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分钟识破他人心理
5948700000006

第6章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2)

如果说,对男人的最大挑战是当女人谈论她的感情时,他能正确理解她所说的话,并支持她;那么,对女人的最大挑战就是当男人不说话时,她能正确理解他的沉默并给予支持。

事实上,男人和女人只要做些小改变,不用牺牲各自的本性,相互的关系就可以得到改善。男人要学会说这几个字:“我会回来的。”告诉你的女人,你会回来的,这会使她少些焦虑。

女人要学会说这几个字:“这不是你的错。”有了这几个字,当你在向他述说你的感情时,你就不会让它们听起来是在责备他。女人不需要压抑自己的感情,也不需要为了支持男人而改变自己的感情,然而她的确需要用一种不让他感到被责备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为此,女人可做这六件事:不要否认他有走进洞穴的需要;不要不断向他问问题,试图帮他解决问题;不要总是询问他的感觉以示安慰;不要守在洞边等着他出来;不要为他焦虑,觉得对不起他;做让你自己快乐的事情。

橡皮筋的男人和波动的女人

男人像橡皮筋,是指男人与女人的亲密程度。既使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他与她的关系也有亲近与疏远的循环。这不是他的决定或选择,而是自然发生的,既不是他的错,也不是她的错。

男人之所以疏远是因为他有独立、自主的需要。分开一段时间后,他又会有爱和亲近的需要,那么他就会弹回来。

关系刚开始时,他的橡皮筋全部伸开着,他是强有力的。他希望接近她,打动她,满足她。等他成功了,她也想接近他,她打开心扉,让他更近一些。于是他们获得了亲密,他感觉奇妙无比。但从某种程度上说,与女人的亲近使男人失去了自己,而拉开与女人的距离会让他重新找回自己,从而满足他自主的需要。

当男人没有任何理由地疏远时,女人会很惊慌。她不知道,这只是亲密程度循环的一部分。

女人的情绪像波。当她在波峰时,她给出许多爱,对得到的爱也心存感激。但她的情绪也许会突然降到波谷,这时的她内心空虚,需要用爱来充满,可是这时的她,也许没有能力感激得到的爱。男人常以为,女人情绪的突然变化,是因为他的缘故。所以当她突然不高兴起来,而他又不知道做错了什么时,他会迷惑不解。

男人要知道,当女人往谷底降时,这是她最需要他的时候,她需要他给出无条件的爱,需要他跟她一起朝下走,听她的絮叨,分担她的感情。男人还要知道,即使他支持她,她并不一定会马上感觉好起来。事实上,她也许会感觉更糟,但这实际上是她得到他的支持标志,他的支持帮助她一落到底,只要到底,她的感觉就会好起来,情绪开始上升。总之,男人要让女人感觉到她能安全地经历这种波动,否则她会假装一切都一直很好,而压抑自己的负面的感情。

总的来说,处理和思考问题,男人较女性要理性,这使他们更乐于寻求解决问题之道;而对女人来说,理解与关注更重要。这就要求男女双方在相处时,要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

如何透视小人的心理

一个狡猾的小人为证明德尔斐的“神谕”是假的,与另一个人打赌,到了约定日期,他手里拿着一只小麻雀并藏在外衣下。他走进庙里,在神的前面,让神说出他手中拿的东西是死是活。小人想,如果神说他手里的东西是死的,他就拿出活着的麻雀给神看;如果神说是活的,他就悄悄捏死麻雀,再拿出来给神看。神识破了他卑鄙无耻的诡计,对他说:“你不要自作聪明了!东西在你手里,是死是活还不是你说了算!”

小人无德无信,从不按游戏规则出牌,为了达到目的,小人会不惜采用下三烂的流氓手段。君子和小人不是按照同一个游戏规则斗法,所以君子是很难斗得过小人的。尽管如此,小人不可不防,只有了解小人的心理特点,才能免受其害。

其一,小人容不得美好。小人也能发现美好,有时甚至发现得比别人还敏锐,但不可能对美好投以由衷的虔诚。他们总是眯缝着眼睛打量美好的事物,眼光时而贼光时而凶光,时而死盯时而躲闪,只要一有可能就忍不住要去破坏。美好的事物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灾难,但最消受不住的却是小人的作为。蒙昧者可能致使明珠暗投,强蛮者可能致使玉石俱焚,而小人则鬼鬼祟祟地把一切美好变为丑陋。因此,美好的事物可以埋没于荒草黑夜间,可以展露于江湖莽汉前,却断断不能让小人过眼和染指。

其二,小人见不得权力。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小人的注意力总会拐弯抹角地绕向权力的天平,在旁人看来根本绕不通的地方,他们也能飞檐走壁绕进去。但作为小人,他们表面上是历尽艰险为当权者着想,实际上只想着当权者手上的权力,只迷醉权力背后自己有可能得到的利益。因此,乍一看小人们是在投靠谁、背叛谁、效忠谁、出卖谁,其实他们压根儿就没有“人”的概念,只有实际私利,所以千万不能以人品和人格来要求他们。小人之小,就小在人品人格上,小在一个“人”字上,这可能就是“小人”这一命题的原始含义之所在。

其三,小人不怕麻烦。怕麻烦做不了小人,小人就在麻烦中找事。小人知道,只要自己不怕麻烦,总有怕麻烦的人,越麻烦越容易把事情搞混,就能浑水摸鱼。

其四,小人办事效率高。小人急功近利又不讲规范,有明明暗暗的障眼法掩盖着,办起事来几乎遇不到阻力,能像游蛇般灵活地把事情迅速搞定。他们善于领会当权者难以启齿的隐忧和私欲,把一切化解在顷刻之间,所以在当权者眼里,他们的效率更是双倍的。有了当权者的支撑,他们的效率就更高了。

其五,小人不会放过被伤害者。小人虽然胆大妄为,在本质上却是胆小的,因为他们的行动方式使他们不必害怕具体操作上的失败,但却不能不害怕报复。设想中的报复者当然是被他们伤害的人,于是他们的使命注定是要连续不断地伤害被伤害者。你如果被小人伤害了一次,那么第二、第三次更大的伤害在等着你,因为不这样做小人就缺少安全感。小人不会怜悯,不会忏悔,只会害怕,而且越害怕越凶狠,一条道走到底。

其六,小人需要博取同情。明火执仗的强盗、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是恶人而不是小人。小人没有恶人的那股胆气,他们需要掩饰和躲藏。他们反复向别人解释自己是天底下受损失最大的人,是弱得不能再弱的弱者,似乎生来就是被别人欺侮的料。他们在企图囫囵吞食别人产权、名誉乃至身家性命的时候,还会让低沉的喉音、含泪的双眼、颤抖的脸颊、欲说还休的语调一起上阵,哽哽咽咽,骗取人们的同情。

其七,小人必定用谣言制造气氛。小人要借权力者之手或起哄者之口来卫护自己,必须绘声绘色地造谣惑众。

其八,小人最终控制不了局势。小人精明而缺少远见,因此他们在制造一个个具体的恶果时并没有想到这些恶果最终组合起来将会酿成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当他们挑唆权势和舆情的初期,似乎一切顺着他们的意志在发展,而当权势和舆情终于暴发而酿成事端的时候,他们瞠目结舌、骑虎难下。小人没有大将风度,根本不能控制局面。

总之,小人总是明里为你,暗里害你;有困难时躲着你,有利益时缠着你;有用时捧着你,没用时踩着你;有恩于他不见你,有害于他报复你;有了缺点张扬你,有了荣誉贬低你。对于小人要谨防,尽量避而远之。

不可不防的几种人

“人在江湖漂,谁能不挨刀”,说出了世道的辛酸和沧桑。在社会上求生存,求发展,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很难完全透彻地了解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只能尽可能地审视周围的人,看清人情世态。在这个过程中,有几种人不可不防。

小心先踹你一脚,再给你揉揉的人

有的人利用了你,让你吃了亏,之后又给你好处,想以此平息你对他的怨恨。对待这种人不要感情用事,而应该谨慎防范。

小宇和小廖都是部门的得力干将,他们因为一件小事大吵一架之后关系变得非常紧张。有一次,小宇出错让公司出了点小麻烦,如果不声张,大家齐心协力就能解决这个麻烦。但是小廖却故意在公司领导都在场的情况下大声地问小宇,询问整个事情的进展情况,弄得小宇在领导面前非常尴尬。

之后,小廖私下找到小宇,递给她一个小盒子。小宇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块名贵的手表,就问小廖是什么意思。小廖内疚地说:“上次我问你那个事情的时候,让你很尴尬。其实我并没有想太多,也不知道领导就在旁边。还好,整个事情解决了,希望你大人有大量,别跟我计较啦!”

小宇听小廖这么说,连忙答道:“你太客气了,我怎么会把这点小事放在心上呢?”

就是因为这件事,经理觉得小宇做了错事还遮遮掩掩,没有大将风度,于是对小宇不再像以前那样信任了。相反,小廖则成了领导眼中的红人。

小廖故意让小宇在领导面前“出丑”,之后又带着礼物安慰小宇,让小宇谅解自己。这就是先踹小宇一脚,再给她揉一揉。

为了个人私利,其他人可能让你难堪过,类似这种情况,千万不要轻易认可对方向你道歉的诚信度。有了对你的第一次伤害,就难保不会有第二次。千万不能因为对方给你揉一下,就忘记了曾经被踹的经历而放松戒备,否则吃亏的就还是你自己。

人心难测,识人时不能只看其表面动作。先踹你一脚,再给你揉一揉,表面上是向你认错,实际上很可能是为麻痹你的防范意识,以便下次对你的伤害。所以,千万不要感情用事,你和他继续相处要有所防范。

谨慎外表柔弱的伪君子

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往往欺下罔上,无恶不作;在强者面前奴颜婢膝、阿谀奉承,在弱者面前却盛气凌人、横行霸道。他们以柔弱来掩盖真实的丑恶嘴脸,让人看不到他的阴险毒辣,然后趁人不备狠狠地捅上一刀。这种人善于耍手腕,以所谓的柔弱来战胜对手,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往往不动声色,老谋深算,心怀鬼胎,对手往往猝不及防便遭到暗算。

有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瞎了一只眼的羊走到海边吃草。它用那只好眼注视着陆地,防备猎人从陆地上袭击自己;用那只瞎眼对着大海,以为那温柔的大海上不会有危险袭来。一个猎人正乘船经过这里,看见这头羊,一箭就将它射倒在地。羊临死前哀叹道:“我真是两眼全瞎了!我原以为陆地危险,才严加防范,却丝毫没有防范看似温柔的大海。”

这只羊仅凭经验来识别危险,它以为有着坚硬外壳的陆地才是危险的源头,而忽视外表柔弱的大海,根本没有防范来自大海上的危险,这就是它被一箭毙命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总是摆出一副毕恭毕敬的模样,与人交际大都低声下气,并且始终用赞美的语气说话。刚开始交往,对方往往会感觉不好意思;而后交往日久,就会察觉到这种人随时阿谀的态度会使对方产生厌恶。

公平地说,毕恭毕敬的柔弱者大多并非是什么恶人邪徒,之所以强调对他们的防范,是因为他们柔弱的表象给你带来安全感,同时也使你放松了戒心。因此,看人不光看其柔弱或善良的外表,更应该看透其内心和本质。

东晋大将军王敦去世后,他的大哥王含觉得失去了依靠,准备投奔王舒,王含的儿子王应极力劝阻,让他投奔王彬。王含训斥道:“大将军生前与王彬没有交往,你小子以为到他那儿有什么好处?”王应不服气地答道:“这正是孩儿劝您投奔他的原因。江川王彬在强手如林中立足,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而且不趋炎附势,就足以证明他是一个光明磊落的君子。君子看到你衰亡下去,必定会产生慈悲怜悯之心。荆州的王舒一向软弱保守,他怎么会收留你呢?”王含坚决不听,径自去投靠王舒,王舒果然将王含父子抛尸于江中。当时王彬听说王应和他父亲要来,悄悄地准备好了船只在江边等候,却没有等到,后来听说王含父子投靠王舒而惨遭厄运,感到深深的惋惜。

王应的一番话说明他慧眼识人,比起他那个不懂得防范伪君子的父亲强多了。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对那些处心积虑隐藏自己真实面目的人,不管什么时候,保留一份防范之心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