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的方与圆:洞察人性管理的奥秘
5988500000025

第25章 平行同事要注意哪些原则(2)

有一句老话叫“心有余而力不足”,说的是一个人有帮助别人或者做较高层次的事情的想法和愿望,但能力却达不到。而一个会照顾别人而又有能力照顾别人的人,是既有较高境界又有很强能力的人。难道这不是已经很出色、很优秀了吗?

一个人懂得识大体、顾大局,懂得关照其他人,他就初步具备了一些做领导的品性,就具备了一些升迁的条件。

标榜自己的人叫孤芳自赏。中国人要考虑提升一个人,不是很单纯地考虑他有没有能力,主要考虑的是他有没有领导的那种习性、特质。把一个单位交给一个把它领导得乱七八糟的人,那怎么行?领导要的是什么?要的是能够得到大家的心而不是你个人的满足。

另外,一个人有没有升迁的希望,是由高阶层来决定的,不是由基层来决定的;高阶层一定按照自己的标准来选择,你的思维越靠近高阶层,你的机会就越多。年轻人不能巴结,不能讨好,但是要顺应。

如果一个人能够得到升迁的机会,一定是他有能力和同级同事相处,甚至是给同级的同事一些帮助。

大师名言

一个人要显得出色,就是你会照顾别人;你有能力照顾别人,你就已经很出色了。

让大家明白,跟你打交道保证不吃亏

同级也不一般高

老板给的好处,大家要一同分享。同样是经理,老板会特别尊重少数几位,他不会一视同仁;同样是经理,老板一有事,就会想到某个人,而不是想到其他什么人。老板一开会,一定会问他有什么意见,而不会问其他人。

这个人实际上就是地下领袖——非组织的领袖,做到这一步其实也不难,只要有些事情你做到了,其他就很容易。

做到这一点,要看年龄、资历,要看声望。同样是各部门的主管,他们之间也有高低之分,不可能一般高,就像十指还不一般齐一样。一般来说,所有的事情到最后决定时,老板都会问一个人,那个人是谁?财务经理。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你讲的意见老板都很赞同,最后一问财务经理,他说,没有钱啊,这件事情就算了。

所以,你要做任何事情,要先去跟财务经理打交道,把财源找到,你才能讲话;你不考虑财源,天大的本领也没用——他一句话就把你整个否定了。

与同级相处不要太计较

另外,作为中层干部,要想跟平行的同事搞好关系,肯定是需要一些途径的,也需要有一些来由才好去做。

来由有很多。比如,只要得到奖金你就要赶快请客。外国人总是讲,奖金是我的事,干吗要请客?很显然,多数情况下,中国人的奖金根本是得不到的,如果你拿到奖金往口袋里一放,从此之后没有人理你。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是,你可以不请客,但是以后没有人理你,没有人帮你的忙。中国人就是这样,你没有拿到奖金,大家都非常帮你的忙,你一拿到奖金大家就开始观望了,大家一冷落你,你就必须乖乖地拿出奖金请客。有时候才得到两千元、一请客五千元啊,这很糟糕,可是你还是要乖乖地请客——抓住机会联络感情,紧要关头人家才会帮你的忙。

所以,太会算计的人在中国社会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很多人不太会算,其实不会算的人,才是真正的会算。把钱放在口袋里,不如把钱放在所有同事的口袋里,你才不会怕被偷掉,你把钱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一切全都完了。这个叫做“广结善缘”——只要老板给你好处,一定要跟大家分享,不要独吞。这样做,所有的人都会拥护你。

能帮忙时尽量帮忙

老板鼓励你的时候,你不要真的以为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如果你真的这样想,大家今后都不会去帮助你了,从此你就完了,此时,你才知道为什么要“广结善缘”。

以前家里面只要杀一头猪,全街的街坊都要分到一份,大家都高兴。中国人很高明,过年过节,家境比较富裕的会多做一些,送送邻居,邻居就会很和睦地和你相处。

也就是说,你的同级、同事想求得你帮助的时候,你愿意帮他,也帮得很好,这是你跟同事搞好关系的一种方式。

而且聪明的老板自然会知道这种情况,用不着你多说。

我们常常觉得老板什么都不知道,其实老板没有什么不知道的。我们常常把老板叫做我们的“头儿”,其实很形象。头最要紧的就是耳目,老板耳目多得很,你一动,就有耳目告诉他了。

我常常跟很多老板讲,你有两只眼睛,有两只耳朵,但只有一张嘴,这是告诉你要少说话;你有两只耳朵,就是要听八面的;你有两只眼睛,就是要看四方上下,不是只看一面的。这样才是对的。把耳目塞住了,这个老板就不要当了。

所以,你觉得老板不知道,其实他是知道的,你旁边很多的人都是他的耳目。什么时候老板放心得已经可以不在你旁边放耳目了,你就可以放心地去做事了。

大师名言

同事之间要善待,好处要分享,错处要担待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说,跟同事处不好关系。一般来说,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需要引起重视。

不要太计较

“为什么要帮别人?顾自己就行了。”本位主义从哪里产生?就是主管的一句话,我听得太多了:

一个部门经理告诉所有科长:把自己的事情搞好,少管人家的闲事。本位主义就出来了。本来各位科长都很热心地相互支援,这以后不能去支援了,都是上边的人在搞鬼。底下的人没有什么本位主义,对大家来说,公司就是公司,但是部门经理就有本位主义,因为公司要考核他,是公司造成了他的本位主义。

所以,数字其实是没有人性的,我们要透过数字来管理,不可以实施数字管理。这当中有很多奥妙,是有原则的。

得到好处要分享

假如你什么好处也没有得到,大家不会计较你;你一得到好处,就要分享。所以,我们为什么老骂有钱人,是因为有钱人值得你骂。为富不仁,就是没有分一点给大家;为富而仁,所有的人都会赞美你。想想看,你舍不得那么一点点,一辈子被人骂,划得来吗?

要替各部门担待一些

这件事情错了,老板在骂甲,乙说:“其实这件事我也有错,我没有支援他。”这些话对乙没有伤害,但对甲有很多帮助。

也就是说,当别人有危难的时候,你不要隔岸观火,不要在旁边冷笑,你拉他一把,将来人家也会拉你一把。同样,有人摔到水沟里去,有好几个人去救他;而有人摔到水沟里去,大家都当做没有看到——无论哪一种情形,都是自己搞出来的。

要得到老板的信任

你只要得到老板的信任,所有的部门都会非常配合你。中国人聪明得很,他知道得罪你就是得罪老板,他得罪不起。你跋扈一点或者小心一点其实都无所谓,最要紧的是,不要讨好老板,不要拍马屁,但是要做到他很赏识你,这才叫做诸葛亮。

大师名言

要用数来管理,而不是数字管理,这是不一样的。

竞争是你看有则有,你看无则无

我们前面讲到要善待自己的同事,在职场奋斗的人会问,同事之间毕竟还是存在竞争关系的,我善待他,他好了,我自己会不会受到影响呢?

对于竞争,我是这样理解的;你脑海里有竞争,就有竞争;你脑海里没有竞争,就没有竞争。而且我不认为世界上有什么竞争。

我们很容易接受西方的观念,况现在是竞争的社会。我却不这样认为,我从不跟任何人竞争。我很少去看人家讲什么,那是他的事。如果你看他是竞争的,他非跟你竞争不可;你看他礼让,他一定跟你礼让。

人类是互助而不是竞争的,既没有竞争,也不需要竞争,竞争是自己找罪受。同业可以联合,干吗竞争?今天业绩做得好,照顾一下那些不如你的,留些饭给他吃,不要赶尽杀绝,赶尽杀绝的结果是所有的人都对付你。

做产品,甲做一部分,另外一部分让给乙做,乙就可以生存,就不会搞什么鬼。如果甲大小通吃,别人就会跟甲进行价格竞争,非把甲拼死掉不可。

价格竞争对大厂最不利,对小厂倒无所谓。所以说,大厂就是众矢之的、众人之目标,一定要小心。比如说,挖人一定从大公司挖,不会去小公司挖——大家都是看准了大公司的人才而把他挖出来的。所以,大公司的人才经常被挖走,也很可怜。不要以为大公司就能留住人,一个小公司成立以后,就会把大公司的经理挖去当副总。

如果管理的细节搞不清楚,就不会搞什么哲学——空口说白话没有根据。以科学做基础才可以去搞哲学,不然那个哲学是空中楼阁。但是,只懂得科学的人,抓不到根本的东西,整天在讲枝枝节节的事情。

所有的细节我们都照顾到,这才叫管理。

大师名言

人类是互助而不是竞争的,既没有竞争,也不需要竞争,竞争是自己找罪受。

思考

作为管理者,该如何关照每个细节呢?

心得体会