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为率真者让路
5953000000014

第14章 十年不赢利的淡定(1)

李国庆不是“好好先生”,他经常会生气,会发脾气,甚至怒极了在微博上发表“摇滚歌词”。他不习惯隐藏自己,也不像其他成功人士一样会包装自己。可是,当业界的同行们戏称李国庆两口子是“互联网界的搬运工”时,李国庆不怒反笑了。是他转变性情了还是学会了“外交”辞令?都不是,李国庆还是那个最率真的李国庆,俞渝还是那个最淡定的俞渝。

1.“傻干的两口子”

“搬运工”怎么了?我给消费者节省了钱,提供了便捷的购书方式,同时我们在物流配送上创造了成本优势,有什么不好吗?

——李国庆毫不在意同行们送来的“搬运工”这个称呼

从1999年10月当当网诞生的第一天开始算起,到2009年的时候,李国庆和他的当当网已经共度了十年的春秋。

在消费者的眼中,李国庆和俞渝是当当网的创始人,是别出心裁的“联合总裁”。可是在中国电子商务的圈子里,他们两口子还有一个响亮的外号——互联网界的搬运工。这个外号听起来,可不太像是夸人的意思。想来,“搬运工”的叫法和当当网花大力气建立遍布全国的物流系统有关。

业界一个比较靠谱的说法是:当当网从成立到上市前的十年,是互联网产业迅速发展的十年,因此说李国庆和俞渝是中国电子商务界的元老或者称他们是“早期的弄潮儿”都没有错。但是十年来,业界已经出现了很多新的赢利模式,只有当当还在不折不扣地执行“鼠标+水泥”的经营方式,无怨无悔地守候在别人眼中“又苦又累”的网络物流业当中。

李国庆也听说过这样的评价,对此他有不同的见解。他说,别人说我们“傻干”,不就是因为我们当当网有过很多套现的机会,但我都没有通过卖掉公司来实现“变现”这一“终极目标”吗。这样做是有原因的,除了不甘心之外,最大的原因还是自己不只把当当看做一项能够打发时间的工作,而是视为可以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关于“搬运工”的传闻,李国庆更是付之一笑。他说旁人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当当网干了物流,认为“赚不到钱,就等于是一个搬运工”。他一边反驳别人对“搬运工”的误解,一边又大方承认:“搬运工怎么了?我还给顾客省了钱呢。”此外,还有一个理由最能体现李国庆的“野心”:“我相信,自己拥有物流就有了门槛,别人进不来。”看来正是最后一个原因支撑着李国庆顶着“搬运工”的名字,无怨无悔地投身到物流系统的建设当中。

对于电子商务而言,物流系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当网从成立之初一直以亚马逊为榜样,可是亚马逊可以把物流交给举世闻名的“联邦快递”来做,但中国并没有像联邦快递一样高效及时的物流公司让当当网放心依靠。因此,李国庆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

当当网的物流配送体系从建立之初就遵循着自建仓储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相结合的原则。对这件事情,不管是自诩为“地下室创业出身”的李国庆还是“喝了十年洋墨水”的俞渝都极为重视。公司成立之初,他们就在北京租用一家仓库作为同城物流的配送中心。即使当当网上市之后,我们也能通过互联网欣赏到李国庆在仓库中和库管员沟通的视频片段,或者俞渝坐在仓库书堆上的照片。

随着当当网的业务量逐渐扩大,经营范围逐渐增加,对物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当然,接受了两轮风险融资之后的当当网资金充裕,有实力打造新的物流中心了。于是,在2003年,李国庆又在上海和深圳等地陆续建立了第二批物流中心;2004年,扩建北京、上海、广州的仓库;2009年,当当网成立十周年之际,包括成都、武汉在内的五大物流中心总面积已经达到了10万平方米。

在全国主要地区的主要城市自建仓储中心的模式被当当称为“鼠标+水泥”。“鼠标”表示互联网行业,而“水泥”则意为传统行业。当二者统一到一起的时候,就等于将互联网行业实体化或者传统行业电子化,相当于又开创了新的消费模式。更直白一点讲,就是当消费者轻轻点击下单之后,就能享受到当当网耗时多年不断完善的“水泥支持”——覆盖全国的仓储中心的服务。

对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方式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卓越网在陈年等“文人”领导的时候,走的是“小而精”的经营模式,物流方面完全能够做到自建配送队伍。而当当网一开始就采取“自建仓库+第三方物流”合作的方式,两者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当卓越被亚马逊“招安”后,当然要遵从总公司的运营策略,走上“大而全”的发展道路。这样一来,他们自建的物流体系就有点吃不消了,所以当物流高峰到来时,他们也会借助第三方物流的力量,而偏远地区,都是通过邮政来完成的。

当当网的全国运输高级总监曾明确表示:“当当网一直坚持给客户最大的方便,那么送货快就是方便。这个快不是当当网单枪匹马就能完成的,当当要通过拉动商品供应商和扶植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完成这个任务,达到三方一起成长的目的。”

李国庆大多数时候都是一副精明强干的姿态,可也有很多时候“傻得可爱”。比如有记者曾经采访李国庆,让他谈一谈当当十年来的发展轨迹。记者还列举了一些人对当当“发展速度太慢”、“赢利太晚”的言论,请李国庆来澄清一下。李国庆说发展快的公司,总免不了并购或被别人并购,两者无论哪一种都不是他想要的。他把当当网当成了自己的终身事业,当然不会顺从被人并购的命运,当当网的规模实力也都不小,但他却从来不去考虑并购一些小公司。

在他看来,当当的企业文化还不算成熟,不希望因为自己的收购而耽误了被并购公司的发展。还有一个原因是李国庆“心不够黑”,不忍心压低价格收购其他公司。他说自己“干不了这事,还是让别人干吧。我就剥削自己得了,顺便再被投资人剥削剥削,我自己认了。”

李国庆就快到50岁了。中国人讲究“五十而知天命”,到了那个年纪,世事洞明,任何小伎俩都会无所遁形。可是李国庆依然单纯,依然用他那仅有的一套标准活着,“痛并快乐着”。他承认,在社会上打拼,人前人后还是有两套标准比较吃得开。但是他自己坚决不改,宁可让人说“傻”、说“二”,也不会动摇分毫。

2.虽然不挣钱,但一直在努力的团队

“我一直只敢亏12%,680万美元还没赔完,一直用到今天,用到开始赢利。”

——李国庆谈当当网十年不赢利是因为不舍得像其他网站一样拼命“烧钱”

李国庆的微博上有一句话比较引人注意,他评价自己:“我口无遮拦,多有得罪,请海涵”。对于这样的自我定位一开始大家还以为是他谦虚,经历了一系列的事件之后,人们明白了他说的是大实话。他也一度因诸多微博事件而被网友们评为“最口无遮拦的CEO”。这样的性格或许会招来同行的怨怼,但对于喜欢抓新闻的记者来说,知无不言的李国庆是最受欢迎的采访对象。

有记者了解到李国庆曾在商业计划书上写道:当当网准备用七年的时间作铺垫,到第八年的时候开始赢利。可实际上到了第九年,当当网还是处于赔钱的状态。一家电子商务的先驱者坚持十年不赢利,是“傻干”还是“淡定”?

李国庆显然经常思索或者经常被人问起这个问题。他认为在中国想要做一个让消费者信任的网站是件很难的事情,所以他在用九年的亏损来培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对网上购物的信任。让李国庆欣慰的是当当网这些年始终能将亏损保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用超过百分之百的增长速度来弥补略为亏损带来的遗憾,已经很了不起了。

李国庆不是随波逐流的人,他不喜欢跟着大家伙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群体作为。所以当别人看着自己两三年不挣钱就想找其他出路时,李国庆却“稳坐钓鱼台”,丝毫不受影响。在他看来,淘宝就像“河边的集贸市场”,什么都卖,虽然有可能淘出乐趣,但也有可能淘出一肚子气。而老对手卓越就是“跨国公司的玩法”,有最好的团队,也有雄厚的资本优势,不妙的是,卓越网夹在淘宝网和当当网中间,异常辛苦。

当当网“一直在努力”还体现在团队管理方面。李国庆和俞渝在当当网上市之前,一直以联合总裁的身份出现,表明二人是分管不同领域的同级别领导。

除了有在美国历练多年的俞渝充当自己最主要的助手之外,李国庆还有一支豪华的管理团队。尤其是2007年的集体亮相,李国庆的大手笔震惊了世人。人们纷纷猜测,当当网组建如此豪华的管理团队,应该是为上市做冲刺。

了解下这个高管团队都有哪些显赫的履历吧。

新的CTO(首席技术官或者叫技术总监)戴修宪。戴先生是一位美籍华人,有着非常耀眼的工作经历。他曾先后供职于包括eBye、雅虎在内的多家跨国公司,一直担任数据库工程师、数据库架构师、技术顾问等纯技术类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