁成为梁山好汉一系列重大的军事行动成功的重要人物。

由此可见,即使是对有很多毛病的人,只要首先看到他的长处,就能把他的才干充分利用起来。下面这个故事也说明这个道理。

印度一个挑水人有两个水罐,一个水罐有一条裂缝,而另一个水罐完好无损。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从远远的小溪运到主人的家,而那个破损的水罐到达目的地时,里面只剩下半罐水了。因此,挑水人每次回到主人家只有一罐半水。那个完好的水罐不仅为自己的成就,更为自己的完美感到骄傲,而那只可怜的有裂缝的水罐却因自己的裂痕而感到十分惭愧,很难过。两年后的一天,那个有裂痕的水罐在小溪边对挑水人说:“我为自己感到惭愧,我想向你道歉。”挑水人问:“你为什么要感到惭愧?”水罐答道:“在过去的两年中,在你到主人家的路上,水从我的裂缝中渗出,我只能运半罐水。你尽了自己的全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挑水人听后说:“在我们回主人家的路上,请你注意小路旁那些美丽的花儿。”当他们上山时,那个有裂痕的水罐看见太阳在照着小路旁美丽的鲜花,这美好的景象使它感到一丝快乐。挑水人说:“难道你没有注意到刚才那美丽的花儿只长在你经过的一边,并没有长在另一个水罐那边?那是因为我早知道你的裂缝,并且利用了它。我在你经过的这一边撒下了花种,我们每天从小溪边回来的时候,你就浇灌了它们。在这两年中,我摘下这些美丽的鲜花去装饰主人的桌子。如果没有你,主人不会有这么美丽的花朵美化他的家。”

挑水人是聪明的,他能够努力寻找开发对方的优点,而不是死死盯住对方的不足,最终收获了一路鲜花。

一般而言,一个人的短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擅长之处;二是所犯的某些过失。在社会生活中,往往是越有才能的人,他的缺陷也往往暴露得越明显,比如,有才干的人往往恃才自傲;有魄力的人容易不拘常规;而谦和的人却常常胆小怕事等。错误和过失都是人所难免的,如果对贤才所犯的小错不能宽恕,就会埋没贤才。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在向汉武帝的奏疏中就曾说过:“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用人识才的道理就是如此。

了解他人先从行为看起

要想在短期内尽量多地了解不太熟悉的人的性格和心理,就要听其言,观其行。

通过寒暄了解对方

寒暄是人们相见时最常用的方式,虽然只是短短的一瞬间,但如果仔细观察,仍然有助于了解对方。

表情:眼睛柔和地注视对方,笑容自然放松的人的内心从容自信;眼睛睁大直视对方,表情夸张的人有表现欲;目光躲闪、口中忙不迭地问好的人有自卑倾向;目光游离、表情僵硬的人比较傲慢。

握手的力度:握手短促有力的人热情而自信,握手轻飘飘的人大多心不在焉或缺乏自信,不断地摇晃手臂的人则有恭维对方的心理。

手掌的湿度:若对方的手掌潮湿,说明对方的精神处于兴奋状态,心理上处于不平衡状态。

通过视线了解对方

人类从外界得来的信息,有70%来自眼睛。眼睛最有表现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观察对方的视线有助于了解对方。

(1)视线柔和自然的人内心从容自信。

(2)视线不停游移的人心不在焉,或者喜欢算计,善于察言观色。

(3)眼睛惊恐,不断被对方表情左右的人有自卑感,缺少主见,或急于讨好对方。

(4)微微低头、视线向上望着对方的人可能有敬畏的心理,低头向下望着对方则表示傲慢。

(5)大睁眼睛直视对方的人如果不是充满敌意,则多半是精力充沛,或控制欲强。

通过言谈了解对方

语速:说话一直慢条斯理,却突然变得快速急促,往往是因为心中感到不安或恐惧,想迅速把事情说出来以得到解脱。同样的,一直能言善辩、滔滔不绝,突然变得吞吞吐吐或者说话不得要领,则要引起注意。

音调:一个人在表达反对意见时,为在气势上压制对方,往往会提高音调;人在激动时,无论是高兴还是生气,也常提高音调。相反,人们在平静、颓丧、沉思时,往往降低音调。

节奏:有自信、心地坦荡、性格乐观的人,说话必然富有节奏感。相反,如果一个人说话经常张口结舌、语无伦次,则多半是缺乏自信或心中有鬼。如果一个人说话有板有眼,说明他对所谈的事情思路清晰,立场坚定,不怕对方反驳;相反,匆匆忙忙想要结束谈话,或支支吾吾、语气暧昧的人,多半不愿承担责任,处世圆滑。

通过行为举止了解对方

行为举止常常表现一个人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习惯,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为举止,能有助于了解他的习惯和性格等特征。

手姿:手是最容易表现人的习惯的部位。比如有的人双手总是忙个不停,喜欢有意无意地玩弄领带、钢笔、挖鼻、抚弄头发、掰关节等,这样的人大多不稳妥,欠成熟;笑时用手掩住嘴的人有女人气;手势过多、过大的人表现欲强,或者思维活跃,急于表达。

坐姿:坐下时两膝靠拢的人,比较内敛拘谨;双腿叉开的人不拘小节;喜欢跷起“二郎腿”的人,控制欲比较强,希望获得优越感;习惯将脚神经质般不停晃动、前伸、跷起的人,比较喜欢引人注意,表示自己“对此事不在意”。

站姿:一个哈着腰、弓着背望着对方的“罗锅”似的人,往往缺乏自信和主见,急于讨好对方;喜欢双手提着包垂在身前,像个侍者一样笔直地站着的人,多半自以为形象不错,而且看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

行姿:走路快、步幅大的人一般是急性子;走路东张西望、慌里慌张的人可能喜欢算计;走路磨磨蹭蹭、总喜欢靠着墙角走路的人是沉默的内向者,或者有自卑倾向;喜欢把手插到裤袋里的人常常希望引起别人注意。

透视男人与女人之不同

很多时候,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矛盾只是由于双方之间不理解造成的,若彼此之间能正视异性间的心理差异,并给予相应的支持和理解,相处起来会简单许多。

价值观的不同

女人对男人最常抱怨的是:他不听她说话。当她跟他说她的问题时,他或者心不在焉,或者随便给她一个答案,可这时她想要的恰恰只是他的理解和关注。

男人对女人最常抱怨的是:她总是想改变他。不管他如何拒绝她的忠告和帮助,她仍是一有机会就告诉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可这时他希望得到的往往只是她对他的完完全全的接受。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男人和女人的价值观不同。

男人重视力量、能力、效率和成就。他们的自我价值是通过所获得的成就来定义的,而能否实现预定的目标或独立完成要做的事情是他们能力的表现。所以男人最不愿意让人告诉他该如何做事,他没提出要求你就主动去帮助他,是对他的不信任,是对他的冒犯。

女人重视感情、交流、美和分享。她们花很多时间在相互帮助和相互安慰上,而她们的自我价值正是通过感觉和相处的好坏来定义的。当她关心一个男人时,她就会向他指出什么地方需要改进,应该如何改进。在她,那是关心和爱护,却不知这样却恰恰触动了男人的那个敏感点,结果在无意中伤害和冒犯了她所爱的男人。

男人碰到问题时,不轻易说出来,他会将问题留给自己。只有当他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答案时,他才跟别人说,一旦他跟别人谈论自己的问题,便意味着请求答案。因此,当女人跟他说她的问题时,他自以为她也在请求答案。可是他发现,她得到他的答案后并没有像他所期望那样感觉开始变好,这样他便很难再继续听下去。其实,女人谈论问题常常是为了感情上的沟通,而不是为了答案,只要男人用心去听,表示他对她的关注,她就会感觉好起来。

对待压力的方式不同

当男人遇到压力时,他会变得心事重重,沉默寡言,他的思维走进了一个洞穴。如果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便会走出洞穴,恢复以前的样子。如果他一时没有找到办法,他就会做些像看报纸、看电视一类的事情,使自己忘掉烦恼,慢慢地恢复正常。

在洞穴里的男人冷漠、疏远而自私,与之相处是很困难的。如果他回家后对女人说出他的问题,那么她的感觉也许会好受些。如果他不说,她不知道他有压力,她就会觉得他不关心她、不理睬她。

当女人遇到压力时,她会一下子不知所措,产生情绪波动。这时她会在信任的人面前将烦恼说出来,所说的问题完全是杂乱无章、轻重不分,不像男人那样集中在一个问题上,而是将问题扩张,并把大大小小的问题全摆出来。她并不关心能否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是想表达自己的感觉,并得到理解和认同。

对于女人这时的诉说,男人往往不知所措,因为男人只在指责别人或请求答案时才说出问题,如果女人说话时不太生气,他会认为她在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如果女人说话时非常生气,他会认为她在指责他。若是前者,女人说一个问题,他给她一个答案,可她会提出更多的问题,有些是根本不存在答案的问题,他不知如何帮她。若是后者,他就会抽出他的剑防卫自己,并向女人解释,企图阻止她的指责,然而,他越防卫,她越生气。

总之,期望在洞穴里的男人有爱心和期望正在生气的女人有理智,同样是不现实的。所以,女人要学会尊重男人有走进洞穴应付压力的需要,不要误以为他不再爱她。男人要学会尊重女人有谈论各种问题的需要,并不是指责他或向他寻求答案。

女人的用语和男人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