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墨子》学生活
5953300000064

第64章 备突

原文

城百步一突门,突门各为窑灶,窦入门四五尺,为其门上瓦屋,毋令水潦能入门中。吏主塞突门,用车两轮,以木束之,涂其上,维置突门内,使度门广狭,令之入门中四五尺。置窑灶,门旁为橐,充灶伏柴艾,寇即入,下轮而塞之,鼓橐而熏之。

译文

城墙内每百步设置一处“突门”,每一“突门”都设有窑灶,灶的洞口进入突门四五尺的地方。突门顶部盖上瓦片,不让雨水流入门内。军吏掌管堵塞突门,方法是用木头捆住两个车轮,上面涂上泥,用绳索将其悬挂在突门内,根据门的宽窄,使车轮挂在门中四五尺的地方。砌上窑灶,门旁设置皮风箱,灶中用柴禾艾叶堆满。敌人攻进来时,就放下车轮堵塞住,点燃灶里的柴火,鼓动风箱,用烟火薰烤来犯的敌人。

解读

《备突》这篇文章主要是讲如何防备敌人从城墙“突门”攻入的战术方法。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防守最重要的是城墙的防守,怎样才能防守好城墙呢?首先要先设置一个“突门”,突门顶部还盖上瓦片。其次要有军吏来掌管堵塞突门,并且详细地介绍了这个方法。

从“为其门上瓦屋,毋令水潦能入门中”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突门”特别实用,甚至连下雨都考虑进来了,这也反映了墨子是一个思维慎密的人,也许是手工业出身的他,天生就对老百姓有一定的同情吧!

在介绍堵塞突门的方法时,墨子介绍得是那么清楚,首先这是他做为一个小生产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另外也反映了他对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比如说“使度门广狭,令之入门中四五尺”,这就利用了数学知识,他如果没有一定的数学基础,也不可能做出如此精确的分析。

活学活用

守城最重要的是思维慎密,墨子设置突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甚至连下雨都考虑进来了。现在我们看看张巡是如何破敌的。

张巡破敌

叛军将领令狐潮带兵在雍丘围困张巡,张巡率众坚守了四十多天,与朝廷完全断绝了联系。令狐潮知道唐玄宗一行已逃往蜀中后,便又写信召张巡投降。张巡部下六员大将,官职部是开府、特进,他们劝张巡道:“我军兵力不足,难以抵抗敌军,而且现在还不知道皇帝的生死情况,不如投降。”张巡假装同意。第二天,张巡命人在堂上悬挂唐玄宗的画像,率领将士朝拜,大家都哭了起来。接着,张巡把那六位大将带到前面,责备他们想投降叛军,不忠不义,然后斩了他们。从此以后,军心更加坚定。

城中的箭已经用完。敌军攻城甚紧,张巡心生一计,命令士卒用稻草扎成一千多个草人,全部穿上黑色衣服,夜晚再将这些草人全部放到城下,令狐潮的军士以为官军出城偷袭,便箭齐发。很久以后,他们才知道被射的全是草人。后来,张巡又用绳子把人放下城头,叛军大笑,还以为与上次一样是草人,便不加防范,于是张巡用绳子放下五百敢死军士,袭击叛军营帐,叛军顿时大乱,烧掉营帐逃命,张巡率兵追赶了十多里才返回。令狐潮败退之后,恼羞成怒,便增加兵力,又把雍丘团团围住。

张巡让郎将雷万春在城头跟令狐潮对话,话还没有说完,叛军乘机用箭射击雷万春,雷万春脸中六箭,仍然挺立不动。令狐潮怀疑是木头人,就派人去侦察,证实的确是雷万春,非常惊异,就远远地对张巡说:“刚才看到雷将军,才知道您的军令是多么威严,然而上天要让唐灭,您这样又有何益呢?”张巡还击道:“你已不懂人伦道德,怎么会知道上天的旨意呢!”不久,张巡又带兵出战,捉住敌将十四人,杀死士兵一百多人。于是令狐潮率军乘夜逃跑,退守陈留,不敢再来交战。

安东尼机智应变

公元前44年3月15日,罗马大政治家恺撒遇刺。巨星陨落,元老院瘫痪,罗马陷于分裂……惊疑而激动的人民聚集起来,他们要在这非常时期审判谋刺恺撒者勃鲁托斯的功与罪,一场大辩论由此爆发。

“各位罗马人,各位亲爱的同胞们……为了我的名誉,请你们相信我,”行刺者勃鲁托斯向哄闹的人群呼吁,“并不是我不爱恺撒,可是我更爱罗马。”

勃鲁托斯指称恺撒倚功自傲,已有推翻共和当国王的野心,“你们宁愿让恺撒活在世上,大家作奴隶而死呢,还是让恺撒死去,大家作自由人而生?因为恺撒爱我,所以我为他流泪;因为他是幸运的,所以我为他欣慰;因为他是勇敢的,所以我尊敬他;因为他有野心,所以我杀死他。我用眼泪报答他的友谊,用喜悦庆祝他的幸运,用尊敬崇扬他的勇敢,用死亡惩戒他的野心。……这儿有谁愿意自处下流,不爱他的国家?要是有这样的人请说出来,因为我已经得罪他了。”

“没有,勃鲁托斯,没有。”众人同声回答。

“那么我也没有得罪什么人,”勃鲁托斯看了看他的对手安东尼,“为了罗马的好处,我杀死了我的最好的朋友,要是我的祖国需要我的死,那么无论什么时候,我都可以用那同一把刀子杀死我自己。”

“不要死,勃鲁托斯!不要死!”人们向勃鲁托斯欢呼,护送他离开,“要让恺撒的一切光荣归于勃鲁托斯。”

马尔库斯·安东尼登上讲坛。

人群一阵骚动,他们担心这位昔日恺撒的部将会说出他们不愿听的话,他们决不允许。

“各位朋友,各位罗马人,各位同胞,请你们听我说,我是来埋葬恺撒,不是来赞美他,”他一开口就出乎意料,“人们做了恶事,死后免不了遭人唾骂,可是他们所做的善事,往往随着他们的尸骨一齐入土;让恺撒也这样吧。(话中带刺)高贵的勃鲁托斯已经对你们说过,恺撒是有野心的;要是真有这样的事,那诚然是一个重大的过失,恺撒也为了它付出残酷的代价了。”

接着,安东尼称勃鲁托斯“是一个正人君子”,但是自己不明白,为什么对朋友忠诚公正的恺撒会被“正人君子”说成有野心?而且,恺撒曾经带许多俘虏回到罗马来,他们的赎金都充实了公家的财库;这可以说是野心者的行径吗?穷苦人哀哭的时候恺撒曾经为他们流泪,野心者是不应当这样仁慈的。然而勃鲁托斯却说他是有野心的,而勃鲁托斯是一个正人君子。你们大家看见在卢柏节的那天,我三次献给他一顶王冠,他三次都拒绝了,这难道是野心吗?然而勃鲁托斯却说他是有野心的,而勃鲁托斯的的确确是一个正人君子。

安静的人群开始纷纷议论,觉得安东尼每一桩事都很有道理,安东尼接着说:

“就在昨天,恺撒的一句话可以抵御整个的世界;现在他躺在那儿,没有一个卑贱的人向他致敬。……可是这儿有一张羊皮纸……那是我在他的卧室里找到的一张遗嘱。”安东尼激动起来:“只要让民众听到这张遗嘱上的话……他们就会去吻恺撒尸体上的伤口,用手巾去蘸蘸他神圣的血,还要乞讨他的一根头发回去作纪念,……”

“遗嘱”在人群中引起惊奇,安东尼并不急于读它,“我不能读给你们听。你们不应该知道恺撒多么爱你们。你们不是木头,你们不是石块,你们是人;既然是人,听见凯撒的遗嘱,一定会激起你们心中的火焰,一定会使你们发疯。”这些话更激起了人们的渴望与不满,安东尼这才告诉大家,他之所以不能读,是因为“我怕我对不起那些用刀子杀死恺撒的正人君子,我怕我对不起他们”。

“他们是叛徒,什么正人君子?”人们高声嚷道,“他们是恶人、凶手。遗嘱!读那遗嘱!”

安东尼还是未展开羊皮纸。他要大家先环绕在恺撒尸体的周围。看着那写下这遗嘱的人,安东尼说:“你们都认识这件外套;我记得恺撒第一次穿上它,是在一个夏天的晚上……就在他征服纳维人的那一天。瞧!……他所深爱的勃鲁托斯就从这儿刺了一刀进去,当他拔出他那万恶的武器的时候,瞧恺撒的血是怎样汩汩不断地跟着它出来,好像急于涌到外面来,想要知道究竟是不是勃鲁托斯下这样无情的毒手……”人群中传来哭泣声,有人在咒骂叛徒。安东尼似乎要让大家冷静下来,说:“朋友们,我不是来偷取你们的心,我不是一个像勃鲁托斯那样能言善辩的人,”他的声音突然悲伤起来,“可是假如我是勃鲁托斯,而勃鲁托斯是安东尼,那么那个安东尼一定会激起你们的愤怒,让恺撒的每一处伤口里都长出一条舌头来,即使罗马的石块也将要大受感动,奋身而起,向叛徒们抗争了。”安东尼向大家宣读遗嘱:恺撒把自己的全部财产都献给人民。它充满了对每个罗马人的深情厚爱。

“这样一个恺撒!几时才会有第二个同样的人?!”

随着安东尼的喝问,愤怒的群众高呼要为恺撒复仇,向杀害恺撒的凶手冲去,勃鲁托斯等人像疯了一样逃出了罗马的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