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为率真者让路
5953000000016

第16章 与京东商城的刘强东交手(1)

李国庆给外界的印象向来是不像商人,更像文人;不像名士,更像斗士。这一点从他上学期间向校方施压、创业期间痛斥风投资本、经营期间与对手针锋相对就能看出来。既然是“斗士”,那就不管对方身份如何,年龄几何,只要你敢叫板我就敢于应战。他与电商界新贵刘强东的故事就从京东商城开通图书频道那一刻拉开了序幕。

1.被刘强东撞了下腰

“我觉得京东比较傻的是,它这么一点销售额,在这行业里面什么都不是,还要跟人家国美、苏宁挑战,跟人家叫板,苏宁易购用价格一砸你,人家进退有余。京东又将如何呢?”

——李国庆为京东的未来“担忧”

李国庆,北京人,1964年出生,198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现为“中国最大的B2C网站”——当当网的总裁。

刘强东,江苏人,1974年出生,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现为“中国最大的综合网络零售商”——京东商城的CEO。

看到这两份再简单不过的“个人简历”,不知道你会作何感想。

第一感觉是名牌大学的社会学系果然不简单,简直就是培养网商CEO的摇篮。“简历”还向我们透露了另一个信息——李国庆和刘强东相差整整十岁。对于恋爱中的人来说“年龄不是问题”,但对于两位互联网界的风云人物来说,十年的差距确实是一个问题。那么到底是年长十岁的李国庆更有经验和智慧,还是年轻十岁的刘强东更有潜力和机会呢?这个问题恐怕没有谁能够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另外,“简历”还透露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李国庆和刘强东分别是“中国最大B2C网站”和“中国最大的综合网络零售商”的掌门人。大家看放在当当网和京东商城前面的定语就知道了,两个网站并不是“睦邻友好”的关系,两位老总也不是客客气气的“亲兄热弟”。因为事业的同质性,两个心有抱负的社会学系高材生都争做“中国最大”,所以两人之间的竞争无可避免。

李国庆向来无畏,面对“后辈”刘强东当然也不会示弱。可是,不得不承认,当刘强东悄悄鼓捣出京东商城的图书频道之后,李国庆还是被“撞了一下腰”。

2010年岁末,正是当当网积极筹备上市的最关键时刻,突然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让李国庆在对公司上市的期许中多了一丝烦躁。原来在2010年11月1日,做电子产品起家的京东商城突然开通“图书频道”了。难不成,中国的图书市场嫌当当和卓越“两极争霸”久了不够热闹,非要再整出“三国演义”才过瘾?各家媒体敏锐地把握了这个消息,从京东商城第一天图书上线开始,就对它进行了紧密关注。

刘强东到底是什么人,我们除了一开始的“简历”介绍之外,还有必要再次隆重介绍一下。因为在接下来的日子中,他几乎成为李国庆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最起码在吸引外界注意力这一方面是如此,两个人都充分利用了作为创业明星高关注度的微博优势,摆起了“隔空对阵打持久战”的架势。

刘强东来自江苏省,但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苏南人,而是地地道道的苏北汉子。民间有种说法:“苏北人爱权,苏南人爱钱”,所以很多苏北人心中一流的大学不是清华、北大而是中国人大或者外交学院这两所“容易出大官”的学校。不知道江北宿迁的刘强东父母有没有听信这个说法,反正他们的儿子高考结束后,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社会学系,极有可能在毕业之后从政。不过刘强东大学期间可有点“不务正业”,他在课余时间潜心学习计算机编程,自称“大学期间90%的时间都花在了编程上”,还自诩“在中国第一代程序员中还算是比较出色的。”

作为和李国庆一样毕业于名牌大学社会学系的大学生,刘强东的理科气质更明显一些。李国庆骨子里更倾向于一名文人甚至“愤青”,但刘强东不一样,他好像更符合互联网创业者的形象,更倾向于技术型人才。看看中国最早玩互联网企业的那些人,大都是计算机等专业的理科生出身,张朝阳、李彦宏、马化腾、王志军、丁磊等皆如此。只有李国庆和刘强东、马云、陈年等少数几个异类,读的是与互联网不太沾边的社会学、英语系或者干脆大学肄业。相比之下,刘强东好歹自学编程,对计算机程序比较精通,而李国庆则始终在管理、理念、公司发展方向等“务虚”方面起到引导企业的作用。

与李国庆在大学期间就是风云人物的表现自己不一样,刘强东更喜欢低头赚钱。他自学计算机编程期间就曾独立开发过若干项目。李国庆大学“勤工俭学”走的是与出版社合作编书、售书的路子,而刘强东属于学生期间就敢开饭店,开了就不怕赔钱的那种人。

大学毕业后,刘强东没有选择走苏北人青睐的仕途大道,而是进入一家外资企业工作。俗话说“种什么因结什么果”,这句话用在李国庆和刘强东身上都非常合适。李国庆不管是求学期间还是在国务院的农村政策研究所工作期间,都没有断了和出版社的联系,所以他后来开创了以卖书为主的当当网并不稀奇。刘强东毕业后在外企打工,后来自己到中关村“练摊”,卖光磁产品,所以京东商城成立之初主打电子产品就顺理成章了。

2003年,刘强东的光磁产品已经卖得相当好了:光是连锁店就开了好几个,他还制定了详细的全国扩张计划,准备复制国美、苏宁的成功路线,做电子产品业界老大。同样是这一年,席卷全国的“非典”来了。在“不可抗拒”的外力干扰下,刘强东不得不停下扩张连锁店的脚步,思索起“京东公司”新的出路。

据说最初有网友向他建议把产品拿到论坛上来推销,这样才打开了“京东公司”向“京东多媒体网”转型的第一步。在没有资本输入的情况下做电子商务,最初的艰难可想而知。不过“京东多媒体网”的发展速度非同一般,成立之后的第二年便开始飞速发展,以年均300%的增长速度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关注。2007年,已经独自发展4个年头的京东商城迎来了首次风投公司的资金注入——来自今日资本的1000万美元。2009年,以今日资本为首,包括雄牛资本、梁伯韬私人公司三家资本联合出资,向京东商城注入2100万美金。仅仅一年以后,也就是2010年1月,京东商城获得了老虎环球基金15亿美元的融资。2011年3月30日晚,刘强东兴奋地刷新了微博,确认“京东商城新一轮融资已接近收官,总规模远超过10亿美元。他还进一步披露,俄罗斯投资集团DST Global是此轮融资中最大的出资方,15亿美元的投资已经close”。而后的新闻也证实了京东商城最新一轮的融资金额高达15亿美元,成为电商“史上最大融资案”。

五年时间四次融资,而且融资规模一次远超一次,京东的发展前景在投资者眼中一片大好。当当网吸收风投资金的频率与京东商城相比就显得较为稳定了。当当网第一次融资是在公司成立半年之后,第二次是公司成立4年后,第三次也是最多的一次风投资金是在2006年。

应该是因为俞渝的关系,当当网拉来的风投资本基本上都是美国的公司。像IDG、DCM、卢森堡剑桥、老虎科技基金等都是来自美国的公司。而赞助刘强东的风投公司除了老虎环球基金以外,其他的风投公司大都来自亚洲。尤其是第二次注资的三家公司都与香港百富勤投资集团密切相关。

有了巨额的资金支持,刘强东连同他身后站着的投资公司都不甘心只做电子产品。京东要做大做强,投资人要看到回报,无论从哪方面说扩张品类都是京东商城发展的必经之路。尤其是“中国亚马逊”这个称号,那是任何一家有实力的电商都想达到的高度,能者居之。于是,京东与当当的市场争夺战无可避免,价格战、隔空骂战也随之而来,拉开电商界新一轮“丛林法则”的大幕。

2.血拼:没有最狠,只有更狠

“我们随时应对一切价格战。对一切价格战的竞争者,我们都会采取报复性的还击。”

——当当网成功登陆纽交所后,李国庆对媒体宣布当当准备应战的姿态

提起“价格战”三个字,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商家之间展开“价格战”的时候就是我们“捡漏”的好时机;对于商家来说,“价格战”是一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市场竞争手段,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采用。

一般来说,只有销售商品出现极度相似的情况才会出现价格竞争。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卖家电的商场和一个卖书的商场永远是“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可是当某一家商场不甘于只销售一类产品,先发起挑衅进军对方的营销主打产品之后,价格战的爆发就成为必然之选。而今,提起图书市场的价格战,最经典的“战役”莫过于“京东当当价格战”了。

2010年12月8日,当当的招股说明书中透露自己上市之后的募资将用于百货类电子商务的发展。估计是这句话给了股民极大的信心,当当股票在上市当天大涨,从16美元一下子飙升至2991美元,让李国庆如坐云端。同样是这一天,远在北京的同行刘强东却突然发力,给沉浸在上市喜悦中的李国庆送了一份“大礼”。刘强东在京东商城图书频道“满月”之际,宣布京东所有图书八五折大促销开始了。

刘强东选择调价的时机很敏感,没有人相信刘强东此举不是针对当当上市而故意“砸场子来了”。毕竟,要做活动也要在圣诞节前后,12月8日就开始也太早了点。看到李国庆没什么反应,刘强东觉得无趣,两天后再次高调宣布,“从12月14日起,京东的每一本图书都会比对手便宜20%”。

很明显,刘强东是在向李国庆“叫板”了。“免战牌高挂”不是李国庆的作风,他要有所表示才行。刘强东宣布“便宜20%”之后,李国庆以最快的速度从纽约杀回北京,马上部署最新的应战策略。他知道任何时候都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所以无论何时何地对谁作战都要“师出有名”。刘强东不是说“当当封杀京东”吗?那好,先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开始正面迎敌。

当当网首先在对外宣传上统一了口径,公开表示:“有些企业不应该将出版社不给其供货的责任归咎于当当网,这是出版领域市场选择的结果。对于出版社来说,保证回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证渠道的规范化、规范市场价格是他们主要考虑的因素。一些大品牌不愿意在购物网站上销售商品与其渠道政策有关。”

表明立场之后,当当网以庆祝公司上市为名,高调回应了京东商城的叫板。12月15日,习惯在当当购物的老顾客们惊喜地发现上市之后的当当果然底气更足了,居然推出了一系列的促销活动——“全场满69元返10元(礼券),满119元返30元(礼券),满199元返50元(礼券),满999元返300元(礼券)”。仅仅一天之后,当当又出重拳,正式宣布将拿出4000万元来反击京东商城。最令消费者亢奋的是,当当网的促销范围并不局限在图书方面,而是扩大到京东商城的根基数码3C领域。这一招,简直是对京东商城“连本带利”的“报复性还击”。

当天下午,京东方面也传来了新消息,刘强东要砸出8000万元搞促销,品类不但涵盖了图书、数码,还有日用百货共11个大类。先不说别的,单说这次价格战期间,京东的反应速度比起当当网来快了何止N倍。针对当当网的反击,刘强东能这样迅捷地做出回应,谁还相信事先没有任何计划?也有好事者替李国庆担忧,人家京东商城有那么多的风险资金呢,不花白不花,可是你的当当已经是上市公司了,有了更多的部门来监管你的财务,李总不能拿着我们小股东的资金来闹着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