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莘莘学子们,都曾有过关于大学美好生活的联想:幽静的林阴道,宽敞的阶梯教室,笑声琅琅的宿舍楼,还有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然而,要在最短时间里适应新奇陌生的大学生活,无疑是对自己心理素质和能力的考验。
备忘录一:回首昨天,何止千般滋味
我叫王妍,去年如愿以偿考上了北京那所大学。那天,父母陪我一起去报到。排队、交款、领取校服和新书……父母忙得满头大汗,我坐在大厅里的椅子上边喝果汁边等他们。办完手续来到新宿舍后,妈妈帮我整理床铺,爸爸去外面的服务部买生活用品——从小到大,我已完全习惯了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
把大事小情安顿好后,父母要走了。望着恋恋不舍的我,妈不放心地说:“有事打电话。”当晚,我几乎一夜未眠。闷热的宿舍、室友的呼噜声、窄窄的硬板床……一切都令我不适应,想到父母贴心的呵护,我不禁泪眼迷离。
以前妈妈一直说:“妍儿你只要好好学习,其他什么都不用管。”我没做过家务,甚至连袜子都没动手洗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对我来说并不夸张。然而读大学让我感觉一下子乱了套:不会洗衣服,不会叠被子,甚至不会花钱……我在生活能力上的“弱智”成了室友们的笑料。我打电话向妈妈哭诉,妈妈很担心,又坐了一夜的火车来看我。看着妈妈顾不上休息就开始收拾“残局”,内疚的我只好咬牙一切从头学起。记得第一次洗衣服时,我用了半袋洗衣粉,足足花了两个小时才把自己的3件衣服洗完,累得腰酸背痛、一双细嫩的手搓得通红不说,还差点掉下泪来……
知名心理专家肖峰点评:像王妍这样不会处理生活琐事的学生并不少见。从每年新生报到情况看,自理能力差已是普遍现象。武汉科技大学曾在全校进行了一次调查,对涉及到洗衣、买菜、做饭等家务劳动,61%的人回答从来不做,27%的人回答有时做,只有12%的人回答经常做。而培养生活自理能力,逐渐积累“理财”经验,主动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学会自我管理尤为重要。
备忘录二:尽情放松,结果令人懊悔
大学录取通知书下来的那天,我把高中所有的书和资料都卖给了废品收购站。3年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我,真是学得太苦了,如今终于熬出了头。上大学第一天我就告诉自己,要把所有的损失都补偿回来!图书馆里,我借了一大摞小说如饥似渴地恶补;足球场上,我大汗淋漓欢快地奔跑;电影院里,我陶醉在最喜欢的科幻、战争片中;宿舍卧谈会,我与室友信马由缰地高声谈笑……轻松的感觉真好,我似乎找到了生活的乐趣。
无比逍遥地过了一段日子后,一位老乡拉我去参加文学社团。结果一发不可收,兴趣广泛的我又加入了吉他协会、书法协会、学校广播站,而校园歌手大赛、主持人比赛、辩论会……到处是我风风火火的身影。搞活动很占时间,于是逃课成了家常便饭。大学的环境比较宽松,我又是一个没有自制力的人,大一就在浮躁忙乱中悄悄逝去。直到期末考试来临,面对两科的补考通知,想到含辛茹苦以我为傲的父母,我后悔呀,后悔自己荒废了一年的大好时光……
教育专家马志国点评:一些大学生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升入大学便“万事大吉”,产生了“终于努力到头了”的不正确心态。作为新生要认清学习方式的转变,相对中学的“填鸭式”教育,大学教育比较宽松自由,实行学分制,学习什么内容,如何安排学习时间,要根据个人特点有所侧重地进行选修,因此,学校对大学生的自主意识要求很强,大学生应该理解。
备忘录三:对比之痛,从优秀到平庸
等最初的新鲜感一过去,我发现,我的大学小得可以跟芝麻相比,跨几步可以量出其直径,看几眼可以鸟瞰其全貌,过几天可以混熟其师生。
即便这样,在我有些失望的大学里,人人都那么牛,学习好再也不是自己独自引以为豪的优点了。我的一个同学打篮球特别好,乒乓球、游泳、扑克、麻将……无一不通,学习也好,应付考试特轻松,考前两周足够;喝酒还特厉害,这可是一个男生立足社会的本钱呀!我简直没办法比,真是先天不足,后天亏损。虽然其他人不像他给我这么强烈的刺激,但都是各有所长……
懒散、颓废、缺乏斗志,就是我整个大一的状态。最要命的是,我触网了,并且非常上瘾。每当累得双眼发花、无心读书时我就发誓,再也不上网了!可它就像鸦片一样侵蚀着我,使我不可抗拒地天天到此一游……
心理专家东子点评:优势是相对的,如所处的群体、所比较的对象变了,优势可能就不复存在。许多人在中学是当地的佼佼者,他们从各地汇集到一所大学一个班级,比较起来总会略有差异——即“相对平庸化”。这就易使学生出现“四无”心理:无目标、无兴趣、无动力、无意志。悦纳自己,以一颗平常心看待他人,从从容容在选定的生活方式之中行走,大学生的路才会更宽。
备忘录四:与人交往,总有压抑在心头
高中时由于学习抓得紧,我也没什么烦恼。可是在大学这样一个陌生的集体住宿的环境中,如何与人交往真的让我无所适从。打个比方,军训时即使和别人聊几句也是很例行公事的那种;宿舍里,我非常小心翼翼,生怕惊动别人;而我看书时,别人总是又笑又闹,甚至故意吵我。与人交流时,意趣不同,别人便不理我,还说我乡音太重沟通困难……这一切让我失落、难堪。
大一那一年,因为常感到胸闷气短,我无法专心听课,更没心思看书复习,整天浑浑噩噩。我特别迷茫苦闷:这就是曾令我无限向往的大学生活吗?
青少年研究专家张丽珊点评:据上海某权威机构调查显示:21%的大学新生感到“人际交往”有困难。由于班级和宿舍里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地域和家庭,他们在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容易发生冲突。若想处理好同学间关系,应主动与同学打招呼,主动和同学讲话,主动帮助别人。尤其在给同学提意见时,要动脑筋,讲究方法技巧。
大学生活将伴我们飞跃青春的彼岸。当最初的迷惑慢慢退去,我们将用最实际的行动再现我们的信念与理想,到了秋天,才会有沉甸甸的收获——正如心理学家所说:“播种思想,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