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山海经》学生活
5960400000018

第18章 中山经(6)

凡荆山之首,自翼望之山至于几山,凡四十八山,三千七百三十二里。其神状皆彘身人首。其祠:毛用一雄鸡祈瘗,用一珪,糈用五种之精。禾山,帝也,其祠:太牢之具,羞瘗,倒毛;用一璧,牛无常。堵山、玉山,冢也,皆倒祠,羞毛少牢,婴毛吉玉。

译文

杳山往东三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几山。这座山上生长的树种主要有楢树、檀树、杻树,草类主要是香草。这座山上有一种野兽,身形像猪,周身都是黄色的,只有脑袋和尾巴是白色的。这种野兽名叫闻獜(lín音磷)。这种野兽一旦出现,天下便要刮大风了。

综观中部第十一列山系,即荆山山脉,西自翼望山,东至几山,总共四十八座山,绵延三千七百三十二里。这些山的山神,气形都像猪,脑袋似人的脑袋。祭祀这些山神时,毛物用一只公鸡,祈祷后便将它埋在地下;玉器用一块珪;祭祀的精米用黍、稷、豆、麻、麦五谷精米。帝囷山,是最大的社。祭祀帝囷山神时,毛物是牛、羊、猪,进献之后便将它们头朝下倒埋的。礼仪是这样的:毛物是牛、羊、猪,进献之后便将它们头朝下倒埋在地下;玉用一块璧;牛不必用整牛。堵山、玉山,也是比较大的社。祭祀这两座山的山神,毛物用猪羊,也是在进献后将它们头朝下倒埋在地下;这些毛物颈上都要挂一块吉玉。

洞庭山篇遇山

原文

中次十二经洞庭山首,曰篇遇之山,无草木,多黄金。

译文

中部第十二列山系,即洞庭山山脉。这一山系最西端的山名叫篇遇山。这座山上光秃秃的,寸草不生,蕴藏着丰富的黄金矿产资源。

云山

原文

又东南五十里,曰云山,无草木。有桂竹,甚毒,伤人必死,其上多黄金,其下多琈之玉。

译文

篇遇山往东南五十里有座山,名叫云山。这座山上没有别的草、树,只有一种竹,名叫桂竹,含有剧毒,人若被此竹所伤,必死无疑。这座山的山顶有很多黄金,山坡下有很多琈玉。

龟山

原文

又东南一百三十里,曰龟山,其本多穀柞椆椐,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青雄黄,多扶竹。

译文

云山往东南一百三十里有座山,名叫龟山。这座山上生长的树种主要是构树、柞树、椆树、椐树。这座山的山顶蕴藏有丰富的黄金矿产,山坡下有很多青色雄黄石,还有许多扶竹。

丙山

原文

又东七十里,曰丙山,多筀竹,多黄金铜铁,无木。

译文

龟山往东七十里有座山,名叫丙山。这座山上到处是桂竹,山上还蕴藏在丰富的黄金、铜和铁,只是不生长草木。

风伯山

原文

又东南五十里,曰凤伯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痠石文石,多铁,其木多柳杻、檀楮。其东有林焉,曰莽浮之林,多美木鸟兽。

译文

丙山往东南五十里有座山,名叫风伯山。风伯山上有很多金、玉石,山坡下有很多痠(suān)石和文石。山上蕴藏有丰富的铁矿。这座山上生长的树种主要有柳树、杻树、檀树、楮树。山的东麓有一片茂盛的森林,名叫莽浮林,林中有很多美丽的树木和鸟兽。

夫夫山

原文

又东一百五十里,曰夫夫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青雄黄,其木多桑楮,其草多竹、鸡鼓。神于儿居之,其状人身而身操两蛇,常游于江渊,出人有光。

译文

风伯山往东一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夫夫山。这座山的山巅有很多黄金,山坡下有很多青色的雄黄石。山上生长着桑树、楮树,草类主要是竹子和鸡谷草。于儿神就住在这座山上。这个神仙像人,但身上总缠绕着两条蛇。于儿神常常在长江的江水深处巡游,每次进出江水都有一道闪光出现。

洞庭山

原文

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铁,其木多柤梨橘櫾,其草多葌、蘪芜、芍药、穹。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是多怪神,状如人而载蛇。左右手操蛇。多怪鸟。

译文

夫夫山往东南一百二十里有座山,名叫洞庭山。洞庭山的山巅有很丰富的黄金矿产,山坡下有很丰富的银、铁矿产。这座山上生长的树种主要是柤树、梨树、橘树、柚树,生长的草类主要有兰草、蘪芜、芍药、川芎。娥皇、女英就住在这座山上。她俩常常在长江深渊巡游,有时也身披澧水、沅水的清风飘飘荡荡,有时又钻入湘江水底。她们在洞庭湖水中,每每出入都伴随暴风骤雨出现。洞庭山上还有很多奇怪的神仙,形状倒似人,只是身上总是缠绕着蛇,两只手也抓着蛇。这座山上还有很多奇形怪状的鸟。

暴山

原文

又东南一百八十里,曰暴山,其木多棕枬荆芑竹箭箘,其上多黄金玉,其下多文石铁,其兽多糜鹿就。

译文

再往东南约一百八十里处就是暴山。那里盛产棕树、楠树、牡荆树、枸杞树和竹、箭、、功菌等各种竹子。这座山上还产黄金和玉石,山下出产文石和铁矿。那里还有麋鹿和以及雕等鸟兽。

即公山

原文

又东南二百里,曰即公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琈之玉,其木多柳杻檀桑。有兽焉,其状如龟,而白身赤首,名曰蛫,是可以御火。

译文

暴山往东南二百里有座山,名叫即公山。即公山的山顶蕴藏有丰富的黄金矿产资源,山坡下有很多琈玉。这座山上生长的树种主要有柳树、杻树、檀树、桑树。山上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龟,但全身都是白色的,脑袋是红色的。这种动物名叫蛫(quǐ),可以用来免除火灾。

尧山

原文

又东南一百五十里,曰尧山,其阴多黄垩,其阳多黄金,其木多荆芑柳檀,其草多。

译文

即公山往东南一百五十九里有座山,名叫尧山。这座山的北坡有很多黄色土,山的南坡有很多黄金矿石。这座山上生长着荆、枸杞、柳树、檀树,生长的草类主要有、。

江浮山

原文

又东南一百里,曰江浮之山,其上多银砥砺,无草木,其兽多豕鹿。

译文

尧山往东南一百里有座山,名叫江浮山。江浮山上盛产银和磨刀石,但山上光秃秃的,寸草不生。山上出没的野兽主要是野猪和鹿。

真陵山

原文

又东二百里,曰真陵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玉,其木多穀柞柳杻,其草多荣草。

译文

江浮山往东二百里有座山,名叫真陵山。真陵山的山巅盛产黄金,山坡下盛产玉石。山上生长着构树、柞树、柳树、杻树,生长的草类主要是荣草。

阳帝山

原文

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阳帝之山,多美铜,其木多橿杻楮,其兽多羚麝。

译文

真陵山往东南一百二十里有座山,名叫阳帝山。阳帝山上有很多上等的铜矿石。这座山上生长的树种主要有橿树、杻树、山桑、楮树,出没的野兽主要有羚羊和香獐。

柴桑山

原文

又南九十里,曰柴桑之山,其上多银,其下多碧,多泠石赭,其木多柳芑楮桑。其兽多麋鹿,多白蛇飞蛇。

译文

沿着阳帝山往南走九十里,有座山名叫柴桑山。山顶上盛产银,山坡下盛产碧玉、泠石和赭石。山上生长的树种主要有柳树、栗树、楮树、桑树,野兽之中最多的是麋鹿,白蛇和螣蛇也十分多。

荣余山

原文

又东二百三十里,曰荣余之山。其上多铜,其下多银。其木多柳芑,其虫多怪蛇怪虫。

凡洞庭山之首,自篇遇之山至于荣余之山,凡十万山,二千八百里。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毛用一雄鸡、一牝豚刏,糈用稌。凡夫夫之山、即公之山,尧山、阳帝之山皆冢也,其祠:皆肆瘗,祈用酒,毛用少牢,婴毛一吉玉。洞庭、荣余山神也,其祠:皆肆瘗,祈酒太牢祠,婴用圭璧十五,五采惠之。

右中经之山志,大凡百九十七山,二万一千三百七十一里。

大凡天下名山五千三百七十,居地,大凡六万四千五十六里。

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臧》,盖其余小山甚众,不足记云。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天地之所分壤树谷也,戈矛之所发也,刀铩之所起也,能者有余,拙者不足。封于太山,禅于梁父,七十二家,得失之数,皆在此内,是谓国用。

右《五臧山经》五篇,大凡一万五千五百三字。

译文

柴桑山往东二百三十里有座山,名叫荣余山。荣余山的山巅蕴藏有丰富的铜矿资源,山坡下则盛产银。这座山上生长的树种主要有柳树和枸杞,还有很多怪蛇、怪虫。

综观中部第十二列山系,即洞庭山脉,西自篇遇山,东至荣余山,共计十五座山,绵延二千八百里。这些山的山神,体形像鸟,脑袋却像龙。祭祀这些山神的礼仪,绝大部分都是用一只杀死后的公鸡、一头杀死后的公猪作为毛物;用稻米作精米。其中的夫夫山、羊作为毛物,用酒敬献祭神,将毛物和酒先陈设祭祀后再埋在地下,玉用一块吉玉,系在毛物颈项上。而洞庭山、荣余山是神社,祭祀这两座山的山神,用猪、羊、牛作为毛物,并敬献酒,在毛物颈项上系十五块圭玉和璧玉,并在这些玉上涂饰五色。祭祀时先将祭物陈设,祈祷后再将祭物埋到地下。

以上所述中部山系,总共一百九十七座山,绵延二万一千三百七十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